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3月5日在北京开幕,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长赵克志就贵州省经济发展接受了中国网的专访。
中国网:赵省长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贵州一直受到交通制约比较严重,您认为交通建设的发展,对咱们贵州经济的建设有哪些方面的影响呢?请您评价一下。
赵克志:交通是制约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的瓶颈,加快交通建设我们有综合的考虑,也就是说要建设现代化、综合性的交通体系。
首先,要加快高速公路的建设,目前我们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023公里,在建里程2268公里,到“十一五”末,我们可以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的目标,交通问题基本可以解决。
第二,铁路建设。现在通车里程是2068公里,在建里程1216公里。我们原先计划“十二五”期间铁路建设总里程达到5000公里,现在看这个规划有点高,因为铁路建设的资金问题,建设的速度要适当的放缓一下,包括运行的速度,为了安全也要适当的降低一下,这是国家总体的考虑。
但是我认为,在“十二五”期间,我们建设4000公里的铁路是有可能的。所以,今年我们计划新开工铁路在1000公里左右,今年开工一般建设时间就要四年,到“十二五”时期,我们可以运行到4000公里,基本也可以解决货流机场(02:38音)的问题。
第三,水运。贵州的水运过去我们注重了水能发电的建设,但对水运航道功能和作用发挥得不够。所以,通航的设施、通航的项目建设得少。贵州有五条内河航运,这五条内河航运大约每年的运量可以达到5000吨,相当于五条铁路的运量。所以,我们准备从今年制定规划,到2016年和2017年,大约用五年的时间来解决水上运输问题。
第四,航空。你知道旅游资源是我们贵州最大的优势,黄果树大瀑布非常有名,包括梵净山,包括万峰林,包括荔波大小七孔。今年我们准备制定航空运输规划,一是加强机场的建设,我们省内准备建一个主机场,11个支线机场,增加基地公司,增加航班,增加支线飞机,使贵阳通到的大城市和省会城市都有直达航班,这样可以使高档的游客到贵州来参加旅游,建设以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也就是把旅游业建设成一个战略性的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满意的服务业。
中国网:以后我们要去贵州旅游,就可以直接坐着飞机到黄果树瀑布这样的地方了?
赵克志:是的。今年省政府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要编制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第二,编制贵州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第一个规划是为了把旅游作为一个战略性的产业来培育。第二个规划是要建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降低商务成本,吸引更多的外地客商到贵州投资发展。
中国网:贵州提出了要建一个工业强省,这一提出以后,网上也有一些网友觉得,贵州本来是一个生态环境很好的地方,但工业强省会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赵克志:网友对我们提出工业强省有质疑,有一些担心,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要说,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山区省份,有4000万人口,贫困和落后是贵州的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贵州的主要任务。中央二号文件对贵州提出了两步走的战略目标,第一步是到2015年要接近西部的平均水平,第二步到2020年争取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农业的现代化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像一个4000万人口的大省,不通过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是永远解决不了贫困的问题,而且不抓产业的发展,不能为年轻人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现代的就业,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人口增加了,人口的结构发生了大的变化,有的人过去不上学,现在可以读到小学,有的可以读到高中,有的读到高等职业学校,那么有的是大学毕业。我们现在的大学高校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21%,所以只有产业结构的调整,才能为就业结构的调整创造基础。贵州为什么前十年的扶贫,2000年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9%,而到2010年我们贫困人口占到了全国贫困人口的16%,没有下降,反而上升,就是产业发展不够。所以,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城镇化为工业化创造需求,工业化为城镇化提供支撑。问题是我们要走一条符合贵州山区实际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化现代之路。这就要求我们最基本的要做到两条,第一条就是要以生态文明的理念,来引领经济社会的发展,把环境的保护作为一条不得突破的红线,高度重视环境的保护。实际我们这几年,你也知道贵州的环境保护对生态的破坏不是因为工业,它是因为农业,农民在山上种包谷,喀斯特地貌,种两年包谷,这个土就有一个特点,下雨一冲就都冲到下面来了,就形成了严重的石漠化。这种生态环境和条件是非常脆弱的,所以我们要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引进经济社会发展,大面积的实施退耕还林,加强对山体的保护,这是第一条。
第二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工业园区要实行集约化、集聚化、节约化的发展,不是到处都可以搞工业,到处都在建城镇。我们是在适合搞工业的地方,适合搞城镇的地方,一些低山丘陵,不占用农田,通过平整场地来逐步的发展工业和城镇化,同步配套的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又是引进的高端产业,实行的又是循环经济,我们的废水零排放,我想只要是处理好工业的集聚发展、集中发展和集约发展,把农民向城镇集中,把工业向园区集中,把土地向种田能手和农业专业合作社集中,以三化兴三农,我们就一定会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符合时代要求,能够保护环境,充分增加就业,尽快富裕农民的后发赶超之路。
(结束)
本栏目所有内容,包括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中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单位、网站或个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本栏目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中国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单位、网站或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网",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