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所有内容,包括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中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单位、网站或个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本栏目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中国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单位、网站或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网”,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活动标题
活动描述
文字内容:
中国访谈·世界对话,欢迎您的收看。最近据媒体报道,一些世界知名企业的生产部门相继撤离中国,或迁往东南亚,或撤回母国,而中国政府采购清单剔出若干国际领先技术品牌,引起广泛关注和议论。针对这一热点,今天中国网《中国访谈》邀请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老师为大家解读。
2015-03-04 15:53:31
梅老师您好!
2015-03-04 15:54:32
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能与大家进行交流。
2015-03-04 15:54:51
梅老师,我们第一个问题,有专家分析外资生产企业大批迁离中国,上一次发生在2008年,主要原因是金融危机的爆发。这一次,则更多是基于企业自身战略决策,您是怎么看待这两次的差别呢?
2015-03-04 15:55:58
上次2008年那次金融危机陡然升级的时候,导致大批外资企业撤离中国,与这次有所不同,上次危机的时候因为是全面的系统性金融危机爆发,所以,它是无差别的所有产业都面临了这样那样的问题,而且当时它的这种撤离一般还不是说从中国国内搬到别的地方,而是关闭。
这次是对整个世界经济来说,虽然不确定性比较高,但不是那种全面危机高潮的时候,所以,在这里面相当多的是从中国转移到其他地方,这是一个比较大的不同。所以,这次比较多的是由于企业转型和经营策略调整所带来的,当然,这里也不排除有一部分企业是整体经营陷入困境,不得不收缩战线,这里面最突出的、最典型的范例就是日本家电企业关闭在中国工厂的情况。整个日本家电企业在最近连续几年全行业的巨亏,比如像索尼,它的产品没得说,但索尼公司的经营状况很不好,最后连续十年索尼累计亏损总额超过3000亿日元,其他像松下等也无一幸免,这种情况下日本家电企业在全世界收缩它的生产阵线,像夏普不仅仅关闭了在中国的工厂,它退出了墨西哥市场、东南亚市场和其他一些市场。但还有一些不同的是,2008年的外资生产企业撤离是卷铺盖彻底走了,这次撤离中国大陆市场的很多企业仍然在中国市场保留着相当大的业务,这是一点不同,像那种急急忙忙“连夜出逃”的情况没有了。
2015-03-04 15:56:16
针对这一事件,有一派意见称这种“撤离潮”是中国经济面临危机的征兆之一,也折射了中国投资环境变差、中国政府大量保护本国产业;另外一派意见认为撤离的大多数是低端产业,正合乎中国的经济转型,减少产能过剩的大趋势,对此您的观点是什么?
2015-03-04 15:56:39
要说这种“撤离潮”是中国经济危机的征兆有点言过其实,首先,中国经济增长率与自身纵向比较虽然下降了,但横向比较仍然是全世界大国中经济增长率数一数二高的地方。从我们就业和劳动力市场情况来看,不能说是面临着危机的情况。
第二,这种“撤离潮”有一点令人印象深刻,但从整体全局情况来看不能认为外资整体上流入中国减少了,而恰恰相反,去年我们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的金额,在1-6月份同比都在增长,从7月份开始同比累计数出现下跌,因为7-10月份同比累计数额是下跌的,但是从11月份开始同比累计外资数有所上涨,11月、12月和今年1月都是上涨的。恰恰是在去年,我们全年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仍然同比增长,不仅同比增长,而且在去年一年的时候,我们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超过了美国,成为全世界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果光是盯着个别企业的撤离,而没有看到全局的话,这叫做见木不见林,看到了个案没有看到整个潮流。从全局来看,我们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还是趋于上涨的趋势。
