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国陶都江苏(宜兴)秋洽会隆重开幕 |
中国网 | 时间: 2012-10-19 | 文章来源: 中国网 |
致力打造全国著名的生态文化旅游胜地
梁祝文化博物馆、蝴蝶苑、比翼阁……一幢幢崭新的江南园林风格建筑浸润在浓郁的“梁祝”文化之中,让宜兴善卷洞风景区宛如破茧而出的蝴蝶,振翅高飞。“十一黄金周”前夕,总投资2.3亿元,以打造国家5A级风景区为目标的善卷洞景区综合改造建设工程顺利竣工,在“黄金周”里吸引了如织的游人。全市主要风景区(点)和游园共接待游客111.82万人次,同比增长17.8%;经营收入1942余万元,同比增长38%。宜兴的生态文化旅游日渐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秀美的山水,深厚的文化,给予了宜兴旅游产业跨越腾飞的极大潜力。“十一五”以来,随着宜兴旅游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全市累计接待游客3521.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14.5亿元,接待人次、旅游总收入年均增幅突破25%,旅游业发展高于GDP增速、高于服务业增速。该市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生态文化旅游业“三足鼎立”产业发展新格局日益清晰,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带动效应进一步显现。 推进项目建设,提升旅游品位。为彰显宜兴山水的迷人魅力,加快打造全国著名的生态文化旅游胜地,宜兴紧紧抓住旅游项目建设的“牛鼻子”。 随着阳羡生态旅游区、善卷洞景区、云湖旅游度假区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功能的相继完善;蜀山陶文化景区、阳羡湖景区、滆湖生态湿地旅游区的规划编制工作的有序进行,宜兴旅游产业基础正得到不断加强。目前,宜兴拥有国家4A级景区5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2个、省级自驾游基地2家。 整合旅游资源,丰富旅游要素。绿色生态是宜兴旅游产业打出的一张“王牌”,为了让来宜的游客能够真正走进自然、感受生态、享受绿色,该市以推进精品农家乐旅游单位为抓手,不断提升乡村游的品牌效应。在全省率先开展星级“农家乐”、乡村旅游示范点评定工作,评定星级“农家乐”100家、乡村旅游示范点22家。为了提高农家乐的服务质量,该市还对已评星级的农家乐进行复核,指导农家乐规范完善旅游服务设施,统一挂放旅游投诉电话号码牌,并完善了部分乡村旅游的道路指示牌。为了让老百姓亲身感受到发展旅游业的实惠,宜兴还结合“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将农民的果园打造成乡村游景点,将农产品直接转化为旅游商品,促进特色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打响旅游品牌,积聚旅游人气。宜兴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文化资源,重点打好生态文化旅游牌,围绕“中国陶都、东方水城”城市定位,采用多元化手段,突出宜兴整体形象宣传,打品牌、赚名声。宜兴相继与长三角地区的旅游行业单位建立起常态性合作,加强省外、境外的宣传促销,加强与各类媒体的合作,每年举办“生态文化旅游节”、“观蝶节”、“生态杨梅节”等大型旅游节庆活动,特别是随着“欢乐中国行”、“云游宜兴——世博推介会”、“2012中国宜兴两岸素博会”等重大旅游推介活动的成功举办,极大地吸引了游客的眼球,游客在宜的平均逗留时间由六年前的不足1天提高至现在的1.79天,宜兴旅游品牌效应逐步显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