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丝绸之路》:大孤独 更是绝妙结合的大圆融

发布时间:2016-05-06 09:24:3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佟静  |  责任编辑:佟静

 中国网讯 舞剧《丝绸之路》是一幕宏大瑰丽的图卷,舞台之上漫漫黄沙是形容贴切的历史洪流,藏进了沧海桑田,年轻的面孔在黄沙之间精准起舞,令人不禁想近距离触摸历史,在他们指尖挥洒的沙粒中间寻回属于自己前世的乡愁和些许历史的留恋。

——题记

这是由一系列隐喻构成的象征性舞剧。恰似在广袤大地之上蜿蜒曲折的丝绸之路一般,历史上曾经活跃在丝路上的人物缓缓向我们走来。以行者的心路历程为主线,在他的不断迷失和找寻之中,历史故事中的人物一个一个与他相遇,就像两条相交线,有过一个交集之后向着不同方向蜿蜒而去,留下最美丽的足迹。

一、行者

黄沙漫漫,无尽无边——行者孤独行走在看不到尽头的路途中,不停行走,打坐,再行走,铺天盖地而来的,除却寂寞,还有心魔。望着行者掌中坠落的沙粒,我们遥想取经之路上的玄奘,孑然一身,有的只是血红的落日和接下去冰凉的冷却的沙粒,有的只是心中唯一的却是不可或缺的信念。或许只是这样一个信念让行者得以将自己的灵魂紧紧握在手中——正是这个信念幻化出了舞台上最美最令人心安的角色——引者。

想到丝绸之路,首先引入眼帘的可能是浩浩荡荡的行军队伍、热闹非凡的市井之人和悠扬在天边的驼铃声声。唯有行者,聆听着心中对佛法的向往,耳边呼啸着长沙风卷的声音,一步一步,连脚步都悄无声息。幸好,在行者遇见困难、撞到诱惑频频回首、无法战胜自己的时刻,引者总会适时的出现,推着他、指引着他,坚定了行者的脚步。在沙漠之中,唯有前行才是生存,如若停止,死亡将你席卷而去,变为安逸的温床。那天边已然化作一抔黄土的,不正是停止脚步的前人的墓碑吗?

 

二、护者

公元前2世纪,中国的西汉王朝经过文景之治后国力日渐强盛。第四代皇帝汉武帝刘彻为打击匈奴,计划策动西域诸国与汉朝联合,于是排遣张骞前往此前被冒顿单于逐出故土的大月氏。建元二年,张骞带一百多随从从长安出发,日夜兼程西行。张骞一行在途中被匈奴俘虏,遭到长达十余年的软禁。他们逃脱后历尽艰辛又继续西行,先后到达大宛国、大月氏、大夏。史书上把张骞的首次西行誉为“凿空”即空前的探险。这是历史上中国政府派往西域的第一个使团。之后由于丝绸之路带来了中原与西域甚至远到印度的经济文化交流,使丝绸之路空前繁荣。也正是由于历史上的丝绸之路跨越了多个民族与地域,而且不同的地域在历史长河中由于迁徙带来的文化使得=其固有文化与传入文化多次交流融合,从而产生了丰富多彩、富有生命力的西域文化,其中也包括了多种多样的音乐文化。

张骞两度出使西域,成功掀开了神秘国度的珠帘,在铿锵音乐声中行进着的,不正是骁勇军士吗?他们的脚步即使踏在沙漠之上也能传响心中的信念,无论多么艰难困苦,护者像这瑰丽丝绸之路之上的一道屏障,守护着来来往往,更守护了祖国的一方安宁。所以我们将他们铭记——同这丝绸之路一起。

 

三、使者

手持符节,他们穿梭在同一条丝绸之路上,肩负着政治使命,目的地尽管面向不同方向,他们心里挂念的,却是同一方土地。祖国安危和皇帝的命令令他们无比挂怀,成功走到另一片国度,传递皇帝的恩准和和平的心愿,使他们毕生所求。沙漠上长风猎猎,带走了符节上挂着的毛饰,却更坚定了一分他们面容的坚毅;卷卷尘沙羁绊了柔弱书生的脚步,却阻挡不了满腔之希冀。他们遭受了远在宫闱之人无法想象的艰难困苦,一个又一个十年过去,尽管很可能已经岁月变迁,甚至改朝换代,向着京城走来的,却也正是他们缓缓的,笃定无比的脚步。他们依旧持符节——尽管破旧不堪,他们带着一个欢喜的答案前来,成功交差的他们就是凯旋归来的将军,那个乘着青鸟与他们前来的,不正是同样踏过丝路的和平之捷报吗?

 

四、市者

在古代,商业活动是联系东西方各民族之间关系的桥梁。这也正是丝绸之路上市者这一形象存在的重要原因。市者所承担的媒介作用波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东西方之间物质与精神文化的交流,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商业活动这一媒介而进行的。而丝绸之路作为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正是源于胡商组成商队进行的长途贩运。商人们在丝路沿线建立商业据点,在经商的同时,也传播文化。

市者的名字已经被风沙吹得模糊——胡商就是他们共同的名字。而在舞剧之中,我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行者是整个舞剧贯穿其中的一个主要形象,在漫漫路途之中,人的精神意志在遇到如此之大的空虚之时难免濒临崩塌。我看见市者曾不止一次的跪倒行者面前,或许他是在祈求心灵的平和吧?这时候佛教的神奇便散发出无尽光芒,照耀丝绸之路更显金黄。在考古文献中,就不乏僧侣与商人同行的境况,尽管不同心,但是无论是谁,总是需要一个精神的寄托和安放孤寂灵魂的所在,行者在自渡的过程中,也完成了一次次的他渡。舞剧在完成红大规模的同时,兼顾重要闪光的小细节,更令人心生感动。


五、和者

在中国古代和亲历史上,至少有360次和亲。众所周知,丝绸之路在中国古代经济、政治、文化交流诸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而受到了中原王朝的高度重视。为了保证丝绸之路的畅通,历代王朝除设置军事重镇派兵保护之外,就是让和亲公主监督丝绸之路的畅通。呼韩邪单于与王昭君结合后,主动向汉元帝保证说:“愿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正如舞剧所表达的——大雁南飞时,你北行。一群大雁往南飞,你独行。她让人断肠的名字叫解忧公主,王昭君在侍女的陪伴下孤独走过,公主的到达,从此安宁了一方的人心,她以美丽的身躯保卫了迢迢沙路,更从此为它添上了一笔无法磨灭的瑰丽色彩。

 

六、妙音

舞剧在震人心魄的艺术表现之外,更做到了令人动容的曼妙音乐的结合。古代的西域音乐文化是当地土著民族和迁入民族共同创造的,而塞种人,大月氏人、乌孙人、突厥人、维吾尔人等在丝绸之路的雏形形成中起到了显著作用。

随着不同身份的人物来来去去,音乐不断变化,我在感受中国古典乐器的同时更欣喜的捕捉到了属于西域的乐音,这无疑令人耳目一新。演员随着或欢快或激昂的音乐起舞,似乎将属于丝绸之路的故事向观众娓娓道来,而表现力和妙音的绝妙结合不正是成功的表达了丝绸之路蜿蜒的终点——大圆融。

文章来源: 中国网
责任编辑: 佟静
 

互动留言

0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changhy@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219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