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所有内容,包括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中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单位、网站或个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本栏目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中国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单位、网站或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网”,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活动标题
活动描述
文字内容:
各位网友大家好!中国访谈·世界对话,欢迎您的收看。
12月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0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10次缔约方会议在秘鲁首都利马开幕。此次大会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为预计2015年年底达成的新协议确定若干要素,这些要素涉及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资金支持、技术转让、能力建设等方面。同时,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也于11月2日发布,结果表明,全球变暖正日益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环境,那么这一趋势对中国有何影响?中国对这一报告的推出做出了怎样的贡献?中国访谈特别邀请到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巢清尘博士为您解答。
巢博士您好,感谢您做客中国访谈。
2014-12-04 14:55:26
谢谢主持人,大家好!
2014-12-04 14:56:35
今天一同参与我们话题讨论的还有外文局气侯报道小组记者邓亚卿,亚卿你好。
2014-12-04 14:56:51
您好,大家好!
2014-12-04 14:57:03
联合国气侯变化大会已于12月1日在秘鲁利马召开,本次大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围绕着本世纪末限制升温到2度这一目标,提供明年巴黎协议的文本和各国的贡献。请问这两度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2014-12-04 14:57:28
首先我解释一下,两度实际上是指的跟工业化革命之前比,也就是跟1750年相比全球地表升温要控制在两摄氏度内,这个提出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1992年的时候,《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正式通过,当时在公约的第二条里专门提到了,为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侯系统受到危险的人类干扰水平上,从而使生态系统要自然的适应气侯变化,确保粮食生产免受威胁,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么一个大的目标下,国际上很多研究机构提出来什么样是危险水平。
在2005年的时候,以英国、美国包括澳大利亚为首的国家,也是召集了国际上很多的科学家,当时成立了一个国际气侯变化工作组,他们发布了一个报告,这个报告叫《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建议书》,在这个报告里提出来全球自然生态系统对气侯变暖的承受能力局限在两摄氏度这个升温内,如果超过这么一个阈值,地球就要受到自然灾害更大的影响。同时,也是在2005年世界自然基金委也发表了一个报告,是《两摄氏度太高:北极地区发生危险的气候变化证据和影响》这么一份报告,因为如果全球地表温度上升两摄氏度,但实际上北极地区的升温会更快,有可能会达到三度,这样对北极的生态系统就会造成更大的破坏。因为有很多不同的研究机构都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刚才你也特别提到了政府间气侯变化专门委员会,我们简称IPCC,它在它的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评估报告里都试图想回答什么是危险水平,什么是阈值的问题。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这几份的评估报告里,它并没有给出非常明确的,哪个温度就是一个阈值,它基本上给出的就是在不同的升温的情况下,比如说一摄氏度、二摄氏度、三摄氏度一直到五摄氏度,在不同升温的情况下,自然生态系统、粮食生产、水资源、海平面、海洋都遭受什么样的危险。所以,从科学上来说并没有一个很明确的表明哪个温度就是阈值。
但是因为国际上要达成政治上的一些决策,要做政治上的协定,所以,真正从政治决策是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侯变化大会上,有关温室气体的浓度、危险水平和温升争论就非常激烈,最后经过激烈的争论,大家普遍对全球升温不超过两摄氏度形成了共识。随后2011年、2012年,在随后的坎昆大会、德班大会里也基本认可这么一种观点,在2012年底的多哈气侯变化大会上,就把这个认可作为了一个全球的共识,所以,我们应该说两摄氏度的这么一个概念不完全是一个科学的问题,它更多是一个价值判断,是一个政治决策。
2014-12-04 14:57:47
所以这2摄氏度的得出也是经过一个非常复杂漫长的过程,包括了一些政治的决策和科学的研究。
2014-12-04 14:58:02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全球还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努力呢?
