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大家好!欢迎收看《中国访谈•世界对话》。说起私家收藏呢,我们并不陌生,可是如果把私家收藏做到极致,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我们今天《中国访谈》节目就很荣幸地邀请到了被誉为“中国私人收藏第一人”的洪木荣先生。很高兴邀请到您做客,洪先生。
洪木荣:各位网友,大家好!
中国网:首先我想从文物保护和收藏的这个角度来请教一下您,您做了这么多年这种文物收藏,能跟我们谈一下您最大的心得体会吗?
洪木荣:我们是收藏世家,我小时候就接触很多古老的东西,但是并不太懂,只知道要把这些东西守好、收藏好。后来慢慢融入,对中国的历史文化,特别是老的艺术,越来越感兴趣。所以十几岁,差不多二十岁,我就开始进入这个研究。对历朝历代的艺术品,皇家也好,民间也好,大师的也好,都有研究。这些艺术品里的文化很深很深,各朝各代的特征也不同,所以要研究它很难的,只能一步一步进入。目前华夏历史博物馆的藏品有126000件,许多小件还不算在内,这里边涵盖了五千多年的华夏历史,从玉器、青铜、陶,到明清比较高的艺术品,包括皇家家私,都很精致,对这些藏品,我把我一辈子的心血都投在这里了。近几年,特别是改革以后,喜欢中国的历史文化的人越来越多了,华夏历史博物馆从建馆到现在六年多来,其实我是默默地工作,我也没有想要得到什么。我请过来一批一批的专家,慢慢研究,将这些历史的文化精品捧出来和大家共享。因为热爱它,所以想要把这件事做好,真真实实地把它做出来。
中国网:当初收藏的这个博物馆起名叫“华夏历史博物馆”,那您觉得起这个名字的初衷和寓意在哪里呢?
洪木荣:15年前,我在全国考察,那时中国的收藏家比较少,到改革开放以来,收藏开始成为一种热潮。但是我不一样,因为这批藏品早就在我家中,这里边的文化含量和历史含量都很深。当初博物馆起这个名字也是我们地方报省里、报国家审批下来的。
这里面有政府的支持,如果政府不支持,这个名字也不能通过审批。所以能把这批文物,奉献出来让全社会共同来欣赏,我很开心。馆里每年会开一两次研讨会,大家都来。
中国网:研讨会都是有谁来参加呢?
洪木荣:都是国家的专业人士过来。因为我只是一个收藏家,文物的评价不是我说了算,要大家来确认。馆藏的、特别是摆到展厅里,都要大家共同来研究,然后才定出名称、年代。博物馆就像是一本书,各界人士都来,也有很多学生,藏品的年代也不能有偏差,是不是?
中国网:对,是。那作为一个文物应该是咱们华夏文明的一个载体。有很高的这种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在里头。
洪木荣:对。
中国网:这几年我们文物收藏市场的升温,可能也会导致一些赝品的出现。那您认为应该怎样去伪存真?怎么样让真正的有价值的文物流传下去?您有怎么样的一些看法?
洪木荣:谈到赝品这回事就很复杂了。像陶瓷,是不是赝品,你去江西景德镇看一下,就知道了。因为江西景德镇近二十几年就有一些人专门地在做高仿品,懂行的人才不会弄错。我历来主张,你要收藏,就真真正正去收藏,不要想发财,你如果想发财就不要搞收藏,因为现在社会上真正的文物很难找到的,想“捡漏”没那么容易。收藏没有分先后,你现在学收藏也不晚,你把它作为一种爱好去进入,肯定不会出问题。你如果认为是一种投资,我认为是错误的。
中国网:那您认为作为文物的收藏,应该具备怎么样的一种素质或者心态?
洪木荣:收藏的心态还是要从学习和了解历史出发。尊重历史,了解历史,才去进入。如果鲁莽,认为拿一点钱来做投资肯定出问题。真真正正的收藏,要慢慢学。
中国网:那您觉得我们这个华夏历史博物馆它的这种规模特色和以后的发展的趋势应该是怎么样的?
洪木荣:我认为我这个华夏历史博物馆,现在名声响了,基本达到我的理想。因为我不图什么,我就是把几代人收藏的藏品摆出来和大家共享,这样就好了。
中国网:那这个华夏历史博物馆是从2005年开始对外开放的,那从2005年到现在也有七、八年的时间了,那这一直的这种状况是怎么样的?您还希望有怎样的一种预期的效果?
洪木荣:按照我原来的预想,还是挺规范的、挺好的、挺正常的。很多的来访者我都免费接待。
中国网:那来的人主要是一些什么样的人?
洪木荣:来的有专家、学者、历史爱好者和同行以及大中小学生。
中国网:游客多吗?
洪木荣:多。开馆以来共接待了近20万人,去年单是接待香港学生就有一、两万人。内地的也很多,周边市民群众现在来的也挺多。
中国网:是吧?都是喜欢文物收藏的人?还是说一些普通的游客慕名而来的。
洪木荣:应该还是比较喜欢历史的人来参观学习的比较多。
中国网:来的人感觉怎么样?
