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中俄关于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的联合声明》 |
中国网 | 时间: 2014-05-21 | 文章来源: 中国网 |
5月21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中亚俄罗斯问题专家石泽做客《中国访谈》,解读《中俄关于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的联合声明》。 中国网:我们知道,普京总统这次访华已经是自去年以来两国元首第7次会晤,而且习近平主席把俄罗斯作为出访首站,这次普京来华也签订了协议,这向外界传达了怎样的一个信号? 石泽:这说明中俄关系不断迈向新的阶段,两国关系不断加深,达到新的水平,进入新的空间。这反映在最近习主席和普京总统访问当中,2012年俄罗斯进行了大选,进行了领导人的更替。习主席作为中国新一任领导人,担任领导以后,两个国家的领导人实现了发展中俄关系的对接,就是平稳地过渡,而且两国领导人都把与对方的合作视为自己战略的优先方向。习主席强调过,新一代领导人把发展同俄罗斯的关系作为自己的重点这是不会改变的。这几次访问当中,每一次访问,两国关系都在一个新的层次上向前发展。我想在当前国际形势发生剧烈变化的前提下,中俄两国国家领导人保持密切的接触和访问,这代表了两国关系发展的成熟性。 中国网:普京来华前最受瞩目的就是两国在天然气供应方面的协议。据了解,过去十年中俄两国都在就这个问题进行谈判。您能不能为我们评价一下这些年中俄能源合作的历程? 石泽:到现在为止我都在关注这个事儿。中俄开展油气领域的合作,是两国经济合作、务实合作的重头戏,原因是俄罗斯是能源生产国,中国是能源需求国,两个国家经济结构来讲是互补的,而且互补性非常强。我们需要俄罗斯的能源——石油和天然气,俄罗斯又需要中国这样一个极具发展前景的市场。第二,中国和俄罗斯两个国家有地缘优势,我们是邻国,不需要经过第三国发展合作,就能源角度来讲,不经过第三国直接进行两个国家的合作是比较安全的。 关键的问题是,两个国家天然气合作这个议题已经讨论了十几年了,中俄两国在2004年签订了关于在天然气合作的战略协议,在2006年又签了在天然气领域合作的备忘录。从2009年以来,两个国家在密集性地谈论天然气的出口问题。可以算一下经济帐,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是两条线路,一是东线,经萨哈林进入中国,这是东线,每年给中国提供38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西线是俄罗斯伊尔库斯特地区,经过阿尔泰省进入中国的新疆,每年给中国大概提供30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加起来是68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按照专家计算,这个合同整个价格将近4000亿美元,相当于人民币2.5万亿人民币,是相当庞大的数字。中国和其他国家从来没有签署过这么大的协议,涉及到国家利益非常重要的方面,它拖得非常长,尽管有其他方面的原因,但商业利益还是很关键的。 可以举个例子,中俄之间天然气价格差1元人民币,按280亿立方米的价格来算大概70多亿美元价格,每个价格的高低对两个国家都不是一点两点的损失,都是非常大的数字。我们是本着中国和俄罗斯开展能源合作全面长远的原则、市场的原则、公平互利互惠的原则,按照这三个方面进行谈判。我想双方会达成这样的协议,而且签署天然气协议是长期的合作项目。天然气这个项目,我知道,从它的管道、开采、中间站的建立都不是两年三年的事儿,中俄要发展这样的战略性合作,是未来几十年的事儿。2009年以来两个国家的能源界,俄罗斯的石油公司和中国石油已经进行了密集谈判,亚信峰会之前两国接触非常密集,也在谈能源问题。石油在两个国家以后的关系中占到举足轻重的地位,我期盼着这个协议尽早地签署。 中国网:两国扩大合作的具体内容有哪些?尤其两国合作投资点未来有哪些亮点? 石泽:我认为要从今天早上发表的中俄联合公报来看,这是很有意思的文件,今天早上我看了一下,并且和2012年、2013年的文件做了比较。2012年我们发表的联合声明叫《中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进一步深化平等信任的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它叫“进一步深化”;2013年习主席访问俄罗斯的时候发表的联合声明叫《中国关于合作共赢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2014年发表的声明叫《中俄关于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新阶段的声明》。为什么我强调这三个声明?从2012年到2014年有个大的变化,这次中俄关系是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原来叫深化和推动,现在我们对它的定位已经进入到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新阶段它为什么新?它的标志是什么?