2014-12-04 14:58:14
怎么来确定两度呢?因为现在实际上从1880年到2012年底,全球的地表温升大概0.85度,这是观测到的温度变化。我们就要算未来什么时候会上升到两摄氏度这么一个温升的范围,预估未来的温升实际上都通过气侯模式来算,气侯模式就需要知道未来的温室气体排放的水平以及包括气溶胶和人类活动在里面驱动的这些信息,这里面我们从专业上来说要有一些排放的情景,排放情景涵盖了包括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环境的条件,包括公平性等一系列的这些问题,通过一系列的这种假设来形成这个气侯模式里的假设条件。
在第五次IPCC的评估报告里实际上用了最新的模式情景,我们叫做RCP的浓度情景。这个浓度是以相当于1750年到2100年的近似的辐射强迫来表示,它有四种情景,最高的就是RCP8.5,最低的是RCP2.6,有四种这样的情景,我们看到通过这四种情景给出的实际上有三、四十个模式给出来的,它是一个区间范围。在最低的情景,就是刚才我说的RCP2.6的情景基本到2100年全球温升是达到0.3度到1.7度,那就是说在最低的情景可以在本世纪末控制在两度的温升范围内,但在最高的情景RCP8.5的情景里,实际上到本世纪中就要达到1.4度到2.6度这么一个范围。同时这么一个模式实际上是相对于1986年到2005年作为一个基准,所以,它对未来的预测是基于1986年到2005年的基准情景。所以我们要换算一下,1986到2005相对于工业革命又升温了多少,从现在得出的观测基本上相对于工业1850-1900年基本上是上升了0.6摄氏度,我们假设1750到1850几乎没有上升的情况下,我们还要在我刚才说的未来2100年给的温度值的基础上还要往前推,减掉一个0.6度。根据刚才我简单的换算,我们初步得到如果控制在2摄氏度,在本世纪末最低的情景基本可以到本世纪末控制在2度,但是再高的情景可能在本世纪的中期还往前,比如二零三几到二零四几年的范围内。应该说实现两度在现有的范围来说也还是有可能的,但还是要付出比较大的努力,按照现有的成果给出我们的指示,在2030年全球的排放要回到2010年的水平或者要比2010年的水平还要降低40%,然后到本世纪的中期,就是到2050年在2010年的基础上减少40-70%的水平,到本世纪末2100年要实现净零的排放,就是要更好的大规模的提高能源效率,大规模的应用低碳或者无碳的技术,增加碳汇,改进我们的生活方式。
2014-12-04 14:58:23
这个任务还是非常严峻的,我们知道今年11月2日政府间气侯变化专门委员会在丹麦的哥本哈根也发布了第五次的评估报告的一个综合报告。刚才我们多次提到了IPCC,能否您给大家介绍一下IPCC是怎样的机构,主要从事哪些评估工作呢?
2014-12-04 14:58:34
IPCC现在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国际科学咨询机构,它是在1988年的时候由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署共同发起建立的。在它发起建立以后在1990年就出版了第一份评估报告,随后在1995到1996年出版了第二次评估报告,2001年是第三次评估报告,2007年是第四次评估报告,我们现在的周期是从2008年到2014年是整个第五次评估报告的周期。
IPCC报告一共是有三大类产品,第一类是我刚才说的综合的评估报告,它分了包括气侯变化是怎么变的,它的原因是什么?影响是什么?怎么来适应和怎么来减缓这一系列的问题,这是第一类的比较全面的一份评估报告。第二类它有一些专门性的报告,比如说针对水,有气侯变化与水,有针对极端天气气候灾害的,有针对可再生能源的特别评估报告,我们就叫做特别评估报告。第三类的产品是和一些技术指南、方法学有关的一些技术报告,大概分这三大类。
我们刚才说的主要是围绕第一类的评估报告,它的很多的信息实际上就是对公约谈判有直接的、非常重要的一些影响。
2014-12-04 14:58:47
这还是在环境方面一个非常权威的数据的评估。
2014-12-04 14:59:03
在第五次评估报告的编制过程中有多少的中国科学家参与其中,中国的参与程度又如何呢?