洪木荣:都挺好,来的我都尽量接待,大家见见面,谈谈历史、谈谈文化。
中国网:谈谈历史、谈谈文化,您也喜欢结交这些朋友,是吗?
洪木荣:肯定,我是很好客的。华夏历史博物馆展厅25000多平方,要看都得一、两天才能看得完。因为这里的藏品比较全面,各个历史、各个朝代的,从陶瓷到玉器,到青铜器,古字画,到明清皇家家私,你喜欢哪一类就看哪一类。
中国网:对,这边不但有陶瓷,而且还有玉器,还有青铜器,可以说涵盖了华夏文明很多种类的文物在里头。这么多年的收藏的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些难以忘怀的往事,能跟我们谈一谈吗?
洪木荣:因为我主要是受我国清未民初大世家和自己家族的委托掌管这批藏品。你谈到这个问题,可能要今后再谈,因为这不是一、两件的事,毕竟数量比较大,5400多件明清的家私和一、两千吨的古玉器,一、两万件古字画,陶瓷也有几万件。这批藏品,要把它保管好很难,所以,我用自己全部的心血都在保护它。
中国网:能谈得具体一点吗?这个文物的保护也确实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洪木荣:文物保护很不简单,玉器、家私,它都要有特定的温度、湿度。书画就更麻烦了……
中国网:但是我们这些文物毕竟数量这么大,那可能在维护过程当中也会有一些人力和财力的这种消耗,那单纯我们去靠收入、这些门票,我觉得可能很难支撑这么大的一个文物的收藏的空间。
洪木荣:现在社会上的有心人很多,大家对华夏的藏品都很喜欢,都希望能共同来保护它,人力、财力上都给予支持,目前维持博物馆的正常运作是没什么问题的。至于政府也是很支持的,两次开馆仪式都是由政府来主持。
中国网:那我们怎么样去理解您说的这个,就是要增加其他的这种社会服务的功能,您觉得一个历史的博物馆,它涵盖这么多的历史的、中华文明传承的一些东西,怎样提高它的社会服务的功能和价值?
洪木荣:开馆到现在的六、七年,也很不容易,下一步还是要招聘一些人才来帮忙,更好的发挥博物馆的功能。这么多年来,我都默默工作,宣传也不是很到位。如果让中国13亿人都知道有个华夏历史博物馆,都来看一看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就好了。
中国网:那您刚刚提到秘密地收藏,是吗?那为什么要去秘密地收藏呢?
洪木荣:你不秘密收藏都不行,我们中国经历的历史你也知道,在历史的动荡中,不秘密的收藏,这些藏品是没办法保留下来的。到了改革开放后,才有条件呈现出来。
中国网:用开放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
洪木荣:对,来看待这个问题,大家也理解了。
中国网:现在国家的政策可能也会向这块倾斜。
洪木荣:现在政策越来越好了,而且艺术是人类共有的,大家保护它,单靠我一个人、一家之力是没办法的,整个社会都来保护它,还是挺有信心的。
中国网:其实您保护的这些文物不光是我们潮州人民的,其实是我们全国人民的。
洪木荣:全国人民的。
中国网:那您认为您个人的能力,或者说您现在虽然有这个能力去保护这些文物,但是您有没有会想到应该让更多的社会的阶层或者团体来关注文物保护事业?
洪木荣:华夏馆自开馆以来,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许多看重历史、关注历史的有心人都想为华夏馆出力。如支持外出展览费用等等……大家都帮了很大的忙。至于管理和运作的实际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中国网:对,那近些年会有怎么样的文物去展出?是不是会受到文物的重量或者它体积的约束?
洪木荣:没有,在国内你随便进哪里都可以去展览,人家邀请你,你就可以去。
中国网:但是有些艺术品很重,在运输的过程中会不会造成损坏?
洪木荣:这个就很辛苦了,每件东西都有特定的包装,都要特别照顾它。它们比人还矜贵。
中国网:那您觉得以后的咱们的文物保护,还要在哪方面还要更完善,或者是它的发展目标是怎么样的?
洪木荣:我的目标就是要发扬光大,把藏品里还没有研究出来的历史,系统地整理出来,留给后人,主要还是找国家文物局承认的专家。现在社会上所谓的专家太多了,但只有国家文物局承认的专家才是专家。
中国网:对,是。刚才您谈到这个专家,对于文物的保护和鉴定,应该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洪木荣:肯定呀。
中国网:所以说我们华夏历史博物馆众多的藏品中有没有一些在学术界引起强烈关注的藏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洪木荣:其它的不说,光是开馆的时候展出的那几个陶瓷就可以跟故宫的相媲美,这可是国家文物局的专家说的。
中国网:但是有很多人以收藏作为一个暴富的手段。
洪木荣:收藏不能作为暴富的一个手段。文物是不能用于交易的。不过如果是单纯的艺术品通过正规的交易作为一种投资,是可以考虑的。
中国网:那您会不会考虑对您的一些藏品做这种投资?
洪木荣:这个不可能。
中国网:任何一件藏品都不可能?
