活动标题
- 资深摄影记者成卫东和他的助手叶海、姚军谈“行走中国”之穿越青藏高原
活动描述
- 由中国网和盛传阳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携手打造的大型网络文化活动“行走中国”6月6日正式启动。活动第一站是青藏高原。“行走中国”报道组由3人组成,领队成卫东身为资深摄影记者,对青藏高原更是情有独钟,曾经21次穿越青藏地区,具有丰富的高原生活、工作经验。出发在即,成卫东和他的助手叶海、姚军做客中国网中国访谈,与网民交流行走文化的理念。
文字内容:
- 中国网:
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中国网中国访谈的直播现场。由中国网和北京盛传阳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携手打造的大型网络文化活动“行走中国”于6月6日正式启动,此次行走首站主题为《穿越青藏高原》,活动以庆祝青藏铁路开通一周年为背景,展现西藏独特的地理地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呼吁全社会关爱西藏、关爱自然、关爱西部。
2007-06-06 15:55:19
- 中国网:
今天作客我们演播室的嘉宾是此次活动的车队灵魂人物成卫东老师和他的两名助手姚军先生、叶海先生,为大家介绍一下本次“行走中国”系列活动的相关情况,让我们共同感受一下“行走”的魅力。
2007-06-06 15:56:47
- 中国网:
三位嘉宾你们好。成老师应该是中国网的老朋友了,我记得去年青藏铁路开通的时候您就来作客中国网,当时谈了一下青藏铁路沿线的风景,还有一些障碍和困难。
2007-06-06 15:57:34
- 成卫东:
去年前,好象也是这个时候,青藏铁路即将通车的时候,受中国网的邀请,也在这里搞了一次活动。应该说,时间还真是过得很快,一年之后又走进了中国网,而且这次和上次最大的不同点在于我和我的两位助手叶海和姚军共同体验沿着青藏铁路沿线进行重新一次行走。
这次行走最大的特点是我们要带着帐篷和睡袋,从北京开车出发。太原、西安、兰州、西宁,从西宁经过青海湖,日月山,穿越柴达木盆地,到德令哈,然后再到格尔木,这样一站一站的进行。
尤其从格尔木开始,我们大部分的行程和生活都是每天带着帐篷和睡袋,属于野外宿营,感受青藏铁路,感受青藏高原,感受沿线的人们和自然所给我们展示的那种魅力。
2007-06-06 15:57:47
- 中国网:
这次行走穿越青藏高原的活动大概会持续多少时间?从出发开始到最后抵达拉萨,大概有多久呢?
2007-06-06 16:00:30
- 成卫东:
这次活动是我们中国网进行主办,还有盛传,还有我,这个栏目总的名字叫做“行走中国”,第一个项目叫做穿越青藏高原,青藏高原顾名思义就是青海和西藏,尤其是这片山体,当然它的地域很广。第一阶段的穿越,从北京到了西宁之后,由西宁再到格尔木,真正实地的采访,前提是有信号,每天从图片反映,应该从格尔木开始。到拉萨的时间,无论如何,最后的期限一定7月1号之前抵达拉萨,青藏铁路通车一周年是这次活动的切入点。
2007-06-06 16:00:59
- 中国网:
7月1号到达的话,是很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问一下叶海同学,我们知道你是传媒大学的学生,参加这次活动,你的同学对你是不是非常羡慕呢?他们会向你提很多问题吗?
2007-06-06 16:02:11
- 叶海:
一听到这个消息特别兴奋,能得到这个机会,感觉非常荣幸。
2007-06-06 16:02:43
- 中国网:
他们知道你真的要徒步行走吗?因为很多人坐火车就可以去青藏高原,这次你是自驾游,而且是带着帐篷,应该是经历不少风险的,你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吗?
2007-06-06 16:03:03
- 叶海:
有准备,我过去出去过几次,对这次希望很大。
2007-06-06 16:06:37
- 中国网:
以前去过西藏吗?
2007-06-06 16:06:56
- 叶海:
去过,去年这时候我就在西藏。
2007-06-06 16:07:17
- 中国网:
第一次去西藏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感受呢?
2007-06-06 16:07:31
- 叶海:
紧张,就怕高原反映,其实去那里没有什么反应。
2007-06-06 16:07:45
- 中国网:
这次要驾车,要徒步。
2007-06-06 16:07:56
- 叶海:
还要摄像。
2007-06-06 16:08:07
- 中国网:
是全方位的了,你觉得这次对自己是挑战吗?
2007-06-06 16:08:20
- 叶海:
对自己的各个方面,在成老师的带领下,向成老师好好学习摄影摄像的知识,对自己是很大的锻炼。
2007-06-06 16:08:31
- 中国网:
这次活动的主办方称“行走”是一种文化了,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这种文化?为什么活动起名为“行走”,而不叫“探秘”或者“探索”?