另外,我们市场观念上要调整一下,我们不能看到一些外资企业撤出关闭就不得了了,再一个健康的经济体系里任何企业和任何产业都是要有生有死有进入有退出,这样从整体来说它才是一个有活力的、不断自我更新和不断自我进步的经济体系。
现在很多产业和企业的撤出与十几二十年前不同,十几二十年前一些外资企业撤出意味着中国没有这种制造业了,但现在不一样了,看到一些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混不下去了,关闭了,并了,垮了,甚至关闭清算了,但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我们看到比较引人瞩目的是微软关闭了诺基亚工厂,为什么陷入这样的困境,诺基亚原来是全世界最大的手机品牌,它陷入困境的背后是它在全球手机产业竞争中落入了下风,这背后是中国手机制造业的崛起。
2015-03-04 15:57:20
1997-1998年中国的手机制造业开始起步,当年那一年整个中国大陆生产的手机总共390多万部,这里面国产生产手机品牌可以忽略不计,不到1万部。但现在在中国一年生产的手机是19万部,连续几年中国手机的出产量已经都是占全世界80%以上,而我们中国不仅仅是手机的第一销售大国,第一生产大国,也是第一出口大国,产量中也有80%以上是出口的。我们也看到华为、中兴、小米迅猛的崛起,成为全世界排名名列前茅的手机制造商,而且在一些比较高端的手机产品上,他们也赢得了比较高的声誉。给我印象最突出的是华为Mate7,以至于操盘手都没有想到能够销售这么好,在市场上还买不到,以至于大量有人在中国购买Mate7走私到欧洲市场销售,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看到不能忽视一部分外资企业撤离关闭的问题,但也不能太过分看待。
在这里面有的说是我们商业环境恶化,我不认为我们的商业环境无懈可击,不断的改善商业环境是我们永远存在的任务,但是这也谈不上我们的商业环境目前就有多么差,更与政府保护主义谈不上,我们要保护本国的战略产业,但是你说做个鞋子、缝件衣服、做手机装配也叫做战略性产业吗?我不认为这是战略性产业。中国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过不了几年就将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还没有没出息到这种地步,是这种情况。
至于你前面提到有一派意见认为撤离的是低端产业,正好是我们经济转型减少过剩产能的大趋势,这个我不能苟同,因为没有所谓的低端产业的话,所谓的高端产业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也是不能持续发展的。在这方面欧美国家的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已经给我们提供了非常严重深刻的经验教训,而且我们要记住中国不是一个小国,而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如果说是一个小国,你可以让你的产业结构都是所谓的高端产业,但是你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你怎么能够指望你所有的产业都是所谓的高端产业,而不搞所谓的低端产业,那是做不到的,而且这种思路的话,它也是对我们中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来说也是“自废武功”的。
2015-03-04 15:57:48
据媒体报道日本钟表企业西铁城春节前全部清算解散在广州的生产基地,微软拟关停东莞和北京的诺基亚手机工厂,加速将生产设备运往越南工厂,两地将共裁员9000人。此前包括日本松下、夏普、耐克、三星、船井电机等企业都在加速把生产业务从中国迁往东南亚和印度,这些外企是否具有共性?从中国到东南亚和印度,这种迁移方向说明了什么?这次外企的撤离必然会导致大量的工厂关闭或裁员,这是否对我国的就业市场产生一定的冲击?
