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访谈>治沙故事

鄂尔多斯治沙故事之三:当地老百姓演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发布时间: 2017-09-09 丨 来源: 鄂尔多斯日报 丨 作者: 丨 责任编辑: 韩得尔

摘要:准格尔“绿水青山”的蜕变是鄂尔多斯市生态文明发展的缩影,在如刘战先这样一批播绿创富人的努力下,鄂尔多斯将绿满大地。

(本文原刊发日期2017年5月20日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关于生态保护建设,在鄂尔多斯,长久以来,已形成一种广泛共识与自觉行动,由此,与生态有关的先进群体和个人不断涌现。进入发展新时期,鄂尔多斯市上下“生态认识”进一步升级,“生态行动”进一步推进,生态典型也如春笋拔节,盎然滋生成长。

①扎那:我要建“生态牧场”

过去,牧民扎那在一万多亩草场上养了1000多只羊,有数量没效益;现在,4000亩草场养200多只羊,收入增加了30倍,而草场盖度也由不足40%提高到了50%-60%,草质好了,草的种类多了。这一转变,是如何实现的呢?

在阿尔巴斯苏木敖伦其日嘎嘎查,牧民扎那的牧场上,绿色的气息仍然浓厚。相比前些年,扎那的牧场上,羊少了,草质好了,草的种类多了,收入增加了30倍。30倍?草原生态和牧民收入实现双赢,向来是棘手的问题。扎那是如何做到的?又是怎样浇灌出一个“生态牧场”的?这还要从十几年前说起。

那时,扎那租了7000亩草场,自己本来有4000亩,1000多只羊散落在这一万多亩草场上,既要买草料又要雇人,成本就在那里。加上又是硬梁地草原,140米才能见水,天天拉水喂料。忙个管够,实是“粗养”,产绒量也不高,一年下来不挣反赔。养羊不成改养牛,草场不好,四十几头牛全靠喂草料,劳心劳力不挣钱,卖了养起绵羊来。雇人剪羊毛,一只剪上三、四斤,算下来又不是“经济账”,索性全处理了。一波而三折,又折回养绒山羊这一“老本行”,这回才真正“上道儿”了。

扎那的“上道儿”可不一般,一个对比就能看得明明白白。以前一万多亩草场养1000只羊,现在4000亩草场养240只羊,年纯收入达到40万元,收入竟是以前的30倍。扎那从“不管二三”埋头养羊的牧民,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羊专家”。

有数量没效益,草场也一天不如一天,心痛之余,扎那反思了很多。他想,单纯靠扩大阿尔巴斯白绒山羊养殖数量来增加收入,不仅破坏了赖以生存的草原,而且不符合国家政策,只有通过改良,减少养殖数量,提高个体生产能力,才能既不破坏草原,又增加收入。于是,扎那决定从改良上下手。初中毕业的他,重新拿起书本,苦学养殖和改良技能。一边学习,一边在家畜改良站给羊配种,时常外出考察,不断摸索实践,把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精液大倍稀释人工配种、人工诱情、同期发情、营养调控等技术全部学到了手。立足所学,跳出所学,依托超排卵技术和同期发情技术,扎那探索总结出阿尔巴斯白绒山羊“一年两茬或两年三茬产羔技术”繁育方法。他家的母羊每年11月和5月下两茬羔,每次集中在一个礼拜全部下完,再不像以前拖拖拉拉。扎那此举,突破了当地阿尔巴斯白绒山羊一年只产一茬羔的历史。

如今,扎那的240只阿尔巴斯白绒山羊基础母羊,一年产两茬羔,年繁育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羔羊500多只,且平均个体产绒量达到850克,羊绒细度达到15微米以下。酒香不怕巷子深,羊好自然有人来。羊羔长到三个月便被络绎不绝的上门者相中,近到巴彦淖尔、阿拉善以及周边旗区,远到山西,到处都有扎那的羊的足迹。去年11月的羊羔,现在已经卖出80多只,都是提前预定,十分抢手。

扎那的羊长得快、长得好、产出高,除了熟练运用繁育方法之外,与他的“生态”理念也是分不开的。扎那将自家草场划为六个片区轮牧,将大羊和小羊分群管理,每20亩草场养殖1只羊,冬季圈养,四季补草补料,达到了草畜平衡。长此以往,牧场上草的种类变多变杂了,扎那数了一下有12种。这些草有的蛋白质高,有的含有微量元素,营养均衡,羊很快就“翻肥”,草场盖度也由过去的不足40%提高到了50%-60%,草的长势越来越好。花花草草也是中草药,扎那把它们采来,在自己的实验室里悉心研制。羊吃的是配方草料,喝的是下火中草药,个个都是“绿色”肥羊。

