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积极打造统筹城乡改革试点
时间: 2010-03-07责任编辑: 王瑞芳2010全国两会_中国网

 

全国人大代表 中共广东省中山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启红

 

2010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广东省中山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启红接受了中国网的采访。以下是文字实录:

中国网:您对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有什么体会?中山市如何落实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精神?

李启红:总理工作报告明确要求发展战略性的新兴产业,特别提到发展新能源产业,我觉得总理这个提法确实符合中国的国情,因为中国现在提出要发展低碳经济,新能源产业是低碳经济很重要的产业,这块工作我们中山也有基础、也有考虑,因为我们有风力发电的设备,有新能源稀缺的动力驱动系统,还有新能源电池,我们中山的企业都生产出来了。我们提出经过三年的努力,新能源的产业产值要超过1000亿,市财政要拿1个亿出来作为产业扶持的专项资金,来促这个产业的发展。因为我们今年明确的工作思路是调结构、增后劲、促发展、惠民生,为什么把增后劲提到那么重的位置呢?因为惠州公开说三年超中山,我们讲有压力就有动力,所以我们有很强的紧迫感。   

我们提出要打造百亿企业、千亿产业集群,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十来个百亿的企业起码过千亿,因为惠州大项目一下都过千亿我们就可以通过十来个企业,他是一个项目我是十来个企业。新能源这块我们要打造千亿的产业集群。今年中山的小家电这块也可以打造千亿产业集群。接下来新能源的发展,我们希望国家能够在扶持产业资金方面明确,因为政府工作报告讲了,希望能够加大投入,但是没有明确大致投放多少,我们希望国家能够明确,国家和地方两级政府要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投入,这是我一个方面的思考和建议。

第二,总理工作报告很明确提出“有计划、有步骤的解决好农民工在城镇的生活、生产问题”,我觉得这个提法确实说出了广大农民工的心声,也说明中央和国务院对农民工的关心,实际上非常符合广东的实际,因为现在广东外来农民工比较多,比如中山,现在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口已经是11,也就是说农民工,特别是农民工的人才队伍成为了中山一个很重要的建设队伍,我们考虑按总理的要求如何让他们生活得更有尊严,生活得更有幸福感,我们三年前已经探索了一种叫值分制管理办法,按照他的年龄、学历、贡献按分值算,比如他是参加义务捐献的可以加分,见义勇为的也可以加分,弘扬一种精神文明的风尚,能够达到一定分值的我们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解决入户口的问题,还有解决小孩入读公办学校的问题。现在我们已经有4700多个外来务工人员的小孩入读了公办学校,我们每年政府公布一次,按照我们城市的承载能力来公布一次数字,今年我们很明确,入户口是3000,他们的子女入读公办学校的是6000,我们的承载能力已经有1万多到2万,因为有些家属是随迁的,进户口以后要随迁,所以我们的承载能力一定要留一万多才可以放3000。这个今年已经实行了,下一步希望在国家层面研究。

农民到城市入户以后,原来的土地如何处理?我相信很多农民工也不大想把土地退出来,这个问题到底怎么处理,希望国家这个层面去研究、去解决,我们作为一个小小的地级市是办不了的,也希望国家加大推值分制管理的办法,因为我觉得这是探索农民工进城制度设计的问题,农民工要进城了有一个制度的设计,我们在探索这个做法,所以希望国家加大对农民工进城制度设计的探索,也包括农民工的户口和他原来的土地如何处理,所以希望国家在这方面能够有一些大的力度。

    中国网:刚刚您谈到国家层面对一些农民工在异地务工的情况,我们注意到中山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6000个学位,3000个入户。

    李启红:这是今年的,一年公布一次。

    中国网:今年中山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综合改革试点是吗,在这方面市长有没有怎样规划,怎样把试点工作在全国做出探索,怎样统筹城乡工作?

李启红:我可以简单跟你说一下。因为总理工作报告里面也提到加快城乡通州的发展。实话实说,我作为基层的代表,我认为这个任务相当艰巨。因为我看了一下《政府工作报告》公布的数字,现在城乡居民的收入比是3.41,中山这方面还比较好,我们是1.71,而且我们的城镇化率达到86.7%,有个好的基础,所以我们现在成为珠三角规划纲要里面的一个试点城市,我们提出五个一体化,也包括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环保、公共服务实现一体化,在这个基础上我觉得目前重要是抓好两个方面,一是加大对公共产品的投入,特别要向农村进行倾斜,因为这方面你要实现城乡一体化一定要加大对农村的投入,特别是在基础设施以及其它方面的投入。

比如中山,我们现在为了解决农路水泥化这个问题,我们每年财政投入大概1.25亿,我们的目标到2011年,所有农路现在已经泥化了我们要把它全部解决水泥化,这是当前要做的很重要的一件工作。第二件工作,要实现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

