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书力委员:保护西藏文化

时间:2012年3月11日
嘉宾:全国政协委员 西藏美术协会会长 韩书力
简介:西藏美术协会的会长韩书力曾经说过,唐卡艺术是西藏文化的半壁江山,他今年也是带来了一份关于唐卡艺术的提案。中国网专访全国政协委员 西藏美术协会会长韩书力,就相关问题进行详细的解答。[视频下载] [访谈实录] [返回视频]

视频点播

访谈实录

 

全国政协委员 西藏美术协会会长 韩书力接受中国网专访

 
 

中国网: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中国网易健两会特别报道”,西藏美术协会的会长韩书力曾经说过,唐卡艺术是西藏文化的半壁江山,他今年也是带来了一份关于唐卡艺术的提案。现在我是在北京国际饭店的文艺界别组,在这里,我们就保护唐卡艺术的问题采访到韩书力委员。韩委员您好!我们知道您这次带来的提案之一是关于保护唐卡艺术的,我想对于大众来说,唐卡文化和唐卡艺术还是相对比较陌生的,您能不能先简单地给我们介绍一下,唐卡艺术或唐卡画是用什么样的颜料上色,绘画在什么样的质地上?

韩书力:唐卡两个字实际上是音译,我们要把它翻译成汉语,它就应该是布面卷轴画。第一是画在布上的,第二它的绘画材料、材质都是朱砂、孔雀石,甚至都是真金真银,也就是说它的材料很讲究,都是一些矿物颜料,都是自然的,没有化学原料。这是按照它的要求。它表现的内容除了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佛、帝、天、国”这样的宗教题材的内容,实际在西藏来讲还有两个很重要的内容,一是天文历算,天体图,有各种各样的运行图;二是藏医、藏药,实际上唐卡绘画在西藏有史料记载的应该有近千年了。前几年唐卡已经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这个意义上讲,也提高了我们的认识,唐卡也是西藏乃至于我们中华民族一个很重要的文化遗产。

中国网:我想它既然可以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说明现在这个唐卡艺术正在逐步地流失,您觉得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怎样的措施来保护唐卡文化?

韩书力:我在西藏工作到今年正好是39年了,包括我自己对唐卡艺术,对唐卡这种艺术门类也有认识不全面,认识不正确到比较全面这样一个过程。现在既然是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那就说明从国家文化主管部门一直到我们普通的信众和进藏的中外游客和在西藏工作的美术工作者都应该,第一很正式、很尊重它的文化成果,它的艺术特征、艺术面貌、艺术形式;第二也应该做充分的研究、学习、借鉴、吸收和保护,西藏唐卡目前就像我们内地的国画有文人画、水墨画、工笔画。西藏唐卡主要有四大流派,(核对一下四个画派对)一是勉塘画派,二是钦则画派,三是布赤画派(音,03:49),四是噶玛嘎赤画派。可以讲西藏的六大地区七十多个行政县,还有众多的寺院都有众多的,很优秀的民间和寺院的唐卡画家,因为一个艺术形式如果没有当代老中青这样梯队性的画家链条,它就会断送,就会终止,就真的变成一个文化化石了。

应该说可喜的一面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的经济文化政策,特别是民族宗教政策在西藏的一步步落实和深入人心,对唐卡的认识、保护可以说是普遍的一个社会认知。刚才我们讲,过去很简单地把它“一刀切”地认为是封建迷信,是“四旧”,甚至是把它看成是和藏族管理手工业品的藏帽子、藏靴子手工业管理局,归到那里管理,现在也都做了调整。西藏最近两三年每年夏天都有一次规模不是很大,但有很好影响的唐卡艺术节。我自己今年的提案,标题就是希望在国家的关注下、支持下尽快成立中国西藏唐卡艺术中心,实际上这个中心成立以后,对西藏的唐卡艺术家们有一个对内展示,对外发出文化声音的平台,同时也可以讲,刚才我们讲了四大流派,之间也可以互相取长补短,争奇斗艳,它是一个唐卡艺术家之家,它也是一个西藏诸流派唐卡艺术作品的展示基地和平台。

我想如果这个提案能够得到有关方面的指导、重视,作为西藏话剧院和西藏美协,我们愿意尽我们自己可能的力量来促成,来支持,来呼吁把唐卡艺术家之家早日在拉萨成立。

中国网:其实除了保护唐卡艺术之外,我们知道,您还带来了第二个提案,是关于在西藏建立美术馆的提案,您为什么会想到这样一个提案呢?