扎那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养羊法”,不吝于传授他人。他自建了阿尔巴斯白绒山羊配种站,购置了配种器材和药品,给周边农牧民的阿尔巴斯白绒山羊进行人工授精配种。几年来,全旗有300多户牧民采用“一年两茬或两年三茬产羔技术”养羊,收入成倍增加,辐射带动了3500户农牧户依靠科学致富。如此一来,千里草原上,载畜量减了,牧民收入增了,草原生态好了。2015年,扎那被中国科协和财政部授予“中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称号。

扎那一直以来有个愿望:要建一座生态科技牧场。自动饲喂系统、配种室、实验室都有了,硬件上来了,“软件”需进一步深思。扎那想着,长期保持阿白山羊绒和肉的品质,要运用现代的方法,同时传统的一些东西也要保留。他建这个牧场,就要做到软硬件都“扛硬”。

万物正在萌芽,阳光正好。那一刻,扎那抬起头说,他要和乡亲们一起,把阿尔巴斯的“绿色羊肉”推出去,把天蓝水碧的草原形象展示给大家,让这片草原、这片牧场永远绿意盎然。

做新时期的“生态牧人”

扎那说他要建“生态牧场”,他也正在成为新时期的“生态牧人”。

关于“生态牧场”,其“生态”的涵义应该是两个层面:首先,是加大保护建设力度,让我们的牧场、我们的草原永葆绿色,其中的意义深远,大家也有深刻认识——这关系到我们和后辈的生存,关系到永续发展的问题。其次,就牧场的产品来讲,如肉绒之类,也应该是绿色的、高质量的。扎那控制了草场载畜量,草好了,草质提高了,而且,他还配置了中草药为畜群“调理身体”,他的羊儿,自然更受市场青睐,收入增长是必定的。

②张喜旺:职业护绿人

“20多年前啊,全是沙,刮风刮的真个就是眼窝都睁不开,迎面刮过来的沙颗子,打得这个脸,打得像针扎一样,刺儿扎你这种感觉。再就是哪有现在这样的路呀,全是黄沙,也就是黄沙满天飞”“不要说棵了,就说亩吧,估计2万亩是有了。对,就我一个队的名下,2万亩”

“他叫张喜旺,牧民们喜欢叫他的名字,这名字里有希望!”

2014年6月10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了首支绿色中国梦的公益广告——沙漠绿洲中国梦。在这条公益广告里,杭锦旗独贵特拉镇土生土长的精壮汉子张喜旺,用地道的鄂尔多斯方言诠释了大漠植绿人的艰辛和对绿色的渴望。片中,他棱角分明的脸庞和坚毅的眼神征服了许多人。

植绿“启蒙”

这次见到张喜旺是在他的家中。和其他独贵塔拉镇大多数农牧民一样,张喜旺早已搬入楼房里居住了。也许是在自家的原因,张喜旺的眼神中少了印象中的坚毅,但一口白牙还是衬托着黝黑面庞,透露出干练。

张喜旺出生在普通农家,是家中长子,早早就承担起家中重担的他对恶劣的生存环境很“习惯”,“生长、生活在库布其沙漠边缘,每年都是那样,一年四季风沙不断,扬尘、扬沙天气也不算什么。”

只是有一年,两名旗里的下乡干部拉回一车杨树苗,让村中各家认领、种植,张喜旺家认领了100棵,种在了坝上。但这些树木在长成之前对他的生活没有任何改变,只多了一个在伙伴们面前炫耀的资本:“看,那片树林是我们家的。”

1993年结婚分到几亩薄田、1995年女儿出生,之后多年,张喜旺夫妻俩学着别人还包过邻居们的一些地,农闲时给企业打工,但受死受活,一年也存不下多少钱。反而是种的那些杨树,给自家盖房、搭棚圈、烧柴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也许那一片绿色就是张喜旺植绿的“启蒙”,到现在他还能清楚地记得,种树那年是1991年,两名下乡干部分别名叫任强和牛玉龙。

喜欢一个人在沙里 “走思”

张喜旺一家生活的改变是在2010年。当地政府和企业在库布其沙漠中推进“造绿”步伐,总是在农闲时给别人打小工的张喜旺看着眼热,那年鼓起勇气,也拉起一帮人,成立了民工联队,当起了“植绿工头”。

