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界250人访华透视:中日关系正在转暖

本期嘉宾

时间:2017年11月30日
嘉宾:中华日本学会理事、外交学院教授 周永生

中国网:“中国访谈 世界对话”,欢迎您的收看!11月20日至25日,日本三大经济团体组团对中国进行了第43次例行访问。250人的访问团人数创下了历史之最,且包含了众多知名企业的高层人物。在近年来中日经贸交往日趋萎缩的大背景下,此次活动引起了世界普遍关注:日本经济界人士此行的真实目的为何?能给中日经贸关系带来多大正能量?中日关系会转暖吗?《中国访谈》特邀日本问题专家周永生教授跟广大网友进行交流。

周教授,欢迎您做客我们的演播室。

周永生:各位网友,大家好!

中国网:日本经济界年年组团访华,至今已经有43次。由于近几年来的访问并没有获得什么成果,所以,尽管这次访华号称“史上规模最大”,但仍然逃不掉质疑,质疑他们此次是为了“谈合作还是摸底”。您怎么看?

周永生:我觉得日本经济界进行访华这是一个例行活动,当然能到我们国家来访问表明起码是对我们有兴趣,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们要欢迎;同时还有可能借着这个访问来推动两国之间的交流和理解,推动两国经济界的合作。所以总体来说,我觉得我们应该欢迎。至于它的目的,我觉得是多方面的。

第一,促进中日两国经济交流活动的一部分,是一个例行的活动。

第二,大家也都知道,这些年来中日两国的经贸交流不断下滑、不断下挫,而且在日本国内又炒作“中国经济崩溃论”等等的同时,有很多人又看到中国经济仍然在蒸蒸日上地发展,究竟中国经济要崩溃还是要蒸蒸日上发展呢,他们也想来看一下究竟,实际的来考察中国经济的状况,为他们下一步同中国怎么样打交道、怎么样安排同中国的合作奠定一个实感的基础。

外交学院教授周永生。

第三,大多数人还是看中了中国这样一个潜在的市场,还是在谋求能不能够和中国进一步再扩大合作,在考虑这样一个长远的规划。

第四,同时我们也看到,由于今年特朗普执政,习近平主席在4月7日访问美国,最近特朗普总统又访问中国,中美关系进一步深化,进一步拓展了合作领域。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有一种要跟不上最后一班车的心理感觉,所以他们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实质内容上都想加强同中国的交流,以免被越来越拉近的中美关系边缘化。日本它这个民族有很强的危机感。我想这次日本经济界代表团来中国访问,而且是历史上一次最大规模的访问,应该说包含着诸多的背景、诸多的含义。

中国网:其实从近几来看,他们的访问团人数一年比一年增加,但是成果上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这是为什么?

周永生:日本经济界历来是推动中日关系发展的基本的力量、基础的力量,甚至可以说是友好的力量,但是,之所以没有太大的成果,我想这是由于多方面因素所造成的。

首先,中日两国关系实际上一直处于半僵化、半冷淡的状态,在这样的政治大背景下,安倍政府经常搞出一些摩擦,中国不得不采取应对措施,所以两国关系始终没有出现大幅度的好转。在这种情况下,经济界要想有大的动作、大的合作也很困难,就是说中日两国政治安全关系的环境制约了经济交往的发展,制约了经济活动的发展,这是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第二,由于中国这几年经济发展,人力成本大幅度提高,再加上中国自身的一些产业和一些领域也已经崛起,日本企业在中国活动的空间实际上是遭到压缩的,所以出现了一些日本企业退出中国到东南亚去投资的状况。在这样一个客观背景下,即使经济界想采取大的举动,它也不敢轻易进行太大规模的投资。实际上我们看到最近这些年来日本企业自身总出问题,总有一些丑闻,他们真的把大量资金投入到中国市场,能不能够竞争得过中国企业那还是一个问题。日本企业历来是比较谨慎的。

这次活动也表现出谨慎的一面,就是日本人往往他的企业要和对方国家的企业进行大规模合作的时候,他不会很急于说签订一个合约,或者很快就进入合作程序,而是要先进行接触,先进行考察,这也是这次考察可能为未来合作带来这样一个基础。所以从这样一个角度来说,我们还要欢迎他们来访问中国,欢迎他们对中国经济各个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解,我们要给予必要的协助,提供相关的便利。

中国网:目前来看,这次访问依然是例行访问,他们的目的还是来摸索、探索中国的经济政策,对于日本的倾向问题。

周永生:对。

中国网:过去中日经济关系其实是一个互补的状态,但是近几年,随着中国制造实力增强,劳动力成本升高,日本企业开始快速撤离,两国的投资和贸易额也在下滑。那么,现在中日经贸关系是否已经发生了结构性的改变?两国经济是否从互补变成了竞争关系?中国还需要日本的投资和技术吗?

