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所有内容,包括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中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单位、网站或个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本栏目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中国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单位、网站或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网”,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活动标题
活动描述
文字内容:
中国翻译协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4月20日在京举行,经选举,中国外文局局长,中国翻译研究院院长周明伟当选中国翻译协会会长。会议当天,新当选会长周明伟就本次大会的特点和中国翻译协会未来发展思路等问题接受中国网专访。
2015-04-23 14:46:42
首先,祝贺您当选为中国翻译协会第七届理事会会长,您之前多次参加译协的会员代表大会,您认为本次大会和之前相比有哪些新的特点和亮点?
2015-04-23 14:47:00
当选新一届译协的领导,我心里很明白,不是我的能力所在,只是对我的职务和未来事业发展的一个期待。我想我和我的同事们都会不辱使命,尽力而为。我参加过三次译协的代表大会,应该说在过去十年里,有机会直接关注整个国家翻译事业发展,关注行业发展过程当中它的演变、它的成就,这几年翻译协会为国家翻译事业的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很多地方可圈可点,在国内外都留下了很多文字性的财富。
新一届译协是在以往六届译协的努力所形成的工作模式和工作资源,工作经验和工作智慧基础上成立的,让我感到压力的不仅是如何传承好以往六届协会工作经验,更重要的,我觉得是党和国家,特别是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社会事业的发展,对目前国家翻译事业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这次译协大会的召开,如果不说空前的话,至少是少有地得到了社会各方的关注。
2015-04-23 14:47:13
首先,中央领导对这次会议很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同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同志都直接为开好这次译协大会,组织好译协工作,发展好祖国翻译事业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中央领导对译协的工作和中国翻译界各方专业人员,为推进国家翻译事业的发展所做的努力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和认可;并对于中国翻译事业下一步的发展重点,如何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中心和大局,围绕国家的改革和发展事业本身的需求推进翻译事业的发展,特别是能够符合目前中国对外交往所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的建立,对于推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好中国形象”所做的更新的要求,提出了非常明确的指导性意见。我觉得这都是新一届译协所应该遵循的,也是我们应该努力的一个方向。
这次译协从集合的资源来说,也有很多新的发展。最早的译协,最重要的资源是依托于国内各个方面知名的翻译,Translator、Interpreter翻译是当时一些最重要的资源,很快各种各样翻译机构建立起来了,我们就发现翻译机构也应该是译协重要的资源。近些年,除了一批又一批高水平的领军翻译人才的涌现之外,大量翻译机构发展速度特别快,一批翻译企业的产生,使得整个翻译事业发展、翻译资源运用和翻译人才作用的发挥,有了一个崭新的、更加有活力的平台。
企业不光是整合了人才,而且集聚了最新的技术,集聚了最新的管理模式,集聚了国内外技术层面、经营层面、市场层面一些新的可推广、可应用的方式,使得中国文化和中国翻译事业在这个新的平台上产生很多更具活力、更多潜力的发展空间,这些都是以往没有的资源。如何运用好这些资源,使得人才优势、资源优势、渠道优势、技术优势、海内外影响优势,成为我们译协优势的延伸,并且成为这些资源新的合作和发展空间的平台,是译协需要努力发展的方向。
2015-04-23 14:47:43
您刚才也提到,现在有很多新的翻译资源,包括翻译企业,翻译机构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市场活力,您认为未来译协在引领翻译企业、翻译机构更好发展方面应该做哪些工作,有哪些规划?
2015-04-23 14:48:03
翻译企业在翻译事业发展当中,在很多方面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其中有几个是原有翻译机制运营当中不太具备的,比如它对翻译质量的判断,翻译资源的运用,有更活跃的机制和手段来发挥这些作用。它有一个比较公正的社会评价体系、市场评价体系对翻译质量、翻译水平进行选择和认可,这样的机制激励我们翻译水平的提升,是个积极的推动。
当然,不是简单的市场化可以解决目前翻译事业发展的活力或动力问题,因为事实上很多翻译事业的发展,特别是高端人才的培养,基础性机制建立,资源整合,很多地方首先还是依赖于国家的支持,同整个文化事业发展繁荣一样,国家现在每年在翻译事业方面,对一些重大翻译资源的组织,翻译力量的整合,翻译作用的发挥起着主要推动作用。
事实上,国家给予了很大力度的支持,包括资金上的支持,资源上的配置,机制上的运用,能够使得一些国家级的翻译力量、高端的翻译力量能够整合起来,在市场关注或者市场价值发挥方面关注不到的地方,但恰恰是重要的一些地方,通过国家的支持,能够比较平稳地发展起来,这些都成为互有补充、互为优势的发展空间。相信在新的机制推动下,无论是国家作用的发挥还是市场资源作用,对国家翻译事业都会有更大的推动。
2015-04-23 14:48:16
现在信息技术对翻译事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比如字典这一类翻译工具,新技术提供巨大的空间,当然也包括同翻译语言、话语规则、影响力、传播力有关的新技术运用,对翻译来说都是以往所难以想象的。而翻译企业和社会资源的运用,又比原有翻译机构更有活力,更有进取心,更有敏感度。我相信这种非常良性的互动,既会更好地运用一些新技术成果,发挥到翻译事业当中来,同时,翻译事业本身的发展也将进一步推动新的技术进步。我想,这种互动将为国家翻译事业带来很多新的机会和成果。
2015-04-23 14:48:27
刚才也提到,市场资源配置和新资源利用给翻译事业带来很多改变,这种改变也可能是一种双向的、互利的。在中华文化和世界文明交流、交融、交锋过程中,译协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您作为译协新一届的会长,认为未来译协的工作将面临哪些新的机遇和挑战呢?
