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中国访谈

于今:构建向善的新型城镇发展体系

发布时间: 2016-08-30 13:06:28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王瑞芳  |  责任编辑: 王瑞芳

来自亚、非、欧、美18个国家的前政要、30余家政党、议会党团领导人和外国智库、非政府组织和媒体的负责人以及联合国官员参会和中方代表共200多人参加了“对话促理解,合作求共赢”为主题的“理解与合作”对话活动。

中外双方代表就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议题进行了讨论,围绕“在迈向‘两个一百年’目标进程中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和“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共同呵护美丽家园”等分议题展开研讨交流。与会代表一致认为,理解与合作是实现和平发展的现实途径。各国应注重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互协调。

以下文章是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常务副会长、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院长、《国家智库》总编于今的对话主旨报告摘录。

从“中国梦”谈起

在过去三十多年里,中国的经济得到高速发展。可以说,这是中国近代以来最好的30年。同时,中国人对中华文化逐渐有了一种认同的回归,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在加深,自傲和自卑两个极端一定程度上被抑制,这一“正”一“反”之后恰恰达到了“合”,获得一种正常健康的视角,把自己放在世界文化版图之中,重新找回了自信。

在过去的二十年当中,世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可用三句话加以概括: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世界从对抗的冷战时代进入合作冷战后新时代,经历了两次历史的跨越和转型,使得和平发展、对话理解、合作共赢成为成为当代世界潮流,这给中国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但是,面对全球化进程的世界来说,中国照搬过去的文化显然已不敷应用。中国需要创新变革,需要充分扬弃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但是,创新变革与传统似乎从来就是敌人,不击退传统,变革好象就无从推进,但没有传统的支持,变革的道路会异常艰辛。所以,我们找到了一个既要传统又要改革的原则:就是不从众、不囿于成见、更不能随俗。我们需要创造符合自己国情的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

大约在十年前,我和我的中国理论学术界的同仁们在探讨“中国梦”。2012年,新一届领导人上任之初把“中国梦”上升为了国家哲学。“中国梦”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不仅意味着中国国力的强盛、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进一步融入并引领国际社会发展,也同样意味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全面进步。而无论从哪个方面讲,中国梦的实现,都与弘扬和发展中国文化密不可分。

谈论中华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离不开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2012年,中国政府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和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这一制度创新和顶层设计的提出,深刻影响着中国未来的经济结构、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布局等多方面,同时也影响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思路。

 

向善的城市

 

何为“向善的城市”?

提到“善”,不能不说中华民族文化经典著作《三字经》。从明朝开始,《三字经》就被意大利人传教士罗明坚翻译成拉丁语,后来,这本译文流传到了欧洲,成为当时欧洲贵族学习东方文化的珍贵资料,并受到了欧洲进步人士,如著名法国启蒙思想家、法兰西思想之王伏尔泰等人的热烈欢迎。《三字经》里的第一句话,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善是人的产物,无论你是什么人,基因里都有善的因素。比如孩子们是否有善,要看他们是否有爱心,如何奉献爱心,取决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共同教育,教育好,就会自觉自悟;教育不好,就会自大堕落。所以说,孩子们的善一定是从心里长出来的,才是真的,“被”爱心是伪善,伪善培养出来的孩子,“万种民性,一种劣根”。大部分人认为善是从宗教而来,我个人认为,善并非宗教产物,而是宗教数千年来围绕着这个主题构造,让人产生宗教生产善。

善在一个国家政治、一个政党理念、一个政府治理中也有体现。比如善政、善治,善治有赖于公民自愿的合作和对权威的自觉认同,没有公民的积极参与和合作,至多只有善政,而不会有善治。

向善,也就意味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细化,为人民服务的发展观体现,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对于一个城市来讲,向善也就意味着城市物质文明的发展,可以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同时城市精神文明的提高,让城市民居感到精神富足,有归属感,生活满意度提升。

 