2015-03-04 15:58:00
第一,是否对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产生冲击是最引人注目的。从目前来看,这种影响肯定是存在,但放到整体上来看,一是局部的,二是暂时的,从整个劳动力市场运行情况来看,我们的就业率没有明显的下降,失业人数没有明显增多,一般来说关闭或裁员,这些人大部分都能找到替代的工作,甚至有可能更上一层楼。
另外这样一些外资企业的调整,是从中国转移到东南亚和印度,这种情况普遍的共性是寻求更低的劳动力成本,因为中国现在经过了三十年的大规模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以后,现在我们的劳动力和土地等各项成本出现了明显的上升,在与东南亚、印度之间的差距已经拉开了。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时候,我们的劳动力成本比东南亚国家要低,但现在倒过来了。原来我们的人均GDP很长时间一直比泰国低,但到两三年前我们的人均GDP超过了泰国。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我们怎么做,必然要有一部分产业要从中国国内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和印度,而且做出这种转移的不仅仅是外资企业,也包括内资企业。我认识的朋友中就有做这种转移调整生产的,这是客观的经济规律吧。我们能够做的是把这种转移控制在一定程度以内,不至于对我国的经济社会造成太大的冲击,不至于让我们“自废武功”。
但我们不能指望完全消除这种现象,而且在这种转移过程中,也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创造了新的天地,像我们要在海外建上百个中国经贸合作区,这给我们的对外投资也是带来了比较大的发展。而且有些对外转移与此相应的是更高价值的生产在中国的兴起,这种兴起和这种转移也会带来中国对这些国家技术装备出口的增长,所以,这种情况我们要重视,但不能把它当做绝对的坏事。
我们也看到有一部分转移份额,西方跨国公司生产的一部分转移不是从中国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而是从中国回迁母国,在日资企业和美资企业中都有这种现象。一方面这表明是我们经济成就的表现,表明我们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我国国民收入水平确实出现了比较大幅度的提高,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国民收入的差距水平大大缩小了。
2015-03-04 15:58:23
但另一方面,它的有效回迁。有些西方跨国公司把资产回迁母国的行为日后可能会证明是失误。为什么呢?像日本和美国这种回迁都有可能存在是失误的因素。首先,我们讲日本,它从中国把一部分生产回迁到日本,这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日元贬值,安倍经济学“放水”,搞得日元贬值,使得日元工资和其他价格相对于中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带来了中国游客赴日旅游潮。但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安倍的这种操纵行为人为地把日元汇率压低能够维持多久?这是一个大的问题。因为这是人为操纵把日元汇率压得这么低,我认为是超贬,等到几年之后日元汇率开始向正常水平回升的时候,这些回迁业务成本上的优势是不是就要受到比较大的影响。几年前也是那一轮,当然也是日本操纵日元汇率贬值,这样一来使得许多日本企业在日本国内巨额投资,建设新的现代化工厂,有一些日本家电企业表现特别突出,但在其后的日元汇率回升的情况下,这些巨额投资都陷入了困境,正是这种投资失误,再加上他们选择了等离子屏而不是液晶屏方向的投资失误,才使得日本家电产业陷入连续几年的全行业亏损的困境,这是前车之鉴,“后车”不能不重视。
2015-03-04 15:59:30
从美国企业来看,在次贷危机高潮时,奥巴马上台后提出要推动再工业化,推动本国资本选择美国。从这几年的进展来看,美国的再工业化海外生产回流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这种成绩是在什么样的环境和条件下取得的呢?它是在高油价的这种环境下取得的,前些年的高油价对于美国海外(资本)回迁起到了这样的促进作用,第一,由于国际市场油价及其他的能源价格高涨,而美国国内能源价格低很多,这样一来在美国能源生产方面的成本比海外生产或者东亚生产也低很多,有这个优势。另外一个由于能源成本油价的高涨,这样一来如果还是在东亚生产,它运输产品到美国,运输的成本是相当高的。但是现在这个情况开始变化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去年6月份以来全球市场上油价大幅度下跌,跌了5成或者6成,这样一来对于美国海外生产回流产生了两方面的影响。第一,在美国国内生产,它与在国外生产上占不了太明显的优势了。第二,在海外生产向美国销售运输的成本增幅降低,现在波罗的海运价指数只相当于前几年高峰时候的四分之一的样子,你可以想象运输成本的缩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它考虑不周,盲目的把生产大量回迁到美国国内,在未来的几年之内这样的回迁生产可能是要陷入困境的。
还有一部分从中国迁到东南亚国家和其他一些更穷的发展中国家生产的产业也要注意一点,中国宏观经济稳定性的优势是全世界所有国家中很少有的,它可能在成本上节省下来的一点东西,可能因为宏观经济稳定性的风险又付出了,这种成本能否抵销也要考虑。
2015-03-04 15:59:53
有学者认为这一现象是中国真正进入工业化阶段的开始,所谓工业化的国家特点是市场较为成熟、法规较为完善、生产成本较高等等,现在中国已经具有了这些特点,这对低端制造业来说就意味着关闭。您对这一观点怎么看?
