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医改阶段性目标实现 惠及亿万民众

中国网 | 时间: 2012-06-19  | 文章来源: 中国网

《实施方案》确定了2009—2011年五项重点改革任务,即: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根据各地各部门改革进展情况综合分析判断,五项重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实现了预期目标。

(一)全民基本医保制度框架全面建成,“病有所医”迈出了关键性步伐。全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是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基础和核心。经过三年改革,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镇居民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为主体,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为兜底,商业健康保险及其他多种形式医疗保险为补充的中国特色医保制度体系初步形成,织起了世界上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安全网,为城乡居民“病有所医”提供了制度保障。

1、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全体城乡居民。截至2011年底,城乡居民参加三项基本医保人数超过13亿人,比改革前增加了1.72亿人,覆盖率达到了95%以上,超过预定目标5个百分点。职工医保参保人数达到2.52亿人,2008-2011年中央财政共安排509亿元重点解决了近800万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的参保问题,将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纳入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全面推开,参保人数达到2.21亿人,重点解决了城市中“一老一小”、大学生以及流动人口的参保问题。新农合参保人数达到8.32亿人,增加1700万人。

2、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大幅提高,从2008年的每人每年80元提高到2011年的200元(2012年已提高到240元)。2009-2011年,全国各级财政共安排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补助资金4328亿元,其中中央财政1732亿元。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逐步提高,分别从2008年的54%、48%均提高到2011年的70%左右。所有统筹地区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都提高到了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当地居民年可支配收入和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且不低于5万元,实际最高支付限额全国平均已分别达到24万元、13万元、7.98万元。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保障范围由住院延伸到门诊,在98%的统筹地区建立了门诊统筹,既保了大病,也兼顾了小病。

提高特殊大病保障水平试点,96.4%的县提高了农村儿童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保障水平,困难家庭患儿看病费用实际补偿比例从2008年的40%提高到70%—90%,近3万名患儿从中受益。2011年又将终末期肾病、重性精神疾病等6类重大疾病纳入试点范围,超过20万患者获得补偿,实际补偿比均接近65%。2011年与2008年相比,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参保人员住院费用个人自付比例分别下降8个和23.9个百分点,困难群众看不起病问题得到明显缓解。

3、基本医疗保障管理服务不断创新。为方便群众就医结算、规范医疗行为和放大基本医保成效,各地在基本医疗保障管理服务创新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一是推进即时结算。推广就医“一卡通”,发放社会保障卡1.99亿张。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在统筹地区内普遍实现了医药费用即时结算。18个省份城镇基本医保实行了省内异地就医联网结算,部分省份开展了跨省“点对点”联网或委托结算,减少群众“跑腿”、垫资。二是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各地普遍开展按病种、按人头和总额预付等支付制度改革,不断强化医保对医疗服务的监控作用,探索建立激励与奖惩并重的有效约束机制。三是着力提高基本医保统筹层次。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基本实现地(市)级统筹,部分省份实现省级统筹,增强了医疗保障的互助共济能力。四是推进基本医保制度城乡统筹。全国5个省级区域、41个地市、162个县(市、区)开展了城乡医疗保险一体化探索。

4、医疗救助制度进一步健全。为了充分发挥医疗救助的“兜底”作用,让更多的困难群众得到就医保障,改革以来,扩大了医疗救助的覆盖人群,开始将低收入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低收入家庭老年人等特殊困难群体纳入保障范围;全面开展了住院救助和门诊救助,取消了医疗救助起付线。救助人数和标准大幅提高。2011年全国城乡医疗救助总人次达8887万,与2008年相比增长54%;救助资金支出186.6亿元,增长158%。2009-2011年,全国各级财政共安排医疗救助资金376亿元,其中中央财政约254亿元。同时,推动医疗救助与慈善事业建立有效衔接机制。

商业健康保险得到积极发展。2011年共有近百家保险公司经营健康险业务,保费收入达到691.7亿元,同口径比2008年增长了39.4%。一些地方还积极推动商业保险参与各类基本医保经办管理,探索利用基本医保基金购买商业保险,放大了基本医保的保障效果。

