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访谈>治沙故事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典型人物之九——王玉珊:一座不朽的丰碑

发布时间: 2017-09-10 丨 来源: 新华丝路 丨 作者: 丨 责任编辑: 韩得尔

摘要:20年间,王玉珊领上技术员,用拖拉机拉上树苗,到村里、到农牧户家中,手把手地教技术。

踩着厚实的土地,轻风拂动着林中的枝叶,起伏的沙丘上下,杨柳、樟子松、沙打旺肩并肩地挺立着。刻有“功在社会,利在子孙,造福人类”碑文的纪念碑在层层叠叠的绿树中矗立着。漫漫的绿洲记载着原新街治沙站党支部书记站长王玉珊率领群众治沙造林的英雄业绩。

伊金霍洛旗地处毛乌素沙漠东北边缘,历史上,是一块水草丰美的宝地,但由于人为过度开发和超载放牧,二十世纪中叶,这里变得风沙肆虐。建国初期全旗有林面积仅为2.15万亩,特别是五、六十年代三次大规模的开荒种地,全旗沙化面积达到3000平方公里,占全旗总面积的50%,森林覆盖率不足8.9%,植被覆盖率不到47%,出现了沙进人退的严峻形势。七十年代初期,220多公里长的毛乌素大沙漠日夜吞噬着大片的草原和农田,全旗近60万公顷的土地,已有30%的土地被沙漠化,仅纳林希里一个乡,几年内竟有100多户人家、近1000人背井离乡。

“植树造林、治理沙漠”,伊旗人民政府向全旗发出了响亮号召,抽调得力干部分赴治沙造林第一线,担任新街公社社长的王玉珊同志接到组织调令,担任新街治沙站党支部书记兼治沙站站长。

当时,新街治沙站总经营面积为25万亩,经营区横跨红庆河、新街、台格庙三个乡镇苏木,其中流动沙丘占60%。

为了改变“小风黄沙起,大风沙满天”的现状,王玉珊下定决心要和风沙做一场殊死的斗争。于是,他带领技术员走遍了每个作业区的沙沙梁梁。在总结过去治沙造林经验的基础上,王玉珊大胆地提出:“零打碎敲不行,要干就要大干,进行大面积的封沙育林,把现有的点连成片,把片连成洲”。同时制定出“治沙站啃大骨头做示范,科学技术加土办法,动员群众,走自己植树治沙的路子”的治沙方案。

方案敲定后,他带领治沙站职工在沙窝子里搭起帐篷,揣上玉米窝窝,向荒沙宣战。

他和全站职工一干就是20年,黄陶勒盖作业区、新街作业区、阿鲁图作业区……一个个变绿了,一座座沙丘固定了。大片的黄变成了大片的绿。建站到1989年间,他们造林达到20.7万亩,保存面积达到14.4万余亩,18万亩流沙被控制住了,植被覆盖率从15%增加到60%,沙进人退的被动局面扭转了。

人们永远不会忘记,20年间,他和职工们与沙漠抗争的情景,每天带上干粮,饿了烧堆火烤干粮吃;渴了喝不上水,嘴唇总是干裂着;风暴袭来,人能被黄沙埋半截。

人们永远不会忘记,在每个农牧户家中,在每个作业区那个满脸皱纹的“黑脸老汉”动员群众、指挥造林的身影,还有他对农牧户常说的那句话,“你们不要走,把沙治住,将来这里准是个好地方。”

20年间,王玉珊领上技术员,用拖拉机拉上树苗,到村里、到农牧户家中,手把手地教技术。

“他整天在沙窝子里跑,我给他做上一双新鞋,跑上两天回来连鞋头子也没了,仅有后面的鞋帮子,病了也顾不上歇息”他的妻子朱光兰回忆说。

在治沙过程中,王玉珊与三个公社的村社制定了“一带、二帮、三支援”的挂钩计划。为了实现这一计划,王玉珊提议吸收作业区附近十几名退下来的原大小队干部,担任各作业区的队长,加强治沙站与附近社队的合作关系。

他领导治沙站职工与沙化严重的11个村联合治沙造林,培养农牧民技术员267人,无偿援助树苗1250株,造林面积达到20万亩,控制流沙30多万亩。

在治沙过程中,王玉珊同志还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扩大治沙造林的成果。1978年初,他主动提出在新街地区搞飞播试验项目,领导同意了他的请求。首次飞播试验,飞播优良牧草1万多亩,当年成活率达45%以上。10年,共完成飞播治沙73630多亩。1982年,中国林学会沙漠考察团组织的飞播鉴定会在新街治沙站召开,鉴定委员会认为,“播区5年之后,植物保存率为63.2%,播区植被覆盖度由原来的5%—15%,增加到35%,由于成效显著,新街治沙站荣获了内蒙古自治区飞播种树种草科研成果二等奖。

1978年王玉珊代表新街治沙站出席了全国科技大会和全国科学治沙会议,治沙站获得国家“毛乌素沙区治沙造林技术科研奖”、“科研成果奖。”中国林业部授予治沙站“全国治沙造林先进集体”。王玉珊获得全区林业系统先进工作者、自治区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新街治沙站68作业区70岁的治沙工人赛巴音尔回忆说,“当时这儿全是沙巴拉儿,路也没,树苗运不进来,我们用驴驮、人背运进树苗,不管风大风小每天都在栽树,王玉珊同志总是亲自来指挥、协调、技术指导”。

68作业区,位于当时的台格庙公社台格庙大队,是与新街治沙站挂钩的一个社队,是少数民族聚集区,也是三个公社中沙化最严重的地方,由于肆意砍伐和过度放牧,全村50%的耕地严重风蚀沙化,其中20%土地完全沙漠化。几场大风过后,沙丘就向前移动了20余米,有十几户社员先后被迫迁徙他乡。留下来的也过着“连锅也揭不开”的穷日子。

王玉珊与公社、大队的领导多次商量治理沙漠的措施和办法,并主动配合和帮助公社、大队组织农牧民治沙造林行动。由于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大队和全公社有了不一样的面貌,台格庙苏木(乡)植被覆盖率达到了75%。

时间见证了一切。王玉珊,用心血和汗水使风沙肆虐的不毛之地焕发出盎然生机,让茫茫荒漠变成了一片绿洲。

然而,当王玉珊耗尽心血栽种的大片大片树木抽出新条的时候,1989年3月29日,他却永远闭上了眼睛,终年59岁。

如今,王玉珊已经长眠于染绿的土地。他用大写的人生在茫茫风沙线上,为后人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他的拼搏精神,深深地镶嵌进后人的灵魂。

“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是个不善言语的人,总是不停地忙工作,虽然他没有给我们留下多少物质财富,但他却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我投入到绿色伊金霍洛的建设当中。”王玉珊最小的儿子原霍洛林场党支部书记王学文对记者说道。

1989年8月,国务委员陈俊生在伊克昭盟视察工作期间,为王玉珊同志题词。伊金霍洛旗党委和政府为他立了纪念牌。1989年10月5日,中共伊克昭盟委员会、伊克昭盟行政公署作出了《关于向王玉珊同志学习的决定》,号召全盟各行各业的职工干部学习王玉珊,推进伊盟的经济开发建设,为伊克昭盟植被建设贡献力量。

1992年,王玉珊同志纪念碑所在地被伊金霍洛旗旗委、政府命名为“伊金霍洛旗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