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 江南 2016年8月4日江苏宜兴消息)8月4日,由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宜兴市高塍镇人民政府主办,江苏省(宜兴)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蒲公英创客空间承办的“穿透历史的吼声,传承环保产业文化——《高塍故事》(暂定名)成书通告会”在江苏宜兴激情上演。
“环保行业,从不缺少故事,但很少有人讲故事,环保行业有值得书写的历史,但还没人去书写历史,应该有一本书,将这种精神流传,让历史可感知,让环保看得见,摸得着。
穿透历史,传承文化
该书是由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立足宜兴环保产业历史积淀,传承与发扬宜兴环保产业文化而委托江苏省(宜兴)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策划出品的一本纪实性文学作品。该书历时四年的筹备,于近期完成核心内容的撰写。本次通告会旨在于书籍定稿、出版之前,对一直以来关心支持本书创作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感谢,并借此机会进一步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完善书稿内容、深化创作,提升价值,扩大影响力。会议共分三个环节,政府领导致辞,主创团队介绍书籍概况,互动交流。
会议现场,宜兴市政协协理员、原高塍镇党委书记宗国平,宜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早其,环科园主任助理、科技局局长秦绍清,环科园科技局副局长谢琤琤等领导,欧亚华都集团姜达敖,原太滆建筑设备厂厂长蒋盘成,原大塍水处理厂厂长芮金超等环保老前辈,鹏鹞环保董事王春林,菲力环保副总经理邵焜琨等环保企业家,中国环境出版社第二分社副总编辑董蓓蓓,中新社,江苏网等媒体及主创团队共计五十余位朋友齐聚一堂,共同为完善书籍、传播宜兴环保产业文化贡献智慧。
吃苦耐劳、敢为人先的环保精神
“宜兴环科园和研究院做的这件事情,是对环保产业发展、产业文化的重视,是令人高兴和值得肯定的事情。书籍把宜兴人从草根、从农民创新创业出发的吃苦耐劳、敢为人先、不甘寂寞,敢于有别于他人的冒险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充满了正能量,对宜兴来说也意义非凡。”宜兴市政协协理员、原高塍镇党委书记宗国平如是说。
宜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早其说到,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环保人一路风雨,一路坎坷,仍不忘初心;一路坚守,一路前行,仍奔跑在环保产业的道路上。
宜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早其
让历史可感知,让环保看得见
书籍出品方江苏省(宜兴)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高嵩指出,从书籍策划之初到如今,我们一直希望,借由此书能实现对宜兴民间环保史的追溯总结,形成经验财富;希望借书抒怀,在向环保前辈致敬的同时能用他们的奋斗精神激励后来者;希望宜兴环保企业发展过程中面对各种困惑时的思考和解决之道能启发更多的环保企业,具有借鉴意义;更希望通过这本书展现新一代宜兴环保人的精神面貌和发展理念,吸引更多的产业资源,促进合作。我们今天将历史高高举起,是为了照亮未来!
江苏省(宜兴)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高嵩
该书出版方中国环境出版社第二分社副总编辑董蓓蓓指出,从出版角度看,这本书内容具有独创性,高塍镇作为环保之乡,宜兴作为环保之都,其民间环保产业发展史以及四十年发展过程中优秀环保企业家的故事非常典型,并具有中国特色,值得被记录与传播。目前,出版社正积极推进该书的完善和出版,并已将该书报至环保部宣教司和人事司,作为环保宣传和培训储备用书,同时,出版社也正在和环保部国际司合作策划优秀图书对外输出项目,也希望推选这本书入选优秀图书输出之列。
该书主笔无锡日报社太湖周刊执行主编史春杨就书籍内容向大家作出简要介绍,并就创作过程中的真实经历和故事与嘉宾进行了真诚的交流,他指出,这本书并不是为了歌功颂德,不是以人带事,而是以事带人,通过时间节点、标志型事件和代表人物力图还原一个真实的中国民间环保产业发展史,引起了到场嘉宾的强烈共鸣。
自由讨论环节,在座企业家纷纷发言,气氛十分热烈。他们认为这本书所关注的,已不仅是单纯的个人或是某一企业的历史及发展状态,而是在将整个国家几十年的环保历史缩影展现其中,为一个时代留下环保产业的历史真实,哪怕是一个切面,便也是本书的使命与价值所在。这本书不仅有助于宜兴企业家精神的薪火相传,也能向全社会展示宜兴环保产业的民间发展历程,是宜兴环保文化的“活化石”。嘉宾们还就书籍的内容、命名以及推广等事宜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据悉,本书内容将继续丰富完善,书籍名称也在构思选取中,会议产生的可行性意见和建议,主办方将汇集整理并用于书稿的修改和完善。定稿后书籍将交由中国环境出版社印刷出版,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前与读者见面,期待大家的持续关注! (文/白瑞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