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长话医改:紧紧围绕基层医改 创新推进信息化建设

中国网 | 时间: 2012-05-08  | 文章来源: 中国改革报

医改以来,四川省紧紧围绕基层综合改革的核心内容,创新推进信息化建设,有力促进了基层医疗机构新机制稳定运行。现将有关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在国务院医改办的指导下,四川省积极探索以信息技术创新带动医改工作创新,促进了基层医疗机构新旧机制平稳转换。改革后,基层医疗机构普遍建立了公益性管理体制、竞争性用人新机制、激励性分配机制,规范性药品采购机制和长效性补偿机制,全省6400万农民成为最大的受益群体,基层综合改革改变基层药物采购供应秩序混乱、基层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薄弱的状况,使广大群众得到实惠,医务人员得到激励,医药卫生事业得到发展。

基层医改中,四川省积极探索以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建设为核心,以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为纽带的医改信息化建设,先后启动了3个市、20个县的试点工作,试点地区初步形成了集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保服务、药品监管和综合管理为一体的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在示范地区的带动下,全省5000个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配备了信息化设备,近30%的乡镇卫生院完成了数字化医院建设,所有行政村村卫生室都配备了信息化终端。全省信息化建设的快速推进,有力地支撑了基层医改的顺利推进。

(一)建立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提高了公共卫生服务效率。四川省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村逐户调查收集居民健康信息,在诊疗、免疫、保健、体检、慢病随访等多个环节采集信息,基本建立了覆盖城乡、全面动态反映每位居民基本健康状况和健康服务需求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

(二)加强数字化医院建设,增强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信息化建设试点地区建立了区域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搭建了检验信息交换平台,实现了县级医院为乡镇卫生院远程阅片、提供临床检验服务,实现了网络内医疗机构之间检查结果互认和共享。

(三)建立多功能“健康一卡通”,提升了医疗保障服务水平。目前全省有139个县实现了新农合即时结算,每年为农村居民减少个人垫付资金达数十亿元。示范地区还实现了村卫生室门诊医疗费用即时结算。

(四)建立药品采购供应网络平台,推动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

(五)综合利用信息化成果,提高了医改综合管理水平。

二、主要做法

(一)立足省情,科学规划。在国家医改总体框架下,四川省立足人口多、区域类型丰富、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四川省“十二五”医药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实施方案》等,明确了重点建设任务,即重点加强基层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监管和综合管理等业务应用,重点建设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基础数据库,重点构建卫生信息专网。

(二)政府主导,强化保障。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把卫生信息化建设作为深化医改的有力抓手和重要支撑,纳入年度政府民生工程,在资金安排、人员配备等要素保障上给予大力支持。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也都把卫生信息化建设作为医改重要内容,加大投入,全力组织实施。全省已有10个市专门成立了卫生信息中心,147个县建立了卫生数据中心和专门管理机构。2011年,全省投入卫生信息化建设资金8.56亿元。

(三)试点先行,整体推进。四川省采取试点先行、示范引路的方式,选择3个市对不同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分别进行试点,对相对比较成功的新津模式,选择20个县进行示范推广,并通过20个县带动所在市州信息化建设。去年6月省政府在新津县召开了全省卫生信息化建设现场会,在总结医改信息化试点工作基础上,对全省整体推进信息化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目前全省基层医改信息化建设已全面推开,国家下达信息化建设项目工作正平稳有序推进。

(四)加强培训,突破瓶颈。四川省高度重视并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信息化人员培养和培训工作,有效地缓解了基层信息化建设人才瓶颈制约。一是与专业IT企业合作,投入上百万资金,连续三年培养150名卫生信息化技术骨干。二是发挥专业学会作用,开展信息专业实用技术培训,全省累计培训1827名信息化管理骨干。三是邀请专家和医疗服务软件开发团队深入各市、县(区)举办培训班,对卫生管理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和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进行全员培训。(作者: 中共四川省委常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 魏 宏)

(本文系作者在全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的书面发言)



关于中国访谈

  智慧的对话,思想的交锋。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社会名人、国际友人做客中国访谈,解读政策法规,阐释新闻热点,讲述世界风云,倾诉人生故事。秉承权威、人文、开放、深入的原则,为网友展现不同人生的精彩历程。
中国网地址:
中国北京海淀区西三环北路89号中国外文大厦B座
邮编:100089

访谈热线

如果您想做客中国访谈,嘉宾请联系:
电话: 010-88828267 010-88828056
传真: 010-88828105
如果您有意见和建议请联系我们:
E-mail:duomeiti@china.org.cn
网友可进入论坛直接参与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