韩书力:实际上这是旧案新提,我已经连续提了三年了,因为西藏对外来讲多数人都认为它是“歌舞的海洋”,对我们搞造型艺术的,包括美术、雕塑、摄影、摄像都认为它是色彩的海洋,形象的海洋,美的海洋,诗的海洋,我觉得这点一点都不过分。刚才我们说了,如果说唐卡是西藏美术的半壁江山,但西藏和平解放60多年了,国家在西藏先后很成功地培养了老年代的、壮年代的,中年代的,青年代的四代以藏族为主的美术家。

这个美术家区别于唐卡的是,它是创作意义上,创新意义上的美术作品。不管怎么样,我们和平解放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西藏当代美术作品由于受到国内外关注,频频地走出国门,走出山门,到祖国内地,到据我所知,除了非洲以外,其它地方都已经办过西藏的当代美术展览,也引起比较积极的,很正面的,也很文化,很审美的一种影响。那么也就是说,西藏和平解放以来,我们有美术人才,有美术队伍,有美术成果,这个成果还可以具体讲一下,过去不可想象,近30年来,西藏当代美术作品在国内外重要美术展览上获得国际金奖的就有两个人次,获得国家金奖的一个人次,获得国家银奖的三个人次,获得铜奖的就会更多一些。

刚才我说的这些展览,就是这些奖项都是在全国像第几届美展这种很重要,很综合性的展览上,不是一般的小专题,地区性展览,应该承认它是被学术界特别是美术界普遍认定有艺术水准,有文化指标的奖项。如果说这些作品,这些队伍,这些奖项在几千万人甚至近亿人的省区、省市那可能不算什么,但对于西藏当时只有220、230万人口的边疆民族地区来讲,我个人觉得它还是有光泽的,同时它不仅仅是西藏当代文化的成果,也应该是我们新中国当代美术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为它是藏族地区的作品,藏族画家的作品。

综上所述,有队伍,有成果,有人才,对于西藏来讲,由于目前我们还没有建立起西藏美术馆,我们有成果,有作品,没有积累,不是说大家不重视,好的美术作品没有归宿之地,也就是说没有它的安身之地,没有储存它们,研究它们,整理它们和展示它们的场所。我个人觉得,特别是我们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文化立国这样很重要的社会主题,我希望我们能够乘上这一股强劲的东风,把西藏当代美术馆的建设,起码在领导层面、决策层面能够进入议事日程,希望能够早一些把几代西藏美术家、进藏的观众以及西藏本地人民群众的文化上的呼唤、需求能够早日让它变成现实。

中国网:最后一个问题是关于您个人的,我们知道其实您是北京人,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缘吸引您一直在西藏工作生活并为保护它的文化而奋斗?

韩书力:我不敢说是奋斗。39年前,我有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到西藏临时工作了半年。那半年里,我记得我走了不到30个县,因为过去按照国家要求,艺术家要深入生活,过去还没有“采风”这个词,我通过在西藏城乡各地广泛地接触藏族的普通老百姓,藏族的工农大众,藏族博大精深的文学艺术和它的文化,可以讲,我自认为和这个地方……也不是迷信,用现在的观点,有某种很深的缘分或渊源,老实讲我现在大概都不记得我的心跳和血压,我记得当时医生说你们检查一下,看看是不是高原反应,当时二十几岁,年轻,无所谓了。总之,这么多年在西藏,我每年都有很多下乡的时间,每年都有很多艺术充电的时间,而且每年都有思考不完的创作主题,表现不完的创作主题,我觉得我在那里的生活第一是充实的,第二是有意义的,第三也和刚才美术界的朋友说,我说我在那里诱惑和机遇、干扰都很少,可以相对比较清静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中国网:谢谢您韩委员!谢谢!

网友互动

0
用户名
密码

栏目组联系方式:

访谈热线:
010-8882 8219  010-8882 8056
010-6235 4008
E-mail:
duomeiti@china.org.cn
版权声明:

本栏目所有内容,包括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中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单位、网站或个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本栏目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中国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单位、网站或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网",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