洪木荣:不可能,我有这个任务,我得守好这批藏品,不能搞什么投资,更不能把这些宝贝拿去做买卖。
中国网:那您刚才说的这个任务是谁赋予你的?您觉得是一种历史的责任呢?还是?
洪木荣:对呀,因为尽管收藏的过程有很多酸甜苦辣,但这一批藏品在我的手里,我就要坚守好、传承好,这就是老祖宗赋予我的的职责。现在把这个博物馆办出来了,我也对得起祖宗,对得起华夏历史文化了。
中国网:那您认为咱们这个文物,它的历史的意义和现实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洪木荣:中国的历史文化,从道家到儒家的文化,其实好多的都值得去研究它。很多艺术,如果不看,甚至想像不出来。古代编“飞天”故事,现在科学发达,实现了老祖宗的梦想,神五、神六都上天了。但是几千年前有的艺术,比如夏商周的青铜等,现在却怎么仿造都没有那种神韵。
中国网:看不懂。
洪木荣:石器时代就有很多的造型,你不看都想像不出来。人类还是很厉害的,特别是我们华夏的老祖宗实在太聪明了,所以一定要把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保护好。作为一个历史,有前才有后,保护老文化,发展新文化,这样才能做到承前启后,发扬光大。
中国网:那刚才我们说到了,咱们这个华夏历史博物馆的经营,可能还会希望得到政府的介入和支持。那我们华夏历史博物馆是怎么样与各级政府进行合作的呢?或者说是怎样共同来把我们的文物保护好?
洪木荣:作为政府还是要从人才方面起作用。现在大部分专家、学者,都在国有单位,都是在政府部门工作。现在国有的博物馆,有一大帮人,各人有各人的专业。而我的博物馆,靠我一个人的能力是撑不来的,要克服的不是经费的问题,主要是学术的问题。现在政策都挺好的,个人可以办博物馆了。但只要开办了博物馆就要服务社会,永远不关门。
中国网:那咱们华夏历史博物馆在服务社会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洪木荣:这方面别人评价很高的,我不是吹牛。专家、学者、社会爱好者对这里的评价很高的,评价很好。华夏历史博物馆现在成为地方大中小学生的学习实践基地和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得到了当地党政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华夏一馆和主馆的两次开馆仪式都是潮州市委市政府来主持的。开馆仪式的所有费用都由政府支出。
但是我们要办好博物馆不能净想要拿政府的钱。因为现在中国大大小小的,个人的,私立的有几千个博物馆,是不是?
中国网:对。
洪木荣:政府怎么拿得起钱。你如果想用这个招牌来拿政府的钱,那不可以的。去年在中国博物馆我也谈了这个问题,政府的主管部门还是要认真调查,考察私办博物馆的实力,但是对于资金的问题,纳税人的钱、老百姓的钱不能随便地给。你真正要办博物馆,你得撑得住,撑不住你不能开。你里边摆几个破陶瓷,谁去看?没人去看你就得关门。像华夏历史博物馆就是完全靠自己、靠这里好的历史艺术,人家喜欢来看。
中国网:对,有观赏价值,历史价值。那在现在文化产业大繁荣、大发展的情况下,请您展望一下私立博物馆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洪木荣:我的理想,就是把我这十几万件藏品,一批一批地整理出来给大家欣赏。现在国家提出文化大繁荣和大发展,我让这些艺术品亮相出来,给大家共享,也算是一种贡献吧。
中国网:对。其实随着咱们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很多地方,很多领域都已经国际化了,包括文化可能也崇尚一些西洋文化。但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可能越来越显得更重要了。您觉得我们这个华夏历史博物馆,是不是也承载着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扬光大的历史责任呢?
洪木荣:谈到这个问题,中国开放到现在,大家都开始关注古文化了。你看这几年全世界孔子学院多少。孔子的儒家思想从春秋时期到现在,已有两千四百多年历史了。你看现在全世界都办孔子学院了,所以世界对我们中国文明有新的看法了,是不是?历史是一个……
中国网:是一个形像的改观。
洪木荣:说真的,在全世界,如埃及,它的历史那么久,但断层了。而我们华夏文明几千年历史都是连续的。所以中国是很伟大的国家。华夏文化要大家一起来弘扬它,保护它。因为文化象征着光明。
中国网:非常璀璨的艺术。
洪木荣:我们有非常璀璨的华夏艺术。你看华夏从老子,孔子又学老子一代代地传承,都很厉害的。我们华夏文明还是值得世界学习,随着我们中国的发展,今后人家会更崇拜我们中华文化的。
中国网:闻名的历史。
洪木荣:在全世界最传承有序,就是中国。
中国网:最完整的。
洪木荣:最完整的,几千年的历史了,而且还得有年轻一代继续去研究和传承。谢谢大家,如果有空的时候来华夏馆做客,我很欢迎,我们一起来谈历史,共同来看我们华夏祖先的艺术。
中国网:因为时间关系,本期节目就到这里,谢谢您的讲述!谢谢各位网友的观看。下次再见。
本栏目所有内容,包括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中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单位、网站或个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本栏目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中国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单位、网站或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网",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