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志敏代表:大湾区应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开路架桥”
 
时间:2019年3月15日

嘉宾: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广州市工商联主席、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袁志敏

        中国网: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中国网《中国访谈》2019年全国两会特别报道。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该规划纲要是指导粤港澳大湾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合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广州市作为中心城市之一,如何优化营商环境?大湾区企业如何把握发展机会?在正在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我们采访到了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广州市工商联主席、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志敏。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广州市工商联主席、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志敏接受中国网《中国访谈》采访。(王一辰 摄影)

        中国网:袁代表您好,感谢您接受中国网的采访。《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前不久发布,粤港澳大湾区要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营商环境。作为一名来自大湾区的全国人大代表,您感觉到目前大湾区的营商环境如何?

        袁志敏:我们是广东的企业也是广州的企业,作为大湾区的企业,我们深感广东在营商环境建设方面开了全国先河。为什么有这个机遇?第一,广东本身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同时靠近香港、澳门。港澳是我国两个对外的窗口,有着非常完善的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法律法规。第二,粤港澳商人之间的来往又非常频繁,自然而然就形成了这种政策优势和洼地。包括我们和港澳地区语言又相通,所以具有一种天然优势。在我来看,广东是目前国内营商环境最优越的地区。

        中国网:作为广州市工商联主席,您认为广州市的营商环境如何?广州市的企业具有哪些特点?

        袁志敏:广州市是粤港澳大湾区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当然广州本身也是我国华南地区的枢纽型城市,是广东省省会。我作为一个省会人,感到非常自豪,因为它拥有更多的研发资源、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这是在大湾区中最有优势的。当然深圳有它的创新优势,香港有国际化的优势,包括澳门,这几大城市融合发展以后,我想整个大湾区的创新活力、创造能力和整个大湾区的国际营商环境都会有历史性的、空前的提升,那会为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带来更多的好处。

        中国网:《规划纲要》将广州定位为四大中心城市之一,也是向着国际大都市的方向进行建设。广州市如何发挥中心城市的引领作用?

        袁志敏:广州本身有很强的商业文化,你要建立现代的营商环境,首先你要有文化基础。所以,广州有这种强大的文化基础,它可以辐射到环珠三角(地区),同时也可以为国家建立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开路架桥”,积累经验。此外,广州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研发资源都是非常丰富的,如果发挥好这些优势,它就会为大湾区国际创新中心的建设助力加油,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资源,为大湾区的发展出力。

        中国网:在大湾区建设发展的国家战略下,这会给广州市的企业带来哪些发展机遇?

        袁志敏:四十年前改革开放,我们也没有想到改革开放会怎么样,但今天回看一下,改革开放确实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果。此次再开放、再改革对广东企业,包括对大湾区的企业而言,都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机遇。所以,我想十年后再回头看,广州、大湾区都会令人刮目相看。

        作为大湾区企业,首先我们要利用好大湾区的人才资源、科研资源,把我们的创新能力培养起来,让我们在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能够取得进一步的突破,在我国“一带一路”建设奠定的国际化基础上,我们能走得更远、更好。

        中国网:作为广州市工商联主席,您了解到广州市企业更看重或者更期待从大湾区的发展建设中获得哪些机会和便利?作为企业又该如何把握好这种机会?

        袁志敏:广州非常幸运身处大湾区,同时又是大湾区四大中心城市之一。作为广州工商联主席,第一,我们希望(广州)和港澳的交往更加便利,特别是人才的交往更加便利。

        第二,因为我们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要把湾区建设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创新中心,那就需要吸引大量的人才。所以,我们希望政府在人才政策上能给予更多的优惠,包括税收优惠。是否能够参照港澳地区的一些人才税收政策,给大湾区的高新技术企业或国家级研发平台政策优势?这样我们能够尽快地从世界各地集聚更加高端的人才,使我们的创新能力从原来的国内先进水平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我们的发展后劲就会源源不断、持续不断,我们的企业就可能成为百年的企业、永续的企业。

        中国网:您是大湾区的建设者,也是大湾区的居民,您对大湾区的建设发展有什么样的期待?

        袁志敏:第一,我们想象未来大湾区的交通条件肯定非常便利。目前港珠澳大桥已经通车,未来我们还将建成伶仃洋通道、还有深中通道,我想以后包括珠江东西岸,大湾区的交通,包括城市交通都是很便利的。所以,几乎生活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居民,我们会生活在一小时或半小时的生活圈里,我们互相交往、见面、交流沟通的机会是充分的。只有沟通才会有火花,才会迸发出新的思路和思想,我们的商业才会发展。

        第二,大湾区在珠江两岸,出去就是大海,所以我们希望环境更加美好、更加宜居。

        第三,我们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国际友人到大湾区来和我们互相交流学习,提高我们国际化的能力。我们能吸引全世界最优秀的创新人才、创业人才到大湾区创业和居住,使大湾区的层次更高,使大湾区真正成为中国梦的具体体现。

        中国网:好的。希望大湾区的建设越来越好,也希望广州市的发展越来越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本期人员——责编/文字:杭舟;主持:裴希婷;摄像/摄影:王一辰;后期:刘凯;主编:郑海滨)

< 阅读全文 >
< 收起 >
来源:中国网
(本期人员——责编/文字:杭舟;主持:裴希婷;摄像/摄影:王一辰;后期:刘凯;主编:郑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