2015-04-23 14:48:43
从专业本身来说,我觉得译协除了发挥好行业性协会本身的作用之外,还应该集中关注做几件事情。
首先,我觉得要解决好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中外文化交流当中一些重要的、语言翻译当中的关键环节,这里所说的关键环节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是对当代中国的翻译,这包括中国的道路理论制度,中国的实时政治,中国社会发展特有特色关键内容的传播和翻译,这是目前我们所需要重点攻克和研究的,需要在对外传播过程当中逐步形成能够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这既是中国文化走出去,也是翻译行业本身努力的方向。
第二个我希望发挥作用的是,因为翻译协会集聚了各个行业,各个业务板块的领军人物,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他们在一个领域,一个行业里有话语权,有主导权,有经验,有资源,如何成为译协的延伸,使这些资源不光是能够推动翻译事业本身发展,还有一些其他方面可以开发或者发挥作用。比如智库的作用,译协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应该承担起在国家翻译事业发展过程中,党和国家、社会事业发展过程当中智库的作用。领军人物不光有事业的成就,他们一些新的理念,新的思路,创新性的理念,创新性的思路,我希望这些都能够成为构建译协智库的重要基础,使得原先散落在各方的智慧、经验、理念、火花能够整合成智库类的观点、建议,能够为国家事业发展,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建言献策。因为这里面确实集聚了中外文化交流的高手,对外交流的高手,使得这些平时积累的想法能够成为智库性的观点,也是我们译协可以努力的一个方向。
2015-04-23 14:48:57
当然,译协作用的发挥,影响力的扩大,水平的提高,实力的增强,我感觉还是要通过许多具体项目、活动,以这些项目、活动为抓手,扩大它的影响,提高我们本身的水平。我刚才在译协常务理事会上提到了,推进我们主业发展,加强智库作用,同时我提出了,希望能够共同策划一些新的支持事业发展需要的、可以引领事业发展方向的一些大的项目,能够成为大家共同参与、共同关注的项目,以此来扩大译协社会事业发展的影响力。不光是业界,提高译协本身的运作能力、运作水平,能够通过这些新的,大的项目来引领翻译事业的发展。这些都是我们新一届译协所要努力的方向。
2015-04-23 14:49:10
您刚才提到构建融通中国的话语体系,包括智库建设,组织国际性、全国性的会议活动,这都是未来一些发展方向。习总书记也提到要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在这一点上,您认为译协应该发挥怎样具体的作用呢?
