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捷:坎昆路子更艰难 天津会议谈成了什么?

中国网 | 时间: 2010-10-14  | 文章来源: 《财经》

10月4日至9日,联合国气候谈判今年第三次会议在中国天津举行。这是哥本哈根会议之后、坎昆谈判之前的一次关键会议。

坎昆会议能否沿着巴厘路线图,完成哥本哈根未竟之事业,在2012年年底《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结束之前,续以新的协议,保护全球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形势,成为今年以来人们关注、频繁发问的一件大事;天津会议要为坎昆的谈判定基调,将在很大程度上左右坎昆谈判走向。

这也是中国第一次以东道主身份主办气候谈判。尽管这只是坎昆谈判前的一系列准备会议之一,但是各国都生出额外的好奇:中国为什么要主动承办?是为了影响哥本哈根之后的国际舆论,还是向世界表示中国走低碳之路的决心与成绩?大家对东道主为中国的这次会议,期望的是怎样的一个结果?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分别于6月、8月在德国波恩举行的另两次谈判中,基本的努力方向就是把在最后一刻夭折的《哥本哈根协议》带回谈判桌。但收效甚微,两度提议都遭到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卡塔尔等产油国的强烈反对。会上,沙特阿拉伯的铭牌被暴怒的环保分子扔进厕所马桶,并拍照公诸互联网。《哥本哈根协议》中各国将各自减排目标在联合国合法化的内容,也被否定。

不过,在6月有争议的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主席草案,在8月毕竟有了进展,一份70页的文案获得通过。这个文本为12月坎昆气候变化大会所准备,其中包括有数百个括号说明,实际上也就有了众多的谈判备选方案。

而天津谈判的内容,便是期望逐步去掉这些括号说明——从根本上说,是进一步淘汰目前为数众多的备选方案,以使坎昆谈判能够在一个可执行的范围内进行。

与此同时,《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特设工作组进展缓慢,发达国家减排行动没有新的承诺,灵活机制也使碳市场谈判一时陷入僵局。

天津会议如约而来,谈判的艰难也如期显现。一个个谈判小组相继进行磋商,来自190多个国家的代表竞相发言,然而结果悬而未决。各国代表们的每一轮发言,都伴随着多种问题的出现,会议时间总是不够用,会议主席不得不一再建议各方代表增加新的会期,继续磋商。

大部分与会国家都表示,天津谈判尚未、也不可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中国外交部气候变化谈判特别大使黄惠康在会上表示:“我们非常担忧气候谈判进度如此缓慢,我们希望加快谈判进度,但是目前的情况令人失望。”他表示,问题在于有些国家想消除双轨制,抹煞《京都议定书》。他说,中国在气候谈判的基本原则上决不会妥协,在双轨制上也决不会妥协。

一位新西兰代表表示,他们需要看到更加清晰的条款, 才能考虑签署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南非代表说,我们似乎没有足够的空间达成一些共同决定,希望增加会谈时间。

但天津会议时间有限,剩下的问题,只好交到坎昆去解决。这份文案,注定要带着诸多的括号走向坎昆。

世界似乎尚未从哥本哈根的打击中恢复元气。其实,人们知道,推动下一轮谈判最根本的动力来自美国。去年,人们曾美好地想像:各国乘势在哥本哈根达成框架协议,奥巴马行政当局回国后,今年上半年参议院通过气候法案,并通过与众议院先前通过的法案整合,形成美国国内法,然后继续为哥本哈根框架添加骨血,在2012年年底前由各国签署,2013年生效。

但事实并不如人所愿,哥本哈根链条一经断裂,便不知何时能再续上。

而美国就是那根穿起零落珠子的线。有谈判经验的人都知道,谈判的成功往往不是对努力工作的回报,而是一旦形成气势,便势如破竹。然而在通过医疗法案和银行法案之后,奥巴马总统的政治资本似乎已经耗散大半。参众两院中期选举后,美国国内反倒没有了气候立法的日程期待,谁也说不清什么时候会轮到气候。

这意味着,接下来的坎昆,谈判路途依然艰难;甚至较哥本哈根还要艰难。

本文作者原为气候组织政策与金融项目总监,曾参加历次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



关于中国访谈

  智慧的对话,思想的交锋。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社会名人、国际友人做客中国访谈,解读政策法规,阐释新闻热点,讲述世界风云,倾诉人生故事。秉承权威、人文、开放、深入的原则,为网友展现不同人生的精彩历程。
中国网地址:
中国北京海淀区西三环北路89号中国外文大厦B座
邮编:100089

访谈热线

如果您想做客中国访谈,嘉宾请联系:
电话: 010-88828267 010-88828056
传真: 010-88828105
如果您有意见和建议请联系我们:
E-mail:duomeiti@china.org.cn
网友可进入论坛直接参与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