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战略是产业战略。2013年,全省白酒产量累计32.4万千升,同比增长20.4%;实现工业总产值494亿元,工业增加值470亿元,同比增长15%。利润增速居全国第3,利润总额居全国第2,利润率高居全国第一。贵州的酒产业历史悠久,在全国范围内来看都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但是,于今指出,酒产业属于传统产业,其价值链相对简单,产品创新的空间小,其利用新技术的能力相对较弱,而当前又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所以,他认为:“酒产业要想支撑区域的转型发展,本身必须转型。第一,要把握住产业链整合,向产业链的上下游要优势;第二,要用创新的方式重塑整个产业。当前,互联网经济正颠覆着众多传统行业,要利用新技术和新方法去创新酒业的销售、打造酒产业品牌。
与此同时,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促进资本与项目对接,经销商、商超、企业集团、电商等与酒企对接,全方位、多层次拓展市场营销渠道,不断提高贵州白酒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
第三个战略是文化战略。文化战略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是绿色生态文化,第二是独有的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于今说:“贵州区域经济的转型发展必须贯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政策要求,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
同时于今认为,这三个战略尤其是文化战略中的生态,文化与产业协同发展的思路,是结合贵州比较优势,又切合当前发展趋势的重要举措。贵州酒产业的发展,要把握住贵州生态文化和少数民族珍贵文化的优势,发展绿色酒业,文化酒业,将酒业的历史文化传承同当代文化发展要求结合起来。让产地的文化特质成为产品品质保证的金字招牌,如同法国著名葡萄种植庄园之于葡萄酒的品质,如同新西兰的奶源地之于优质的牛奶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