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调整产业投资结构缩小贫富差距
时间: 2010-03-07责任编辑: 王瑞芳2010全国两会_中国网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 李强

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网联合新浪新闻邀请国家统计局副局长李强,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方面问题与网友进行交流。以下为内容实录:

主持人:目前我国东、中、西部差距很大,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是否有难度?

李强:2020年在全国实现小康社会,并不意味所有地区都达到,这是平均水平。

主持人:那在平均线下的那些地方呢?

李强:严格讲,从全面小康社会,我们分了23个指标来看,某一个地区,某一个指标里面略有差距,并不意味着整体达不到,还有超前,不能说23个指标齐刷刷都是一样的。

主持人:这样的话就好比把富人的收入和自己的收入加在一起,然后就说中国的职工工资水平达到了什么程度?

李强:为什么今天说两方面,既要说中国的,还要说四大区域,还要说三十几省市区。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不能用全民的数据否定分地区,用分地区否定全面的。刚才我说的从整体来看,建设没问题,四大区域也没问题,从31个省份主体也没有问题。可能到了某个西部地区,23个指标最多有一两个指标完不成,这就算进入了,就是主体进入。

中国是公有制,但不是说全部都是国有制,中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意味中国是全部国有制、集体所有制,它的主体是什么?主体还是国有制、集体所有制为主导,看问题要看主体。

主持人:那主体部分怎样界定和定位呢?

李强:全国肯定是大部分达到,31各省市的绝大部分都达到了指标,是达到了。只有个别的省,个别的指标没达到,那也算是主体进入小康社会了。

主持人:要建设全面小康主要就是要缩短贫富差距,那这种主体进入小康的标准来看,及其容易造成更大的贫富差距。

李强:咱们的目标是2020年,大家都在努力,从目前的进展情况来看,应该说31个省市全面达到问题不大,我估计将来有个别省达不到,像环境保护,GDP能源消耗,这些方面可能会有些差距,但也只是个别省,个别指标。例如,一个省一共有23个指标,这个省有20个指标达到,全面小康社会,我全没有达到,这个恐怕不能这么说。

主持人:这次来自哥本哈根的声音是,把低碳元素纳入到GDP考量。这种低碳经济,这种考量对统计的格局和统计指标有什么影响呢?

李强:从统计来说,低碳,我们检测的能耗还有排放的指标,包括环保的一些指标,统计方面基本上没有问题,更多是面临国际的压力,更多是怎么样应对。统计,我们是要更加真实、客观提供我们的数据,方法上我觉得基本上跟国际接轨,从统计来说,要防止有些地方弄虚作假。

主持人:那是要增加一些新的指标吧?

李强:不是要增加新的东西,对我们来说,怎么有更好的全面、客观、真实反映出来。比如有些地方完成不了,有一些虚假的东西,我们用的方法更加的客观,真实的反映它们。

主持人:那您觉得现在这23个指标能够比较准确、客观的反映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吗?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李强:目前来讲,相对比较科学、客观,人的认识没有绝对,从目前的认识,从国家方面,我们征求各个部门的意见,认为这六个方面23个指标还基本上能反映小康社会,其中比重,例如许嘉璐刚刚提到的文化指标。文化建设,是我们其中一项,经济还是基础。文化建设、社会和谐、生态文明各个方面都要有体现。

主持人:这些指标全是客观的指标?没有什么指标反映民生民意?

李强:目前来说,这些指标中大部分是所谓的客观指标,一部分主观指标,比如说对政治、民主方面的反映,民意调查也有,不能说完全没有。

主持人:民意调查是怎么样来进行的呢?

李强:通过抽样调查。我们全国有870多个县建立了调查队,占全国县数三分之一。在每一个县中,又抽若干个阶层的,应该说非常广泛。

主持人:去年提出了四个建设全面小康的关键点,你觉得有哪些是改善比较大的?