城市更新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城市最开始的功能就是文明的集散地。这个功能直到今天也保持着。古希腊最著名的政治家伯里克利说过:雅典是全希腊的学校。凭什么?文明。文明的核心是什么?宽容边界的放大,而宽容边界的放大是以“善”为基础的,不能想象以“恶”为基础的宽容边界的放大。

文明的重要内涵就是文化,而且是进步的文化。文化其实就是一种符号,强调符号多样性中,历史感与独特性就自然在其中了。人类演进的过程中,文化的链条不应当发生断裂,断裂之后不是我们就不能生存了,而且一个城市或民族的特点也就消失了。

那么,如何才能达到向善的城市的目的,实现的途径是什么呢?对于当前中国城市发展的阶段和特点,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城市更新的问题我觉得尤其应该引起重视。

建设向善的城市,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解决城市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也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继承将发挥重要作用。城市更新最早在国外形成,内容主要包括物质环境和非物质环境的持续改善两方面:一方面是客观存在实体(建筑物等硬件)的改造;另一方面为各种生态环境、空间环境、文化环境、视觉环境、游憩环境等改造与延续,包括邻里的社会网络结构、心理定势、情感依恋等软环境的延续与更新。

我曾研究了美国以及英国的布林德利地区、法国的巴约纳、日本的东京等国外的城市更新,同时也调研过中国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地的城市更新案例。发现,世界各国的城市更新过程中往往会面临如下问题:

一是大建形象工程。二是扭曲社会关系和利益结构,催生社会不稳定因素。在城市更新的博弈中,存在着政府、房地产商和居民三方对弈者。现实中,受损失最大的往往是被迫搬迁的居民。把危困的企业改制、衰落的城乡,进行拆迁、改造和建设,使之重新发展和繁荣,本是件大快民心之事,是善举。但是,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城市更新客观上成了“驱贫引富”运动,或使之变成了“全面”干预下的“狭隘”、“朴素”的形体主义和功能主义。城市更新意味着物质空间和人文空间的巨大变动和重新构建,在更新过程中,如果手段和方法不当,就会激化社会矛盾,产生社会不稳定因素,尤其是被迫强制性搬迁的情况下,很容易撕裂和损坏这种稳固基础和文化,丧失政府公信力,导致已长期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各种成本所致成果的完全灭失。

比如,美国60、70年代,由联邦政府补贴地方政府对贫民窟土地予以征收.然后,以较低价格转售给开发商进行“城市更新’。虽然城市更新综合了改善居住、整治环境振兴经济等目标.较以往单纯以优化城市布局改善基础设施为主的“旧城改造”,涵盖了更多更广的内容,但是,其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却相当多,特别是对于有色人种和贫穷社区的拆迁显然有失公平,而受到社会严厉批评而不得不终止。

三是城市文脉断裂,城市特色消失。在大拆大建下,大量的古建筑、古街区荡然无存。更新过程中对名城保护的忽视和误导旧城更新,就有一个对“旧城”的认识问题,许多人认为“旧城”就是过去岁月留下的破烂摊子,是城市发展的严重包袱,要更新,就要“破旧立新”,就要“快刀斩乱麻”,放开手脚干,所以就常常是大面积地拆迁旧房,将旧城区的老宅旧屋全部拆光,然后在平地上盖新的楼房。这样做,工作简单、工程上马快,规划设计也容易做。但这样一来把城市原来的社会结构、文化遗存、城市风貌以及地方风情,全都一扫而光,也就是把城市的历史文脉全部割断了。

其实,城市更新是从综合工程、科学规划的角度研究如何改造旧市区,但是也要与城中村改造和旧城改造相区别。城市更新要以推陈出新之法,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综合解决城市发展问题,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更新改造要从整体性和全局性出发,如果只是注重形式的物质环境,陶醉于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最终得不偿失。

城市要更新,城市不更新就会衰落,但城市更新不能摒弃历史文化,而是在历史文化基础上发展,从旧环境中滋生新的东西,而不是生硬地照搬异地外域的不相干的东西。特别是大城市影响面广,牵涉问题多,这些城市代表着我们国家或一个地区,更要慎重地对待,不注意的话,留下的遗憾是无法弥补。

