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坚:在执教为战中实现人生追求

发布时间: 2014-09-19 10:18:59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裴希婷  |  责任编辑: 裴希婷



 

盛夏,广袤的锡林郭勒大草原上,“和平使命-2014”联合反恐军事演习正如火如荼举行。军帐里,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军事训练系教授胡坚作为演习指导组成员,正与多个国家的军事专家一起,时刻关注着一个个正在展开的演习行动,并对下步演习方案进行实时调整。

作为一名院校教员,胡坚被部队官兵亲切地称为“打仗教授”。9月4日,胡坚作为全国模范教师,受到总参首长亲切接见。9月9日,作为军队系统的全国模范教师代表,受到习近平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晓于实战 两个“战场”融合对接

从教35年,胡坚先后参加全军或军区重大演训活动50余次,他办公室墙角悬挂的100多个演习胸牌,就是他二十年多来参加部队演训活动的见证。从集团军军区级别演练,到“砺剑”、“使命行动”等全军重大演习;从最初的观摩人员、解说员,到如今的“指导专家”、导演部成员。一个个胸牌的背后,是一名军校教员走进部队、融入实践、指导实践的成长路径。

胡坚在主动向部队靠、往部队钻的实践之路上一发不可收拾。演习部队千里机动,他一路研究走打吃住藏的战法;我军两栖装备列装下海,他冒着危险和官兵一起编波抢滩,摸索登陆突击新战法;为掌握联合作战协同方法,他不顾晕船呕吐,两次远赴南海西沙;为体会复杂电磁特殊环境,他在高温中昼夜连续守候在电台车里感受和观察电磁变化。20年来,他东赴舟山,西进高原,南下西沙,北上草原,先后参加全军或军区重大演训活动50余次,每年累计在部队的时间都在三个月以上,足迹几乎走遍我军主要作战部队和各大训练基地。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仅让胡坚走出了课堂上的困惑,成为学院最受欢迎的名师之一,而且让他对部队战斗力的生成路径、现代战争的制胜机理有了更为深刻的洞悉把握,成为全军知名的演训专家。近年来,他先后参与总部筹划决策20多次,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和全军重大课题20多项,主持编写了我军《陆军军事训练指导法》、首部《部队联合训练指导法》和《复杂网络电磁环境训练指导法》。

2011年,北京军区某师在新型作战力量建设上遇到难题,在没有战斗条令、训练教材的情况,胡坚先后10多次带着团队与部队一起合力攻关,并连续两个多月与部队官兵一起奋战在大漠戈壁,探索出了“基于编制的任务编组,基于协同的战场分区”等作战运用方法。该师朱师长风趣地说,困难面前他们找到胡坚是发现了“金元宝”。

直到现在,胡坚在多次部队演习中,他参与研究的一些创新战法,仍在部队的指挥对抗演练和实兵演习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胡坚多次参与第一集团军重大演训活动,为部队联合作战能力作出重大贡献,集团军多任领导都称“胡坚是我们集团军的荣誉士兵”。

执教为战 紧盯军事变革新动态

对讲台,胡坚既有挚爱与享受,更有敬畏与责任。

1979年,在与老山前线官兵的交流中,一位毕业学员信中两句话,他至今记忆犹新:“很多在学校学到的技战术在战场上都很管用,但也有些科目没学好,很后悔”,“如果能活着回来,我一定跟您再好好学”。多年来,正是这份“享受讲台”的挚爱和让学员“活着回来”的责任,促使胡坚始终把解读制胜之道作为一门科学去探索,把传授练兵之策当作一门艺术去追求。

胡坚始终紧盯军事斗争准备最前沿。每次备课他都第一时间把军事变革的最新动态、理论前沿的最新变化融入教案,确保授课内容的“高保鲜度”。讲台上的胡坚从不看讲稿,总是目光如炬直视学员,就像在进行一场激情洋溢的战场演讲,或是一次热血澎湃的战斗动员,“听他的课,总让我们热血涌动”,这是许多学员的共同感受。而他则希望能“多一份激情,多一份感召力”,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为学员注入打赢豪情,让课堂多一份“附加值”。

作为一名军事教员,他讲军事课有“精气神”,讲政治课有“打仗味”。2008年底,他结合我军首次执行亚丁湾护航任务,联合军事理论、国际关系、军事法学等多学科知名教授和海军教官,开设了访谈式讲座《远征亚丁湾》,首创学院多学科联合教学新模式。

执教多年,胡坚为自己授课定下了两个近乎苛刻的要求:开场60秒就要“抓住学员”,学员满意率不能低于95%。

每次上课,他都会早早地来到教室,认真做好各项教学准备,静心酝酿状态和情绪,思考在最初60秒能与学员“链接”的开场白。翻开学院的教学档案,他的名字几乎出现在每个培训班次,授课的学员满意度几乎都是100%。2010年,他参加全军联合作战知识巡回讲座,部队好评率也同样是100%。

在学员眼里,胡坚是一名风格独特的教授,有众多自称“坚果”的“粉丝”。每次上完课,不少新老“坚果”常会给他发来信息,或赞誉、或感慨、或交流。逐条翻阅这些信息,总让他倍感幸福和愉悦,“我十分享受这份虚荣心的小小满足”,胡坚坦言。

闻战则喜 诠释和平时期军人本色

“血液里始终流淌着军人的DNA,脑海里永远回荡着战场的冲锋号”,这是胡坚对45年军旅生涯的自我评价;“勇敢、担当、献身”,则是他对“军人DNA”的内心解读。

 

 


胡坚出身于军人家庭,成长于火热军营。入伍后曾当过文工团员,也做过篮球队员,但“当兵打仗、保家卫国”的梦想,促使他最终还是回到步兵连队,成为了一名普通战士,一干就是8年。如今,尽管已是南京陆军指挥学院的资深教授,虽然心存没上过战场的遗憾,但是胡坚却把和平环境下军旅生涯的每个舞台都当作了战场。

胡坚患有严重的腰椎病,碰上病情严重而又要上课时,他总会很早就从办公室出来,步履沉重的走向教室,疼痛难忍时,就打上一针封闭。然而只要一上讲台,他就像换了个人似的,腰板挺直,激情四射。讲课中,还不时掏出随身携带的小毛巾,一边抹汗一边用“面对大家有点小紧张”调侃和掩饰病痛。

2012年,55岁的胡坚奔赴西藏参加“使命行动”联合实兵演习。到达拉萨当天,部队领导建议先适应一下再上山。而他不顾高原反应,直接就上了海拔4700米的演习场,一边吸氧一边与参演部队勘察地形、研究方案、现地演练。总部和成都军区首长称赞他:“用一个老兵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缺氧不缺精神’的老西藏精神”。

在同事眼中,这个皮肤黝黑、目光如炬、声如洪钟的山东大汉,既是一名颇具军人特质的教授,也是一名富于学者风范的军人。“军人就应该有随时上阵的思想准备、闻战则喜的精神状态和永不言败的意志品质”,“‘打仗’这个词,绝不能淡出军人的话语体系”,他经常对同事这么说。

和平是对军人的最高奖赏,但也会软化战斗精神、弱化军人基因,胡坚对此有高度警觉。“只有常闻‘硝烟味’,才能防止‘转基因’”。每次到部队,他有两个习惯一直不变:一是钻帐篷、进坑道与官兵“聊天”,在部队战地文化的熏陶感染中磨励军人血性,做到“不变味”;二是进史馆、去荣誉连队,在前辈和先烈的英雄事迹中纯正军人基因,做到“不变质”。

文章来源: 中国网
责任编辑: 裴希婷
 

互动留言

0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changhy@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219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