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进”的挑战与应对

中国网:“健康促进”在我国还处在发展阶段,目前还存在哪些挑战和困难呢?

李英华:好的,健康促进要想科学、规范、快速发展,确实需要很多方面的条件做保障。目前我们国家在健康促进方面还面临着很多的挑战,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个挑战是健康问题的挑战。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和全球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发、再发传染病时有发生,慢性病呈井喷的态势,我们国家的城乡居民都面临着严重健康问题的挑战。

第二个挑战是我们国家城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总体还处于比较偏低的状态。有多低?我们在2008年开展了第一次中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调查,当时具备基本健康素养人数的比例是6.48%,也就是说100个人里不到7个人具备基本的健康知识和技能。最近的一次监测是2014年完成的,全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上升到9.79%,也就意味着100个人里将近有10个人具备了基本的健康知识和技能。我们国家提出了一个目标,就是到2020年的时候,中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应该达到20%。从2008年到2014年连续监测的结果发现,其实健康素养水平的增长是比较缓慢的,因为健康素养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很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健康素养提升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是一个缓慢提升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有多缓慢呢?平均下来每年仅有0.5个百分点的增长。按照这样的发展速度,即使在2020年之前,我们投入了更多的卫生资源和人力物力,用于宣传普及基本的健康知识和技能,要达到20%还是面临着比较严峻的挑战。

第三个挑战是多部门协作机制还有待加强。目前我们在慢性病防控、烟草控制、妇女儿童保健方面已经建立了多部门的部级议事协调机制,在促进居民健康,尤其在促进重点人群健康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建立有效合作机制的部门目前来说还是比较少,我们希望在2020年之前,有更多的部门就更多的健康主题建立起部门之间的合作平台,齐心协力解决更多的健康问题,所以我们希望在部门协作机制方面进一步加强。

第四个挑战是全社会的参与意识不够。虽然每年都有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对“健康促进”提出很好的提案、建议和议案,但是总体来看,涉及的领域、涉及的委员人数还是比较少的,未来我们希望有更多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专家、委员和人大代表,更多来关注健康促进事业,为我们提出更多好的提案、建议和议案。也希望大家为我们多多呼吁,让全社会真正地去关注健康,投身于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事业。

第五个挑战是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的体系建设还有待发展和完善。从目前来看,健康促进工作者承担政策建议、部门协调、社会倡导、技术支持、人群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对专业人员的能力要求比较高。但是,目前我们存在着管理体制不顺、工作网络不健全、人员数量不足、人员能力参差不齐的现象,急需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尤其是在“十三五”期间,能够加强我们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体系建设,增强我们的机构能力建设,使我们能够有组织、有机构、有人员、有能力去承担起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健康教育服务的任务。

中国网:毛司长,针对李研究员刚才说的困难和挑战,下一步有什么样的计划?

毛群安:刚才两位专家介绍了“健康促进”的理念,以及我们面临的一些挑战。怎么样能够把“健康促进”这样的策略落实?国际和国内的经验都证明“健康促进”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成本效益很高的促进公众健康的途径,理解起来也并不困难。我们老百姓都知道预防为主,预防比治疗更重要、效果更好,但是真正要做到预防,真正要做到“健康促进”,并不容易,现在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我们可以举出很多在某些方面成功的案例,但是现在需要把这些成功的经验、做法在全国真正地实施,就是不能停留在只有一个标本,只有一个典型,而是要全面地铺开。

要做到这点,我们目前的策划是什么呢?首先是在我们政府部门之间形成一个协调推进的机制。我们最近正在起草一个“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指导意见,作为深化医改的配套文件,多部门共同推动。教育、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体育、环保这些部门,在这方面都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责任,还包括我们的安全管理部门。比如说在企业中,职业病的防治,职业安全的问题,都是“健康促进”非常重要的内容。所以我们首先要形成部门合作的机制。

第二个,在全社会继续倡导“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理念,使我们已经获得的好的经验能够大面积推广。

第三个方面,我们卫生计生部门在健康促进过程中,承担的重要任务就是为各部门开展“健康促进”提供技术上的支持。这个技术支持通过谁来做呢?又要通过我们从事健康促进和教育的专业机构来做,他们的能力是不是具备?这就是很大的制约因素。刚才李英华研究员也讲了,目前我们这个体系的能力还不能够满足工作的要求,所以我们正在制定加强健康促进和教育能力体系建设的“十三五”规划。这个体系要覆盖全国,而且它的工作网络要延伸到机关、企业、学校,因为“健康促进”的场所是在我们各个社会组织中,我们的技术支撑、工作网络延伸到这些社会组织去,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我举个例子,在学校,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是青少年,青少年如果具备了健康知识和技能,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那他受益一生。如果他在这个阶段,没有学习健康知识和技能,养成不良的习惯,那就会对他的健康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需要通过我们和教育部门的合作,把健康促进和教育的内容,融入到学校教育中,让学生能够在相应的年龄段了解他必须了解的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的习惯。再比如说我们中国人不太喜欢运动,而运动对健康的贡献非常大,如果在学生时代,他就有了运动习惯,喜欢某几项运动,那他终身受益。可是这件事说起来容易,要真正落实,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有政策,要有保障措施,要形成一致的认知,而且学校还要具备这样的能力。每个生活社区里边也有很多影响健康的因素,怎么样动员社区的居民形成一致的认识,来推动健康促进,这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挑战。面对这些挑战,我们要做有针对性的工作。

为了让公众动员起来,除了让大家形成这样的共识,我们还要给公众提供他们可以行动的方式方法,还要组织一些全国性大型活动。我们现在有个主题宣传活动叫“健康中国行”,每年选一个主题,动员媒体进行广泛宣传,介绍各地包括国外的好的经验和做法,能够让各个地方真正针对本地区居民的健康问题,把行动实化。这里边,我们配合一些中央转移地方的支持性项目来落实。而且我们倡导健康管理的理念,就是说每个家庭,每个人都应该有健康管理的理念,因为我们说了,健康是你最大的财富,你最大的财富,你自己不管理,又不太了解,又不去找一个专业的机构来给你帮忙,那你不等于把最大的财富给浪费了,甚至给损失了?!

这些就是我们现在指定的推进健康促进的一些计划。

互动留言

0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chinatalk@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56 88828057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