当小工仅仅是身体劳累,当工头可是身心俱惫。苗木从哪来,人员工资从哪来,植树设备从哪来,植树项目从哪来?张喜旺四处奔走,只能捡别人看不下、不想干的项目做起,凭着人缘和信用筹措资金,带着队友们在沙漠中摸爬滚打,靠着给人打工积累的经验,也凭着老天眷顾、雨水充盈,那一年,在沙地植树1000亩,种植的沙柳、杨树成活率90%,收入8万余元。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张喜旺带着他的民工联队围绕着库布其沙漠,四处转战。“经典一战”是2012年,他承包了别人不敢接手的“硬骨头”——8000亩明沙的绿化任务。利用已经掌握了的“气流法”种树法、“螺旋钻打孔”种树法和“迎风坡造林”植树模式,张喜旺带着他的民工联队起早贪黑、风餐露宿,经过43天不分昼夜的苦干和巧干,8000亩明沙的绿化任务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并有了50余万元的丰厚回报。这一“战役”使张喜旺民工联队在众多民工联队中脱颖而出,“张喜旺民工联队”队旗不仅在库布其沙漠边缘迎风招展,甚至插进了库布其沙漠腹地的无人区。

多年的打拼,让老乡们感觉到张喜旺变了。除了固有的豪爽和拼搏外,张喜旺开始喜欢思考了。张喜旺说,自从“沙漠绿洲中国梦”播出后,他经常喜欢一个人开上车进入到沙漠中,坐在车顶上抽烟、“走思”。

说张喜旺思考也罢,“走思”也行,他在想什么呢?

库布其沙漠“变”了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为了给“沙漠绿洲中国梦”完成配音,导演请他“打飞的”、去首都,一天一个来回。这事着着实实让张喜旺炫耀了好几天。紧接着,“沙漠绿洲中国梦”在央视播出,张喜旺更是成了“名人”。但“名人”归“名人”,营生还得做了。

有一天,收到天气预报,又要下雨了。张喜旺抓紧时间把树苗赶在下雨前种下,以提高成活率。忙完后,他突然意识到,库布其沙漠“变”了,原来一年下不了几滴雨,现在一年能下十几场雨。

直到2016年9月,他获得了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领导小组颁发的“第七届母亲河奖”时,一个命题逐渐清晰:“库布其沙漠生态环境的好转,和我这样一个普通农民有关联吗?”

张喜旺清楚地记得,曾经,由于沙漠入侵,吞噬了独贵塔拉镇的一个牧业队的所在,队上的人无以生计只好解散,很多人家也被迫搬迁。而现在,包括自己的民工联队在内的几十支队伍竟然能在无人区植绿,沙漠还那么可怕吗?

如今,植绿、管护正在成长的树木已成为张喜旺的主业。在张喜旺看来,库布其的沙丘高度逐渐变缓,并正在被固定,面积也在缩小。用他的话来说,就是“绿色到处都有,大沙梁上点点画画都有了绿色”。而他自己当初为了生计而植树,由于机缘巧合被推到了“名人”的高度,那么事实上,有多少人在做着和自己同样的事呢?

思考良久,他哑然一笑,这个命题的答案就在他的名字里。

喜旺,这名字是他父亲给起的,图个顺口,也承载着对他是企盼。“沙漠绿洲中国梦”公益广告播出后,老乡们也习惯于叫他“希望”。张喜旺慢慢悟出这么句话:“有绿色就有了希望!”

③播绿创富人 刘占先:我就像一棵山杏树

山杏,别名杏子、野杏。可绿化荒山、保持水土,也可作沙荒防护林的伴生树种。适应性强,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的特点。在-30℃至-40℃的低温下能安全越冬生长,在7—8月干旱季节,当土壤含水率仅3%—5%时,山杏却叶色浓绿,生长正常……

或许正是这些特质,决定了山杏在原本自然条件较差,属于梁外山地的准格尔旗沙圪堵地区有大面积的种植。而刘战先的高原杏仁露,就是以山杏为主原料。

高原杏仁露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准格尔旗国营果品加工厂,“前身的前身”是沙圪堵果脯厂,作为筹建人之一,伴随着两个厂子发展的起伏,刘战先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煎熬和历练,但他并没有气馁。

2003年10月,刘战先接手准格尔旗国营果品加工厂成立高原杏仁露有限公司,他除了先投资150万元收回企业抵押银行的资产,还吸收了23名职工以厂房设备作价入股,使濒临倒闭的小厂又重新运转了起来。

但创业之初并不是一帆风顺,首先原料的问题就不好解决。过去,在当地人的眼中,山杏好种好活,但果实不好吃,没什么用,所以是可种可不种,有时间种点什么都比种山杏有价值。因此,山杏没人侍弄,没人收,全然是一付“散养”状态。

当刘战先的高原杏仁露要大规模生产时,原料成了他无法解决的瓶颈,一度还要从外地进购,这不仅提高了成本,也将意味着企业的生产会受制于人……

这让信心满满的刘战先陷入了沉思,痛定思痛,他决定:稳扎稳打,建设自己的原料基地。于是,打造百万亩杏林基地的梦想在刘战先的心中逐渐成型。之后,经过精心谋划,“211”工程建设的计划终于出台,即建设2000亩育苗基地,建设1万亩杏林示范博览园,建设100万亩杏林原料基地。

乍一看,计划太大胆!