2015-04-23 14:49:22
这是新时期中国文化“走出去”,中国事业的发展,中国在国际上的作用和影响力扩大和关注度提高,他提出的一个必然的、时代新的要求,这是以往中国没有面临的问题。中国的事情、中国的话语从来没有过像今天如此受到国际的关注,中国的观念、中国的表达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能在国际社会发挥它的影响。但无论是我们的价值理念、推进事业改革发展的社会制度,所走的道路,我们的信念和价值观,都需要国际社会的了解、理解、接受、欣赏、认同,这个过程光靠我们原来自己的表述是不行的。
国际社会能不能接受你,认同你的道路理论制度,能不能认同你的价值观,能不能欣赏你的文化,认同你的文化,同你的文化进行交流?首先要有内容上的精彩,内容上的先进,内容上它本身的特色,但关键环节真的还是取决于我们能不能用一个合适的,别人能够理解的语言、表达方式让人家接受,这就是总书记非常完整地提出“要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包括两个内容:一是融通中外,自说自话不行,按自己的话语习惯,虽然没错误,字典上找字对字的翻译也没错误,但人家看不懂,听不懂还是不行,因此,必须要融通中外,必须内知国情、外知世界,了解你习惯的表达和你精彩表达之外,要了解别人接受的方式,表达的方式。
有时候能不能了解,或多大程度了解外部世界表达方式和他们欣赏的习惯,不是说仅仅为了满足他的欣赏习惯而改变我的话语方式,至少不完全是。要了解别人的目的,至少要能够构建既能够体现我想说什么,同时又能兼顾到别人能听什么,他怎么听,他希望听什么这样的互动过程,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是我们翻译界的一个艰巨任务。
2015-04-23 14:50:00
其实“融通”这两个字还是包含很深的含义的。
2015-04-23 14:50:19
是的,我们翻译界历史上有很多先辈,很多很了不得的翻译家之所以得到中外共同的认同,是因为他找到了中外话语所能够共同欣赏的点,这就是我们说的他能融通古今中外。
总书记提出来的第二个要求是要有个体系,这个融通中外的语言不是个别的,局部的,人家能够欣赏,能够听懂的,它是一个体系,不仅是我们事业发展本身特质的需求,这需要同整个国际文化接轨交流的系统性语言表达,使得中国文化在新的层面上体现它的价值,在交流当中体现它的价值,在交流当中体现它的影响力、亲和力、感染力,在交流当中别人能够认同你、喜欢你、欣赏你的特质,这都是我们翻译界所致力要努力的方向。构建一个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将是我们翻译界长久追求的一个努力的方向。
2015-04-23 14:50:31
其实融通中外话语体系也是各种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流、相互交汇的过程。
2015-04-23 14:50:43
是的。
2015-04-23 14:50:56
这也是中国文化提升它的国际传播力、影响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高端翻译人才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包括智库的建设,在翻译人才培养方面,译协未来将会有哪些重点的规划,将会发挥怎样的作用呢?
2015-04-23 14:51:08
你问了实际上我也非常关注的问题,在整个中外文化交流过程当中,整个话语体系的建立,融通中外能力的发展,确实要依托一批能够领军,能够务实解决我们对外交流当中各种各样语言方面问题的高水平的人。这个队伍的高手,高端翻译人才的培养,特别是中译外人才的培养是目前尤为短缺、尤为紧迫的。
国家改革开放30多年来,这个事业直接成果之一是我们培养了一大批懂外语的人,总体外语水平同30多年前比有巨大的进步,但相对于目前对外交流的需求来说,我们依然直接会感觉到的一种紧迫感和危机感是,高端的翻译人才,无论是大语种还是小语种,高端的,能够定稿的人,能够决定评价的人还是少,非常紧缺,特别是中译外。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关键环节是中译外环节。
我们希望通过多种路径紧盯人才培养,特别是高端中译外人才的培养,因为我们没有直接附属的教学机构,想逐步搭建一些平台。目前已经设想的,是依托外文局和中国翻译研究院已经有的资源和优势构建几个高端中译外人才翻译的培训中心,因为这些是常规的教学大纲,正常学制性教育教学当中所不具备的,需要很多实战型、案例型、专项型的翻译项目,以翻译项目为抓手、为切入的培训。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些培训平台,让高端的,已经在第一线主持翻译大项目的一些领军人物能够有机会到我们培训中心来,介绍一些新的理念,新的知识,共同研讨一些新的问题,以及研究一些疑难杂症,交流一些在他们事业拓展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使其成为一个能够教学相长、教学互补的平台。每年如果有20个、30个、50个高端人才交流和相互启发,相互作用的平台的话,我相信某种程度上,通过他们自己和同各个研究机构、翻译资源机构的沟通,能够发现一些新的、他们可研究的项目和课题,发挥他们的作用。
2015-04-23 14:51:26
第二,我们要加强同教学和科研机构的联系。当然,首先更多的应该依托研究机构的作用,来推动我们教学的发展,因为要真正推动翻译事业的发展,不是简单个别人的培养,还是需要比较广泛的,翻译教学和研究的基础,它是有规律可循的,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首先人才培养需要吸纳国内外最好资源,特别是教学资源,能够成为他们自己成长或者发展基础这样一个大的环境,因此,目前如何提高我们翻译教学和翻译科研上的水平,如何加强译协、翻译用人部门同教学部门的关联,我想也将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我们将致力于与各教学科研机构的关联,把教学科研当中一些问题,能够直接通过我们应用实践来找到它的努力方向,也能够比较快地使在翻译一线所形成的经验和成果直接反映到教学当中,成为他们的资源。
当然,更多的是要把翻译过程当中,特别是中译外过程当中遇到的一些难度比较大的问题,大的课题能够引入到今天的课堂和研究室里,使得有一个更紧密的教学、科研关联,使得整个高水平人才培养有更广泛的人才基础。
第三,要加强基础建设,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信息技术本身已经有的成果,使得目前的翻译资源通过信息库的方式能够有更客观的评价体系,更有优势,更有效率应用的平台,发挥好翻译信息本身作用,促进翻译事业进一步的发展。
2015-04-23 14:51:41
虽然近年来我国培养了大量的翻译人才,但高端人才依然非常短缺,对于高端人才您是如何定义的?
