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所有内容,包括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中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单位、网站或个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本栏目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中国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单位、网站或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网”,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活动标题
活动描述
文字内容: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中国网《中国访谈》“两会”特别节目。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论述了“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对于创新理念,提出了要让创新贯穿于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
今年的2月19日,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谈到,新闻媒体要加强国际传媒能力,增强中国媒体的国际话语权。有关新时期对外传播工作的创新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等相关问题,我们特别采访到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外文局局长周明伟。
周局长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述了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就包含了创新理念,提出“要让创新贯穿于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那么您认为,当前时期我们的对外传播工作如何来践行创新理念?
2016-03-05 14:07:04
总书记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当中,我觉得创新理念是其中的一个核心理念。它不仅事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下一步的方向和基本的路径,实际上也是对我们的国际传播工作提出了一个新的基本要求,是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
创新不仅是技术的创新、方法、手段的创新,实际上也要理念的创新、机制体制的创新,所以它是一个全方位的要求。这个全方位的要求体现在我们对外传播的方方面面。
首先,就传播形式和内容来说,我们以往比较擅长的是,通过文章的方式,所谓文章就是用语言解释语言、用道理解释道理、用概念解释概念。解释那些外国人在话语体系当中不太了解,在生活实践当中不太明白,或者不太相同的一些内容。这使得我们对外传播努力想花力气做的一些事情效果有限。
总书记提出一个非常贴切的创新方向,就是“讲中国故事”。他把对外传播的各种形式、各种内容、各种方式概括为“讲故事”,这是对外传播的最好形式。因为只要涉及故事就会涉及人,就会有具体的时空环境,就会涉及到别人可比较的、可对照的内容,同受众、用户和读者具有相关度。从故事内容当中,他用自己的感受来体会你内容的“温度”,感觉你内容的感染力。就能通过具体的实例,而不是说教,不是简单的道理的陈述,来说明与外国制度、文化、传统发展的过程完全不一样的一个过程。
2016-03-05 14:14:51
因此,“中国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好内容载体,但要讲好中国故事实际上并不是很容易,无论是方法,还是我们的内容选择。一方面中国正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每时每刻,无论是惊天动地的事情,还是很多微不足道的事情,都可能直接、间接地折射着、反映着当今中国我们的价值理念,我们的价值追求,我们对自身发展、对国际关系的理念,反映着我们的取舍、我们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我们所面对的外国人很难想象的挑战和麻烦。
用讲故事的方式,还能让人在很多数字、人物背后来感受不同的文化,这个故事背后的很多的内容,它就是具体的、生动的。 我们目前的状况是有很大进步的,我们向国际社会阐释中国,讲中国事情,讲中国人,形式、内容都有巨大的发展。但相对来说,与国际社会的关注和他们习惯的接受方式,以及与我们应该让国际社会了解的要求还是有距离。
2016-03-05 14:15:12
当然,不只是内容,表达的方式上我们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能否讲好故事很重要的另外一个要求是,我们的语言。我们要把这个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一种语言——中文,转换成别人的语言。语言转换的过程不是很容易,或者说看起来容易,实际上并不容易。特别不容易的是,不光是我们的语言、话语体系同外国人有所不同,用转换的文字反映它的文化本身就有难度,更何况我们中国从事的很多事情本身同别人经历过的发展过程,还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因此,你只要一开口,外部世界就可能用他已经有过的经历,用它的,无论是有色还是无色眼镜,用他本身的感受来衡量你、来感受你。经常的情况是,不光是他们本身原有对中国的理解、概念、印象,会制约他对中国的理解,更何况,现在因为话语权的冲突、利益的冲突、意识形态的冲突,无论是敌视的、友好的、“羡慕嫉妒恨”的、理解的、不理解的,都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反应。因此对讲故事的说服力、你的影响力、你的信誉,会提出更多的要求。
目前我们对外传播工作者讲好故事的另外一个大的挑战是新技术的发展。这个讲故事的“话筒”往往不一定只在你讲话的这一边,大家都有话筒,讲故事的过程是个交互信息的过程。更何况现在的受众,他有可能是心悦诚服地喜欢你,也可能是冷酷无情地无视你,不选你就是不选你。因为他可以选择的信息太多了。如果你的信息没有一点感染力,没有一点吸引力,没有一点竞争性,也许你认为讲得很努力,花了很大功夫,别人还是依旧不选择你。
在这个大的背景下,真是需要花大的功夫来做好这个文章,而做这个文章的最关键的思考路径就是创新。
2016-03-05 14:15:32
那关于“讲故事”,我们应该讲什么故事呢?在对外传播的内容上,和过去相比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还应该做哪些改进?
