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乡村旅游篁岭模式

打造乡村振兴的示范和标杆

——江西省上饶市篁岭村

来源:中国网 丨 作者: 丨 2019-07-18 16:26:36


 

一、基本情况

篁岭村,隶属江湾镇栗木坑村委会管辖,至今已有近600年历史,是婺源具有独特风格的徽派古村落之一。受地形限制,村庄房屋建在一个陡坡上,房屋高低错落、呈半环状分布。村内可用地十分稀少,可谓“地无三尺平”,村民晒晾农作物只能使用竹簟晒在自家屋顶木架上。篁岭村的农耕生活成就了篁岭村的“晒秋”景观,但是,随着自给自足式的传统农耕生活满足不了村民对物质条件的追求时,外出务工成为村民另一条谋生出路。由于篁岭村农民的生活生产资料大部分都在山下,交通极为不便,秋冬季节村民生活严重缺水,而汛期因街巷排水不畅发生过几次局部山体滑坡人员伤亡事故等,在政府鼓励下,村民在1993年和2002年进行过两次大规模的集体搬迁。景区开发前,村内仍有70多户330余村民居住,在住村民中大部分年轻人在外务工,平时只有老人与小孩留守村庄,整个村庄呈半空心化的萧条景象。由于村庄缺乏管理,环境卫生、教育、医疗条件极差,在住村民人心思迁,有条件的都在逐步外迁。村民搬迁后的闲置房屋,因年久失修,部分已开始腐烂,有的甚至倒塌,宝贵的“晒秋”景观逐渐消失,周边梯田逐步荒芜。面对村里大部分闲置房屋因年久失修腐烂倒塌,篁岭“晒秋”独特的景观资源逐年消失的情况,婺源县采取旅游扶贫方式对该村庄进行保护性开发。2009年,引入婺源县乡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山下新建安置新村,搬迁安置在住村民,使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彻底改善,篁岭古村的旅游资源也得到了保护与利用;同时,将120栋原址民居改造成精品度假酒店,又收购散落民间的20多栋徽派古建筑在篁岭村进行异地保护重建,打造了商业一条街——天街。天街通过休闲度假、旅游会展、民俗体验、文化演艺等综合旅游消费,取得项目收益。



二、主要做法

(一)政府引导。一方面是给予政策扶持。用小产权房办证试点和地质灾害村整村搬迁的相关政策,创造性推动村庄整体性转让、整村式搬迁、市场化开发、股份制运营,并出台政策支持县内异地古建筑在该村集中收购保护、开发运营。同时,在交通便利的公路旁建设3层新徽派风格安置房68栋,老年、单身公寓24套,搬迁人口320人,还新建小学、供水、供电、排污、硬化等公共基础设施,彻底改变了村民的生活条件,村民幸福指数大大提升。同时,随着篁岭旅游的兴旺,群众的住房也不断增值,搬迁安置房价值从建成时的市价每栋10万元,增值为现在每栋80万元以上。另一方面是给予推动支持。通过领导挂帅,全员上阵,推动了该景区试营业第二年就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2018年,成立高规格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强力推进篁岭创建国家5A级景区工作。通过专人领衔,挂点帮扶,及时协调解决景区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整村搬迁、征地动迁和设施配套等困难和问题,为景区建设扫障排碍,助力景区发展跑出“加速度”。

(二)社会投入。由当地政府在出台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将篁岭整体性开发项目规划包装、向外推介,并于2009年择优引进了有资金实力、有从旅经验、有品牌影响的婺源乡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多年来,从景点打造、索道修建、道路修缮、古建收购修复,到地质灾害防护,以及整村搬迁投入等,该公司立足特色、坚持标准,累计投入5亿多元,将篁岭打造成为融“特色地貌、优美生态、民宿民俗、互动体验”为一体的景区,使“篁岭景区”成为婺源高端特色乡村游的窗口,“篁岭模式”也成为引领婺源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标杆。2018年3月13日,篁岭再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中青旅与婺源县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篁岭二期将追加投资9亿元,景区的影响力及年纳税额将进一步增长,同时将开启上市的孵化,力争早日上市。

(三)市场运营。通过数年来的实践探索,篁岭景区形成了一套以“整村开发、生态入股、就业创业、品牌创建”为特色内核的市场运营模式。数年来,该景区以“篁岭晒秋图”为核心意象打造景区独具特色的主题品牌符号,先后获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特色景观名村、江西省首批乡村文化休闲旅游示范点、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全国“景区带村”旅游扶贫示范项目、篁岭晒秋美宿等殊荣。2018年,篁岭景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30万人次,日游客量最高达2.6万余人,预计2~3年内游客量将突破200万人次,年纳税4000多万元,投资回报开始显现,生态文化效益日趋凸显。

