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服务业:政策门槛已去 专业风险仍存 |
中国网 | 时间: 2014-02-27 | 文章来源: 新民网 |
健康服务业有可能成为未来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扩大内需的着力点。10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我国首个健康服务业的指导性文件。《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业体系,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 在一些发达国家,健康服务业已成为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例如,美国健康服务业规模占其GDP的比例超过了17%。而目前我国对于健康服务,国家的财政支付能力与整体需求相比有一个不小的缺口,这个缺口需要各种其他资本来补充,潜力巨大的市场空间由此形成。 有专家指出,发展健康服务业政策利好,潜力巨大,但健康服务业的特殊性或者说是特点仍使得其投资颇具风险,各种资本在积极参与的同时,应该保持理性。 政策落地尚待时日 我国健康服务业今后的目标是形成多元的服务体系:由政府主导的基本医疗服务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由社会力量参与的健康服务业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有分析认为,此次《意见》最大的亮点是给愿意进入健康服务业的各类主体充分松绑,提出了“非禁即入”的零门槛。《意见》提出加大医疗服务领域开放力度,实行“非禁即入”,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领域,都要向社会资本开放;创新投融资引导方式,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适合健康服务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健康服务业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加大财政和土地规划政策支持力度,首次提出将社会资本举办的健康服务机构纳入财政资金补助范围。 北京时代方略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医药行业研究员顾威指出,虽然利好政策多多,但资本在进入健康服务领域时仍要充分考虑政策落地的问题。国家最高层发布的指令,到每个省份每个地区,可能会有自己的一个特殊情况在里面,例如地方政府大多比较重视GDP的增长,如果健康产业无法带动当地GDP很大增长,政策落地就可能遇到问题。分析此次《意见》,它并没有把健康产业发展状况跟当地政府的业绩进行直接挂钩,这也可能会造成一些投资风险。 医疗投资重在协同 资本如果对健康服务产业没有充分认识就贸然进入,“看上去很美”的健康服务业可能让其无所适从。 例如投资医院,似乎赚钱是很容易的事情。“我现在与10个人谈投资,其中就有8个想做医疗服务业。”天图资本高级合伙人王岑认为,目前投资医疗服务机构已进入了快速圈地和并购的年代。 但有业内专家指出,靠吃产业链支撑的公立医院“暴利”局面必将终结,资本投资该领域风险较大。全世界的医院大多是赔钱的,在美国办得好的营利性医院,税后平均回报率也就在3%。目前中国公立医院的火暴,其实是公立医院在蚕食整个产业链,比如以药补医,是非正常状态。这个链条被打碎后,公立医院的“暴利”状态是不可持续的。 资本投资一家医院,可能面临的困难包括人才瓶颈、医院评级和设备购置、高端医疗服务的财税政策等等。更重要的是医疗这个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医生团队,而把医生专家团队聚起来并管理好,对业外资本来说是很难的。 既然单纯靠投资医院赚钱很困难,那么“复制”目前公立医院靠整个产业链支撑的局面有无可能呢?由北京大学和方正集团投资兴建的非营利性医院——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企业在投资医院的同时,亦投资相关的医疗产业并据此获益,才是更可行的思路。以“北大医疗产业集团”为例,其定位就是“拥有医疗医药全健康产业链的控股集团”,集团“以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项目为发展核心战略平台”,并“拥有集医疗服务、医院管理、医疗信息化、健康管理、医院后勤及配套服务为一体的医疗产业集群和集医药研发、医药制造、医药营销为一体的医药产业集群”。 当前,投资全产业链式的经营思路已获得相当多的认可。国内投资医疗产业链的医药集团已不止方正一家,还包括中信、华润、华夏、凤凰等。这些医疗集团大都整合了医疗服务、医药产业、投资管理、信息产业等医药相关产业。 读懂制药再论管理 制药业是发展健康服务业的一大支撑,因此近年来制药也是各路资本投资的热点,但从目前结果看,亦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前不久某制药集团市场部总监向记者抱怨,该集团市场部制定的营销策略在下属企业中很难推广,想整合下属企业产品、营销网络等优势资源的计划,由于下属企业各自利益不同而一再搁浅。该制药集团母公司是一家房地产企业,下属十几家药厂,都是通过投资并购而来。 其实很多业外资本在进入制药领域后,都会凭借其巨大的资本优势,在短期内收购相当数量的药厂,再高薪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制药业职业经理人,由他们负责管理制药方面业务。但是由于这些企业收购的药厂情况各不相同,有些是控股,有些只是参股,导致了职业经理人开展管理非常困难,经常是令不行、禁不止。 而且,业外资本的进入由于其背景的差异,使得其逐利的形式和利用资本的方式有着重大差别。是战略投资还是实业经营?资本的意志何在?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答案。 有专家指出,医药行业比较独特和专业,其产品、销售网络及运营方式都与其他行业有着很大差别,外行介入之后会有很长一段磨合期,往往各种努力所取得的效果并不那么明显,甚至会出现1+1<2的情况。但是,业外资本具有丰富的资本运作经验,更懂得如何利用医药与医疗、健康保险、金融等相关行业关系来构筑新的资本链条,因此在进行融资时更容易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同,并进一步以资本实力扩大市场份额。然而,业外资本介入制药业,其最大的挑战在于是否能够真正读懂这个行业,而不仅仅是肤浅的业务模式。 □ 本报记者 张 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