十年树木,百万亩杏林谈何容易,这是个永远实现不了的梦哇?

但刘战先却非常清楚:山杏易种易活,在相对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也能茁壮成长。而自己的公司要想发展也一定要发扬这种吃苦耐劳、不畏艰难的精神,走出一条自己的发展之路。

说干就干,通过多方筹备,2008年,2000亩育苗基地在准格尔旗十二连城乡的西不拉村开始建设。1万亩杏林博览园也在沙圪堵镇的福路村和特拉沟门村建了起来,博览园联结了农户525户,他们在示范园中进行管理作业,户均增收都达到了3000元以上。

在2007年筹建百万亩杏林原料基地的最初,乡亲们并不以为然,他们觉得没什么效益,想提高产量还得是个技术活,和自己离得太远。

针对这种观念,刘战先早有准备:每到春、秋季的植树节点,都会利用各种方式进行宣传,免费为乡亲们提供种苗,并会提供修剪、杀虫等等一系列技术指导。一来二去,乡亲们从一开始的半信半疑到后来的全身心投入,杏林种植终于“风生水起”。

而种植山杏也是采用公司加基地的现代产业模式,基地连农户,企业拉动,政府资助。几年下来,最初种植的山杏已经挂果,已到了可以收获的时候,刘战先把乡亲们收获的山杏按规格按品质进行收购,这可让率先种植的人乐开了花,看到有了经济效益,乡亲们的担心终于没有了,也终于明白这是一条细水长流的绿色财源之路。

如果你现在再到准格尔,春风十里,点点杏花含苞,85万亩杏林促进了准格尔生态的改善,也助力了农民脱贫致富,直接带动农户17000户,更让高原杏仁露公司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杏林成为公司的原料车间,农民成为了公司的产业工人,既保证了公司的原料供应,又保证了农户的收入来源。

如今,在准旗旗委政府的倡导及公司的引领带动下,“211”工程进一步提升,将辐射带动准旗9个苏木乡镇的35000户果农,户均可以增收2000元以上。“绿水青山”变成了乡亲们致富的“金山银山”,“大地杏花烂漫、企业蓬勃发展、百姓幸福安康”的美好愿景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走进准格尔旗沙圪堵镇,路口一块大型宣传牌上醒目的写着“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内蒙古高原杏仁露有限公司”。

这应该是对刘战先和他的高原杏仁露公司多年来致力于山杏产业最高的褒奖。刘战先说,十几年来,获奖无数,但这才是他最看重,也是最让他欣慰的荣誉。

从2012年开始,当地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杏花节,虽然还没有其他一些知名节庆的影响力大,但也在业界颇有了些名气。

赏杏花、品杏仁露、观传统文化展演……来自本地、外地的乡亲、游客在明媚春光里尽情挥洒着诗情画意,体验着北地塞外难得的妩媚旖旎。

刘战先总说,自己也像一株山杏树,不在乎周围环境有多恶劣,总要拼命顽强积极地生长,待到枝叶丰满、硕果盈盈之时,一定会无私回报大地,回报乡亲。

“播绿”与“创富”和谐共进

刘战先说,奋斗十几年,有三件事让他感到欣慰:第一件是如今杏林已在准格尔大地延展;第二件是那么多的人认可自己的产品;第三件事是企业职工和乡亲们获得了收益。

刘战先的“杏产业”跟上了我市建设绿色大市的步伐,加工业直接带动了种植业,激发了农牧民种植山杏的积极性。“待到杏花烂漫时”的季节里,杏花节吸引大批游客,又可带动乡村旅游业等。在融合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上,刘战先们的努力及成绩可圈可点。一系列的发展培育了荫及子孙的绿色产业,也走出了一条绿山头、富百姓的产业化发展之路。这里的“绿水青山”就是乡亲致富的“金山银山”。

准格尔“绿水青山”的蜕变是鄂尔多斯市生态文明发展的缩影,在如刘战先这样一批播绿创富人的努力下,鄂尔多斯将绿满大地。播下一片绿色,创造富足生活,“播绿”与“创富”和谐共进,鄂尔多斯人的生活将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