 

未来努力的建议

 

对于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第一是原真性。要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原先的、本来的、真实的历史原物,要保护它所遗存的全部历史信息,整治要坚持“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维修是使其“延年益寿”而不是“返老还童”。修补要用原材料、原工艺、原式原样以求达到还其历史本来面目。

第二是整体性。一个历史文化遗存是连同其环境一同存在的,保护不仅是保护其本身,还要保护其周围的环境,特别对于城市、街区、地段、景区、景点,要保护其整体的环境。这样才能体现出历史的风貌,整体性还包含其文化内涵、形成的要素,如街区,就应包括居民的生活活动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环境对象。

第三是可读性。是历史遗物就会留下历史的印痕,我们可以直接读取它的“历史年轮”,可读性就是在历史遗存上应该读得出它的历史,就是要承认不同时期留下的痕迹,不要按现代人的想法去抹杀它,大片拆迁和大片重建就是不符合可读性的原则。

第四是可持续性。保护历史遗存是长期的事业,不是今天保了明天不保,一旦认识到,被确定了就应该一直保下去,不能急于求成,我们这一代不行下一代再做,要一朝一夕恢复几百年的原貌必然是做表面文章,要加强教育使保护事业持之以恒。对于历史建筑历史街区,不能像文物器件那样博物馆式保存,人要生活下去,就有生活现代化和历史环境的协调,这也是历史遗存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保护古城不仅是为了保存珍贵的历史遗存,重要的是留下城市的历史传统、建筑的精华,保护这些历史文化的载体,从中可以滋养出新的特色建筑和城市来。

目前,中国有许多这样成功的案例,比较典型的案例是上海新天地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新天地是将上海传统的石库门里弄与充满现代感的新建筑融为一体,创造集历史、文化、旅游、餐饮、商业、娱乐、办公、住宅于一体的特色小区。原则上采用三个改造原则:“整旧如旧”:不仅保留建筑外形元素,同时保留整体外部空间风格和氛围——拆除重建的建筑。“整新如旧”:采用老建筑相同或相似的材料,甚至采用原有拆除建筑的材料。新建筑设计:先进的技术与材料,建筑高度严格控制。

对于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还要着重考虑以下六方面的工作:

一,在城市更新过程中,需要站在城市系统、城市生长发展的角度,关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问题,实现城市各部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协调。特别是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更新中,更需要战略性地解决保护和发展的冲突问题。

二、对城市环境、城市历史、空间特征等宏观因素进行研究,确立包括城市空间结构、经济产业结构、文化延续性、自然景观等社会、经济、文化多元复合、分步实现的城市更新目标体系。

三、在探寻可持续性的城市硬性物质更新方式的同时,强调政策等软性更新方式。

四、老城在多层次区域中的地位,决定了城市更新需要审视更新的机遇和挑战,界定更新的目标和内容,实现在区域层面的城市更新效益上的最优化和时序上的同步化。

五、在城市更新中要保护产业发展空间,特别是创意产业、文化产业、智库产业、总部基地等业态对传统工业区的置换和升级,提升城市更新过程中的城市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

六、树立科学可持续的发展观念,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在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背景下,完善社会参与、协调更新机制。

城市向善的重要性在于理念的存在,影响现在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传承问题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商业化的浸染。文化传承的符号化意义,在商业化面前是很难取胜的,打败仗是必然的,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积重难返的国度。欧洲能够重视自己的文化,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人口的原因压力没那么大,美国就没什么历史问题。我们可不一样。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以及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造就了对文化的极大伤害,这中间政府的作用就凸现出来。城市向善的理念主要由政府倡导。文化的传承中,政府是不可能在城市化进程中总是打胜仗的,但理念一定要有,政府的退让不是必然的,却是无奈的。

我想,只要城市向善的理念在,当这样的精神种子出现时,有最适宜的空气或土壤,并为此做一种艰苦的努力和坚韧的奋斗,就是有希望的。

 

文章来源: 中国网
责任编辑: 王瑞芳
 

互动留言

0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changhy@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219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