2014-12-04 14:59:20
IPCC评估报告的组织流程实际上经过11个环节,首先要确定编评估报告的提纲,然后就要遴选作者,作者是由各国政府和国际各个组织推荐,再来综合平衡以后来推选的,都是世界比较顶级的科学家,之后通过编写有零稿、一稿、二稿,在这中间要经过两次专家评审,两次政府评审,最后才被全会审议通过。
在第五次评估报告里中国大概推荐了两百多位专家作为作者,最后被遴选上的有43位作者,我们这里面,第一工作组有一个联合主席,同时还有42位具体的参与编写的专家作者。
另外,我们在第五次评估报告里,我们的文献大概有将近1000篇的文献被引用,因为IPCC的组织自己并不直接做科学研究,它是基于国际上已经公开发表的各种文献来综合评判以后给出一些结论,所以,它要引用已经发表的文献,在所有的IPCC报告的结论里,中国在第五次评估报告里,我们有将近1000篇文献被引用,大概在第一工作组,就是自然科学这块,我们的引用比例占到了2.8%,在第二工作组,涉及到影响和适应的相关内容里,我们的引用率差不多占比是1.9%,在第三,跟减缓和政策有关的内容里,我们的引用率占到了1.7%,大概是这么一个范围。总体来说,应该说我们在发展中国家的参与程度还是非常高的。
另外,我们有六个模式在IPCC这次的评估报告里被应用。刚才我还介绍了一下,里面还涉及到很多的专家评审和政府评审,我们粗略统计我们有数百次的人参与了所有的专家评审和政府评审,因为这些评审的意见对最终通过这些报告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2014-12-04 14:59:31
您刚才说到第五次评估报告的综合报告中采用了中国的六个气侯模型,这个能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具体是怎样的吗?
2014-12-04 14:59:42
我介绍的六个气侯模型主要是针对最早回答的未来气侯是怎么变,我们说的气侯系统的模型。我们在第五次评估报告里有六个模型,这有很大的进步。1995-1996年第二次评估报告的时候我国只有一个模型,到2007年第四次评估报告,当时我们就是两个气侯模型参与评估。在第五次评估报告里我们现在有来自五个单位的六个气侯模型参与了评估,同时我们看下模型整个性能的比较,应该说这六个里面有四个模型都加入了一些简单的或者较为复杂的碳循环的过程以及动态植被的过程,能够更好、更精细化的来刻划陆地生态的一些演变,另外在模式框架和物理过程里都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它有模式比较计划,里面不同的要素都和国际上其他的模式做相应的比较,总体的性能,基本上我们是处于国际中等左右的这么一个水平。这是一个取得的成绩,但同时我们还是要看到我们这里面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因为从模式的分辨率、包括模式的复杂性以及模式的总体性能方面,我们应该说跟发达国家比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
比如我举一些具体的例子,从刚才我说的模式的分辨率,我们六个模式里只有一个模式的水平分辨率达到了1.125×1.125°的分辨率,但国际上已经有很多模式具备1×1°的这么一个网格的分辨率,在垂直高度上我们这个模式也就到26层,但国际能到45层,这个分辨率我们还是看到了和国际上的差距。
同时包括一些动力物理过程方面我们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下一步国家也在积极努力,各单位都在积极的努力,包括对一些物理过程的改进,怎么来引入大气化学的一些过程和地球生物化学的过程,以及改进和完善碳循环的过程方面还要做很多的工作,同时我们还有很多前沿的科学问题没有完全解决。比如气侯模式敏感性的问题,包括大气海洋、海洋和冰雪之间和陆面之间的反馈过程,这里面有很多科学性的问题。
另外,怎样能更好的提高模式的性能还要通过很多观测资料来进一步的校验。我们在这方面也还是存在着差距,所以我们也看到虽然我们有进步但是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14-12-04 14:59:55
所以我们在气侯模型的研究方面还需要投入更多的科研力量。
2014-12-04 15:00:37
IPCC的第五次评估报告向我们传达了什么样的信息呢?
2014-12-04 15:00:54
因为在11月2日第五次评估报告的综合报告,综合报告是指刚才我说的三个工作组报告的一些综合信息会在这个综合报告里面进一步的提炼和一些交叉性的问题再给予更好的解答。在11月2日的综合报告发布以后的新闻记者招待会上,它提出来主要传递了三个最重要的信息,一个是人类对气侯系统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第二个人类对气侯的干扰越大,面临的风险就越高,所以,就是说受到的影响也就更为广泛和不可逆。第三个信息我们还是有措施的,不是说我们束手无策,我们可以采取更好的措施来限制气侯变化,达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稍微简单通俗的展开来说应该可以得到这么一系列的信息,这次报告以更多的证据,而且很多的证据是相互独立的、多套的数据,共同的证明了气侯系统确实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未来还是会长期的持续下去。变化的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同时气侯系统的这种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未来的风险会进一步的加剧,同时,我们需要通过适应的措施和减缓的措施,通过国际合作共同的来控制,来应对气侯变化,这一系列的IPCC报告里的结论为我们指示了上述的相关的这些信息。
2014-12-04 15:01:05
刚才您提到这个影响在不断的加大,风险也在不断的提升,我们知道第五次评估报告中的结论很多的数据表明,大气正在变暖。这个主要的原因和依据是什么?
