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洪钧
十月怀胎的原创舞剧《丝绸之路》已经呱呱坠地了,名声鹊起的舞剧新作《丝绸之路》就要闪亮登场了。作为创作者,我们如同初为人母的良善女子,既心存激动又胸怀忐忑。亦如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先生谈及观后感时所形容的:“第一感觉很惊讶、很惊艳,比想象好很多很多。就“丝绸之路”的大文化主题而言,从来没有这样一种表现形式。这个剧最大的亮点就是具有一种精神与灵魂的引领作用,从创作角度而言,也是一个非常巧妙和智慧的设计。”
提到“丝绸之路”,貌似每一个中国人都几乎耳熟能详,那是因为“丝绸之路”的文化情结萦绕于中国人心头已有千年之久,譬如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曾经一次又一次提及的那样;但是,细说“丝绸之路”,似乎又没几个中国人可以真正说得清道得明,那是因为“丝绸之路”的传说早已被演绎的玄之又玄且神乎其神了。尽管如此,中国人探寻“丝绸之路”的魅力故事与神往传说的传统兴趣依然乐此不疲,其实,不仅中国人如此,外国人更是津津有味且孜孜不倦。
笔者曾在“丝绸之路”的起点古都西安街头进行随机采访,问起人们对“丝绸之路”的印象和感觉,一百个人里几乎有九十九个都能对答如流,从大漠、戈壁、凿空西域,到黄沙漫漫、天路迢迢、由长安一路向西通达罗马等等,有人还能列举出诸如张骞、班超、法显、玄奘、霍去病、解忧夫人以及马可波罗等等丝绸之路上曾经的风流人物。但当笔者提及对丝绸之路的前世与今生的认知,被询访的一百个人里几乎有九十九位又面露难色、缄默不语。此情此景不禁让人浮想联翩,似乎“丝绸之路”这个由德国人命名的地理文化词汇始终也没有真正进入中国人的史书和典籍,难道中国人对“丝绸之路”只是一知半解?难道中国人对“丝绸之路”仅仅似曾相识?
非也,其实中国人对“丝绸之路”的认知和理解,已不仅仅是停留在知否概念上的浅显认知,而是沁入骨髓的深奥理解。因为,路就在那里,尽管她蜿蜒曲折了几乎两千多年,但活生生的过往生灵从未消失过;毕竟,路就在那里,况且她早已深深地铭刻在历史尘封的记忆中。正可谓:古往今来人无数,未艾方兴不复还。今天,我们将以舞剧的艺术呈现方式诠释这条路之神奇之神秘之神采之神圣,讲述这条路之传说之传奇之往事之故事。我们之所以要以这条世界上最富中国文化知名度和最具国际传播美誉度的“丝绸之路”为诠释的缘起和主题,皆因我们是中国人,皆因我们是中国的艺术家。
对于舞剧《丝绸之路》的创作而言,笔者在创作之初就以艺术总监和作曲家的激情澎湃与同样激情澎湃的导演杨威女士达成了直奔主题、直抒情怀的创作共识:我们不仅要以舞剧“看得见、听得清、摸得着”的独特艺术形式在世界舞台上第一次全方位展现“丝绸之路”的无尽魅力和无限神奇,还要以中国艺术家“讲好中国故事、提振中国精神”的文化担当舞弄出“丝绸之路”堂堂正正的中国风和潇潇洒洒的国际范儿。所谓“看得见”,就是要让进入剧场里的观众朋友们清清楚楚地看见“黄沙漫漫、天路迢迢”,进而眼前一亮、为之一振;所谓“听得清”,就是要使坐在观众席的观众朋友们真真切切地体会“耳闻古琴梵呗、目睹羌笛胡璇”,恍如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所谓“摸得着”,就是要把处于惊艳中的观众朋友们结结实实地留在“秦时明月汉时关、一条丝路两千年”难以自拔的唯美幻境中。
幸亏有了不折不挠的导演杨威,是她的非凡实力、硬朗功力、创新魄力、悟性定力以及人格魅力造就了舞剧《丝绸之路》的如诗如画;幸亏有了璀璨夺目的七位中国舞坛的新星舞蹈家——黎星、庞妮娜、巩中辉、艾尼江、胡适、万源、李博,是他(她)们的精湛技艺、精彩表现、精心刻画、精细塑造以及精益求精造就了舞剧《丝绸之路》的如梦如幻;幸亏有了独具匠心的舞美设计刘科栋,妙聚光影的灯光设计王琦,巧夺天工的服装设计阿宽,出神入化的造型设计贾雷等等,是主创团队艺术家们的同心协力造就了舞剧《丝绸之路》的赏心悦目;幸亏有了独具慧眼的文化主管——陕西省文化厅,是出品单位专家领导的高瞻远瞩造就了舞剧《丝绸之路》的别开生面;幸亏有了历久弥新的实力派艺术院团——陕西省歌舞剧院,是演出单位全体人员的坚持不懈造就了舞剧《丝绸之路》的感人至深;幸亏有了热情洋溢的一大批观众朋友,是无数个同样热心和热爱“丝绸之路”且有情有义、有血有肉的人共同造就了舞剧《丝绸之路》的一飞冲天。来吧,朋友们:无尽魅力和无限神往同在的《丝绸之路》等你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