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 当前中俄关系发展能够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不外乎有几个大的原因:一是现在国际层面,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世界的冲击比较大,全球力量格局也在发生变化。最近在欧洲发生的变化,美国在亚洲组建军事集团方面的变化,整个全球性的力量对比处于失衡的状态。为了全球战略的稳定,中国和俄罗斯作为安理会两个常任理事国,我们要维持全球秩序和战略稳定就必须发展合作,而且中俄之间发展合作我觉得它远远超出两个国家关系的范围,是超越本国范围,甚至超越地区意义的一个概念,就是它对全球形势的稳定和发展都有它的重要性。 国际层面来讲还有很多热点问题很突出,从非洲的“阿拉伯之春”一直到欧洲最近发生的这些变化,以及最近出现的很多热点问题,这都需要中国和俄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来协调解决,包括与其他国际社会成员共同协调解决。同时国际社会还面临着恐怖主义回潮、恐怖主义猖獗的势力,这都需要我们进行合作。 二是从国内层面来讲,中俄关系这20多年来的磨合,它的发展是一步步往上走的,始终是不断攀升、不断发展、充满活力的关系,可以说中俄关系是大国关系当中的一个标志,是个标杆。两个大国相互支持,平等信任,追求共同的发展,这样的理念对全球大国关系健康化、国际形势的健康发展,我认为都起到了正面的效应。 中俄关系发展的新阶段主要在什么方面?这次联合文件强调一点:我们两个国家要促进各自的经济发展、经济转型、经济改革方面发挥潜力。中俄关系20多年来有个很明显的轨迹,我们两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发展得非常顺畅,可以说没有什么太多的问题,在维护地区稳定,维护全球稳定方面,我们的很多意见和利益都是一致的,而且这种发展是比较顺畅的,也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 但要看到这两个国家经济合作方面的发展是比较滞后的,特别是前些年中俄之间的合作大概是一些贸易,大家不满贸易水平比较低,缺乏大项目的支撑,双方相互的投资也比较少,所以这种经济合作的发展层次是比较低层次的贸易合作,还没有发展到投资、科技、教育、技术等大项目方面。 这次联合声明提出中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进入新阶段的政治基础。这个政治基础强调,我们要加强和深化战略互信,要进一步恪守中俄睦邻友好条约,同时还要维护联合国的宪章,这是这个发展关系的政治基础。 宣言的第二部分,实际就是新阶段的物质基础,就是我们要务实合作。务实合作中俄之间现在是越来越迫切了。我们务实合作方面是落后的,2013年中俄贸易额最新的数字940多亿美元,按理说这个数字已经不少了,但做个横向的比较,同韩国比较,中韩贸易额都达到2100多亿美元。韩国和俄罗斯不是一个层次。俄罗斯的潜力大家都知道,它是巨无霸,是世界大国当中唯一一个资源完全自给的大国——铁是世界第一位的;煤位于世界名前茅;森林面积占整个世界的40%,有820多亿立方米的森林面积,俄罗斯的领土1700多平方公里,其中森林面积将近占了一多半;而且水资源也是世界最丰富的。这样的一个国家和现在中国这样一个蓬勃发展的大国来讲,两个国家的贸易额只有900多亿,它的潜力是远远没有释放出来的。所以,发挥这样的潜力,正像普京总统所说的,通过我们的合作,释放我们相互关系中经济合作的潜力来使我们两个国家的经济合作得到大的提升。 这次普京总统访华当中,我觉得重头戏还是务实合作,虽然我们这次也进行了军演,这也是两个国家关系发展新的表现。这次军演两个国家军队混编在一起,而且投入了飞机、潜艇和一些装备。从两个国家发展的层面来讲,军事合作是在两个国家关系当中的最高层次,两个国家的政治和互信关系达到相当高的程度才能够进行军事合作。这次东海军演我认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层次,而且双方都是混编在一起,这是原来不多见的。 经济合作这个环节我觉得更凸现,这也是俄罗斯的迫切希望,也是中国的迫切希望,因为现在我们国家的发展越来越需要一些资源、能源的支撑,这和俄罗斯恰巧是个互补。在这次经济合作方面非常明显的是我们的相互投资是个非常大的内容,因为这和中国本身的变化也有关,原来国家经济实力不强的时候只靠贸易来发展,这些年来中国经济快速提升以后,我们已经成为一个投资国。这样中国的身份也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有能力对境外的项目进行更多的投资,而且恰恰俄罗斯现在又需要这样投资,因为俄罗斯原来主要着眼于欧洲,我们且不谈乌克兰事件,欧洲本身的经济也在萎缩,不太好,也没有能力对俄罗斯进行更多的投资。加上中国离俄罗斯又是最近的,这样的投资伙伴、合作伙伴是非常理想的。所以,在这次相互投资方面也有了具体的步骤,包括这次长春汽车厂在俄罗斯的图拉州要建个汽车整装厂,投资30多亿元人民币的规模,这是非常大的。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俄罗斯外经银行也签了一个5亿美元的合同,准备资助它开采俄罗斯的一个煤田。 在务实合作方面,建立中俄投资基金来支持两个国家的一些投资项目,包括旅游设施、养老社区,组建一个50亿美元的投资基金,中石化和俄罗斯的诺瓦泰克在亚马尔的液化天然气公司也签了一个正式合同,去年我们签了一个意向性的,这次签了个实质性的合同,每年诺瓦泰克,就是亚马尔这个油田向中国提供300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这是个很实在的合同。