2015-03-04 15:59:58
不能说真正进入工业化阶段,只能说进入成熟的工业化阶段,而且以目前情况来看,我们市场日趋成熟,法规日益完善,但生产成本较高这一方面我们仍然可以比发达国家和其他国家有很大的优势,另外我们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效率、产业配套方面都有别的国家所不能比拟的优势。比如说产业配套方面,我们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这是其他任何的国家,不管是美国还是德国日本都做不到的事情。
在生产成本问题上,我们有些生产成本的提高,比如土地价格和人力成本的适当提高也是不可避免的,它也是我们经济发展的目的和手段,因为经济发展的最后目标不就是让我们国民收入增长吗?但它是不是一定会带来生产成本同幅上涨,这是不一定的。因为我们要保证国民收入的提高,不会长期的高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要保障我们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它相对于国民收入增长有这个优势,这样我们就能够比较长时间的保证生产成本的优势不至于过度削弱。
在公共服务方面,我们要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管制,这种管制包括行政管制也包括法律方面的,我们讲法治,但是我们不能陷入法治的误区,我们在欧美国家都已经看到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是陷入了法治的误区,带来的结果是公共服务的效率低、成本非常高,我们要把这些人为提高的成本和虚高的因素撇掉。
所以,在个问题讲到成熟工业化国家的特点,有些特点我并不是完全赞成。实际上即使是一些所谓的低端产品,工业化国家生产成本也有可能比非工业化国家生产成本要低很多,我们自己就有切肤之痛,我们被西方的舰船利炮打开门以后,涌入我国国内的大量消费品像纺织品,那时候英国人卖到国内的纺织品,英国人的收入比我们高差不多10倍,但当时工业化英国纺织品的成本比我们这个农业国的土布成本还要低,在这方面现在我们是世界第一工业大国了,我们也能够靠劳动生产率和公共服务其他方面的效率保障我们全方位的优势。
2015-03-04 16:00:20
撤离的企业既有高端行业,也有低端行业,高端制造业的撤离,您觉得是否会对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转型发展的需求造成一定的困扰呢?
2015-03-04 16:00:40
如果它走得过多的话肯定是个问题,我们需要反思商业环境是不是存在一些问题。在这里面,目前来看它某些高端制造业的离开并没有形成总体趋势,但是在一些潜在问题我们是不能忽视的,不管是高端制造业还是低端制造业的问题。因为我们现在是发展,而且要更公平的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这一点的重要性比以前强调很多。所以,要注意一点,我们要尽可能的让大多数的国民更多的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果实,但我们不能把这个要求变成了竭泽而渔,不能让它损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这是我们要注意的。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想不管是劳工权利、还是环境等等方面的主张,我们都需要实事求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不能说从劳工权利、劳动法规方面来看,收入增长是必要的,但如果让收入增长持续超过劳动生产力的增长的话,这个产业肯定是做不下去的,你把整个产业都搞死了的话,怎样维护劳动者的权益,这是不公平的。
而最低工资标准制度引进是必要的,但不是把最低工资标准定得越高就越正义,如果我们树立了这样一种看法的话,它的结果只能说是使得我们劳动力市场非常僵化,而且是损害了,人为地增加了失业,这种情况不管是在一些发达国家还是一些新兴市场都看得非常明显,我们不能重蹈覆辙。在这里面,我们家是两代共产党人,我信奉经济增长发展的果实要广大人民群众分享,但我并不认为收入一下子越高越好。我们看到新中国刚刚成立,有的工人就提出来工资要高到多少,那个时候共产党和政府是支持工人一下子把工资提高多少吗?它不是这样做的,它是控制这个工资,让产业能够发展,这样才能够让人民生活和整个经济有可持续的提高,我们回顾新中国建立以前的历史,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很多的教益,这是在劳工权利方面。
