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市委书记:我们早已不是"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 |
中国网 | 时间: 2012-03-10 | 文章来源: 中国网 |
全国人大代表、本溪市委书记江瑞3月8日做客中国网中国访谈。江瑞说,作为老工业基地的本溪,一度污染比较严重。“十一五”以来,本溪市关停了以中国现代炼铁业“鼻祖”本钢一铁厂为代表的近百家污染严重企业,累计实现减排二氧化硫4.47万吨、化学需氧量1.98万吨。并投资40多亿元,上马了100多个环保项目,基本完成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本溪早已不是“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 2011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二级(良)以上天数349天。 以下为访谈实录: 记者: “十二五”已步入第二年,回顾“十一五”以来,本溪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冮瑞: 可以总的概括为,城市的业态更新了,生态更美了,市民的心态更好了,本溪人更加充满激情,本溪这座城市更加充满希望。 记者:请您具体谈一下所讲的业态更新了,生态更美了,心态更好了。 冮瑞:可以从我们近年来的主要工作讲起,“十一五”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在做三方面重点工作: 一是夯实业态,致力打造实力本溪 过去大家对本溪的概念,可能就是一座因钢铁而生的重工业城市,产业单一,活力低下。现在的本溪已今非昔比,特别是“十一五”以来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 历届市委、市政府鉴于本溪历史形成的所有制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单一的市情,很早就开始谋划、调整城市经济结构。特别是“十一五”以来,调整速度进一步加快,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取得了显著成效。非公有制经济飞速发展,2011年实现增加值510.3亿元,占全市GDP比重由2006年的46.8%提升到60%,已经成为支撑本溪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十一五末,本溪的三次产业结构为5.04:62.30:32.66,“二三一”的产业格局保持稳定,符合且利于本溪市工业强市的发展实际。服务业加快发展,全年实现增加值323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已达32.3%。现代物流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商务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竞相发展。新玛特、大商集团的引入,丰富了本溪的百货业态,浙江香溢置业、上海绿地集团等知名房地产公司登陆本溪,激活了本溪的房地产业,本溪市商业银行的成立,兴业、广发、浦发、盛京等股份制银行纷纷来溪设点,促进了本溪金融服务水平跃上新台阶。中国药都迅速崛起,旅游业发展突飞猛进,钢铁产业做大做强,可以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进程加快,本溪正在由钢铁一业独撑的一代城市向多元产业支撑的现代城市迈进,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发展潜力巨大。2011年,本溪经济总量和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分别跻身千亿元和百亿元城市俱乐部,实现了质的飞跃。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050亿元,是2006年的2.7倍,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02.4亿元,是2006年的4倍。现在的本溪,经济结构更为合理,从原来钢铁产业单臂支撑,变为钢铁、生物医药、旅游竞相发展、交相辉映。从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非公有制经济举足轻重,多种经济成分协调发展。 在此,我要着重向大家介绍一下,本溪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具体情况。大家都知道,钢铁产业长期占据本溪经济的主导地位,产业单一、抗风险能力差掣肘着本溪的长远发展。“十一五”以来,市委、市政府着眼长远,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发展钢铁及深加工、生物医药、旅游三大优势产业。 做大做强做优钢铁产业。我们对原有资源进行了战略性整合,2010年,将本钢集团与北钢集团成功合并重组为新的本钢集团有限公司,新本钢优质钢材年产能2000万吨,年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成为辽宁省最大的国有企业集团,一座城市拥有2000万吨钢材年产能,这在全世界也是不多见的。合并重组后的本钢集团规模效应显著提升,形成了科学合理的资源配置和工艺装备优势,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出口产品总量居国内同行业之首。循着“做强上游,带动下游”的产业发展规律,依托“两钢”的资源优势和沈阳经济区地缘优势,我们大力发展钢铁深加工产业,最大程度地做到本地产品本地消化,提升产业丰厚度,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产业效益最大化,钢铁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支柱产业地位不断巩固。 全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本溪有着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医药产业发展较早,“十一五”以来,市委、市政府一直将医药产业作为重要的接续产业加以培育。特别是 2008年4月,省委、省政府做出举全省之力支持本溪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重大决策,为本溪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本溪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乘势而上,决定举全市之力建设中国药都。经过三年多的苦干实干,高新区医药产业投产企业和投入运营的研发机构达到80余户,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规模以上企业户数已占全市比重近五分之一,生物医药产业成为继钢铁产业之后,本溪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生物医药产业的崛起不仅优化了本溪的产业结构,也在沈阳、本溪之间支撑起一座新城,拓展了城市发展的空间。在此基础上,本溪市启动了市级政务中心向高新区迁移,加快了沈本一体化步伐,掀开了本溪城市发展史新的一页。 加快发展旅游业。大家熟知本溪,还因为本溪优美的环境。巧夺天工的本溪水洞,历史悠久的桓仁五女山城,让人流连忘返的枫叶,都是一张张美丽的名片。坐拥丰富的旅游资源,本溪早在2001年就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十一五”以来,市委、市政府因势利导,努力把本溪旅游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桓仁五女山城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本溪水洞正在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本溪去年还被评为“中国枫叶之都”, 成功举办了“第八届中国本溪国际枫叶节”。“十一五”期间,接待国内游客年均增幅34%,接待海外游客年均增幅61%,旅游总收入年均增幅47%。2011年,接待国内旅游者2800万人次,接待海外旅游者71.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35亿元,并获得2011年度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称号。当前,我们正在重点打造水洞温泉旅游度假区,加快推进关门山汤沟旅游度假区、桓龙湖温泉旅游度假区、张其寨森林健康度假区建设,依托五女山和本溪水洞打造本溪“双世界遗产城市”品牌。可以说,一个大旅游的格局正在本溪加速度形成,本溪旅游业发展活力不断提升,后劲不断显现。 经过几年的发展,我们不但建设起了钢铁及深加工、生物医药、旅游三大市级产业集群,还凝心聚力的开始打造县区八大产业集群。包括:本溪县传动装置产业集群、玻璃制品产业集群,桓仁县葡萄酒产业集群、包装印刷产业集群、平山区桥北钢铁深加工产业集群、明山区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溪湖区东风湖钢铁深加工产业集群、南芬区高新铸件产业集群。两年内,各产业集群都将建成50万平米标准化厂房,到“十二五”末期,八大产业集群销售收入将突破2200亿元,两县将依托各自产业集群,形成建成面积5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30万的中等城市。县区经济对本溪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将进一步增强,本溪经济发展将更为协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