2007-06-06 16:09:44
- 成卫东:
在开始的时候,中国网有一些想法,但是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主题,经过反复的磨合、商讨,为什么叫“行走中国”?因为这次青藏高原大穿越仅仅是第一站,今后行走中国的范围很广,可以行走西藏,可以青藏高原,可以北纬30度探秘,可以行走中国的海疆、边疆,可以从澜沧江到湄公河,可以走进“三江并流”。
这次行走的最大特点,第一是持续的时间比较长,第二是走的点比较详细,第三它不是走马观花,而是在野外的风餐露宿,感受大自然。
2007-06-06 16:10:14
- 成卫东:
青藏高原很神秘,又具有极大的魅力,神秘和魅力在何方?无非就是人文、地理。比如说可可西里,比如说长江源头也好,昆仑山脉也好,这些地貌环境,如果我们不采取带着帐篷进行野外的生存,恐怕感悟就不是很深。
当我们切身搭着帐篷、睡袋,夜幕降临了,气温降低了,空气中的含氧量减少了,除了天上的繁星和月光,大地一片黑暗,没有电,没有水,只有我们一辆车,像一叶孤独的小舟,还帆顶小帐篷,与大自然相伴,特别是在黑夜当中,那种感受是一般人感受不了的。
2007-06-06 16:11:59
- 中国网:
应该是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了。
2007-06-06 16:12:39
- 中国网:
我觉得这次“行走”应该是有探险性质在里面的,你们行走之前有没有做一些体能训练,或者是野外求生训练呢?
2007-06-06 16:12:50
- 中国网:
姚军,你在得到一起同行的消息之后,有什么感受?你是第一次参加活动吧?
2007-06-06 16:13:46
- 姚军:
说实话,感受就是激动,本身西藏对我的吸引力就特别大,又是和成老师一起去。我这个人的爱好就是游遍祖国大山大河,跟成老师这次能够成行,感觉特别荣幸,我也会尽我所能,协助成老师完成这次“行走中国”。
2007-06-06 16:14:25
- 中国网:
我们也想问一下成老师,您是21次进藏了。在这21次进藏的历程中,有哪一次对您的印象最深刻呢?
2007-06-06 16:15:05
- 成卫东:
说来话长,每次都是不同的感受。我曾经在我的画册的序言当中讲,每一次都有新的感觉,每一次都像做梦一样,梦醒了,又总想回到梦中去,因为梦里的一切都是真的。这是什么意思呢?西藏7个地区70多个县,我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基本上走完了,除此之外,川藏公路(由四川进西藏)、滇藏公路(由云南进西藏)、青藏公路(由青海进西藏),还有一个新藏公路(新疆到西藏),第五条就是中国到尼泊尔的公路,我也都走过。
2007-06-06 16:15:36
- 成卫东:
应该说每条公路的感受都不一样,但是共同的一点,就是那种壮美,那种粗犷,青藏高原特有的地貌环境,这是永久都不能忘记的。但是要说所有进藏的次数当中印象最深的应该是1999年,当时是我们国家50年大庆,建国50周年,我是过完春节进的西藏,十一前返回北京,因为要参加国情50周年阅兵式的采访,那次是我印象最深的,也是“行走”的时间最长的,那次整个穿越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也是帐篷、睡袋,在大峡谷里没有什么人烟。
2007-06-06 16:18:02
- 成卫东:
那一次穿越高峡谷走进了全国,目前全国2600多个县市当中唯一通公路的县就是西藏的墨脱县,那次走进了那儿,两次进了藏北无人区,干吗去呢?去寻找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因为青藏高原的野生动物很多,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这三种。尤其是这次我们去的可可西里,其实可可西里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藏羚羊,有藏羚羊,有盗猎者,有志愿者,有可可西里和昆仑山的一些保护站。青藏高原总体每次都有不同的感觉,但是由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感受不一样。
2007-06-06 16:19:40
- 成卫东:
去了两次藏北无人区,后来还走了一趟珠穆朗玛峰,也是第一次搭帐篷,在海拔将近6000米的地方住了一晚上,那一次光睡小帐篷睡了一百多天,就是1999年那次印象最深。
2007-06-06 16:21:41
- 中国网:
听起来的确是很多坎坷。住帐篷,我想很多人都觉得是一件挺浪漫的事情,因为每天都在钢筋水泥混凝土的大楼里住着,出去住帐篷以后,感觉满天的繁星,感觉离天非常近,尤其是在西藏那样的地方,蓝天白云非常干净,大家都说那是一片净土,您在野外住帐篷会遇到什么样的情况呢?是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非常美呢?