2014-12-04 15:01:15
应该说不光是大气在变暖,实际上气侯系统都在变暖。包括海洋,包括冰雪,比如说海平面的变化,海洋热含量的变化,冰川的退缩,一系列的证据都在表明气侯系统都在变暖,应该说这个主要的原因我刚才也说了,造成气侯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两大原因,一个是自然的因素,一个是人类活动的因素,自然的因素里面比如说包括火山爆发,太阳活动的影响,还有一些气侯系统自己内部的这些因子的作用,比如大家熟知的厄尔尼诺的现象,海洋里的温盐环流的变化都属于自然的因素,同时人为的因素包括我们都比较熟悉的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温室气体,以及土地利用如下垫面的改变以及人类排放气溶胶的变化,包括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因素共同的影响。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最近的百年尺度的这种变化它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实际上是这个结论的认识和理解也是在一步步的深化的,因为随着观测资料不断的增加,包括气侯模式系统的不断的完善,以及我们怎么来检测气侯变化的原因,从专业上叫做检测归因方法的不断的提高,这些发展和进步也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手段,更好的来加深对气侯变化原因的认识。现在的结论就是人类活动是造成百年尺度特别是最近六十年气侯变化的最主要的原因,这个变化实际上不光是从大气里面,包括海洋、冰雪、海平面、极端事件的这种变化,它都能检测到这方面的原因。简单说,比如用气侯模式,我们来模拟上世纪到现在110年变化的趋势,如果拿观测到的数据我们画一条曲线,在气侯模式里面只是自然的因素,不包含人类活动的因素的话,给出的模拟的曲线跟观测的这条曲线实际上是没有办法重合的,特别是在最近的60年,只有把人类活动的这些因素考虑在这个模式里面,给出的模拟的范围是跟观测到的事实能够比较一致的,所以,这么一个手段我们就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类活动是在气侯变化的原因里面起到了起到了非常主导的因素,特别是最近的六十年的时间里。
2014-12-04 15:01:33
像您提到人类活动可能是导致气侯变化一个最主要的因素,这个影响可能是相互的。气侯变暖的趋势目前来讲对人类已经造成了哪些影响,具体到中国来讲又造成哪些比较大的变化呢?
2014-12-04 15:01:54
应该说气侯变化对全球包括对中国自然的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都造成了非常广泛的影响,我们国家比较关心的,我举几个例子,一个是跟粮食安全有关的,农业这方面实际上是我们也可以看到了气侯变化的影响应该说是有利有弊的,但是总的来说我们现在的研究表明弊还是大于利,随着温度特别是高纬度变暖,整个种植面积可以进一步的北扩,比如我们说东北水稻种植面积由于气侯变化明显北扩了,种植的北界已经移到了北纬52度的位置。冬小麦种植的北界也有一定的北移,包括西扩,一定程度上这是有利的条件。但实际上我们还要看到它很多不利的方面,由于增温,农业对水的需水量需求是非常大的,所以水的需水量增大以后,现在我们就面临很多干旱的,农业的种植的干旱风险影响更大。包括一些极端事件发生也更为频繁,强度更大,本来它是能抗热的一些品种,但它一次寒潮过来以后,实际上抗灾力是在下降的,同时由于气侯变化加剧了一些病虫害的进一步的发展,所以造成了这种经济损失,包括使用各种化肥来减少病虫害,实际上增加了农业生产投资的成本和比重。可以看到总体来说农业的影响是弊大于利。
同时,对生态系统比如说冻土的变化导致了长江、黄河源区,以及内陆河山区的一些生态系统的退化,包括红树林、内陆的湿地大面积萎缩等,应该说跟气侯变化都是有紧密相关的。对中国来说,水的风险问题是最严峻的,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主要的河流径流量都呈现减少变化,海河流域实测径流基本上减少了30-70%,这是水量的这种变化,同时实际上气侯变化还加剧了水质的变化,水环境的污染也是呈进一步的上升的趋势。另外,包括由于水的变化,一些南方的湿润地区现在也在面临水短缺的这些问题。我们最切身感受到的包括一些环境的问题像霾,我们发现这些年风速呈急剧减少的倾向,这对于环境污染的扩散有很大的不利的影响,包括我们国内做了很多重大工程,比如说南水北调工程、三峡工程、青藏铁路一系列的工程里面,对工程的设计、标准和工程运行的稳定性和效益的发挥,应该说都有很多负面影响,这些影响现在都已经体现出来了。
2014-12-04 15:02:41
可以说整个气侯的变化对中国影响还是方方面面的,它涉及到了我们的农业、政治、生态以及水、包括空气。
2014-12-04 15:06:00
当前这种变暖的趋势对中国的将来还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2014-12-04 15:06:19
