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合作"中国年” 推动全球治理体系良性变革
 
时间:2017年9月1日
嘉宾:沈逸 复旦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网:2006年,金砖机制建立,金砖国家相互支持、团结合作。十年来,金砖国家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已发展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国际机制。金砖五国间的合作不仅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互利合作树立了典范,也极大推动了全球治理体系的改善。过去的十年,金砖国家在在政治、经济、人文等诸多领域有哪些成果?新的“黄金十年”,将迎来哪些机遇和挑战?近日,在金砖国家治国理政研讨会现场,中国网记者就此专访复旦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主任沈逸。

中国网:在各成员国共同努力下,金砖国家合作成功走过了第一个十年。中国接棒金砖国家合作也是扎根于前面十年的战略和务实合作,过去十年的成果和经验,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有哪些亮点?

复旦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主任沈逸接受中国网专访 摄影/董宁
 


沈逸:今年是金砖新的十年的起点。那么过去经过十年左右的发展,金砖完成了的最大的一项工作,就是从一个自发的概念走向自觉。它主要表现在,首先清晰了自身的定位,定位把自己从一个经济和金融的标签,转化成一个全球治理新的动力和枢纽的来源。

第二,它现在找准了自己特殊的发挥功能的领域。这个领域就是成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中间的一个桥梁。王毅外长讲到了要构建新型的南南合作的平台,这个世界不是只有南方国家,也不是只有北方国家,这个世界最终需要南方国家和北方国家之间的协调和有机地融合,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那么金砖国家它既了解南方国家、发展中国家切实的关切,它自身又探索出了一些不同于传统发达国家走向发达的那些道路和模式。那么通过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发挥积极地这样一种联动和互动的作用,它可以确保说整合新兴大国和发展中国家的需求,然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做出一种良性的变革,而且它做了很多尝试。

资料:2009年6月16日, “金砖四国”峰会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这是“金砖四国”的首次峰会。早期的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聚焦于金砖国家内部的经济和经贸问题,之后逐渐开始探讨全球经济治理、全球安全以及非传统安全包括恐怖主义、气侯变化等问题。金砖国家形成了独特的金砖模式,成为国际组织的一种新模型,它没有确定的组织,更像是一个不停省长的国际机制的集合。

除了领导人会晤之外我们有很多侧边会,每一个侧边会就代表了一个务实合作的领域。金砖的合作就是领导人确保整个的大的战略方向和总体的沟通和协调,在大政方针总揽全局,这是战略领导人所应该做的事情。然后金砖国家在互相的碰撞沟通当中形成具体的务实领域,这个务实领域以相关的职能部门领导人的侧边峰会侧边会的形式,然后我们就看金砖像一个生长的动态的体系,我说叫枝繁叶茂主干非常的粗壮,然后长出了很多的枝桠,每一根树枝上都是一个具体的合作成果。

第三,金砖过去几年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或者最具象征意义的成果当然就是金砖银行。金砖银行直接把目标指向了全球治理体系当中的一个关键,就是为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提供他们必须的关键基础设施的经济和金融的支持。这是传统的西方商业资本不愿意承担的,以及说实话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不太想承担的一件事情。因为做这种东西的话它必须真的去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切身利益,它必须去做一些在传统西方经济理性看来不理性的,就是利他主义的事情。但是从长远来看除非能够完成这些需求,把发展中国家发展的短板给补上,否则整个世界体系是没有办法发展的。所以从这些方面来看,过去金砖用了十年时间一路走来,逐渐摆脱了高盛作为销售金融产品的一个噱头的这么一个身份,变成了全球治理体系当中的一股重要的力量,应该说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

资料: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将于2017年9月在福建省厦门市举办,正式拉开金砖国家“中国年”的大幕。10年来,金砖国家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比重从12%上升到23%,贸易总额比重从11%上升到16%,对外投资比重从7%上升到12%,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金砖国家已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作为金砖国家中经济体量最大的一个,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都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中国网:“中国年”的主题被确定为“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传达了中国愿意与各新兴大国、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社会分享发展经验的声音。在您看来,有哪些中国经验是值得分享和借鉴的?

沈逸:第一,中国的经验,中国的道路,以什么样的方式,去通过什么样的机制让其他国家去借鉴。在这边需要说明的是,在中间必须注意不能重复美国的方式或者说西方的模式,或者说是之前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就是强势的、自我模式的外部复制和输出。中国的经验最大的一条经验,如果具有普世性的话,就是说每个国家要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也就是说这个话更直白一点说,别的国家可能很难从中国找到一条它可以照搬的,完全复制的这么一条所谓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因为中国是一个很独特的个体。中国对世界最大的贡献,金砖当中中国能够做出最大的贡献就是强调各个国家,应该有勇气去探索一条适合自己发展需求的独特的模式和道路,而不是简单地去复制或者照搬,任何一个意义上的先发国家或者说成功国家的经验。

因为这可能是一句,就是通俗地说就是正确的废话,但是它很不容易做到。在国际体系当中,有无数的历史证明,相当多的欧美发达国家当它自身取得成功的时候,它关注的其实不是把自己的成功经验复制给别人,而是在这个过程中如何用自己的成功经验进一步的为自己攫取更多的利益。

