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评论:编织世界上最大医保网是民生工程的最大亮点

中国网 | 时间: 2012-05-08  | 文章来源: 中国改革报

医改评论:编织世界上最大医保网是民生工程的最大亮点

——— 一论新医改“保基本”原则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指出,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巩固三年医改成果,全面实施“十二五”医改规划,突出重点,攻坚克难,加快形成病有所医的制度保障,努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年前,在国家出台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文件中,首次提出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医改核心理念。在这个理念指导下,新医改确立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从而进一步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按照医改“保基本”原则的要求,我国开始大范围地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并力求做到将全民医保制度覆盖的人群最大化,这是新医改的切入点,也是新医改的基础和核心。众所周知,我国的国情是人口多、底子薄、基本医疗保障短缺、医疗资源总量不足且配置不合理。在这种国情下,要使95%以上的群众尽快享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大战略决策的利好,切实履行好政府的基本职责,实现人人病有所医的目标,惟一正确的选择就是采取低标准、广覆盖为特点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科学调度公共财政资金,优先保障群众多发病、常见病的治疗,让更多人从无到有享受到病有所医的制度保障。

三年间,在医改“保基本”的原则下,各级地方政府根据本地情况分别在基本医疗保障、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公共卫生等四个方面制定了阶段性必须完成的目标。应该说,“保基本”的原则为新医改划出一条非常重要和绝对的基本线。这条线的重要性,在于从制度层面上保障了老百姓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不会再“大病一夜穷”。这条线的绝对性,在于低于它,病有所医的要求便会处于“无米下锅”的尴尬;高于它,追求更多的医药卫生福利,将非基本医疗服务纳入基本医保范围或要求实行全民免费医保,便会脱离现实国情,可望而不可及。实际上,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医改也一样。医改的发展和完善取决于国力水平,随着我国经济的稳中求进,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医改“保基本”确定的基本线也会随之逐步提高,人民群众享受到的健康保障水平也会进一步提高。从这个角度看,医疗卫生的基本保障线是相对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三年来,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在医改“保基本”方面的重视程度是空前的;在医改“保基本”方面集中的精力、动员的人力、投入的物力也是空前的,而医改“保基本”原则执行后转化出来的社会效益也是空前的。三年来的医改实践证明,医改“保基本”的原则是正确的。正如李克强副总理在本次会议指出的那样,医改不仅可以增进十几亿中国人的健康福祉,解除后顾之忧,而且有利于激发内需活力,创造更大消费空间,增强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医改是三年来我国实施的各项改革中最具社会共识、最受老百姓普遍欢迎的一项改革。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一位政协委员曾深有感触地说,医改从根本上为人民群众特别是为农民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提高了民生水准,医改是本届政府民生工程的最大亮点。

三年医改之所以能让老百姓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和受到国内外舆论的普遍赞许,关键是在医改工作中突出了“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三大基本原则,把实施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让人民群众从改革中得到实惠作为新医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是由于医改工作坚持了这些基本原则,才会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基础———全民基本医保夯实,基本医保覆盖率从医改前的29.7%跳升到95.7%以上。而在新增的覆盖率66个百分点后边,是实实在在的8.6亿人口,新增的医保覆盖人口数比欧洲总人口还多了1.3亿。我国用仅仅三年时间,编织了世界上最大的医保网,这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英国出版的国际权威杂志《柳叶刀》刊文称:中国医改目标和系统战略对其他追求全民医保的国家来说堪称典范。三年医改实践说明,面对医改这个世界性难题,我国已探索出一条以“保基本”为起点的医改成功之路。



关于中国访谈

  智慧的对话,思想的交锋。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社会名人、国际友人做客中国访谈,解读政策法规,阐释新闻热点,讲述世界风云,倾诉人生故事。秉承权威、人文、开放、深入的原则,为网友展现不同人生的精彩历程。
中国网地址:
中国北京海淀区西三环北路89号中国外文大厦B座
邮编:100089

访谈热线

如果您想做客中国访谈,嘉宾请联系:
电话: 010-88828267 010-88828056
传真: 010-88828105
如果您有意见和建议请联系我们:
E-mail:duomeiti@china.org.cn
网友可进入论坛直接参与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