(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轨到新的运行机制。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本次医改的一大制度创新,以基本药物制度撬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并建立起新的运行机制,是强基层的治本之举。经过三年攻难克坚、强力推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从无到有,初步建立,“以药补医”机制得到破除,群众用药负担明显减轻,基本药物质量安全得到较好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基本完成,开始转轨到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新机制。

1、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实现全覆盖。2009年8月,国家发布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遴选确定了307种基本药物。各地根据当地实际和群众用药习惯,又增补了部分品种,平均增加210种,基本满足了群众在基层用药需求。为有效遏制基层药价虚高现象,建立了新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按照新办法实施招标采购和取消药品加成,基本药物价格比制度实施前平均降幅30%左右。为确保基本药物质量安全,实施了基本药物全品种覆盖抽验和电子监管,对所有中标企业进行动态监控,药品质量安全保障得到明显提高。2011年7月底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在政府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经全面覆盖,提前实现改革目标。与此同时,有序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向村卫生室和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延伸。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全面实施,大幅降低了基层群众的用药负担,逐步规范了基层医务人员用药行为,结束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几十年“以药补医”的历史。

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了新的运行机制。在落实基本药物制度的同时,各地同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2011年底基本完成改革任务,建立起了五大运行新机制。一是建立起公益性的管理体制。明确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基本实现每个乡镇有一家政府办卫生院,主要职责是为群众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建设、设备购置由财政予以保障,人员和运行经费多渠道保障。为充实和稳定基层人才队伍,普遍开展人员核编定岗工作,乡镇卫生院按农业户籍人口1‰左右核定,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相应制定了编制。截至2011年底,全国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核编总数达到了150多万,比改革前增加了63万多。二是建立起竞争性的用人机制。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破除身份界限,实施“按需设岗、按岗聘用、竞聘上岗、合同管理”的岗位管理制度,逐步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 的用人新机制。对不具备从医资质的人员,进行合理分流,优化队伍结构。截至2011年底,安置落聘人员71655人,清理清退不符合条件人员47994人。三是建立起激励性的分配机制。建立了以服务数量、质量、效果以及居民满意度为核心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考核机制,考核结果与经费补助挂钩,与个人收入挂钩。全面推行绩效工资制度,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绩效工资分配重点向一线人员、业务骨干倾斜,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适当拉开收入差距,形成有激励、有约束的内部竞争机制。改革前后相比,基层医务人员人均工资水平普遍得到提高。四是建立起规范性的药品采购机制。2010年11月,国务院出台了《建立和规范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的指导意见》,推出了招生产企业、招采合一、量价挂钩、双信封制、集中支付、全程监控等六方面创新举措。这不仅仅是采购模式的变化,也是对药品生产流通秩序、药品供应配送模式、政府监管模式的一场深刻变革。各地严格按照新的药品采购办法要求,规范药品招标采购秩序,大幅降低了基层药价。五是建立起长效性的补偿机制。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收入明确为依靠财政投入和医疗服务收入两个渠道,对经常性收支差额部分由政府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办法足额补助。目前,这项政策基本得到落实,保障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正常运转。为解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长期发展的后顾之忧,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清理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的意见》,保障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顺利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政府投入和医保支付等为主的补偿渠道初步形成。据10个省调查数据,改革后财政和医保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入的补偿比例平均达到72%,比改革前提高了22个百分点。

(三)覆盖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面貌焕然一新,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经过三年的建设,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促进了结构调整,覆盖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建成,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软硬件”都得到明显加强,在国家整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软肋”状况已初步改变,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和农村医疗卫生资源不足的矛盾得到有效缓解,基层的“网底”功能开始显现,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方便、可及程度得到明显改善。

1、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建成。改革这三年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投入最多、建设规模最大、条件改善最明显的时期。在农村,三年来,中央投资430亿元,支持了2233所县级医院(含县级中医院)、6200多所中心乡镇卫生院、2.5万多所村卫生室的建设,投入160多亿元用于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设备购置,并且重点投向中西部地区和边远地区的农村。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健全,基本实现村村都有卫生室、乡乡都有卫生院、每个县都有达标县级医院的目标。在城市,中央投入41.5亿元,支持了238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可及性不断提高。

