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周思明)9日,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推介会举行,我国在埃及、柬埔寨、赞比亚等国建设的9个经贸合作区的代表在会上进行推介。据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贸合作司副司长方蔚介绍,我国自2006年底以来在13个国家建设的16个合作区,目前已经创造近150亿美元产值,发展势头良好。
据了解,这一批合作区主要产业类别包括加工制造、资源利用、商贸物流和农业开发等,在发展的同时也发挥强大的示范效应。据统计,中国企业目前在全球建设了近100个海外产业园区。经贸合作区建设与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布局一致,“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多国乃至非洲、拉美都有中国企业兴建的合作区。
赞比亚中国经贸合作区总经理昝宝森表示,目前该合作区已经入驻32家企业,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国内企业,主营有色金属矿产勘探开发等业务,并逐渐完善了物流、食品和服务业等配套产业。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代表顾夏介绍,该特区从2010年开始招商,目前已经吸引60家企业投资,其中47家投产,未来在工业发展的基础上,还将进一步引进生态旅游产业,把特区建设成为宜居的新型城镇。
在肯定合作区发展成就的同时,方蔚也表示,境外合作区建设以国内开发区为基本模板,但国外情况复杂,国别差异性大,政府难以主导公共服务,土地成本更加高昂,也得不到税收回报,这些因素决定了境外合作区建设会面临更大的风险和困难。
方蔚透露,未来我国将进一步完善国内企业投资境外合作区的国别和产业指导,让企业“不吃夹生饭,不多缴学费”,尽快适应所在国的法律、文化,并在此过程中给予环境和通关便利支持;此外,还将争取与所在国签署关于合作区的双边协定,提供政府保障机制,明确合作区的法律地位和投资权益,使国内企业的投资得到更充分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