2016-03-05 14:15:42
我刚刚说,时时刻刻发生在中国的各种事情,都可能成为我们讲故事,向世界说明中国,发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的内容。过去很多情况是,我们做得很好,但是我们往往说不好。
讲好故事还需要有技巧,比如我们的小学生、中学生,包括大学生写文章,通常老师都会说三段式,这就同国外的写文章的方式不一样。西方媒体通常的认同是,如果你三句话看不到内容,他基本就不看下去。头三句话你抓不住人,几乎就放掉了。等不及你有一个所谓的完美的开头,在你表达主要意思之前别人已经放弃你了。
另一个关键是我们还需要了解外国人的接受的方式。我一直以来的一个观点是,中国文化能不能走出去,中国文化能走多远,不仅取决于我们向世界呈现的中国文化有多精彩,不仅有它的精彩,还在于我们对外部世界,对外国文化了解的程度。经常情况下是,我们对别人了解多少直接影响我们能走多远。因为文化对外传播的过程,是一个交流的过程,不可能是一个单向的过程。你随时随地同别人的理念、同别人的印象、同别人的方式、传统在交流,对得上你就能走下去,对不上就走不下去。因此光了解我们的故事的精彩是不够的,要了解外国人的需求,要了解他们接受故事的方式。
2016-03-05 14:15:54
我们有时候漫不经心会传达一些数字的信息,在我们看来有些数字并不是很惊人,但在国际社会看来,就是一个排山倒海的数字,因为中国这盘棋太大了。用他们自己的生活环境,包括人口、社会发展进程来考量,我们的这些数字在许多情况下是难以理解的。
我们如果只是数字的简单比较,特别是对一些绝对数字的表述,没有一定背景参照的话,外国人得出一些偏激的结论,你还不能怪他。更何况别人本身有可能就是戴着有色眼镜来看,那他更容易做这个文章,对西方受众来说是更容易接受他的观点,因为在他们的经历中,这个数字的1/10就足以让他们致命,而在我们这里,我们觉得不足以会有如此消极的结论。
要心平气和地,不是用简单的,因为你大,因为你做得好,就觉得别人应该接受你这种简单的方式讲中国故事。要用心平气和地方式来解读自己的文化。
2016-03-05 14:16:04
当然,这个讲故事,还要看外国人关注不关注。我们的故事员、评论员,也包括新闻发言人,只要你从事着对外传播这个职业,那你每天眼睛睁开想的事情就是,“今天我向世界说什么”,“今天我怎么向世界说”,这是对我们的职业要求。说什么、怎么说,不能是主观的想象。你首先应该看的是,国际社会在关注什么,我用什么内容、什么形式、什么故事,来吸引在无数多关注当中,他们的眼光和关注。在众多的有利、不利、积极、消极的舆论环境当中,你怎么来主导、影响整个舆论,影响别人的观点,表达你想陈述的观点、形象和故事。
因此说什么、怎么说,基本构成了对外传播、国际文化交流、对外信息交流的一个基本要求,应该成为我们的一个基本职业素质。你要盯着国际社会重大关注,盯着自己想要发的声音、盯着自己希望呈现的形象、讲的故事内容,这才能使得我们的水平和能力不断提高,贴近国际的关注,贴近能够影响别人、吸引别人的需求。因为中国社会,无论你愿意不愿意,你现在任何一个动作都在国际社会的聚光灯下,别人用各种颜色的眼镜、用探照灯、用聚光灯、用放大镜、用显微镜看你。你想摆脱这样的事情已经不可能了,唯一的办法是你有创新自己的理念,创新自己的方法,适应这样的需求,把握整个交流当中的主动,来讲好自己的一个事情。
2016-03-05 14:16:14
现在国际社会的确是对中国越来越关注,目前,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我们面临着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于是,国际社会上就会有一些猜疑和误解。比如说“中国经济崩溃论”,“中国搭便车论”等等这样的论调就开始出现了。那么对于这样舆论的质疑,您有什么样的看法?
2016-03-05 14:16:27
我前几天和一个日本朋友谈过一段话,就是国际社会的舆论,你不管它的动机如何,实际上它都有一定的针对性,它都有自己的目的。现在的世界经济遇到各种问题,有些情况下发展很糟糕。特别是持续将近十年由美国引发的、现在依然在欧洲发酵、影响依然存在的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整个进程带来影响,现在似乎都已经淡忘了。有些“高手”,我说是世界经济发展、出现问题的一些“始作俑者”,他比较善于转移国际的关注。中国经济正处在整个转型的过程,处在经济换档、减速这个过程当中,有些人就把这个原因归结到中国身上。
但事实上,关联国际经济的绝对不是中国这一家。其他几个“大个头”,比如说曾经是世界经济第二的日本。我前几天和一个日本朋友谈这个信息就是说,它现在的经济都是一个持续20多年的经济缓增长,甚至某种程度上是负增长,没有太多人把这个原因归结于日本。一直到现在,这样一个第三大经济体,它的经济基本上还是徘徊在1%-2%这个程度。没有人说,你原来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你现在怎么持续二、三十年都徘徊在1%-2%这个水平上,你应该负多点责任呀。结果国际关注都在中国身上,有它可以理解的一部分,但是也有许多不是很公平、不客观的一些参照。事实上,即使我保持6%或者是7%的增长,中国经济年度增长的绝对数,每年都是一个欧洲中等发达国家全年GDP的量。
2016-03-05 14:16:36
另一方面,我们所描述的新常态,更应该被理解为,或者我们更认为是中国经济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是中国经济向更高形态、更健康、更可持续的程度发展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对中国经济不仅是应该,也是必须的。这个过程也是中国经济同世界经济相互配合和磨合的一个过程。
中国已经做了各方面的努力,希望在国际经济发展过程当中,能够相互发挥更多的正能量的作用,就是我们希望进一步推动对国际经济的开放和合作,争取在对外合作过程当中的一个互利共赢。
现在表面上看,中国经济依然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超过20%以上的动力源。实际上看,中国经济目前的转换,我觉得对长久的世界经济的发展,将会发挥更积极的、长久的作用。无论是从经济学的原理还是中国经济现在本身发展的状况来说,中国人有信心说这句话。
2016-03-05 14:16:44
您觉得我们的对外传播工作如何来提高针对性、增强国际传播能力?