2、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加强。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是本次医改在全国层面推行的一项全新制度,对于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促进医疗卫生服务模式转变意义十分重大。2011年7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全科医生制度框架和主要任务,要求到2012年每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制度实施以来,启动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专项规划,首批支持127个基地建设,安排3.6万多名基层机构在岗人员进行了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为中西部乡镇卫生院招收定向免费医学生1万多名,主要进行全科医学教育。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探索推广,目前已有41.5%的城市在辖区内推行社区全科医生团队服务和家庭签约医生服务。此外,为中西部地区招聘乡镇卫生院执业医师2万多人,累计为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室分别开展培训达194.3万人次、117.9万人次和324.7万人次。同时,大力开展长期对口协作、对口支援,吸引人才下基层。通过三年改革,在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明显加强的基础上,全科医生制度的大力推进,促进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等软件水平的不断改善,进而有效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使人民群众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信任度增强,“小病在基层、大病去医院”的就医新观念逐步形成。

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模式开始转变。这次医改进一步明确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功能定位,逐步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功能开始从“重治轻防”向“预防为主、防治并重”转变,从提供专科服务为主转变到专科和全科诊疗并重,从与大医院无序竞争转变到分级诊疗、分工协作、有序就医,从坐堂行医转变到上门服务、主动服务。为促进上述转变,政府在财政资金上给予充分保障,在人员编制上充实队伍特别是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得到明显加强,由原来每个机构1-2人增加到4-5人。许多村医有一半的时间从事公共卫生服务。服务模式的转变,将有效促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回归到应有的功能定位,推动基层医疗卫生事业朝着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

(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深入开展,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是贯彻落实预防为主方针、全面增强全民族健康素质的重大举措和具体行动。三年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超额完成,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传染病防治明显加强,有力地推动了卫生发展模式从重疾病治疗向全面健康管理转变,对保障群众不生病、少生病正在发挥出积极的效应。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国家根据公共卫生服务需要和财政承受能力等,在全国城乡实施10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和卫生监督协管(2011年新增项目),对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进行有效干预。各级政府全面履行职能,投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经费标准城乡统一、逐年提高,从2009年全国人均15元提高到2011年的25元。2009-2011年,中央财政共安排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395亿元。稳步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累计对适龄儿童接种疫苗10.85亿剂次,常规免疫规划接种率继续保持在90%以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人数分别达到6128万和1667万,建档率达到68.8%。建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档案并开展随访管理278.6 万人。孕产妇、0-6岁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人数分别达1614.3万人、8116.4万人、1.1亿人。中央财政支持地方病防治项目3.52亿元,积极开展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大骨节病、克山病等重点地方病防治监测、健康教育、能力建设等。

2、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惠及亿万群众。国家和各地区针对重大疾病和重点人群健康问题,制定和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预防和处置。三年来,各类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累计覆盖近2亿人。其中,免费为6832万名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加速了我国乙肝控制进程。免费为109余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改变了患者的人生。对2726多万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提供补助,农村住院分娩率达到98.1%,超额完成目标。免费为1169万、146万农村适龄妇女分别开展宫颈癌、乳腺癌检查,免费为2356万农村育龄妇女补服叶酸,对 8144名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分娩实施干预措施。为燃煤型污染氟中毒病区168.9万农户改炉改灶,建设1401万户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

3、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有效提升。三年来,中央财政投资156亿多元提高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支持2150个县级卫生监督机构、544个精神卫生专业机构、802个县级急救机构和2262个县乡计生服务站建设,支持2234个中西部地区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和2272个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设备购置。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和主体地位。

(五)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有序推进,积累了有益经验。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医药卫生事业发展中的许多问题反映在公立医院,公立医院改革是医改的重点和难点,三年改革任务主要是推进试点,探索改革路子。三年来,在17个国家试点城市、37个省级试点城市、超过2000家公立医院,开展了改革试点。坚持上下联动、内增活力、外加推力的原则,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的具体实现形式,全面推行便民惠民措施,改革试点取得积极进展。

