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所有内容,包括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中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单位、网站或个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本栏目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中国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单位、网站或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网”,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活动标题
活动描述
文字内容:
谢钢教授,您认为现在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关系如何?
2015-07-14 13:21:54
我认为中印之间有很多机制化的关系。比如,在习近平主席去年九月访问印度以及莫迪总理今年五月访问中国之后,我们达成了要推进更多关系机制化的共识。
关系机制化对于双边关系的优点之一就是,就算双边关系中发生了问题,相应的机制会自动介入,它们会被启动,尝试稳定双边关系。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中国和印度之间存在很多问题,包括领土争议,包括西藏问题,包括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关系,包括有些中国人认为印度与美国走得越来越近,以及中国涉足印度洋地区等等。这些都是问题。但是通过关系机制化,两国之间的这些问题是可以被控制的。
在过去的十年间,我们都在尝试将关系机制化。这意味着即使我们之间出现了问题——特别是在2013年和2014年,我们双方的军队在边境上有过短暂的对峙——看上去双边关系受到了影响,但是由于我们已经有了相应的一些机制,它们就被启动并尝试解决这些问题。
举个例子,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1996年访问印度时,我们在军事领域开启了信心建立措施。所以一旦两国的军队之间发生了问题,这个信心建立措施就会去解决这些问题。通过这个措施,我们已经解决了一些问题。
比如,如果两国的边防部队侵犯了对方,信心建立措施就会建议双方的军官召开国旗会谈,并设立一个禁飞区,在边境停止一切军事活动,诸如此类。因此,信心建立措施是能够解决双方的一些摩擦的,在此领域中的机制化是能够稳定双边关系的。所以可以说信心建立措施是能够避免产生摩擦的。
当然,我们在双边的信任建立上还不成功,但是重要的是,我们已经能够避免产生摩擦。因为中国和印度是亚洲的大国,所以双边关系的问题是最重要的问题,这是其一。
2015-07-14 13:22:09
第二点,我们之间的对话更多元化了,已经从1988年时只谈领土争议问题到现在谈经济发展问题。我们两国已经扩大了贸易、投资、市场经济等等。我们的贸易量在上世纪90年代为2亿美金,现在已经增长到了700亿美金。2015年,我们计划将贸易量扩大到1000亿美金,这意味着经济交流已经厘清了两国之间的利益关系,这是一个特点。
投资近期也在增长。去年一年发生了一个巨大的变化。之前,中国在印度的投资并不多,但是经过去年,举个例子,去年习近平主席的访问,带来了一个五年内投资200亿美金的协定,也就是在未来五年中每年有40亿美金的投资。莫迪总理访问中国时,在上海的商务会谈中,投资又增加了320亿美金,因此中国总共同意向印度投资520亿美金。如果事情进行顺利的话,中国还有一项360亿美金的高铁投资项目,从新德里到金奈,总长1700多公里。现在已经启动了很多先期项目,都是为高铁项目服务的。我认为这些都是为促进双方经济层面互动所做出的努力。
我们还有很多政府部门讨论双边问题。比如,印度总理办公室和中国国务院,他们之间有种特别的代表机制。国务院在权力、影响力和责任等方面级别都很高,所以可以说双方的最高层级都在努力商谈。
第二,印度的外事部和中国的外交部,他们之间也有战略性对话,在对话中他们讨论很多问题,包括核问题,这一问题在过去几乎是未曾触及的。外事部和外交部之间还有其他的交流。以前,他们仅仅讨论领土争议问题,现在他们在战略对话的框架下还讨论其他很多问题。
印度金融部门和中国的商务部,他们之间现在也有“金融对话”,讨论汇率相关问题。
在中国的发改委和印度新成立的国家科技研究组织之间,也有战略和经济对话。他们讨论关于宏观经济、全球化、世界贸易组织以及西方的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和印度两大出口国所带来的影响等等很多问题。
中国和印度还会协同合作有关G20的进程,这也是这些对话进程的一部分。因此关系机制化得到了加强。所以,在关系机制化的背景下,我认为中印双边关系目前是稳定的。
2015-07-14 13:23:58
您认为两国关系发展中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2015-07-14 13:24:21
中国人的观念和印度人的观念在什么是主要问题的领域上是不同的。从中国的观念来看,大多数中国学者和官员认为印度与美国走得越来越近。而从印度的观点来看,印度人认为领土争议是主要的问题。所以在关于什么是主要问题上,中国和印度双方的观念上存在分歧。
印度人认为如果领土争议不解决,这将会引起双方更多的不信任。但是中国学者认为,如果印度从美国购买武器,这对中国来说会是一个问题。如果印度和美国在南海问题上合作,这对中国来说也会是一个问题。如果印度和美国就核问题达成一致,这对中国更是问题。所以关于什么是主要问题上,双方的看法有差异。
我认为战略对话就是为了减少这一问题,我们还应该有更多的对话。去年一年,中印双方的高层官员进行了良好互动,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发展。
举例来说,去年九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印度时,他与莫迪总理在阿哈迈达巴德会谈了近10个小时,他们讨论了很多问题,分享了很多想法。这在中国和印度的互动中是很不寻常的。
你也注意到了,习近平主席是在西安接见了莫迪总理。我认为这对习近平主席来说是个例外,他自己也承认,说这是他第一次在他的家乡西安接见外国领导人。我认为这是一个新发展。
如果你关注去年五月的访问,你会发现李克强总理和莫迪总理还用手机自拍等等,他们之间有了非正式的交流。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中国和印度之间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并不能很快解决,所以,在最高级别的层面上,双方需要有一些谅解。我觉得去年,双方都在尝试达成谅解,特别是在战略上。
还有军事方面,双方有一个年度的国防对话。但是无论是中国政府还是印度政府都是非军方领导的,所以双方达成一种共识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我认为我们已经到达了这一层面。当然,我们要保持这一进程。最高领导人的接触,我认为非常重要。
2015-07-14 13:24:33
印度人民通过哪些方式了解中国呢?