刚才已经介绍了,未来的气侯会进一步的变暖,这种变暖造成了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面临风险的挑战也会进一步加剧,这种加剧还会产生一些新的风险。新的风险围绕刚才我说的,跟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生态安全有关的,我们可以看到风险还会进一步的加剧,气侯变化以及极端天气气侯造成的中国各地的旱涝频发,这个大家都有感受,现在要不是基本上不下雨,过去我们常说的毛毛雨很少见了,一下雨就是大雨、暴雨,对城镇化的发展,我们看到北京2012年的“7.21”。包括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本身灾害的强度发生变化,二是人类承受风险的能力一定程度上还在降低,造成的这种风险就非常大了。生态安全,不光是海岸带,包括森林、草地都会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三是和健康安全的风险也是紧密相关的,刚才我举了类似霾和人体健康有关的负面的影响,它实际上都是气侯变化造成放大的累积的作用。所以,我们说气侯变化,过去讲国家安全都是一种和军事国土安全有关的,但实际上气侯变化现在已经成为新形势下的非传统意义的国家安全的问题。面临这么一种大的风险,面临新的风险,又产生新的复杂性。过去靠单一部门为主来识别这种风险的监测、评估、沟通的环节也需要做一定的调整,需要更好的发挥政府、市场、公众多主体、多部门的联动的作用,对我们构成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
2014-12-04 15:06:31
可以说气侯变化还是非常严峻的,造成的影响因素也是非常复杂。我们知道APEC之后中美两国达成了一个气侯变化的联合声明,分别提出了各自在2020年以后的目标。中国提出在2030年左右达到一个排放的峰值,您对这一声明如何评价?
2014-12-04 15:06:45
习近平总书记讲了这么一句话,我觉得是非常的高瞻远瞩,他说应对气侯变化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负责任大国的应尽的国际义务,这不是别人要求我们做的,而是我们自己要做的。实际上真正应对气侯变化是出自我们自身的发展需要,应该说中美的联合声明发布以后,国际上整个的反响总体来说我看到还是非常正面的,我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这个声明的。一个是从推动国际气侯变化的多边谈判的进程来考虑,应该说中国和美国是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大的两个排放国,同时我们也是最大的两个经济体,这两个国家共同发表的声明很好的体现了我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同时也表明中国会在未来的国际进程过程中发挥更大的负责任的这种作用。
另外,发表的声明行动应该说是一个非常强有力的信号,这种信号一定会带动今年、明年及最近几年国际气侯谈判,发挥很好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来推动国际谈判的进程。按照联合国气侯变化框架公约整个的安排,应该在明年年底法国巴黎来最后完成2020年后的国际气侯制度的建立,我想中美的联合声明对国际气侯进程一定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第二个作用,我理解是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一个新的亮点,因为也有一些舆论认为应该说是1979年中美两国签署以后的一个最重要的一份协议,说明中美两国愿意携手共同来应对气侯变化。同时,因为中美两国我们已经建立了很多合作的领域,已经建立了七个合作领域。这次在声明里又特别提到了在清洁煤技术开发、页岩气的开发、核电和可再生能源、低碳城市和绿色贸易产品方面开展更多的合作,应该说也为中美两国经济、社会政治的发展和外交提供了很好的助力。
第三是从推动我国的低碳发展的进程来说,对我国整个的低碳发展也是重要的推动力,它能够给我们建立一种倒逼的机制,因为已经确定了在2030年左右要达到峰值,并且声明里提到要尽可能提早峰值,这就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转型和结构调整形成了一种倒逼机制,可以更好的推动我国国内工作的开展。
2014-12-04 15:07:08
所以这一份声明的发布无论从国际范围来看还是从中美两国的关系包括中国低碳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014-12-04 15:07:19
为了实现在联合声明中提出的目标,中国在未来还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努力呢?