在两国航天、宽体飞机制造、重型直升机米-26研制方面都有很多突破。同时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和俄罗斯电网公司都签订了很多条约,这次的合作在投资、务实合作方面是个非常突出的特点。 务实合作也是全方位的,包括能源、基础设施、农业、科技甚至一些工业园区的建设,这些方面都是大的推动,通过这次访问,签署了30多个文件,使两个国家大项目的合作成为拉动两国经济合作的一个引力,这是非常突出的因素。我想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在2015年使中俄贸易额达到1000亿美元的目标是能够实现的,2020年达到2000亿美元的目标也是不难实现的,大型项目上去以后,这种合作潜力得到释放以后,前景是非常看好的。 中国网:接下来再和您探讨一下中俄两国人文的交流,我们知道中俄两国互办过“国家年”、“旅游年”、“语言年”,2014年、2015年又定为“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我们知道,您在俄罗斯也是工作、生活过多年,能否跟我们谈一下您对于两国人文交流的一些感受呢? 石泽:人文交流,中国有两句话——“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这就是两个国家人民之间的交往对两国关系的重要性,因为人民之间的理解和友谊、相互的认同,这是国家关系的基础。我们不能光发展高层的合作,高层的合作应该有民意的支持,有老百姓之间的合作,所以这些年两国领导人在勾画两国关系时特别强化人文的合作,包括俄罗斯年、人文年、旅游年等,效果非常好。而且今年要开始搞青年交流年,着眼于未来,青年一代的合作,这里面有很多合作项目,内容很多。旅游年的项目,我记得那时候在俄罗斯就有200多个,非常多。各个不同的层面,包括二战期间俄罗斯和中国革命先辈之间的接触,中国在俄罗斯开设的孔子学院,两国的汽车旅游、文化展、电影节,这些东西都是双方人民对对方的了解要加深,这样的势头是非常好的。在勾划青年交流年的时候让更多的中国和俄罗斯的青年互访,更多地感受中俄的真实情况,这对两国关系的未来都是非常基础性的工作,这为未来着眼中俄关系发展打了基础。我们还没有谈到大量的留学生在对方国家学习,这样的留学生实际就是一面镜子,他对这个国家的了解就更深入了,不光是学习语言,学习技术,而且了解所在国的地理、文化和文明,这是两国关系,政府的支持和推动的一个项目,这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做法。 中国网:我想再加个具体的问题,您在俄罗斯也接触过很多人,俄罗斯的官员和俄罗斯普通民众对中国的印象是怎样的呢? 石泽:我总体的感觉,俄罗斯和中国是比较接近的,50年代我们有很好的基础,因为中国很多方面,包括我们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甚至文化很多都是学习苏联的,而且我们有一大批知识精英当时在苏联学习。从那个时期起,两个国家人民就有比较好的往来,尽管在60—80年代曾经有过不太愉快的历史,但两国人民对对方国家的认知是正面的,这是肯定的。尤其通过对基层人民的接触,他们对中国近些年的发展,特别是中国经济的发展是比较敬佩的,而且对中国是非常向往的。所以,我觉得有这个民间基础来推动两国关系。当然,在俄罗斯也有一些妖魔化中国的,但这不占主流。 中国网:这次亚信峰会第四次峰会上,您能否给我们解读一下目前中国的外交有哪些新的变化? 石泽:习主席等新一代领导人执政以来,中国的外交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我们考虑的对外政策时更多的是积极进取的政策,不像原来的外交是被动防御的政策,现在更多地是走出去,主动地构建一些关系,这是从进取心上、信念上的变化。 第二,我们国家外交政策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有大国意识,站在负责任大国的立场来看待我们同世界的关系,更多地看到我们自己的责任。我们不仅要推动社会的稳定,还要推动社会的发展,这方面中国要做出更多的贡献。 第三,外交中我们要更多地注意周边环境,为我们进一步的社会发展、现代化发展来创造好的周边环境。周边稳中国就稳,周边外交在中国外交当中的地位明显地提升了,包括这次召开的亚信峰会和去年下半年中国召开的关于周边外交的工作座谈会,都是更多地看到周边外交。 第四,我们的外交有了更多的全球视野。习主席到了非洲、拉美、欧洲访问,走遍世界各个角落。看世界我们是全球的眼光,也反映中国在对外政策方面是全方位的做法,和全球各大洲各个地区我们都在发展关系。 石泽:中国的外交比较明显的特点是,别人的领土我们是不会抢的,自己的领土我们要坚决捍卫,就是旗帜鲜明地捍卫自己国家的利益。但我们是主张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来解决争议,维护国家利益的理念是在发展中体现得比较明显的。中国外交维护中国人海外利益做得也比较多,几次大的突发事件当中,都可以看到外交所做出的贡献,包括从越南紧急疏散人员,从利比亚紧急疏散人员,甚至在叙利亚等其他地区。为了维护中国的合法权益,维护中国公民的利益,我们的外交就是要为国家的发展创造基础,奠定基础,为它的发展创造一个比较好的环境。这几点在中国的外交变化当中都是比较明显的。 中国网:再次感谢您做客我们的节目,也感谢各位网友收看,本期节目就是这样,再会! 石泽: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