周永生:我觉得中日两国经济关系既有互补的一面,又有竞争的一面。互补的一面,比方说日本某些管理方式,某些先进的经验,某些技术的专利,某些技术的诀窍,还是值得中国长期向他们学习、向他们取经的。这是中国应该向日本学习的一面。同时,中国这样一个市场对日本来说太大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在互联网时代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这个方面来说,日本的企业界实际非常需要中国广阔的市场,也非常需要在互联网时代向中国好的企业、好的经营模式来学习。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中日两国的经济关系是有很强大的互补性。再加上从制造业的角度上来说,我们虽然现在高端的制造业也开始树立了我们的品牌,但总得来说,我们还比日本要弱,我们现在主要掌握了中低端的制造业领域,而日本制造业领域大部分集中在高端,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我们还有很大的互补性,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在互补性存在的同时,我们也存在竞争关系,比方说中日两国高铁产品的竞争。从中国来说,高铁的起源是学习日本、学习德国、学习法国等等世界上先进的国家,但是我们很快超越了他们,有了我们自身的核心技术。这样的话,中日两国在高铁这个领域在国际市场上就出现了一种强烈的竞争关系,比方在东南亚地区的竞争,在其它地区的竞争。但是总的来说,这个竞争我认为也有互补性,并不能够完全说是恶性的竞争。

比如印度愿意采用日本的高铁,那你就采用日本高铁好了,而东南亚国家大多数更看重中国的高铁。为什么看中中国的高铁呢?因为首先东南亚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而且是小国,它没有那么大的资财去用日本的高铁,因为日本的高铁成本造价太高了,比中国的至少高一倍以上,这就是它不适应东南亚水土的一个地方。另外,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也有非常长期的紧密的历史往来,我们给一些国家提供了一定的优惠条件,对他们具有相当的吸引力。而我们的优惠条件并不像日本有的时候进行恶性竞争,宁可赔本我也要出口,我也要拿下一单,我们的出口是在我们获得利益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让利,因为我们的成本本来就比日本高铁低很多。再加上我们的综合技术并不比日本差,我们现在高铁的综合技术实力应该说全世界第一,综合技术水平来看已经把日本落下10年。比如我们高铁的试验速度已经达到605公里,而日本去年才达到505公里,整整差了100公里。而高铁的车头,因为我们中国有最大的模压机,所以我们可以一次成型,一次成型的强度就比日本焊接的高铁车头强度要大很多,因为日本没有那么大的模压机,所以它只能焊接、拼接。再一个,日本人自己都说,中国的高铁比起他们来说的确有特色,日本的高铁到现在还是用有线电话进行通讯联络,而中国一开始就是无线通讯,比他们可以说跨越一个时代。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方方面面,实际上中国高铁的技术已经全面超过了日本。

中国网:据报道,一名日本经济界代表访华团的高层表示,中国今后的经济政策制定“可能导致日本企业将中国作为生产基地向美国出口产品的业务模式出现动摇”。这是否意味着,日本企业撤离出中国将会成为一种趋势?另一方面,进入新时代的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中国企业及中国投资也在走向世界。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对中国的经济定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周永生:日本人总是未雨绸缪,这个思维模式有好的一面,但是也有不好的一面,不好的一面就是有点杞人忧天,有的时候他太过于事先担忧某些还没有发生的问题。

日本对中国真的不要过于担心,或者他的有些担心是多余的。比如我们的改革开放,这次十九大已经确定了我们要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不太可能限制日本的企业向美国出口,所以日本的企业家、经营者可以大胆放心地在中国投资,在中国经营。中国不是那种小肚鸡肠的国家,不像某些国家一看外国赚钱了就眼红,然后就弄一个什么政策逼迫你不得不把自己的企业卖给本国政府,中国从来没有这么干过。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一直按照国际规则来开展对外经贸交流活动,融入世界、走向世界是中国对外经济合作、对外贸易的大方向,这个大方向不会改变。所以从这样一个角度来讲,我们愿意深化同日本企业的合作,也愿意深化同美国、欧洲国家等所有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

当然,更不用说我们本身就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和发展中国家有很多天然的相似之处、天然的紧密联系,我们和发展中国家也会继续拓展、深化合作。前两天有新闻报道,我们对非洲承诺的600亿美元的援助已经2/3落实到位,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经济合作在深化、持续发展;我们和他们之间的交往不仅仅是贸易的关系,还有协助他们摆脱落后经济局面、走出经济困境,迈向经济起飞道路的这样的计划。实际上非洲国家在中国的发展当中已经获得非常大的裨益,如果日本能够更加深化同中国的合作,日本保证是赢家,而不可能是输家。当然我们和日本会是双赢,双方都在共同的经济合作当中分享利益,获得成果。

中国网:刚才您提到了东南亚国家,还有印度,这其实都是在我们“一带一路”倡议沿线上的国家。说到“一带一路”倡议,日本一直以来是保持非常冷漠的态度,这次日本经济界代表访华团高层表达了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态度。能否据此说日本已经改变了态度呢?日本到底在纠结什么?

