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访谈 | 外国使节看中国 | 专家学者 | 名人名家 | 商界精英 | 人物故事 | 网上直播 | 视频中国
 浏览中国网栏目

国防科工委介绍首次月球探测工程情况

中国网 | 时间: 2007-12-04  | 文章来源: 中国网

[孙家栋]中国、日本开展绕月探测的科学目标有类似,都包含了绘制月球全图、月球资源调查、地月环境探测等主要目标。这说明,首次探月的国家在科学目标的选择上有着相近的认识。中国、日本开展绕月探测的科学目标又各有创意,体现出了各国科学家独特的想象力。嫦娥一号将在世界上首次利用微波的方法探测月壤特性;日本的SELENE -1探测器携带了2个子探测器在世界上首次探测月球背面的重力场。总体上说,中日两国的月球探测处于同一个阶段,各有特色,各有所长。 [2007-12-04 11:03:42]

[主持人]据报道参与工程研制的中层以上的骨干平均年龄仅为35岁,请问:我国如何抓好人才队伍的建设?另外,在人才队伍的建设过程中有没有遇到突出的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2007-12-04 11:04:21]

[陈求发]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是事业的兴业之本,固业之基,发展之源。在人才队伍建设中,我们统筹规划,以高层次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实施“511工程”、“国防科技工业创新团队计划”、“国防科技紧缺人才计划”、“国防科技特需人才集聚计划”等人才建设工程,加强创新型人才和创新群体的培养。 [2007-12-04 11:04:36]

[陈求发]根据统计,首次探月工程研制队伍的平均年龄不到40岁,45岁一下的科研人员占到了近90%。月球探测工程真正成为了一项凝聚人才、培养人才的工程,实现了“出成果、出经验、出模式、出人才”的目标,为我国进一步开展深空探测科学研究储备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资源。 [2007-12-04 11:05:40]

[主持人]据了解,在绕月探测应用委员会中有8名来自香港和澳门的科学家参与其中。有网民问:为什么邀请他们参与?今后这种参与是否会扩大? [2007-12-04 11:06:37]

[栾恩杰]绕月探测工程是国家重大科技工程,我们希望通过重大航天工程的实施,为我国空间科学研究和探测技术研发搭建一个高层次的合作平台。为充分发挥和调动全国各方面的科研力量,共享取得的科学数据,我们邀请全国各地相关科研院所和高校相关专业的专家,组织成立工程科学应用专家委员会,其中包括香港、澳门的科学家。一方面是他们能够积极响应,希望能够参与其中;另一方面他们都具有相关的科研能力。 [2007-12-04 11:07:43]

[主持人]台湾会参与吗? [2007-12-04 11:08:53]

[栾恩杰]这个门我们始终是开着的,希望台湾科技界的学者和专家可以参加祖国这样一个航天活动。国家航天局正式宣布过,欢迎台湾的科技界踊跃参与我们的活动。但至今没有得到任何回话。 [2007-12-04 11:09:36]

[主持人]台湾地区也在积极发展航天产业,对台湾地区航天发展有什么样的评价?中国大陆和台湾进行航天合作有这方面的计划吗? [2007-12-04 11:10:11]

[陈求发]我们支持台湾地区以和平应用为目的发展航天技术,改善台湾人民生活,发展经济,促进科技创新。我们欢迎合作,未来我们将按国家的相关对台政策考虑相关事宜。 [2007-12-04 11:11:33]

[主持人]探月成果的开发和利用方面,首次探月成功对普通百姓意义何在?  [2007-12-04 11:14:03]

[栾恩杰]一是鼓舞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二是航天技术离百姓很近,可以在通讯、气象、导航等方面提高科技水平。三是月球探测是发展航天技术的一种探索性工程,将带动很多新技术的发展,而这些技术通过转化能够在国民经济领域广泛应用。但是航天新技术为百姓生活服务需要有一个技术转化的过程。 [2007-12-04 11:15:01]

[主持人]请四位嘉宾跟我们网友说句话。 [2007-12-04 11:16:31]

[孙家栋]非常感谢各位网友对航天的热爱、对航天的支持。谢谢。 [2007-12-04 11:17:16]

[栾恩杰]全国人民的支持和网友的厚爱,也是我们航天发展的动力。 [2007-12-04 11:17:09]

[胡浩]希望网友们多听像中国政府网这样主渠道的信息,要相信我们的航天技术和科技实力,不要信谣,不要传谣。 [2007-12-04 11:17:41]

[陈求发]衷心感谢所有网友朋友,感谢全国人民,包括国际社会各界朋友,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关心、支持。 [2007-12-04 11:20:18]

[主持人]今天,透过这次访谈,我深深感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我们可以很自豪地说,月亮,我们来了。我们也了解到成功背后付出的艰辛。非常感谢网友对本次访谈的关注,访谈到此结束。  [2007-12-04 11:22:37



   上一页   1   2   3   4   5  6  


 
|相关报道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396 (2007.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