2015-07-14 13:24:52
从印度最近的舆论趋势上看,我们看到很多年轻的印度人将中国视为一种机遇,特别是在商务、文化以及民间交流等方面。
举例来说,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在中国市场热映,以及上个月在中国上映的电影《我的个神啊》,制作方在中国赚到的票房超过了有更多印度观众的西方国家的票房。
换句话来说,在文化上,经济上,以及民间交流等领域,印度正在中国营造一个积极正面的形象。
当然,在国家层面上,当我们面临更大的问题时,比如我刚才提到过的,领土争议,以及领土相关的问题,印度对中国的印象就很负面。同样的,在中国,印度在西藏问题上的形象就很负面。很多中国人会想为什么印度让达赖喇嘛待在印度。所以在此问题上,中国人对印度的印象也很差。但是总体来说,印中关系还是有很大的进步的。
2015-07-14 13:25:01
在国际关系方面,在您看来,莫迪总理对中国和日本的态度和战略分别是什么?您是否认为他更加“亲日”?
2015-07-14 13:25:09
确实,莫迪总理和安倍总理在Twitter上互动很多,他们有私交。客观地讲,中国目前在印度的投资大约有20亿美金,而日本在印度的投资大约有160亿美金。所以日本的投资要远超过中国的投资。
当我们在观望谁有能力在印度投资,谁已经在印度投资,以及谁未来将会在印度投资时,我们看到日本有海外投资的巨大潜力。
我之前提到过日本在中国有近3000亿美金的投资。在中国的日资企业有80000多家,而在印度只有1300多家。这是一个巨大的区别——日本投资印度的160亿美金,相比投资中国的3000亿美金。所以莫迪总理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谁将会在印度投资。由于美国并没有多少海外投资,他就将目光投向了日本,尽管它的经济发展速率较慢,但是日本仍然拥有可用的海外投资。这是他认识到的一个客观事实。
日本也是高科技产业的领导者。如果印度想要从低科技向高科技转变,那么它就需要在制造业吸引日本的科技。与此同时,我们还没有看到很多中国在印度的投资,虽然有承诺在未来会有,但是我们已经看到了很多日本在印度的投资,他们还承诺了一个920亿美金的、从孟买到新德里货运走廊的铁路项目,这是对基础设施项目的一个巨大的投入。很明显,日本是莫迪总理海外访问地的第一选择,不是去南亚国家,而是去东京,因为他需要吸引日本的投资者。
大约在一年半以前,日本天皇访问了印度。日本天皇在20年前访问过中国,他一年多前访问了印度。所以我们对于谁能够大力投资印度做出过评估,明显的选择是日本,因为它有巨大的投资潜力。
2015-07-14 13:26:01
而与中国之间,我们有领土争议,还有其他的分歧。有时这些分歧也会走进经济领域。大约四五年以前,印度国家安全委员会对中国的投资有过一些制约。印度的内政部之前也对中国投资者以及中国民众的签证有过限制,经济问题对于国家安全方面也有一定的影响,这是印度与中国之间的情况。
而在印度与日本间,我们没有那些限制,彼此之间的投资与科技交流非常自由。在这一环境中,我们所面临的制约主要是来自于印度的体制本身,比如印度无法满足日本在某些领域的投资与科技要求等等。
因为,正如我说过的,土地征用在印度是一个问题,还有环境问题以及劳务法。因为这些原因日本在印度的投资还很有限。所以莫迪为了吸引投资,在尝试改造印度本土。单纯从经济的视角来看,去年莫迪凭着“发展”的口号当选为印度总理,为了实现这一承诺,他必须发展印度,为了发展印度,他就得吸引投资,为制造业引进高科技。
例如,印度GDP的15%是制造业,56%是服务业,其中包括IT业,BPO(商务流程外包)、还有保险、金融等服务。由于制造业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像在中国那样,印度目前正在计划将制造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从15%扩大到29%。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莫迪需要寻找能够在制造业以及基础设施项目中的投资者。
我认为在这些方面,日本扮演了一个更重要的角色,因为中国目前为止并没有扮演这一角色。但是中国还是有潜力的。正如我刚才所说,习近平主席承诺在未来五年有200亿美金的投资,所以还是很有发展前景的。