2016-03-05 14:16:52
你刚才讲的这几个论,中国经济的“崩溃论”、“责任论”等等,不一而足。它既是对我们对外传播带来的挑战,对我们讲的故事带来的挑战。但我觉得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也是我们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个契机。正因为国际社会有这个关注,有这样的不理解,或者有这样妖魔化的误读、误解,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呈现自己观点、自己不同内容和形式的一个机会。
一方面,我觉得应该是要客观、冷静地看待这些观点,这是中国快速发展过程当中,国际舆论变化的一个必然结果。因为它的背后是,中国在国际经济整个发展的大盘当中,你中国增加了,就意味着别人相对数字要减少;你的话语权,你的声音多了,就意味着别人的声音要少,是一个利益调整的过程。因此它产生各种各样的描述、反应,有它正常的一面。
当然,更意味着,在我们客观、冷静的同时,要积极作为,要善于主动地把自己想说的事情讲出来,讲好。这对我们都是一个新的考验,每天面临的考验,这也就是我们眼睛睁开以后向国际社会说什么,怎么说的具体内容。因为别人在议论你,你不应对他,你应对不了他,那你就不得不接受别人质疑你、别人嘲笑你,甚至责骂你的这个现状。积极作为、有效作为、有针对性地作为,应该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2016-03-05 14:16:59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融媒体”时代,那么您认为,对外传播工作如何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这样一个趋势,并且用好这一方式?
2016-03-05 14:17:12
就像我刚刚说的,现在的传媒领域是新技术应用最充分的领域之一。这不仅是原来意义上的传播者本身在应用新技术,而是所有的受众,同时又是传播者,他在推动新技术的运用。而新技术本身又为这么众多的传播者和受众在发展。
这些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多元的、多形态的技术,或者形式来替代,或者来集中地呈现。因为技术呈现的手段越多,你的产品的吸引力越大,你的传播力就可能越大。因此我们把它描述为,是媒体本身提出的一个“融”的要求,这个融媒体不仅是技术的融合,也不是简单广播、报纸、小说、杂志、电视的呈现方式叠加,它是真正意义上能够在观念表述、表现方式和技术运用本身,融为一体的产品。谁融合的能力强,谁的感染力、传播力就强,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因为这不只是传播者主观的愿望,更首先是受众的选择。
2016-03-05 14:17:34
而且现在受众对“融”的需求,是越来越趋于用他自己的喜好,用他自己可感受的形式和内容来要求。这是整个媒体发生变革的驱动力之一,需要我们创新思路、内容、方法、手段的一个重要的方向,也是对以往一些强势传统媒体的一个巨大挑战。
我们中国外文局原来的一些产品对传播手段的变革在意不多。你做杂志,就始终做杂志,做互联网就只做互联网。现在,在一个媒体新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时时刻刻挑战我们的是呈现方式和能借助这些呈现方式的内容。我们外文局去年成立了一个融媒体中心,初步的实践已经感受到,融媒体的产品同以往所有媒体相比,它的传播力、影响力、感染力、吸引力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
第二个挑战是,并不是你把几种媒体的表现叠加起来就叫融媒体,它本质的“融”是需要你在主体的技术发展的过程当中兼容到各个方面,是它的内在的一个“融”,不是简单的物理的叠加,而是化学的、生物的“融”。这个过程还是刚刚开始,我们时刻感到都是每天都要学,每天都有新事物。我们有信心,借助这个融媒体的过程,来增强我们对外交往的能力,对外传播的能力,提高我们对外交往的水平。事实表明只要你“融”,你的影响力就不一样,只要你“融”,你的吸引力就不一样,只要你“融”,你的感染力,你的效果就不一样。
目前正值“两会”期间。我们外文局原来的各个传播形态的媒体,都有非常紧迫的感觉,都愿意借“两会”报道之机,用我们目前能够努力地“融”的方式,呈现“两会”的关注,传播“两会”的精彩。
(记者:孙婉露 责编:宋若冰 摄影:郑亮 摄像:王一辰 后期:周姗姗)
2016-03-05 14:17:42
图片内容:
视频地址:
图片大图:
中国网 杨佳
中国网 杨佳
中国网 杨佳
中国网 杨佳
中国网 杨佳
中国网 杨佳
中国网 杨佳
中国网 杨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