李强:现在这四个方面,第一个是发展经济,发展经济百分点提高比较快。但是去年有一个什么问题,第四季度是经济危机,发展速度略低于06的发展速度。生活质量方面,也是进展不错的,特别主要是反映了一个问题,我们的生活质量方面,一是人均可支配收入,还有一个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一个住房的改善,这几方面应该说提高的也是不错的。贫富差距缩小这方面问题比较大,这个差距拉的更大了一些。另外还有环境改善这方面的差距比较大,进展不是太快。中国的现状,刚才也说了,大的精力集中在发展经济,能耗偏大,环境污染在恶化,这方面的差距也很大。

主持人:对于缩小贫富差距,您有什么建议?改善这两点?

李强:国家对缩小东中西部的政策,现在也在显现,现在提出的西部发展,中部崛起,对投资也好,政府投入也好,力度都比较大,体现在中央各个部门对中部、西部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好多东部享受不到这个优惠政策。想办法去改善,无法在短期内改变,去拉平,拉平也不对,东部本来是经济比较发达,好的更快一些。差距不仅仅是经济发展,也是历史自然条件,人的思维,人的素质,多方面造成的,也不是改革开放以后造成的,这差距解放以前就存在。

主持人:您个人有什么建议? 除了政策上的优惠还有什么其他的办法?

李强:提到产业结构的调整,在金融危机之后,更大的问题就是要调整我们产业结构,提高我们竞争力。这种情况下,很多企业应该到中西部去。一方面改善我们投资结构,东部吸收更高的产业,这是现在在做的事情。

主持人:现在中国很多人对奢侈品比较关注,这跟我们的消费潜力有什么关系?

李强:现在中国人,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收入人越来越多,当然了外国人也盯着中国奢侈品大的市场。从社会发展来说,肯定由低到高,解决了一般的生存问题就想到享受,这样是正常的。但是国外也把奢侈品作为推销它的市场一个重要的阶段。

主持人:是不是抓住了中国人爱面子的消费心理?

李强:一个事物两面看,一个很正常,有钱了,包括外国人也是这样。另外一方面,不恰当的奢侈,外国人推销他的产品、文化、消费思想,有些地方造成浪费,有可能。

主持人:中国的假奢侈品全世界是最多的,街上可以到处看到不是正版的。

李强:我不是这么看,你所说的名牌产品,奢侈品换句话说是价钱比较高的名牌产品,中国主要是名牌产品太少。但是我们本国基本都能生产,奢侈品本国都能生产,可以贴牌生产。最后除了满足人家合同以外多生产了一部分,就是所谓的产品来源。反映了两个问题,一个是中国人好这个东西,价格又比较便宜。第二个反映了中国名牌产品太少,都是贴牌的东西。人家让生产2万件,我们生产了2万2千件,2万给人家了,还有2千给中国了,人家也不好查去。这就是有需求,就有市场,但是真正在国外生产的,到国内来卖低价是不可能的。

主持人:对于人口迁移,您认为会不会对流出地区实现全面小康很不利?

李强:农民工到城市中,首先在城市中打工,收入大部分回到农村去了,房子建在农村,钱都回去。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有些人在外面打工,最后还要回到村里面,应该说是进步了。现在咱们的劳动力,好多中部地区不到沿海地区去了,到本地流动,本地的人到本地去建厂。你不要发愁,这边富,新疆、青海都到这边,有好多种条件制约着,有文化、交通的各种条件好多人离不开本土,还有感情问题,不可能都出来。

主持人:在流动着方面,您说金融危机导致沿海的中小企业的一个倒闭,农民工流动的形势是不是发生了改变呢?

李强:这是个过程,如果今年1、2月份问这个问题,我回答是肯定的。由于金融危机,中国出口受影响。中国的经济特点出口产品占比较大,出口贸易占GDP40%。都是外向型中小企业倒闭的比较多,农民工肯定要回来了,这只是一季度产生的问题。过完春节以后,咱们国家采取了追加4万亿的投资,宽松的货币政策出来以后,经济有所好转,农民工逐渐又出来了。甚至现在沿海出现了民工荒的问题,原来是没有工作,现在是劳动力不够,缺技术工人。我们分析了,所谓民工荒不是说全面的,是缺乏技术工人,缺乏素质比较高的工人,一般工人还是可以找到,现在技术要升级,产业结构要调整。这是新的问题,不是民工荒,而是缺少技术性劳动力。

[我要纠错] [推荐] [收藏] [打印] [ ] [关闭]
网友留言 进入论坛>>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版权与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