2014-12-04 15:07:43
我们发布了这一份声明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这里面我理解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从认识方面,我多多少少也听到对气侯变化的科学性包括应对气侯变化的紧迫性方面还是有不同的声音的。
2014-12-04 15:07:59
有质疑声音存在。
2014-12-04 15:08:13
对,这个声明还是层面非常高的声明,应该说这一份声明的发表对于很好的来引导舆论,来统一各个部门和各级政府的思想,对气侯变化科学性和应对气侯变化的紧迫性的这种认识,发展方式,我们一再强调的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包括能源革命,环境治理和人民健康的保证,它与这些领域都是协同一致的。怎么能把应对气侯变化和上述的这些领域协同一致,这种认识,它是一个很重要的契机。
另外,切实要把低碳经济作为一个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的机遇和重要的内容,把相应的这些目标,实现的这种路径都应该纳入各级政府的工作中,包括我们现在都在制定十三五国民经济规划,还有之后的十四五、十五五的规划里,保证认识到位,政策要衔接,措施要到位,这是从认识层面。
从实施层面来说,我国本身的发展阶段也有一个惯性,一些低碳先进技术的成熟和大范围的推广也是需要一些成本,需要一定的时间。还有我们行政方面的、法律方面的、市场方面的综合管理能力的提升,我们也有很多的难度,也都需要一个过程。下一步怎么更好的把应对气侯变化作为一个抓手,来作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比如大家感觉都非常明显,APEC蓝是广为传播的一个亮点,把APEC蓝能持续的展现给大家,就要更好的宣传和贯彻包括像环境容量、气侯容量的概念,更好的来落实相关的工作。
第二,从实施层面我们也可以考虑分区域的推进,比如对于一些发展方式总体来说还比较好,调结构还具有一定的优势,包括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也非常高,环境问题又非常突出的,像我们东部的这些省市就应该率先提出怎么来实现排放峰值和排放路径相关的一些措施,并且把相应的一些目标和这种措施纳入政府考核的业绩范围内。
2014-12-04 15:08:40
对于我们现在都在提西部大开发,但实际上应该提怎么来科学的西部大开发,现在大家基本上还是在走“先高碳后降,先污染后治理”的这么一种模式,这应该也做一定的调整,应该按照在“环境容量下发展,在保护中开发”的理念,切实使西部包括我们城镇化的发展都走上以绿色低碳为重要特征的科学发展的路径。
比如说在十三五的规划里怎么能设立能源和二氧化碳排放的一些约束性指标,来制定一些和法律、行政、经济综合的这种协同的一些手段,推进低碳的发展。另一方面,我们现代的信息技术包括互联网技术发展还是非常快的,能充分利用这些现代先进的技术,统筹推进低碳城市和智慧城市的发展,我觉得这里面都有很多的文章。
同时,我们现在在国内积极探讨一些市场化的手段,经济的手段,比如碳交易、碳市场,类似这方面金融工具来发挥它对市场引导的作用,还有像国际合作、科研支撑作用,这方面都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2014-12-04 15:08:50
所以,其实在应对气侯变化方面,中国无论是从政策研究也好,科研力量也好,都做出非常大的努力。
我们知道中国近期出台了《国家应对气侯变化规则(2014-2020)》国家专项计划,这个专项计划中提到了为了确保实现2020年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您是怎么评价这一目标的?
2014-12-04 15:08:53
这是一个叫做碳强度的目标,它实际上是相对减排的目标,不是一个绝对的减排目标。这个目标是2009年时任总书记胡锦涛宣布的,我们应该说在这些年整个落实目标里还是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我们也一定会按照言必行,行必果,对自身承诺的要求,很好的来完成。应该从现在包括今年1-9月份整个的数据统计来说,总体来说我们实现应该是没有太大问题的,而且现在我们也希望能够按照更高的要求来要求我们,实现更高的一些目标。
2014-12-04 15:09:20
可以说中国的积极行动也为气侯的改善带来许多正能量,我们也期待在各国的努力下,利马的气侯大会可以引领世界的气侯谈判走出困境。
感谢巢博士,感谢亚卿,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的访谈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大家的收看,下期再会。
(结束)
2014-12-04 15:09:31
图片内容:
视频地址:
图片大图:
中国网 李佳
中国网 李佳
中国网 李佳
中国网 李佳
中国网 李佳
中国网 李佳
中国网 李佳
中国网 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