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反映的是经济增长的‘数量’,而不一定是经济增长的‘质量’
·经济增长的成就要靠民众生活的幸福来验证
我们的GDP“成绩单”,的确令人鼓舞。
请看一组数字:
2009年,我国 省级“万亿GDP俱乐部”成员增至14家,多个经济大省的经济总量已超过G20部分国家。广东省富可敌国,经济总量已超过沙特阿拉伯、阿根廷和南非,如果放到G20各国中去排队,可排到第16位。
在金融危机肆虐的2009年,境内29个省市区中,除山西一个省之外,其余28个省市区的GDP增速都超过8%。
然而,有人说,GDP的增长无关小民,我的工资收入并没有随GDP同步增长,我的幸福感也没有相应增加;教育、医疗的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重未也见下降。
各地政府部门高度关注的GDP增速,为何在老百姓看起来与自己关系不大呢?GDP增速与居民的幸福感为何不能同步呢?
GDP的统计原理告诉我们,GDP反映的是经济增长的‘数量’,而不一定是经济增长的‘质量’。
一个一流企业生产的产品和一个三流企业生产的产品同样计入GDP;而且三流企业生产的产品由于消耗的资源更多、生产效率更低而创造的GDP数量可能更多。
从社会角度看,GDP 将好的、坏的产出一视同仁地计算到正面的经济指标之中。例如,民生投入与香烟生产具有同等的GDP价值,一起车祸带来的修复产值仍然要计入GDP。一个企业生产并销售了伪劣产品,也能创造GDP,而这些伪劣产品供给的增加却恰恰与居民的幸福感成反比。
有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GDP只反映经济增长的“流量”,不反映经济增长的“存量”。因而,容易产生牺牲存量,追逐增量的愚蠢行为。
也正是基于上述原因,GDP指标广受诟病。
批评者说,某些地方官员将GDP指标看成是升官发财的筹码,为了取得可观的GDP指标,不顾及民生与环境,不顾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
同情者说,因为GDP指标在地方官员的评价标准中占据了首要位置,官员们才学会了通过GDP指标去表现自己的政绩。
GDP指标难住了官员,也拦住了GDP与民众的亲密关系。
《尚书》有云:“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GDP指标如何才能回归重民、贵民、安民的初衷?
在3月8日出版的《中国经济周刊》封面中,我们试图让GDP既看得见、又摸得着,于是“GDP的含金量”,成了我们聚焦的话题。
[我要纠错] | [推荐] [收藏] [打印] [大 中 小] [关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