2015-03-04 16:00:56
同时,我们有些劳动法规,我个人看是否需要调整一下。貌似正义,但是不是没有考虑到不同产业的特点,比如说劳动法规里有一条,节假日加班是三倍两倍的工资,这样一个规定我想对于像那种大的生产制造业工厂,对于金融机构,对于提供基础设施服务的企业来说可以做到,但是对于很多生活服务业的企业来说,这样做的话它对于员工和对于消费者公众来说是不是带来的负面作用比得到的好处更多。比如说,我们看到现在中国节假日消费没有什么问题,双休日是消费的好时候,但是在美国双休日很多店都关门,我去瑞士开联合国会议的时候就对这个非常不习惯,星期天连个吃饭的地方都找不到,这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的劳动法规的情况在这上面使得双休日开门是不合算的。实际上对于这些服务业行业来说,它的特点恰恰是双休日是它的服务需求和赚钱的最好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把劳动法规考虑到不同行业的特点,这样的话一方面给劳动者增加收入的机会,另一方面也满足广大消费者客观的需求。在这上面之所以要讲到这个问题,是因为我个人在这方面有很深的感受,我家人在深圳差不多二十年时间,我每年过年都去深圳,吃了年夜饭之后延深南大道步行20公里回家,可能问问沿途店的情况,我明显感觉到这种情况,以前我在走的时候,深圳那些大店小店都开门营业,热闹得狠,但最近几年随着《劳工法》节假日三倍工资的规定,这些店铺越来越萧条,关门的越来越多,我想这样的结果一方面是造成我们春节的时候很多消费人为逼的转移到海外,另一方面也使得我们很多的劳动者本来愿意加班,增加收入,但是剥夺了他这样的机会。劳动法规应该鼓励人的劳动,如果变成了限制和禁止人去劳动就不好了。
2015-03-04 16:01:37
我们都注意到了在政府采购清单中剔除了很多若干的国际知名技术品牌,更多着眼于国内的一些自主品牌,您对这个现象做何解释?
2015-03-04 16:01:44
政府采购清单剔除外资品牌主要发生在信息IT产品方面,它主要是由于国家安全考虑,我看到奥巴马先生对此提出了异议,但是提出异议的时候最好看看斯诺登,你自己搞了这么多名堂,要怪人家提防你。
至于增加了一些新的国内自主品牌进来,那是因为我们高端制造业产业升级取得了巨大成就。在这方面特别突出的像电信设备制造业,现在华为是全世界最大的电信装备企业,中兴也是全世界前五位,现在全世界前五大的电信设备制造企业已经没有民资企业了,而且华为、中兴、松下三家公司连续好几年轮着包揽了全世界国际专利最多企业前三名,只是排行有所变化。我想这种国产高端自主品牌进入政府采购清单以后会越来越多。
2015-03-04 16:02:01
这次事件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不久前的高通被罚事件,史上最大的罚单,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外企在华面临的监管压力,这种压力是不是外企撤离中国的主要原因呢?
2015-03-04 16:02:16
这个没有关系,因为高通和其他一些被罚的事件,罚的不是生产,罚的是它在中国市场销售这块。不管怎么罚,你要离开中国市场,不在中国市场销售的话,我觉得做出这个决策的企业高管应该送到安定医院去检查一下了,哪个正常的企业经营者会放弃马上就要跃居世界第一的市场,而且是增长这么快的市场,实际上在很多全世界大部分产品和大部分服务来看的话,中国的消费已经是全世界最大的,而且增长这么快的情况下,大型跨国公司除非是不想在江湖上混了,否则不会放弃中国这个销售市场。
2015-03-04 16:02:30
江湖上少不了中国这个市场。
2015-03-04 16:02:44
在这里我们要加强监管,但是我并不赞成搞那种竭泽而渔式的条条框框,要依法行事,有理有节,而且我们的法律法规不是越苛刻越好,那样的话太极端了。我们作为一个大国来说,“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只有永远是万商云集,才是兴旺发达的现象,我们加强监管,有法必依、有法可依,但我们的法不能走向极端。
2015-03-04 16:03:00
好的,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访谈就到此结束,今天非常感谢梅老师对我们行业现象的种种分析,下期再见。
2015-03-04 16:03:16
谢谢各位网友参加交流,期望以后再见。谢谢。
2015-03-04 16:03:28
图片内容:
视频地址:
数据地址:
图片大图:
中国网 张若梦
中国网 张若梦
中国网 张若梦
中国网 张若梦
中国网 张若梦
中国网 张若梦
中国网 张若梦
中国网 张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