(四)共建共享。注重依托项目和景区发展,推动村民“洗脚上岸”,让地道农民变为旅游市场参与者,构建村民和景区的“利益共同体”,让广大群众共享旅游发展成果。一是让村民以土地、资源入股。依托当地祠堂、古树等公共资源和流转给景区的土地,拥有篁岭户籍的村民每年都可从公司旅游收益中获得分红。近几年来,群众人均年收益约450元,户均2100余元。二是让村民在景区中就业。篁岭按照“每户至少一人”标准返聘搬迁村民,共同参与景区建设,特别是女村民获得了“家门口”就业机会,原本无业可就、无入可收的“篁岭大妈”摇身一变成为“晒秋达人”,成为篁岭的一张名片,人均工资收入超过3.5万元。三是让村民在旅游中创业。依托景区发展,一批服从规划、懂得经营的村民,纷纷返迁回来在家门口创业,经营相关旅游业态。同时,这也带动了周边旅游业的兴盛,晓容、前段、栗木坑、篁岭新村等周边村庄有50余家从事农家乐经营,户均增收近10万元,篁岭村原住民从旅游开发前的人均年收入3500元提升到3万元,户年均收入从1.5万元提升为10.66万元,增幅巨大,家庭一年旅游相关收入最多近30万元。



三、取得成效

(一)保护了生态。篁岭景区的“企业运营”管理模式和“生态入股”的发展理念,打破了以往景区一次性买断乡村资源经营权的传统发展模式,创新性采取“公司+农户”形式,由景区与农户成立农村经济合作社,将村庄的水口林、古树等生态资源纳入股本,并将农民的山林、果园、梯田等资源要素进行流转,与农户共同开发农业观光体验项目,从而实现了企业与农户“共同入股、共同保护、共同开发、共同受益”的可持续共建模式。以“篁岭花海”为例,景区向600余户村民租赁了近千亩梯田,统一规划种植,打造四季花海观光园,村民也由“庄稼户”变为公司的“造景工”,实现了生态入股、红利共享的共建格局。

(二)传承了文化。该景区通过“人下山、屋上山、貌还原”的整体性打造,推动了古村特色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开发。首先是“人下山”,通过“以屋换屋”的形式,将村庄原住民集体迁往新村统一安置,并对篁岭村古建进行产权收购和修旧如旧,将120栋原址民居改造成精品旅游项目。其次是“屋上山”,投入巨资对散落在婺源各地古村落中缺乏保护的20多栋徽派古建筑实施异地搬迁保护、集中开发运营,认养人拥有经营使用权,政府资产权属不变,将之打造成景区民宿古建的“压轴名片”。最后是“貌还原”,除了建新似旧、修旧如旧,保持原有村落建筑古貌,更通过内涵挖掘、文化灌注、活态演绎等方式凸显古村文化的“原真性”和民俗文化的“原味性”,实现古村落文化、民俗文化及生态文化的完美融合。

(三)带富了百姓。旅游业的发展,撬动和促推了当地经济发展,同时也带富了一方百姓。一方面,带动地方百姓家门口就业。农户既可在景区租赁的田地里收取租金、股份分红、农作物保护价包购等方面受益,更能以田地务工、景区务工、民俗务工等形式安置就业、获取薪酬,从而实现“下山改善环境,上山从业致富”目标。目前,篁岭及周边村庄在景区就业人数占景区工作人员的70%,人均每月至少可获得2000元以上的工资收入,最高的可达7000~8000元。另一方面,带动地方百姓捆绑创业。得益于景区的市场开发和人气打造,越来越多的当地村民通过参与农家乐、交通业、旅游商贸服务业等业态经营捆绑融入、创业致富。目前,仅篁岭景区周边的晓容、前段、栗木坑、篁岭新村等村庄,有50余家从事农家乐经营的农户户均年增收5万元,“旅游脱贫”在这里已经成为现实。

(四)创造了“篁岭模式”。一是通过市场经济杠杆,对村落建筑物采取产权收购、对村民采取搬迁安置的方式,迁出原住民到新村安置。同时,在保持原有村落建筑和古村文化的“原真性”的基础上,对古建筑实施维修,并向高端食宿、会议会所、购物街、山乡休闲、民俗体验等方向发展;二是在经营上走门票与经营复合的路子,门票定位在中低价位,今后将根据国家的产业发展要求和自身经营发展状况,逐步降低景点门票,并通过休闲度假、旅游会展、民俗体验、文化演艺等综合旅游消费取得项目收益,推进旅游转型升级;三是围绕乡村文化元素主线,遵循地域民俗文化特色,在保护基础上充分利用遗留闲置的生产、生活资料,旧屋舍等资源,挖掘展示当地民俗文化,建设休闲旅游文化产业,最终将篁岭打造成中国最具民俗特色的休闲旅游目的地和民俗文化影视村落;四是采用“公司+农户”形式,成立农村经济合作社,有效整合旅游资源,将农民土地进行流转,与农户共同开发观光农业,形成经营产业链条,将农户真正融入产业项目中,达到零距离就业、足不出村就能挣钱的效果,实现公司与农户双赢。


专家评语:空心村发展乡村旅游实现成功转型的典范。创造性推动村庄整体性转让、整村式搬迁、市场化开发、股份制运营,并出台政策支持县内异地古建筑在该村集中收购保护、开发运营。通过内涵挖掘、文化灌注、活态演绎等方式凸显古村文化的原真性和民俗文化的原味性,实现古村落文化、民俗文化及生态文化的完美融合。通过企业运营管理模式和生态入股的发展理念,实现了企业与农户共同入股、共同保护、共同开发、共同受益的可持续共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