在去年,因为莫迪总理与习近平主席以及李克强总理的谈话,中国和印度在经济领域前进了很多。如我刚才提到的那些数据,习近平主席访问印度时,提出了200亿美金的投资计划。在莫迪总理访华期间,他已经得到了一个320亿美金的投资预期。双方政府在上海也会见了企业。这也预示了印度在经济领域与中国走得更近了。由于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制造业的中心,印度在建立制造业区域时也需要中国的协助。从去年九月我们就看到了这一点,我们也看到在这一方面印度正在靠近中国。
2015-07-14 13:26:20
莫迪对亚投行的态度是什么?
2015-07-14 13:26:29
印度是亚投行的成员之一。去年十月,印度成了亚投行第二大的股东,中国是第一,印度是第二。所以有一种猜想是,亚投行的主席可能会是中国人,而副主席会是印度人。所以中国和印度在亚投行中有紧密的合作。
亚投行是由习近平主席在去年7月14日在金砖国巴西福塔莱萨峰会中向莫迪总理提出的。紧接着,印度成为了亚投行创始成员国,当然当时有26个国家都是亚投行的创始成员国。
2015-07-14 13:26:40
看上去好像“一带一路”并没有引起莫迪很大的关注。
2015-07-14 13:26:49
是的,“一带一路”倡议中,包括中国、蒙古、俄罗斯,中国-欧亚大陆,中国-巴基斯坦,中国-孟加拉国-印度-缅甸,它还有一条海上路线,泉州-海南-南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地中海-欧洲。
2015-07-14 13:26:59
范围很大。
2015-07-14 13:27:21
是的。“一带一路”包括六个部分。大陆上的线路,主要是经过中亚,而其中的一条路线是通往巴基斯坦,但是它会经过克什米尔,我们都知道克什米尔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存在争议的地区。问题是,如果印度政府认同这一线路,那就意味着我们把巴基斯坦宣称的对克什米尔的主权合法化了。印度是不能接受这一点的,就像中国不接受主权纷争,印度也是不能接受的,因为这对印度来说是核心利益。事实上印度政府在新德里召见了中国驻印度大使乐玉成,提出中国与巴基斯坦的经济路线是对印度主权的一种侵犯。
第二点,在孟加拉国-中国-印度-缅甸,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建设上,印度是认同的。当李克强总理2013年5月访问印度时,李克强总理与当时印度总理发表过一份联合声明,其中就提到了孟中印缅。所以“一带一路”中的有些方面,印度不接受,但是另一些方面,印度是接受的,差不多一半一半。
另一方面,海上丝绸之路,印度也是有自己的规划的,叫做“季节计划”,季节就是季风,每年的六月到七月季风都会给印度带来丰沛的雨水。所以印度在印度洋地区是有自己的规划的。目前,双方对两种海上规划都在讨论。所以,总体上来说,印度反对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但是却接受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同时还有海上丝绸之路的讨论。总的来说,对“一带一路”有反对,也有支持。
当今年二月印度外长斯瓦拉杰访问北京时,她提到印度与中国有很多协作项目,也就是说如果印度对一些纯经济、商务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感兴趣,它可以加入其中,如果这些项目涉及军事用途,那么印度会有麻烦。如果这些项目涉及主权问题,印度也不会接受。所以,总体来说,印度接受了一些,同时也不接受某些“一带一路”的规划。
2015-07-14 13:27:31
非常感谢,我的问题问完了。
2015-07-14 13:27:40
谢谢。
2015-07-14 13:27:51
(责编/记者:李虹霖 摄像/后期:刘哲)
2015-07-14 13:27:59
图片内容:
视频地址:
图片大图:
中国网 杨佳
中国网 杨佳
中国网 杨佳
中国网 杨佳
中国网 杨佳
中国网 董宁
中国网 杨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