2007-06-06 16:22:14
- 成卫东:
其实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各种各样的旅游,有探险的,有时尚的,有这样那样的旅游。其实在人们的心目中,一说起在野外支上帐篷,那种感觉很时尚。当然,不能排除这一点,但是在青藏高原的那种感觉就不一样了,第一是海拔太高,我们此行有很多地段都在4500到5000公尺的海拔高度。
在青藏高原最大的特点是,白天气温还比较高的时候,空气当中含氧量相对多一点,随着气温的降低,夜幕降临了,温度低了,空气中的含氧量就会越来越少。这时候,夜幕降临,支上帐篷,吃什么呢?我们带着锅,这次出发之前,方便面采购了不少,上海出的那种压缩干粮也采购了不少,一些不受温度、湿度影响的食物。
2007-06-06 16:22:49
- 成卫东:
但是,野外生存仅仅也就这样,因为没有电,我们带着手电筒,甚至带着蜡烛。那是什么样的感觉呢?大地一片漆黑,只有天上的繁星向我们眨着眼睛,孤独的一辆汽车,旁边三顶帐篷,虽然这样,这一行程很紧张,因为此行总想把最及时的、最新的当地的地理地貌、周围的一些变化,都想通过我们的耳闻目睹和我们的笔,包括拍摄图片,经过电脑告诉大家。
当夜幕降临,有两件事是必须要做的,第一,因为要生存,我们自己动手解决吃的,不管用什么方法,可能会捡一些牛粪,还要把锅支上,从河沟里弄点水,把方便面下了。
2007-06-06 16:24:02
- 成卫东:
同时又要有分工,有的人要充电,那儿没有电怎么办?我们通过汽车的点火器,还要支上电脑,把我们拍照片要做处理往回发,还要把我们的感受发回去,比如晚上夜宿在昆仑山脉,昆仑山口海拔是多少,什么样的感觉,白天气温是多少,现在夜幕降临,现在是北京时间几点几点,温度已经达到了多少,今天晚上这就是我们的营地,现在我们都在忙等等。
2007-06-06 16:26:04
- 成卫东:
由于信号的问题,可能和城市比不是很好,在北京用几秒钟,在那里,我思想已经准备好了,发一张照片得十几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晚上夜幕降临,在帐篷里干什么呢?姚军带着厚厚的笔记本,带着笔,还要自己写写感受,因为他主要是开车,他把他开车的感受,包括自己触景生情,看到青藏高原地貌环境的感受。
2007-06-06 16:27:57
- 成卫东:
虽然缺着氧,每天都要记下来。小叶又喜欢摄影,又喜欢摄像。这次活动得到了好几方面的支持,中国网是主办单位,同时还有佳能公司,还有盛传文化传播公司,他们能给我们提供一些设备,比如说摄像机就是佳能公司提供的,是比较高清的,还赞助了三百盘带子。
我跟小叶讲,每天要拍进去5盘带子,其实想想,一盘带子一小时,拿着摄像机,每天要举5个小时。另外他还要做一些笔记,都拍了什么东西,应该说此行还是任务挺艰巨的,压力也很大,大家都在关注着我们,我们也想尽我们最大的努力。
2007-06-06 16:28:49
- 成卫东:
当然此行非常重要的一点,我们三个人在一起,从年龄,从精力,我可能大一点,姚军排第二,也是三十五、六岁的人了,喜欢驾车,喜欢旅游,他对于青藏高原非常向往。这次决定了他去之后,他告诉了他的妻子,告诉了他的父母,今天中午还回家跟他母亲讲。
包括小叶,今天到这里来的还有他传媒大学的同学,都很羡慕他。就是两分钟之前,你们注意看没有,还在打电话告诉他爸爸,让他们收看中国网,现在他的儿子坐在中国网这里访谈呢,这是第一次。
2007-06-06 16:29:41
- 中国网:
我也想问一下姚军先生,您第一次进藏,您的家人会不会对你非常的不放心呢?因为会遇到很多的危险,而且这次是同步的。
2007-06-06 16:30:35
- 姚军:
我进藏的愿望特别强烈,他们也是知道的,这次又是和成老师一起去,有这样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他们了解了以后都表示很支持我去,他们也愿意让我了了这个心愿。总的来说,我的爱人是比较支持我去的,我在这里也比较感谢她。
2007-06-06 16:31:03
- 中国网:
她也希望能跟你一起同行吗?
2007-06-06 16:31:26
- 姚军:
是,以后还有机会。
2007-06-06 16:31:51
- 中国网:
这次你先打个前阵,先探路,下次就可以带着她一块儿去了。
2007-06-06 16:32:08
- 姚军:
对,不仅是我妻子,还有很多朋友,这次知道以后都特别的羡慕我,给我的任务就是一定把路探好,跟成老师多学习经验,下次带他们去。
2007-06-06 16:32:28
- 中国网:
相信这次你回来写的路书,一定会有很多人看的。
2007-06-06 16:32:56
- 中国网:
成老师,您这么多次进藏,很多次是背着背包,搭着帐篷去的,您在沿途有没有遇到一些跟您同行的人?比如说现在有很多外国友人,他们进藏的方式更愿意选择行走,在沿途您还应该会交到世界各地的不同的朋友吧?