所以第二件事情就是,金砖的经验和模式就是一个新兴大国如何成为一个负责任的,真正能够为其他国家去考虑的这样一个国家,兼顾自身利益和他国的需求,用我们总书记的话来说欢迎其他国家搭乘中国经济发展的列车。中国的经验在于更重要的一点是指出,传统意义上的西方经济学对今天世界所能够做出的理论贡献和指导意义正在急速地递减,它的创新力,它的解释力,出现了很大的摩擦和很大的不足。中国的任务是你能不能提出一个,你在指出它的缺陷之后,提炼出一套你的理论体系,提供更多更有效的解释,并且指明可能的解决方案。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独立、自主、开放、共享、共赢、共治是中国可以提供给其他国家借鉴和参考的东西。金砖内部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类似的经验,因为组成金砖的这五个国家都挺独特的,他们每一个都是一个独特的类别,在自身发展的过程当中,他们也都到了这样一个阶段,就是要去提炼自己的模式,然后形成一种有效的机制。这种机制是让不同模式之间能够处于一种良性的沟通和互动的状态,确保能够互相借鉴,共同发展。

复旦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主任沈逸接受中国网专访 摄影/董宁


资料:2015年,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由“金砖五国”(BRICS)一一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共同出资设立,旨在为成员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两年间,金砖银行机制进一步完善、发放7笔贷款、获得3A级债券评级等,都标志着新兴市场合作“黄金时代”的开发机构正不断成熟。当前,全球经济正同步复苏,但进程仍然较为缓慢,金砖国家通过成立金砖银行、应急储备安排等务实合作,抱团取暖,发挥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

中国网:金砖国家在机制化建设方面做出了很多探索和尝试,尤其是以金砖开发银行及应急储备安排为代表的机制创新对全球治理变革具有重要影响。未来如何提高新兴经济体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通过全球治理平台,金砖国家将如何影响世界?

沈逸:首先,就是新兴国家应该在全球治理当中进行更加有效的协调。金砖已经在做这样的事情,我们形成一个金砖的声音。金砖的声音之后我们可以形成一致的立场,一致的立场在很多问题的重大决策上我们就可以形成自己的影响力。比如说就是因为有中国、俄罗斯为代表的金砖国家、新兴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努力,我们阻断了西方大国在叙利亚重复利比亚军事干涉的这样一种企图,而且由此对世界和平做出了重大贡献。 那么要提升发展中国家或者说新兴大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这个话语权,它不是单一的一项工作,它需要在全球治理相关的各个层面,从机制层面,从组织层面,从议题层面都做出相应的努力。

其中一种可行的模式,就是像中国组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我们组建金砖银行一样,新兴大国、发展中国家有了足够的实力之后我不是另起炉灶,我在现有游戏规则内提供多一个选项。

对于今天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有金砖银行和没金砖银行的区别,不是说金砖银行能够给它多少钱,而是说有了金砖银行之后,这些发展中国家再去跟世行、跟IMF、跟西方发达国家就发展援助问题进行讨价还价的时候,它多了一个筹码,你不给我,或者你的条件过于苛刻,我找它们去。随着新兴国家自己能力的上升,这种筹码会越来越大,这种筹码越来越大,变得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就会自发地形成提升。今天我们的全球治理体系是不完善的,朝着一个能更多地体现新兴大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诉求的方向做良性的变革,这是金砖可以做出的最大贡献。

中国网:结合当前形势,在第二个十年,金砖国家的合作与发展将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沈逸: 第一个当然大家可能会关注的是就是金砖国家成员之间,说得更直白一点,中国和印度怎么样去解决它们之间面临的一些分歧和矛盾。

中国在解决这种问题的能力上有着长足的进步,在中国的外交史上从来不乏这样的案例。20世纪70年代,当我们处在“文革”几乎是最高潮的时候,我们实现了中美关系的和解。尼克松访问中国的时候,毛泽东对它说台湾为小,世界为大,这就是战略格局和眼光。

同样的今天对于中国来说,中方第一方面坚定地施加了压力,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守住了自己的底线。第二,保持了最大限度的克制,在大和小之间做好了一个很均衡的考虑,这就是国家能力。

第二点,金砖的共同利益,金砖的务实合作要进一步的加速,每个人都是理性的,国家尤其如此。金砖国家之所以能够聚在一起,不是因为高盛公司提了什么东西,是因为大家都有需求,巩固这种需求,让大家能够从中找到各自所需要的东西,把它生长和建设起来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自信。这里面的自信尤其是研究金砖的或者从事国际关系相关研究的研究者要有充分的自信,西方人是不可能对金砖唱赞歌的,高盛在发明了金砖之后极力限制金砖这个概念的扩散,甚至希望解构这个金砖,高盛的金砖已经死了,2014年前后高盛当时为了卖金砖而成立的金砖基金项目已经关闭了,它结束了。

最后一个就是金砖要在对于全球议题的关注,它的广度和它的深度之间做好取舍和平衡,到目前为止无论新兴大国、发展中国家,就是包括中国取得了多大的成就,我们能够实际用于支配的资源仍然是有限的。我们必须聚焦于那些值得聚焦的问题。如何在金砖蓬勃发展的时候,能够聚焦、能够比较扎实的走出一些步子。比如说除了前面讲的银行和应急外汇储备以外,能不能够把现在正在做的大学联盟、网络大学以暑期班为代表的教育领域的务实合作落地,进一步夯实;比如说能不能够在金砖框架或者说平台上,建立一个国际评级机构,为发展中国家、为新兴大国提供一套新的准确认识自身发展程度和面临问题的标准;比如说在农业领域,能不能够开展更进一步的务实的合作。现在金砖国家农业部长会议其实在农业、粮食、种子各方面的合作已经非常成熟了,进一步的落地确保这些成果不仅能够推动经济的发展,而且能够让每个人,能够具体地感受到名为金砖的这种合作机制的蓬勃的力量和它的成长,以及对自己的收益。

(主持/责编:佟静 摄像/后期:刘凯 图片:董宁 节目主编:郑海滨)

< 阅读全文 >
< 收起 >
来源: 中国网
(本期人员—主持/责编:佟静 摄像/后期:刘凯 图片:董宁 主编:郑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