2015-04-23 14:51:58
必须客观地说,这些年翻译人才发展速度还是很快的,这有很多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我们现在依然缺少高端的翻译人才。
主观因素来说,翻译人才培养,某种程度上,它的事业特征是有很鲜明特点的。如果你是搞软件的,年龄优势是在22岁—35岁,过这个年龄基本不太适合这个职业本身的需求。但是翻译不一样,我在很多场合把高端的翻译,好的翻译常常比喻为资深的大夫,医生的水平是与他看过的病例、看好的病例直接有关系的。因此,某种意义上,他的年龄常常会等于他的智力,他的经验,他的水平。
翻译也是一样,医生看过的病例越复杂,类型越多,经验越丰富,权重越大。翻译也是,不同类型的文稿,不同文稿本身发言人的特质,作者的特质,他的语气,他的修养,他的语言背后很多东西是要靠翻译琢磨出来的,你翻译出手的东西是不是符合作者本身的身份修养,以及语言背后的内容都是靠你的经验。很多疑难杂症,特别的表达能不能比较准确地表达好,不是简单依赖于你基本的语言把握能力,还取决于你的经验、阅历。好的翻译,特别是历史上许元聪、傅雷,他们的作品不是简单的翻译过程,你会很快发现,翻译本身就是个作家。
2015-04-23 14:52:11
一个创作的过程。
2015-04-23 14:52:30
是的,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比如昨天我们表彰的何兆武先生,他翻译大量西方的,特别是法国、欧洲新兴市场家的作品,他翻译这些作品,除了他本身的翻译造诣之外,首先他是个哲学家,是个思想家,或者研究思想史的学者,研究哲学的学者,他本身在这个专业必须有造诣才行,他才可能成为翻译这类作品的大家,你光有语言是不可想象的。傅雷他不仅是翻译家,首先是文学家,杨宪益等等这些能够为我们翻译市场留下不朽作品的,无论是中译外还是外译中的,他首先是有自己的建树,自己的特长,因此,培养一个高端翻译人才需要时间,需要他自己的修养,所客观决定他的一些特质,这也是我们培养高端领军人才的为难之处。
客观方面,也有目前许多新的挑战,因为市场机制带来的活力,一方面是巨大的激励因素,只要你努力你就有成就;(另一方面)现代不可避免看到的是大家逐利的过程,使得很多人更愿意打短平快的东西,翻译一篇东西立刻出手,因为你可以很快见到成效。因此,比较少会关注需要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打磨出来的作品,比如对《本草纲目》的翻译,对中国经典文学的翻译,你没有时间,没有愿意做冷板凳的意志,愿意悉心闭门造车的过程很难实现。这都是快节奏社会发展,快餐文化迅速发展过程当中所格格不入的,市场的巨大诱惑,本身的需求使得你定不下心来。
2015-04-23 14:52:40
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2015-04-23 14:53:31
它有这个特质,你不能简单化说它不好,但是会使得相当一部分可能有才华,成为大家的一些人疲于奔命于立竿见影的效益和成就,这都是主观、客观面临的实际问题,我们希望通过事业发展和政策资源导向,能够吸纳已经有比较好翻译基础的高端人才向领军人物进军,这需要我们共同努力,需要政策支持,需要资源整合,需要社会本身价值取向的选择。
2015-04-23 14:53:43
我们也相信在译协的努力和推动下,会有更多的翻译成长为可以发挥行业引领作用的高端翻译人才。谢谢您!
2015-04-23 14:53:59
谢谢!
2015-04-23 14:54:12
(主持人:佟静 摄像:王一辰 摄影:董宁 后期:刘哲 王一辰)
2015-04-23 14:54:22
图片内容:
视频地址:
图片大图:
中国网 董宁
中国网 董宁
中国网 董宁
中国网 董宁
中国网 董宁
中国网 董宁
中国网 董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