为什么这样讲呢?一个农民温饱问题解决以后想得比较多的是两个问题的后顾之忧,第一,得了大病怎么办,因为往往一个家庭平时生活还是不错的,有一个人大病他就反贫。第二,老了以后怎么办?往往思考的比较多是这两个问题,中山现在下很大的力度加大对社会保障这方面的投入,比如08年我们投入了2.1亿,09年我们投入2.6亿,增加了25%,今年规划是3.25亿,刚好比去年增了30%,我们的目前就是要解决老百姓养老保险的问题,2008年我们实现了所有城乡居民都有一份住院的医疗保险,最高保的12万,个别困难的可以20万,也就是说大病基本上就没有后顾之忧了。到去年底,我们所有农民自愿参加的都有一份养老保险。今年我们提出,养老保险实现城乡一体化,是什么概念呢?把原来的农保转为城保,因为农保待遇差了一倍,农保是300多,一转城保就700多了,等于农民的养老费翻了一番,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两年的努力,今年一年,明年一年,所有农民的农保就转为城保,我认为这是实实在在给老百姓得到改革开放30多年最看得见、摸得着、最实在的实惠,我们在原来提出“五个一”我们做了大量工作的基础上,我觉得目前要抓的很重要的是这两条。

    中国网:还有一个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里面提到去行政化问题,就是高校去行政化问题在很多地方都有很大的反响,中山在04年的时候在基础教育里率先实现了去行政化,您能不能介绍一下这方面我们的经验,为什么中山市在那么多年前就已经有这样一个大胆的突破?

    李启红:中山是孙中山先生的故乡,我们一直都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04年提出教育人事制度的改革,取消我们校长的行政级别,当时也有一定的阻力,但是经过现在的实践,大家还是拍手叫好。

    中国网:中山市的做法说首家我不敢说,但最起码是特别靠前的。我想听听我们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或者经验?

    李启红:实际上中山现在农保转城保,中山整个保险制度体系的建设在全省我们是率先的,全国怎么样我就不好说,我也没有去做调查研究,我们全省是率先的。现在我们农保转城保有1/3的镇已经转了,现在分两年,每年是三分一,去年我们已经开始做了,我们通过三年把它解决,农民保险金刚好是翻一番的,300多变成700多,实话实说,作为一个农民来说,他真的没有大的后顾之忧了。

    中国网:今年珠三角都有一个用工难的问题,中山会采取哪些措施来吸引劳动力到中山来就业?

    李启红:中山在这方面确实跟其它城市一样,但是我想有个很明确的观点,今年我们能够返岗的人数在80%-90%,说明返岗率是比较高的。现在缺工是两个方面,一是去年这个时候订单确实萎缩,今年的订单多了。二是企业确实是在增资扩产,比如我们的格兰仕,它是增资扩产了几万个平方米的产房,一下子需要工人7000多,它属于一种生产的增值扩产,中山现在缺工主要是两个方面,我们做了一个研究,第一,我们政府拿了300万,建立一个扶持的资金,也就是鼓励我们到劳工比较充足的省、市、县,甚至乡去设点来招工,而且鼓励开招聘会,这两块我们给予补贴。另外,对于搞得好的镇和企业招工好的我们给予奖励,又有补贴又有奖励。第二,由我们劳动社保局牵头,有一个规划,希望一个镇或者几个镇联合,到劳工和我们关系比较好的省、市、县、乡设招工点,但现在我们在茂名、湛江、清远这几个市设了点以后,设了长期的招工点,看起来效果还是挺不错的。第三,我们通过各种招聘会。第四,我们还在车站设咨询服务点,就是一下汽车我们就可以立刻找到工作,这项还是很灵,比如格兰仕,在汽车站可以招到300多人,我们引导企业提高工资待遇。在中山这种环境,我们算了一下,如果基本工资能够有1800元,加上有些加班,能超过2000块钱,工人就比较稳定了。另外,人性化的管理,我们引导企业有10%没有返岗的,我们要求每个企业都给他们去个电话,第一是拜个年,第二是过问一下,第三是如果他还没有工作动员他返岗,现在看起来通过各种措施,中山在这方面还是没有问题的。感谢朋友的关心。

    中国网:刚才您提到在中山领导企业如果给工人的工资大概有1800元,再加上加班待遇2000元左右的话,工人的流动性相对比较稳定,请问今年中山市想过要工资最低线吗?

    李启红:现在我们在引导企业去做,而且现在中山有一个特点很明显,好的企业招工一点都不难,有品牌的好的企业,我发现现在他们找工作都很看中企业的前途,名牌企业,有品牌的,好的企业招工一点都不难,现在难的就是中小企业,我们在这方面要动员各级的党委政府要全力帮助企业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我来开会以前专门开了一个会议做了部署,现在看起来问题不大。

 

相关资料:

 

·中山市关于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的建议

·中山市关于建立国家新能源产业基地的建议

·中山市关于探索农民工进城制度设计的建议

 

 

[我要纠错] [推荐] [收藏] [打印] [ ] [关闭]
网友留言 进入论坛>>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版权与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