2007-06-06 16:33:17
- 成卫东:
不光是世界各地的,就是内地的来自各个方面的,这几年遇到多一点的,首先国内的,比如说广东那边的,深圳那边的,上海那边的,北京、成都这边的,相比较起来,人们都非常向往青藏高原,但是好象在地域上,向往的人当中有一个文化氛围,北京是一个大圈,背着背包的,实际上他们两个都是旅友,背着行囊。
2007-06-06 16:35:13
- 成卫东:
这些年我去西藏时间长,走的地方也多,确实有很多地方能看到外国朋友。地域和文化的差异太大,他们的兴奋程度有时候比我们表现得更突出,而且,他们的耐力或身体的素质都很好。
2007-06-06 16:36:12
- 成卫东:
应该说到了青藏高原,人们最担心的就是别感冒,容易引起这样那样的麻烦,我们往往都穿得很多,甚至毛衣,甚至外罩,可是有些外国游客,一看都是五、六十岁,六、七十岁,都是T恤衫,小短裤。而且到珠穆朗玛峰地带,很多都能看到他们的足迹,真的是大旅友,背着背囊,吃的也很简单,都是压缩式的东西。
2007-06-06 16:37:34
- 成卫东:
我曾经在神湖纳木措碰到一个韩国的女孩,开始看不出来,因为相貌跟中国人差不多。引起关注的是,她坐那里一动不动,一句话不说,不跟人交谈,非常文静。开始大家看到,觉得可能是人家的性格,后来她用英文跟我们交谈,一问是韩国的女孩,她是自己从当雄到纳木措,那是很远的路程,尤其在西藏,中间要翻越5092公尺的山口,她自己背着背包,徒步走进去的,非常了不起。
后来她的脚扭了,她想搭车,因为在西藏所有的旅游车都是按人头坐的有的AA制,都坐的很满,没有位置。后来她跟我们商量,说能不能搭我们的车走出来。这种情况下,她愣是走进去的,一个小女孩,得走两三天的时间,她那么瘦小。
2007-06-06 16:39:37
- 成卫东:
最后她的精神感动了我们,我们大家一商量,再挤也要让她搭车。她从衣服里掏出一个小塑料袋,是小食品袋,就是五香花生米炒熟了的,拿出来给我们,我们确实挺感动的,一个小女孩,我们帮助她,她没有任何东西了,拿出花生米来给我们品尝。这在西藏,在很多地方经常会遇到。
但是有一点,也许这个环境,也许这片地域,正像你开始讲的,好象是净化心灵,把人的距离都拉近了。在西藏,凡是遇到有车坏了的,在那里,很多车都会停下来,甚至有车陷进去了,大家都会推一把,修车需要工具,马上就会停下来提供工具。其实有很多的东西,都是不经意当中可能遇到了,比如说一些外国游客,他们的精神,也许生活方式和理念不一样,但是他们的那种行为、行动,确实挺让我们佩服的。
2007-06-06 16:41:10
- 成卫东:
而且共同一点是什么呢?不管是大家走到哪里,不管是背包的、开车的,还是以其他方式,都对这片环境很爱护。今天在来的时候,在路上姚军就跟我讲,成老师,我们把一些东西尽可能减少,那片地域环境尽可能少一点人为的污染。我说姚军,讲得非常好,我们带的那么多东西当中,有一大包,看上去体积很大,其实很轻,里边都是塑料袋,就是准备沿途回收,不管是纸屑还是什么东西。
2007-06-06 16:42:10
- 成卫东:
首先,二十一世纪是人类与环保的世纪,我们一行应该从自我做起,尤其是出去代表着中国网,因此在这方面,其实外国朋友有一些行为已经无形当中影响了我们,大家也是在互相影响。当然,这种影响只会把社会的风气,这种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爱护,对于生态环保的理念上的认识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2007-06-06 16:42:44
- 中国网:
是这样的,你们这次的行走也是一次绿色的行走了。
2007-06-06 16:43:14
- 中国网:
我们网友也特别想问一点,你们这次行走过程中,西藏的藏羚羊是太有名了,有没有碰到过偷猎者?而且青藏线开通了以后,去西藏的人越来越多,对那里的生态环境一定有影响的,当地的政府有什么样的举措来防止环境污染呢?
