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亿城乡居民病有所医 开天辟地了不起

中国网 | 时间: 2012-03-07  | 文章来源: 中国改革报

  编者按:三年医改,民之关切。在过去3年,我国用最短的时间编织了世界上最大的全民医保网,基层用药价格下降三成,逐步缓解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难题。基层医改取得的重大成就,为进一步深化医改积累了经验,锻炼了队伍,提振了信心。

  在全国“两会”上,医改作为惠及人口最多的民生工程,作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实践,成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讨论的热门话题。他们充分肯定三年医改取得的显著成绩,热情关注今后医改的目标、路径和政策措施,为之积极建言献策,奉献真知灼见。

  为此,本报从今天起开辟《“两会”看医改》专栏,专题采访代表、委员,推出一组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三年医改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说起医改带给百姓的实惠,全国人大代表、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副县长张琼笑意盈盈:“拿五峰来说,乡镇卫生院、县医院患者增加,农民主动拿着新农合‘一卡通’就医。这种情形以前很难想象!”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去年,我国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继续扩大,13亿城乡居民参保,全民医保体系初步形成。

  百姓生活中发生的这一历史性变化,引起代表、委员强烈共鸣。

  “3年医改解决了全国老百姓的基本医疗保障。这是全世界都没有解决的问题,中国解决了,很了不起!”全国政协委员、农工民主党中央副主席张大宁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评价。

  张大宁说,发达国家用很长时间才解决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我们国家用很短的时间就解决了,这充分表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

  “医改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带来了明显的变化。”3月2日,驻鄂全国“两会”代表、委员赴京参会前,专门听取湖北省医改办、卫生厅、人社厅、财政厅等省直相关部门医改情况介绍,展开了热烈讨论。全国政协委员、黄石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王林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软硬件在提档升级,看病跑大医院的习惯正在改变。全国人大代表、仙桃市剅河镇黄桥村党支部书记丁克美感叹:“村卫生室以往破旧、简陋,现在整洁、宽敞!”全国人大代表、监利县新沟镇交通村农民朱建华则说:“看感冒,有新农合报销,自己只出几块钱。”

  “从事医务工作多年,我亲身感受着医改所带来的变化。”3月5日上午,全国人大代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副院长玛依努尔·尼亚孜听完政府工作报告后高兴地表达自己的切身感受:“政府工作报告让我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更有信心。”

  玛依努尔·尼亚孜说,新农合实施以来,从乌鲁木齐以外地方来我们医院的患者明显增多,外地患者比例已经达到54%。而且来看病的农民基本都参加了新农合,看病省了不少钱。

  “新农合补助标准又增加了,我迫不及待想要打电话给县里,告诉大家这个好消息。”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循化拉族自治县县长韩永东说,以前村民得病,多是吃两片药扛着,很少有人想到住院。“因为住院住不起啊。通过新农合,这种情况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了。”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人民医院内科心血管病学教授黄峻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00年,南京市只有30%的人口有医疗保障,很多农民没有钱看病。如今,很多地方的农民100%参保新农合。农民不仅可以看病,就是有了疑难病症也能够到大医院去看。目前,南京城区医院门诊量大幅提高,很多患者是从农村来的。“这在以前是没有的。”黄峻说。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对医改成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医改最突出的成绩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农合覆盖的范围较大,补助标准也有所提高,今年还要继续增加数额,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向。二是基本医保目录扩大,基本上常见病都能看得到。”

  “百姓病有所医,全体人民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科主任温建民教授对记者说。

  “中国医改正以悄无声息的方式将医保网与中国13亿居民连接起来。”国际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刊文给予中国医改以最高“考语”。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功成认为,我国医改强调保基本、强基层,医疗保障的普惠性、公平性明显增强。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2年要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全面推开尿毒症等8类大病保障,将肺癌等12类大病纳入保障和救助试点范围。

  “8种疾病列入2012年政府经费统筹,政府工作报告展示了今年医改的新亮点。”钟南山说,这8种疾病都是常见病。明年还将扩展12种,其中包括肿瘤、急性心梗、重症精神病、耐药结核、腭裂等重症。

  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2012年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实行医药分开、管办分开,破除以药补医机制。玛依努尔·尼亚孜表示非常支持:“公立医院改革是医改的大方向,是整个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趋势。‘以药养医’问题在目前医院发展现状下要想彻底根除难度不小,但国家的医改成果正逐步显现,随着国家对于医疗投入加大,我对目标达成有信心。”

  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赛娟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表达了自己的一个心愿。她希望国家把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增加到GDP的2%,使群众的医疗自付比例降低到30%。

  作为连续两届的全国人大代表,陈赛娟还就设立卫生基本法进行了持续调研,专门为大会提交了书面意见和议案。“当前是医改的关键时期,要特别关注公立医院、大医院的体制改革。”陈赛娟说。(记者 黄天香 任丽梅)



关于中国访谈

  智慧的对话,思想的交锋。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社会名人、国际友人做客中国访谈,解读政策法规,阐释新闻热点,讲述世界风云,倾诉人生故事。秉承权威、人文、开放、深入的原则,为网友展现不同人生的精彩历程。
中国网地址:
中国北京海淀区西三环北路89号中国外文大厦B座
邮编:100089

访谈热线

如果您想做客中国访谈,嘉宾请联系:
电话: 010-88828267 010-88828056
传真: 010-88828105
如果您有意见和建议请联系我们:
E-mail:duomeiti@china.org.cn
网友可进入论坛直接参与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