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山: 欢迎内地学生来香港 |
中国网 | 时间: 2012-03-11 | 文章来源: 中国网 |
问:黄校长,您之前在接受媒体采访里说希望内地学校能进行学风建设,关于内地的学风,您的感受是什么? 黄玉山:内地大学经费增加,很自然就会有人去争取,就是“跑经费、跑课题”,但我认为有些年轻的研究工作者把重要时间花在这里是很不值得。每个人在他最适合做学问的时候,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实验室里和做学术研究。 我觉得这种情况可能跟整个评审机制有关系。评审机制应该更透明、公开,不应该只依赖某些人或学术权威,由他们来确定这些经费怎么分配。在香港,申请经费是不具名的,研究的提案寄上去名字也去掉,不知道是谁,也不知道谁来评这个课题。而且很多时候我们也请外国一些专家,大家没有学术来往,就可以更公平公正。做到了你去跑也没有用,就没有人会去跑了。 问:您之前还提到现在内地大学把教育经费都用来盖大楼了。香港的大学,教育经费是如何使用的? 黄玉山:盖大楼并没有错,没有大楼怎么做教学和研究呢?香港和国外也盖大楼,这也是不可避免的。但除了盖大楼之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怎么从事教育工作,怎么去聘请好教授,怎么把课程和研究条件做好,这些软的方面很重要。 香港的开支是比较特殊的,大学经费几乎70%用在教授和职员薪水上,他们的薪水比较高。而且我们如果要盖新大楼,我们可以向政府申请别的拨款,另外也可以向社会募捐。 问:拿港科大来说,香港的公立大学,经费有哪些来源? 黄玉山:我们是公立大学,所以经费很大一部分是政府的拨款。约占70%左右。我们还收学费,但学费不高,占成本的1/4左右。另外还有社会捐款,大概占5%到10%的样子。 问:政府给这么多钱,会不会也管很多事? 黄玉山:香港有一个特点是学术自由和院校自主,严格来说政府没有直接管理学校。学校是校长负责制,校董会管理学校的行政,校董会是学校最高的权力机构,但校董会由社会人士组成,所以主要是由学校的教授们来管理这些学校。 问:校董会里完全没有政府官员吗? 黄玉山:以前的校董会有时候有一些政府官员加入过,现在完全没有了。 问:您刚刚说的香港大学里面教授是很自由的,他们有没有也受一些限制呢? 黄玉山:限制当然是有的,所谓自由是学术上的自由,你一定要教书,你的研究一定要做,我们有评审委员会来评价老师、教授。 问:港科大在短时期内成为亚洲一流的科技类高校,内地的南科大把港科大作为榜样,您觉得对南科大而言,港科大最值得借鉴的是什么? 黄玉山:我觉得最大的借鉴就是师资,我们当时在全世界找,绝大多数都是华裔,是60年代、70年代从香港、台湾、新加坡出去美国、加拿大、英国念书,然后在那边当教授,已经成为教授、系主任的人。所以人才是最主要的。 问:怎么才能吸引那么多优秀人才? 黄玉山:这多多少少有一点机缘巧合,因为科大成立时是1990年,开始创办是1988年,有很多60年代、70年代从台湾、从香港、从新加坡出去的很好的华裔学生都是48、49岁,他们那个时候比较年轻,他们都是学术上很有成就的,他愿意把人生学术发展的最后一棒放在这里。而且这些人出去的环境都是60年代这批人,中华情谊、中国情谊也比较深,怎么样在中国人的土地上办一个中国人的大学都有这个感觉和理想,而且很执着的理想,这些跟他们以前的背景有关系。现在的年轻人,现在40岁、50的人文化背景跟那群人不太一样。所以有没有再像这样的人?可能比较困难一点。 问:您怎么评价现在南科大的尝试? 黄玉山:我觉得这是很好的尝试,因为中国过去30年的改革开放已经积累了这么多的实力和财力,可以做这么伟大的事,而且在深圳这样一个地方做这样的事情我觉得是很好、很伟大的。 问:现在港科大的内地学生占多大比例? 黄玉山:我们大概每年从内地招收150个本科生,200多研究生,总共从内地来的学生大概有接近2000人。全校学生总数大概有9000多人。 问:网络上有香港学生觉得近几年内地学生越来越多,感觉自己受到了冲击,有这种情况吗? 黄玉山:其实越来越多是相对来说,最早是2%,后来4%,现在是10%,甚至有时会更多。内地学生去香港是非常好的事,因为这些学生都很优秀,学术上的表现都很好,作为大学来说我们要招收优秀的生源。另外陆生来到香港,大家可以互相交流、碰撞。当然有一些少数人的看法,我想大多数香港同学都觉得内地学生来香港没有什么不好的。 问:会不会因为成长环境不太一样,有一些冲突? 