2007-06-06 16:43:34
- 成卫东:
你刚才谈到了关于青藏高原的野生动物。尤其是藏羚羊,青藏高原那么多野生动物,有很多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像你说的藏羚羊就是其中一种,还有野牦牛,藏野驴,这些都是青藏高原特有的野生动物,由于历史的原因,也由于社会国际上的一些背景,藏羚羊为什么这些年来会引起人们这么大的关注?第一是因为它是青藏高原非常珍贵和稀有的野生动物,为什么珍贵和稀有呢?因为历史上就有盗猎者。藏羚羊的长毛下面有一层薄薄的细绒毛,那个叫藏羚羊绒,把那个弄出来,国际上一些黑市加工,就像我们比喻的纯毛的开司米线一样的,细细的,非常柔软,保暖性非常好,而且弹性、柔性也非常好。据说,一条披肩,从一个戒指轻轻一拉就能穿过去,可见它的弹性和柔软度。
2007-06-06 16:44:19
- 成卫东:
目前国际上一些非法的组织,一些加工厂在地下加工,高价出售,在有些人看来,它是一种富有的象征,据说一个披肩恐怕价值十万美金,这就引起了一些不法分子来猎杀藏羚羊。我这么多年在西藏行走,也确实碰到过,那次我进藏北无人区寻找藏羚羊的时候,我们寻找藏羚羊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就是告诉青藏高原还有这么多珍惜野生动物,同时也告诉人们,有些野生动物濒临灭绝的危险,本身是想寻找,告诉人们来关注它,保护它。
但是有的时候,我也在媒体上看到,有些镜头拍摄出来的藏羚羊在飞速地奔跑,毫无疑问,那都是开着汽车一边加大油门在追赶藏羚羊一边在拍摄,当然我现在还认为他们的动机是好的,告诉人们藏羚羊是什么样的。
2007-06-06 16:45:05
- 成卫东:
但是有一点值得引起关注的,藏羚羊跑的速度非常快,需小时60到80公里的速度,一般成群结队的藏羚羊,都是在迁徙过程当中,怀着小崽,如果长时间开车去追赶,会有很多小藏羚羊死在母腹当中,所以呼吁更多的人关注青藏高原,关注野生动物,关注藏羚羊,我们主观上想告诉大家藏羚羊的状况,但是不能由于自身没有意识到,对藏羚羊的保护带来很多的威胁。
2007-06-06 16:45:44
- 成卫东:
还有一点,我想在这里告诉朋友们,青藏铁路的修通,为了青藏高原的生态环保,在三百多亿的投资当中,将近十几个亿都是用于生态环保。最明显的就是在青藏铁路沿线修筑了很多的涵洞,架了一些桥梁。干什么用的?第一是保护地貌环境,第二为生畜和野生动物留出通道。
近些年来,西部大开发,国内有那么多巨大的工程,青藏铁路在生态环保方面应该说是投资比较大的,但是野生动物能否适应,确实有一个过程。前几天我们在媒体上看到,藏羚羊迁徙的时候,通过青藏铁路桥梁和涵洞的时候,不知道你们注意了没有,藏羚羊在飞速奔跑,它也很惊吓。人类已经改变了它的生存环境,突然在这里架了一个这样的大东西,它是胆战心惊,谨小慎微,快速地通过。人类和自然界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2007-06-06 16:46:10
- 中国网:
大家都知道,第一次的行走旅程是神秘而危险的了,想问一下成老师的两个助手,你们对这次跟成老师一起的旅程,有什么样的期待吗?
2007-06-06 16:46:48
- 姚军:
我是很相信成老师的,而且我坚信跟成老师这次活动肯定是成功的,而且肯定是充满刺激的,肯定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我比较渴望这种挑战。
2007-06-06 16:47:02
- 叶海:
我的感觉,这次一个是向成老师好好学习摄影摄像的知识,提升专业,另外想过一个无悔的青春,趁着年轻去西藏这些祖国大好山河的地方看一看,感受一下高原,感受一下雪地,感受一下藏羚羊。
2007-06-06 16:47:23
- 中国网:
成老师,您认为中国网作为媒体组织这样的活动,比其他的媒体有什么样的特点吗?