周永生:对于中国“一带一路”的倡议,日本原来是非常反感的,甚至具有某种阻碍倾向,这主要和美国前政府——奥巴马政府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判断错误有关。因为中国搞“一带一路”的时候,奥巴马政府以为中国又要拉起一个什么旗帜和美国进行对抗,所以美国私下里就通知它的盟国,说你们不要参加中国的“一带一路”,这种通知都告诉了美国的盟国,英国、法国等等这些北约国家。但是后来,这些国家看到中国的“一带一路”并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野心。

中国网:并没有看到像美国说的那样。

周永生:对,仅仅是一种经济合作政策,而且是非常宽松的经济合作政策,您可以参加,也可以退出,是一种自愿的、分享的、共享的合作,所以英国带头首先加入了亚投行。在英国的带领下,德国、法国等等欧洲的一些大国,美国的这些老伙伴都纷纷采取了和中国合作的姿态。但是日本还和美国紧紧地站在一起,采取了观望、警惕、注视的态度。

外交学院教授周永生做客《中国访谈》演播室。

但是到今年,日本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在今年4月底5月初的时候,日本的一些高官接连表态,可以考虑参加亚投行,参加中国的“一带一路”合作。为什么出现这么大的变化呢?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外部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变化,因为4月初习近平主席访问美国,和特朗普总统谈得非常好,使中美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合作有了进一步的拓展。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有一种什么心态呢?一看中美关系好了,我们再不跟上这样一个变化,日本将要被中美关系边缘化了,所以日本必须马上行动。在这种情况下,日本非常重要的高官,曾经当过亚开行行长的黑田冬彦就表示“我们可以参加‘一带一路’的合作”。日本自民党元老级的人物二阶俊博也做了同样的表态,接着安倍也作出了相关的表态,这样就出现了紧接着的一幕,就是二阶俊博带着自民党高级代表团参加中国“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作出了非常积极的表态。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在中美关系的推动之下,日本对中国的经济合作政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然,它会不会进一步采取措施,这里面还要看整个国际背景的变化,以及中日两国相互接触的情况而定。

这一次我们对日本经济界的代表团也是一个相对高规格的接见,李克强总理在北京接见了代表团的成员,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也是抱着非常积极的态度、欢迎的态度,愿意真诚地与日本经济界进行合作的态度。

中国网:刚才您也提到了李克强总理亲自接见了访问团,并且与他们进行了会谈,从各种迹象来看,您是否看好中日关系转暖?对中日关系前景有什么样的期待?

周永生:可以说各种迹象表明中日关系的确正在转暖,自从2014年北京APEC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和安倍会见以后,实际上就打开了中日两国领导人不接触的局面。直到2016年杭州G20峰会的时候,习主席和安倍再次会面;而这次在越南岘港的APEC会上,习主席和安倍又进行了会面,而且两个人谈得还非常好。所以从这个一个角度来说,中日关系会逐渐好转。日本方面现在特别积极,主要就是要尽快促成中日韩三国政府总理尽快实现会晤,因为三国总理的会晤是一个定期的会晤,每年应该举行一次,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有两三年没有举办成,这个接力棒就转交到了日本手里,日本作为东道国要召开这样一个会议,所以它现在有很大的积极性要促进这个会议早日召开。

同时,日本也在千方百计地做中国的工作,希望习近平主席明年能够出访日本。当然,我觉得他们的心情很急切,希望习近平主席能够在樱花盛开的时候访问日本,习近平主席能不能那么早去访问日本,还要两国进行磋商,也要根据习近平主席的工作安排,最后才能够做出决定。

中国网:谢谢周教授今天对日本访华团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谢谢!

周永生:谢谢。

中国网:也谢谢各位网友的收看,再见!

(本期人员——责编/文字:韩琳 主持:段冰 摄像:王一辰/刘哲;后期:刘凯 主编:郑海滨)

< 阅读全文 >
< 收起 >
(本期人员——责编/文字:韩琳 主持:段冰 摄像:王一辰/刘哲;后期:刘凯 主编:郑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