1、体制机制创新探索积极推进。一是改革治理机制。完善对公立医院的激励约束机制,试点城市围绕合理划分政府与医院管理者责权、完善院长选任标准、建立健全对院长的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建立理事会等多种形式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二是改革补偿机制。试点城市通过降低或取消药品加成、剥离医院药房以及实行医药收支两条线管理等途径,探索医药分开。同时,加大财政投入,调整医药价格,改革医保支付方式等措施,对公立医院进行多渠道补偿。三是积极探索公立医院“管办分开”体制改革的有效实现形式。一些试点城市采用了大卫生体制下的管办分开,也有一些试点城市在卫生行政部门外设立办医机构。四是改革监管机制。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完善监管制度建设、创新监管手段、多方参与监管等措施,强化政府全行业监管职能。五是改革人事和完善分配机制。试点城市积极完善编制管理办法,探索实行按需设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人事管理制度。同时,不断完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同步推进医疗卫生资源优化配置,84.2%的地级市制定了区域卫生规划,86.3%的地级市制定了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不断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2、便民惠民措施全面推行。各地建立了预约诊疗制度和分时段就诊制度,开展双休日和节假日门诊,190个县开展了医师多点执业,方便群众就医。所有三级医院和82%的二级医院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积极创新服务模式,49.2%的公立医院(3467家)的2.5万个临床科室开展了临床路径管理,77.5%的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参与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城市大医院“三长一短”(候诊时间长、交费时间长、取药时间长,看病时间短)问题逐步缓解,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有了较大改善,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

3、多元办医格局加快推进。2010年11月,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加快推动社会办医的指导思想和政策措施。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落实文件精神,清理、修改涉及非公立医疗机构准入、执业、监管等方面的文件,许多地方出台了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文件,在将民营医院纳入医保定点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支持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2011年,新增非公立医疗机构1.3万多个;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达到52.06万张,占总床位数的12.7%,较2010年底上升约3个百分点。一些省份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达到本省总床位数的15%以上。

总体看,三年医改起步稳健、进展顺利,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和明显成效。全民基本医保初步实现,基层服务能力明显加强,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公平性显著提高。特别是基层医改实现了“四提高、一降低”的显著成效,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效率明显提高,基本药物价格明显降低。人民群众得到了很大的实惠,对医改普遍比较满意。国际社会也给予积极评价,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认为,中国医改五项重点工作的主题,将引领中国卫生体系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世界银行认为,为13亿人解决医保问题非常重要,中国在这方面走在了世界前面;世界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认为,中国医改的目标和总体战略是值得效仿的,中国在为全民提供平价且公平的基本医疗服务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实践证明,改革方向正确、路径清晰、措施得力、成效巨大,有力推动了民生保障和改善,加强了社会事业建设,促进了社会和谐和公平正义。经过三年努力,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由2008年的40.2%下降到2010年的35.5%,预计2011年继续下降,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所缓解;反映国家整体健康水平的一些重要指标明显改善,孕产妇死亡率从34.2/10万下降到26.1/10万,婴儿死亡率从14.9‰下降到12.1‰。全社会的改革共识进一步扩大、信心更加坚定,形成了党和政府赢得了民心,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医务人员受到了鼓舞,卫生事业得到发展的多赢局面。

从更广泛的意义看,医改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作用开始显现。一方面,医改在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人事制度改革、收入分配结构调整以及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为推进社会领域乃至更广领域改革积累了经验。另一方面,通过医改,一定程度改善了城乡居民消费预期,卫生需求得到释放,卫生投资规模扩大,带动了制药、医疗器械以及健康照料、物流、信息化等相关产业发展,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创造了好的条件。



关于中国访谈

  智慧的对话,思想的交锋。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社会名人、国际友人做客中国访谈,解读政策法规,阐释新闻热点,讲述世界风云,倾诉人生故事。秉承权威、人文、开放、深入的原则,为网友展现不同人生的精彩历程。
中国网地址:
中国北京海淀区西三环北路89号中国外文大厦B座
邮编:100089

访谈热线

如果您想做客中国访谈,嘉宾请联系:
电话: 010-88828267 010-88828056
传真: 010-88828105
如果您有意见和建议请联系我们:
E-mail:duomeiti@china.org.cn
网友可进入论坛直接参与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