2007-06-06 16:47:40
- 成卫东:
我刚才就想说这个问题。这次中国网主办,有盛传,有佳能公司,包括人家支持的GPS等等,大家都很关注。尤其是作为中国网,到目前为止,像我们青藏高原的这种穿越,这种带着帐篷和睡袋野外生存的这种“行走”,而且中国网每天要开一个栏目,应该说还是不多的,特别是走这个路线,恐怕就更少了。过去我们的采访,回到北京再发稿,这次就不行。
2007-06-06 16:48:08
- 成卫东:
我们大概的路线是这样的,现在初步定下6月8日启程,我们要早点出发,启程还得搞一个小仪式,总得留点纪念吧,同时告诉朋友们,我们已经启程了。行走的路线,准备经太原到西安,然后经过兰州,到西宁,然后一直走下去,7月1号之前抵达拉萨。
青藏铁路通车一周年活动之后,我们沿着边境行走。这次行走,应该说西藏总共7个地区,有拉萨、那曲、昌都、山南、林芝、阿里,还有日喀则,七个地区,我们除了日喀则和昌都,这次的大穿越,西藏7个地区,我们要经历5个地区,而且西藏的边境,中印边境、中缅边境、中尼边境、西经的这些边境都要走。战线比较长。
中国网提供的无线上网卡,我们的笔记本电脑,我们带了很多的大U盘,只要有信号允许,不管是用录音的形式还是图片的形式,多往回发一些东西,告诉大家我们到哪里了。
2007-06-06 16:48:35
- 成卫东:
今天早晨6点钟起床,简单收拾完帐篷以后,吃一点压缩干粮就启程了,海拔是多少,温度是多少,从这里到下一个地点,大概距离是多少,每天把一些自然的情况,包括耳闻目睹,包括我们的感受,通过我们三个人,通过互联网把这些信息、图片及时发回来,这是和以往不同的。
作为中国网,全程跟踪采访报道,恐怕目前也是不多的,持续的时间是60多天。刚才还有一点没有讲到,将来这一圈走完了之后,返回拉萨,我们要从拉萨再返回杀到三江源,就是我们国家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澜沧江、黄河、长江的三江源,它的气候变化、温度、水量、水质、生态环境,对整个内地,乃至东南亚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2007-06-06 16:49:58
- 成卫东:
到了三江源,我们还要采访一个四年一届的康巴艺术节,这是最隆重的藏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过去听说康巴汉子,多么彪悍,多么魁梧。康巴过去是一个地域的概念,现在包括哪些地盘呢?一个是西藏最东边的昌都地区,一个是青海的玉树藏族自治州,一个是云南的迪庆藏族自治州,就是“香格里拉”,还有一个四川的丹孜藏族自治州,这四个地州在历史上叫做康巴地区,来自这四个地州的,唱歌跳舞的,穿着民族服饰的,汇集到青海的藏族自治州,隆重举行康巴艺术节,中国网把这些实况都及时报道回来。
2007-06-06 16:50:40
- 中国网:
您刚才说的香格里拉,我也去过,给我的感觉,藏民是非常热情、朴实的,对你简直就是掏心窝的好,尤其是远来的客人,他会邀请你回家作客,他们家里都养着奶牛,现挤新鲜的牛奶给你喝,是非常隆重的欢迎仪式了,很热情。您进藏这么多次,一定也认识不少藏族朋友,他们给您的感受怎样呢?
2007-06-06 16:51:07
- 成卫东: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到青藏高原,虽然去了那么多次,刚开始几天还是有反应的,高山反应很正常,关键是内心的感受。青藏高原我们这些藏族朋友到内地来,他们由于含氧太多,他们也不舒服,也要适应一下,所以说我每次进西藏这么多年来,确实有很多的藏族朋友,有的是终身都忘不了的。朋友有好几类,第一类就是媒体的,西藏日报的,格桑金梅、丹多等老朋友,还有新华社西藏分社的朋友,这是同行的。
2007-06-06 16:51:30
- 成卫东:
同时还有一些其他的,比如说有政府工作的,也有一些公司工作的,还有一些其他地区的朋友。比如我的一个老朋友,过去是西藏阿里的行署官员,就是孔繁森生前工作过的地方,我去采访,我们成了好朋友,后来他调回拉萨,以至于我们后来一起穿越大峡谷,走进西藏唯一不通公路的墨脱县,我们到珠穆朗玛,我们到藏北无人区寻找藏羚羊,我们都一起搭着帐篷。
这些好朋友,正像你刚才说的那样,这些情感用一两句话很难说清楚的,就是非常朴实、非常憨厚。藏民的那种豪爽,我当年也挺无助的,一个人,我穿越大峡谷到珠峰,帐篷和睡袋都是他给我提供。西藏确实有很多的好朋友,很深厚的友谊。
2007-06-06 16:52:00
- 成卫东:
所以我每次进藏,都不能空手,包括这次,我带了点茶叶,还有现在最时髦的普洱茶,碰到老朋友了,没有什么好东西好送,就是一点情谊。
2007-06-06 16:52:52
- 网友::
你们三人行,有没有安全保障呢?尤其是问叶海同学,你的家人会不会非常担心影响你的学业呢?
2007-06-06 16:55:25
- 叶海:
这方面学校给了很大的支持,同意我休学一段时间,我父母也非常支持,因为我去年已经去了一次西藏了,所以我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没有什么担心。
2007-06-06 16:55:51
- 网友::
成老师,听你刚才介绍了这么多,非常美的感觉。这次行程完了之后,有没有计划把这次的图片集著书出版呢?
