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 江南5月14日江苏南京消息 )“壶润茶香飘金陵”,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工艺美术师吴俊杰紫砂艺术展在南京爱涛文化艺术中心拉开帷幕,展览为期一周,本次紫砂艺术展以大红袍料紫砂壶为主题。
据了解“大红袍”是一种特殊的紫砂泥料,经过手工打磨抛光,有着润泽的光感。大红袍泥料由于其自身的特性极不稳定,故难成型。专家介绍说,只要能成,其器抚之绵润微有砂感,观之呈朱红微嫣。壶身用热水淋之呈现娇艳欲滴的态,神秘迷人风韵令人神醉。
高级工艺美术师吴俊杰 俞龙 摄
据介绍,紫砂矿石的大量开采也使得大红袍泥料非常罕见珍贵,没有一定功底和水平做不好做不精。因此精品大红袍紫砂壶就显得非常珍贵。用这种泥料制作的茶壶冲泡铁观音、普洱茶等,茶汤的色香味比其他紫砂品中更胜一筹。
记者获悉,吴俊杰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工艺美术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江苏省紫砂行业协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职业紫砂鉴定评估师。他是江苏宜兴人,出生于陶艺世家,1988年就读于江苏宜兴轻工业学校,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2009年晋升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2011年进修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并被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授于“中国紫砂优秀中青年陶艺家”称号。毕业后得到许多先辈大师倾囊指点,并潜心于紫砂原矿泥的研究和配制,其作品以及其独到的手法给人以艺术上的美。众多作品深受新加坡、台湾、香港及国内众多收藏家喜爱,并被江苏省、宜兴市政府指定为政府礼品制作者之一。
扁鱼化龙 材质“大红袍” 俞龙 摄
吴俊杰说,有时一把大红袍紫砂的制作时间长达数月,这并不是说一把坯壶拿在手里摸30天,而是边做边放在套缸里湿润,润透了再做,有时候每天只能做5到6个小时,制壶周期是指从打泥片开工至坯壶完工的整个时间,在这个周期中往往有许多缺陷、毛病都在日复一日的修制过程中发现,最后给完善,这个过程中对整个壶体的造型也是一个揣摩、审视、逐步完善的过程。
同时他更强调“成功是建立在反复失败的基础上,虽然在研制过程中碰到了诸多困难,但每次的失败都给我灵感和启发,让我经历了不断完善的过程,直至成功。做壶的态度也是一种潜心付出的一种福报,我无疑是幸运的,我会用这种幸运继续鞭策自己,继续攀登做人的态度,只有不断去钻研去创新,才不至于被社会淘汰,我坚信这次的成功会对我紫砂高峰攀登的一种极好的鼓励。”
特大松鼠葡萄壶 材质 国民绿泥 江南 摄
一件好的作品,除了给人视觉上的享受,必然饱含着作者的人生智慧和生活祈愿。这次展览的紫砂壶都是吴俊杰的得意之作,每一件都很有思想。仿古壶制形规整、气韵连贯,再现经典器型之神韵。如果说仿古是表现俊杰的技艺娴熟,那花器就是展现他的艺术品位。看这样的一把紫砂壶,不单单去看它的材质和型,更能读出故事、感悟意境。这也是大家喜欢他制的壶的原因。
暗香 材质 大红袍 俞龙 摄
吴俊杰制的壶,从材料上用了紫砂泥料中上乘的“大红袍”泥料。泥料的烧制困难也是众说周知。听他说自己也失败了很多次。相信只有不轻言放弃,在失败中不断吸取经验潜心学习,加以完善,才能最终给他得出一系列关于“大红袍”泥料烧制的要点和精髓,也让我们今天有幸看到这次展览。
桑宝壶 材质 巧色 俞龙 摄
“大红袍”泥料珍贵,烧好呈朱红微嫣,十分绚丽,轻抚有微砂的感觉,质地绵柔,具有润泽的光感,确实难能可贵。喜欢艺术品收藏的朋友们可以多多关注吴俊杰的作品。
供稿:(何振兴)
《壶润茶香》——吴俊杰紫砂艺术展 展览时间:
2016年5月14日——2016年5月22日举办
场地: 南京市江宁区天元西路199号爱涛文化艺术中心四楼临时展厅
主办单位: 江苏省工艺美术馆、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
承办单位: 爱涛文化艺术中心
协办单位: 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工艺美术艺术委员会, 爱涛画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