黄玉山:香港学生都比较单纯的,也比较活跃,但内地学生对学习的态度总的来说很认真。内地去的学生也因为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每一个都没有兄弟姐妹,而且在家里都是生活的中心,他去了香港以后有时候自理能力比较差。 问:怎么表现的? 黄玉山:我们有一些同学,因为香港跟内地不一样,内地进入大学有一个辅导员,香港没有。每年内地学生去以后我就讲,香港的情况是不一样,这是一个很自由的学术氛围,但自由之外还要自觉、自发地学习,还有自省。因为我们学校有很多的活动,假如你不注意就会错过很多事情,我们考试对学业的影响是很大的。 问:存在不存在内地学生比较封闭,只跟内地学生交往的现象? 黄玉山:这是有一点的,我也不知道怎么去解决。大概十年前开始收内地的本科生,那个时候收得很少,一个大学可能收十几个、20个,他们到了香港后很快融入香港学生中间去了,而且他们学广东话很快。现在内地学生越来越多,人也很自然自己的朋友就走在一起了,反而有时候很少跟香港学生交流。这可能是中国人的特性,就像我以前在加拿大念书,中国人会走在一起。但这个情况是应该要想办法去改变的,所以我觉得大学应该有什么办法增加在校园里不同学生、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多一些交流。 问:比如说对国情的认识,内地学生跟香港学生不太一样。之前在网络上也看到,有时候听一些讲座时,如果讲的东西跟内地学生之前的认知不一样,他们会有比较激烈的反应。您遇到过这种情况吗? 黄玉山:我没有亲自遇过,但我听说过,也可以想象。我觉得这是正常的、健康的,因为香港是多元的,什么理论和立场都有,内地的学生觉得他不一定对就可以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 问:前段时间在网络上,香港人和内地人发生了一些冲突和不愉快,有些香港人会有身份认同感的焦虑,这方面您的感受是什么? 黄玉山:其实从法理上说,中国人是不可否认的事实。香港居民申请护照,护照上面盖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在国外有什么事情找中国大使馆。但由于香港的历史是殖民地,以前也没有国民教育,也有人拿英国护照认为自己是英国人,虽然他是黄皮肤的。 我想最好的方法是,我们应该通过教育,特别是下一代慢慢通过认识中国的历史,特别是新中国的成立,慢慢了解中国是怎么走过来的,在心里认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所以怎么样让香港在各方面能够更好地推行国民教育,让年轻的一代国民身份的认同感能做得更好,这是香港需要长期工作的事情。 问:是否推行国民教育,在香港是否也存在争议? 黄玉山:有不同看法,有的人觉得国民教育就是认同中国。其实国民教育是认识你怎么作为一个中国人。严格来说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有国民教育,甚至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比如美国,美国打球赛之前大家站起来要奏国歌。所以国民教育不是新东西而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没有才奇怪呢。 话说回来,国民教育也不容易推广,推广要有一些方法,要大家可以接受,不要采取很硬的灌输的办法。 问:之前北京大学孔庆东教授的一些言论引起了很大的反应,您当时知道这件事时的反应是什么? 黄玉山:我个人觉得他这个说法是不对的,有人去批评他也是很正常的。也不是一个很大的事情,我想内地像孔教授这样看法的人可能很少或者没有。内地大部分人对香港人都是很友好的。 问:有人建议北大开除他,您怎么看? 黄玉山:我倒没有这样想,我觉得这是他的言论,言论和学术应该是自由的。当然这个言论不能说是什么学术著作,不过文责自负。他不对可以有人批评他,但我想学校不应该有处分,每个教授都有发表意见的自由。 问:关于北大其实还有一件事,北大周其凤校长之前写了一首《化学歌》,网络上有人觉得太“雷人”。同样作为校长,您怎么看他这种做法? 黄玉山:作为大学校长,他的讲话和作品是有一定要求的。孔教授是教授身份,假如说一个校长的身份、一个院长的身份就不一样了,你说话是代表学校的,所以当了负责人自由就少了一点,这是真的。(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