2007-06-06 16:56:07
- 成卫东: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问题,此行确实很不易,能成行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大家付出了那么多,由我们三个来实施,拍了那么多图片,拍了那么多的摄像,将来回来之后,如果有可能,我们还想好好整理一下,前提是大家共同参与才能实施。
比如说办一个图片展,展示青藏铁路沿线最美的,甚至是带来的那些变化,野生动物到底是什么样的,能见到多少,在火车上,在青藏公路上能看到藏羚羊吗?如果能看到,除了藏羚羊还有什么呢?如果有可能,我们确实想回来搞一个图片展,让更多的人跟我们一起感受青藏高原。当然前提是如果有可能,把我们的感受,我们的耳闻目睹,亲历的经过,也写进去。
2007-06-06 16:56:20
- 成卫东:
再加上每天我们传回来的一些东西,没有条件的时候,有时候很艰苦,只能用录音笔,把信号通过互联网传回来,把这些东西都整理一下,有可能出个书,当然把这几个兄弟都写进去,拍进去,包括佳能公司。其实有很多点,比如昆仑山口、长江源头、可可西里、唐古拉山口、神湖纳木措、布达拉宫等等,很不容易。
我们三个人在一起就是一个团体,团结、互助、热情、业余、自愿,反正把这些整合在一起。我们此行,正像你说的,将来胜利返回之后,有可能通过各种途径,出书也好、搞图片展也号、搞讲座也好,或者其他东西也好,把我们亲历的、感受的最美的青藏高原传达给更多的人,让人们爱护它、向往它,我们中国网每天所有的信息都要通过中国网反映出来。
2007-06-06 16:57:02
- 中国网:
说了这么多,我都非常羡慕,想参加你们的“行走”活动了。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这次的访谈就到这里结束了,非常感谢三位嘉宾做客中国网,也期待能早日看到您精彩的文章和图片。
谢谢大家,下次再见。
2007-06-06 16:57:31
图片内容:
- 资深摄影师成卫东
- 助手叶海
- 助手姚军
- “行走中国”活动的车队灵魂人物成卫东老师介绍本次活动的相关情况
- 叶海同学谈参加本次活动的感受
- 助手姚军谈参加本次活动感受
- 访谈现场
- 本次活动的第一个项目叫做穿越青藏高原
- 多次进藏的经历让我很多的藏族朋友,这样的友谊终身难忘
- 资深摄影记者成卫东谈保护西藏的生态环境
- 嘉宾签名
- “行走中国”报道组在中国网合影留念
- “行走中国”报道组与访谈工作人员合影留念
视频地址:
- rtsp://video.china.com.cn/2005VIP.CHAT/vip20070606.rm
相关新闻:
- 中国网启动"行走中国"系列活动 直播 访谈 专题
- “行走中国”之穿越青藏铁路活动介绍
- 6月6日下午2时30分,图文直播“行走中国”系列报道活动启动仪式
- "行走中国"系列活动:探索奥秘、守望文明
- 中国网联手盛传阳光 启动“行走中国”系列活动[组图]
- [中国访谈]摄影家成卫东讲述镜头中的青藏铁路 图集
图片大图:
-
资深摄影师成卫东
由中国网和盛传阳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携手打造的大型网络文化活动“行走中国”6月6日正式启动。活动第一站是青藏高原。“行走中国”报道组由3人组成,领队成卫东身为资深摄影记者,对青藏高原更是情有独钟,曾经21次穿越青藏地区,具有丰富的高原生活、工作经验。出发在即,成卫东和他的助手叶海、姚军做客中国网中国访谈,与网民交流行走文化的理念。
-
助手叶海
由中国网和盛传阳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携手打造的大型网络文化活动“行走中国”6月6日正式启动。活动第一站是青藏高原。“行走中国”报道组由3人组成,领队成卫东身为资深摄影记者,对青藏高原更是情有独钟,曾经21次穿越青藏地区,具有丰富的高原生活、工作经验。出发在即,成卫东和他的助手叶海、姚军做客中国网中国访谈,与网民交流行走文化的理念。
-
助手姚军
由中国网和盛传阳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携手打造的大型网络文化活动“行走中国”6月6日正式启动。活动第一站是青藏高原。“行走中国”报道组由3人组成,领队成卫东身为资深摄影记者,对青藏高原更是情有独钟,曾经21次穿越青藏地区,具有丰富的高原生活、工作经验。出发在即,成卫东和他的助手叶海、姚军做客中国网中国访谈,与网民交流行走文化的理念。
-
“行走中国”活动的车队灵魂人物成卫东老师介绍本次活动的相关情况
由中国网和盛传阳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携手打造的大型网络文化活动“行走中国”6月6日正式启动。活动第一站是青藏高原。“行走中国”报道组由3人组成,领队成卫东身为资深摄影记者,对青藏高原更是情有独钟,曾经21次穿越青藏地区,具有丰富的高原生活、工作经验。出发在即,成卫东和他的助手叶海、姚军做客中国网中国访谈,与网民交流行走文化的理念。
