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飞: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要加强跨文化的培训
 
时间:2019年9月4日

嘉宾: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姜飞

       中国网:中国访谈,世界对话,欢迎您的收看。新时代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对外传播也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挑战,发出中国声音,树立中国形象,向全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这是当前对外传播工作的重点。这其中对外传播的人才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中国网《中国访谈》节目在“第六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上采访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姜飞。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姜飞接受中国网《中国访谈》专访  郑亮/摄影

       中国网:欢迎姜院长作客《中国访谈》,首先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目前我国对外传播工作的形势和情况是怎样的呢?

       姜飞:从国际传播的形势来说有这么几个方面新的特点,第一就是中国的经济实力已经成长为一个大象,在原有的格局中已经开始与原先的势力形成一个分庭抗礼的局势,所以既有的国际传播格局已经开始因为中国的出现重新进行调整。第二,新媒体,新兴媒介和传播终端日新月异,在有些领域我们有些优势,但是在传播领域我们如何把既有的一种技术上的优势转化成我们的传播优势,还需要有一段路径要走。第三,对外传播或者是国际传播对中国的党、政还有业界都是一个新的课题。中国人一般擅长的或者说倾向的价值观,就是少说多做,或者说是只做不说,或者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这样一个道理,但是在今天这样一个全球传播的格局下,尤其是涉及到中国海外利益的保护和国际舆论力量的一种不停地动态博弈的背景下,有些信息不能有效地传递,这就意味着你的形象就受损,但是国家形象在某种程度上就等同于国家安全,和国家的利益是直接息息相关的。

       我们现在的人才和对于国际传播的理念的认知都得需要随着中国在全球实力的提升和国家利益的保护同步滑动向上,跟它与之相匹配的一种力量和话语。所以从这三个方面来说,我们的对外传播已经是发展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无比复杂的语境下倒逼着我们在技术、终端、理念、人才、政策、法律各个方面同步地进行调整。

       中国网:目前我国对外传播人才的培养方式是怎样的?我们培养的人才是否能够满足对外传播的需求呢?

       姜飞:应该说我们国家在对外传播或者说国际传播这个领域朝向人才这个方面是做了很大的投入,但是它的问题就在于教育或者是培养和现实的形势的变化,尤其是新媒体技术的挑战这种不匹配性,那么呈现出来当今在很多具体问题上以及个案上,我们在一些理念、手法、做法上并没有达到满意的效果。导致这样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它也是一个过程中的问题。

       如果说从人才培养体系来说,中国的对外传播的人才培养体系还是走过了一个漫长的道路,简单说的话是三个阶段,我们现在正面临着第三个阶段的挑战。第一个阶段,我们对外传播的人才基本上都是在实践中自我培养出来的。

       中国网:边干边学。

       姜飞:边干边学,比如我们的外交官,从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学了非常优秀的一种语言的能力,然后在实践中把本国的政策、全球的文化、对象国的政策法律慢慢慢慢学习,然后逐渐成长为一个外交官,这都是在干中学的。那么我们外派的记者也没有出去过,有可能有一些国际经历,但是他到了目标国以后如何有效地进行传递信息,他也都是在干中学的,所以我们在2009年之前中国的外宣和对外传播都是在政策导向下、语言培训导向下的一种干中学的模式,人才的一种自发模式。

       从2008年中国在举办了一届世界上非常成功的奥运会以后,我们看到并没有收获所期待的国际舆论,换句话说我们干得很好,但是我们不会说,或者说我们做得很好,但是人家不想说你好,导致我们对于国际传播的格局、体系、话语、人才进行了全面的反思。

       当时的国家领导人提出来要培养高端的国际传播人才,这就是到今天为止我们看到的,在全国的高校中五大国际新闻传播硕士培养基地。排名第一的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第二,中国人民大学;第三,清华大学;第四,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复旦大学。这五个大学现在构成中国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高端人才的培养基地,也就是五大国传基地,我们一般统称为国传硕士班。这样的一个基地班有效地缓解了我们国际传播人才梯队的匮乏,但是我们都知道教育都有一种相对的滞后,而这个问题是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时代都共同面临的问题。就是说在学校里学了三年,到了社会上以后,他的实践性有可能会减弱,所以现在第三个阶段,中国的国际传播,刚才提到的复杂的国际形势、变化多端的这样一种媒体技术和传播的终端,还有我们中国在全球日益发展的一种海外利益保护的高端的形势,严峻的一种形势,迫使着我们国际传播的人才培养要进行深度的改组。

       我认为,第一要加强现有的原先在干中学的那些不管是外派人员,还是媒体工作人员他们的继续教育。那么继续教育就是说要让他们在学中,在他们目标对象国具体的国际传播实践中做得同时还要有一种系统性的、政策性的、理论性的跨文化传播的这样一个培训,让他们回炉,就是外派两年,你至少得有两次,一次一两周的回炉,这是第一阶段。

       第二,我们还要加深高端的人才培养体系,原先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班,实践的导向需要继续加强,这是硕士班。

       第三个阶段,要从硕士班深入到本科班。在本科层次上,因为人才匮乏,将来越来越严峻,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就稍微往前领先了一步,我们刚刚和新华社人事局共同创办了一个“多语种国际传播实验班”,招收了24个本科阶段的多语种国际传播实验班学生,有4个语种的语言,培养他们非常深厚的专业的外语水平。然后新华社派出他们资深的记者和编辑来培训他们实践操作的能力,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来夯实他们的新闻和传播理论的基础,三家共建。语言能力、新闻传播学有专业的能力,同时还有实践操作和实习基地,这样的一种模式是值得期待的。

       总而言之,我认为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一定要加强跨文化的培训,高校内要做好顶层设计,从本科开始加强硕士和博士高端人才梯队建设。同时要加强跨文化的培训,无论是党政领导干部还是说在媒体实践前沿的要有回炉的过程。我们下一步也打算搞跨文化传播培养基地,对于全国涉外领导干部进行国际传播能力的培养,希望能够符合或者是赶上我们国际传播实践的一种需求。

       中国网:您认为我国在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上还存在那些不足和问题呢?对此,您有怎样的意见和建议?

       姜飞:不足的话,也都是实践逼着的不足。现在我认为比较严峻的或者战略性的问题是所有的这些培训相对分散化、相对零碎化,缺乏一个或者我们急需一个顶层的设计,那就是说培训应该培训什么东西?还得有前瞻性,说未来的三年或者是五年,我们的企业、外派的机构、媒体将面临着全球的、文化的、政治的、法律的挑战,要有一个研判,所以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培训机构匮乏,社会化推动的力量投入不足。从政府对跨文化培训提升,国家战略认识不足。

       如果可能的话,由国家的相关部委出面,联合高校和主要的媒体共同地成立跨文化传播培训基地,研发我们的教材,培训师资队伍,建立起一套系统完整的符合中国特色、维护中国国家利益,又和全球的传媒秩序和国际传播的格局相匹配的一个跨文化培训的体系。

     (本期人员——责编/主持人:段冰;后期:张文泉;摄影:郑亮;主编:郑海滨)

< 阅读全文 >
< 收起 >
来源:中国网
(本期人员——责编/主持人:段冰;后期:张文泉;摄影:郑亮;主编:郑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