-
叶海同学谈参加本次活动的感受
由中国网和盛传阳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携手打造的大型网络文化活动“行走中国”6月6日正式启动。活动第一站是青藏高原。“行走中国”报道组由3人组成,领队成卫东身为资深摄影记者,对青藏高原更是情有独钟,曾经21次穿越青藏地区,具有丰富的高原生活、工作经验。出发在即,成卫东和他的助手叶海、姚军做客中国网中国访谈,与网民交流行走文化的理念。
-
助手姚军谈参加本次活动感受
由中国网和盛传阳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携手打造的大型网络文化活动“行走中国”6月6日正式启动。活动第一站是青藏高原。“行走中国”报道组由3人组成,领队成卫东身为资深摄影记者,对青藏高原更是情有独钟,曾经21次穿越青藏地区,具有丰富的高原生活、工作经验。出发在即,成卫东和他的助手叶海、姚军做客中国网中国访谈,与网民交流行走文化的理念。
-
访谈现场
由中国网和盛传阳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携手打造的大型网络文化活动“行走中国”6月6日正式启动。活动第一站是青藏高原。“行走中国”报道组由3人组成,领队成卫东身为资深摄影记者,对青藏高原更是情有独钟,曾经21次穿越青藏地区,具有丰富的高原生活、工作经验。出发在即,成卫东和他的助手叶海、姚军做客中国网中国访谈,与网民交流行走文化的理念。
-
本次活动的第一个项目叫做穿越青藏高原
由中国网和盛传阳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携手打造的大型网络文化活动“行走中国”6月6日正式启动。活动第一站是青藏高原。“行走中国”报道组由3人组成,领队成卫东身为资深摄影记者,对青藏高原更是情有独钟,曾经21次穿越青藏地区,具有丰富的高原生活、工作经验。出发在即,成卫东和他的助手叶海、姚军做客中国网中国访谈,与网民交流行走文化的理念。
-
多次进藏的经历让我很多的藏族朋友,这样的友谊终身难忘
由中国网和盛传阳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携手打造的大型网络文化活动“行走中国”6月6日正式启动。活动第一站是青藏高原。“行走中国”报道组由3人组成,领队成卫东身为资深摄影记者,对青藏高原更是情有独钟,曾经21次穿越青藏地区,具有丰富的高原生活、工作经验。出发在即,成卫东和他的助手叶海、姚军做客中国网中国访谈,与网民交流行走文化的理念。
-
资深摄影记者成卫东谈保护西藏的生态环境
由中国网和盛传阳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携手打造的大型网络文化活动“行走中国”6月6日正式启动。活动第一站是青藏高原。“行走中国”报道组由3人组成,领队成卫东身为资深摄影记者,对青藏高原更是情有独钟,曾经21次穿越青藏地区,具有丰富的高原生活、工作经验。出发在即,成卫东和他的助手叶海、姚军做客中国网中国访谈,与网民交流行走文化的理念。
-
嘉宾签名
由中国网和盛传阳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携手打造的大型网络文化活动“行走中国”6月6日正式启动。活动第一站是青藏高原。“行走中国”报道组由3人组成,领队成卫东身为资深摄影记者,对青藏高原更是情有独钟,曾经21次穿越青藏地区,具有丰富的高原生活、工作经验。出发在即,成卫东和他的助手叶海、姚军做客中国网中国访谈,与网民交流行走文化的理念。
-
“行走中国”报道组在中国网合影留念
由中国网和盛传阳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携手打造的大型网络文化活动“行走中国”6月6日正式启动。活动第一站是青藏高原。“行走中国”报道组由3人组成,领队成卫东身为资深摄影记者,对青藏高原更是情有独钟,曾经21次穿越青藏地区,具有丰富的高原生活、工作经验。出发在即,成卫东和他的助手叶海、姚军做客中国网中国访谈,与网民交流行走文化的理念。
-
“行走中国”报道组与访谈工作人员合影留念
由中国网和盛传阳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携手打造的大型网络文化活动“行走中国”6月6日正式启动。活动第一站是青藏高原。“行走中国”报道组由3人组成,领队成卫东身为资深摄影记者,对青藏高原更是情有独钟,曾经21次穿越青藏地区,具有丰富的高原生活、工作经验。出发在即,成卫东和他的助手叶海、姚军做客中国网中国访谈,与网民交流行走文化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