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韶山市银田镇
银田镇,一个普普通通的农业小镇,其本身并不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传统和优势。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其坐落于红色圣地韶山的区位优势开始凸显,其山、水、田、镇共融共生的乡土田园风貌开始受到青睐。银田镇紧紧抓住这难得的发展机遇,主动融入韶山全域旅游发展,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做好发展乡村旅游的三篇文章,即:做好“无中生有”的挖掘文章,做好“有中更美”的塑造文章,做好“美中铸魂”的特色文章。至2018年该镇共有各类旅游服务企业10家,其中四星乡村旅游区点2家、三星农家乐3家,共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00余万元,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5990元,乡村旅游已成为银田镇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
一、无中生有,做好挖掘文章
作为传统农业小镇,发展乡村旅游,首先就要解决发展定位问题,也就是要找准核心竞争力。2014年以来,银田镇利用特色小城镇和精美湘潭建设契机,聘请第三方专业团队实地调研、规划设计,做好做足了挖掘文章。
(一)向历史文化要核心竞争力。银田镇历史悠久,先后孕育和发展出了农耕文化、水运文化、商贸文化、工业文化等,成了一个兼具多产业、多气质的历史文化小镇。依托这一历史定位,银田镇在贯穿全境的韶河两岸,以“商贸休闲水街”为功能主题,以“主题创意”提升+“时尚消费”业态植入,规划打造“一河两岸、外古内新”的集老字号创意时尚商铺、红色文化画廊、百年手工面作坊、长庆和谷米行情景展馆等的文化休闲商业街区,展现一条承载历史记忆的活力水岸,银田小镇跻身湖南省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创建单位行列。
(二)向红色人文要核心竞争力。银田镇是毛泽东的成长依托、求学出乡关处及开展湖南农民运动的发源地,同时韶山灌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要的水利枢纽工程,以10万民工历经10个月建设而成,银田灌渠是韶山灌区的重要节点,是展现韶山精神的文化地标。依托这一人文定位,银田镇积极挖掘镇内红色文化资源,唤醒利用银田寺、张公桥、古银杏树、老河街等历史古迹,讲述“毛泽东少年出乡关”“华国锋青年修水利”等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继承“韶灌精神”,为乡村旅游增添了更多魅力。
(三)向自然风貌要核心竞争力。银田片区全域缓丘平原间错分布,山秀绿绵延,形成了开窗即是景的生态肌理,同时通过乡村风貌改造,形成了白墙灰瓦悬山顶的统一建筑模式,保留了独院落的建筑模式。依托这一自然定位,银田镇抢抓美丽乡村建设、特色小城镇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等发展机遇,在保持宜人的乡村生态风光、原生的人文旅游产品的同时,以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模式来提升传统农业价值,引导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度假农业等农业+旅游的新业态,展现既有乡村风味又与时俱进的现代化农业特色乡村。
二、有中更美,做好塑造文章
立足发展定位,银田镇坚持在基础设施建设、文明城市创建、农旅产业融合等方面下足绣花功夫,一副具有湖湘文化魅力的山水田园画卷已初现雏形。
(一)完善基础设施,塑造形体美。实施了韶河整治工程、污水处理工程、管网杆线入地工程、道路提质改造工程、民居风貌改造工程、环境净化提质工程、等级景区创建工程七大工程,累计完成投资近2亿元,对河街及镇区进行通信及雨污管网改造,实现管线入地;对所有镇村主干道沿线、1000余户民居庭院进行绿化、美化,建设文化墙1600平方米、安装节能路灯780盏;实施S330沿线、高速高铁沿线、河街、镇区民居风貌改造,达到风格、色彩一致;实施20余公里文明示范道路提质改造项目,分别对8条镇村主干道进行油化、亮化、绿化,实现了村村有环线、户户通水泥路。
(二)深化文明创建,塑造管理美。深度融入韶山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全面加强镇域精细化管理,实现了管理规范化、服务优质化。全面拆除两万余平方米的违章建筑,加强建房审批和质量监管,镇区和农村建房进一步规范;对街区门店招牌进行规范设置,主干道及景观道路两旁的门店招牌统一“扮靓”;建设镇主干道人行道,规范镇区停车位,对门店实行“街长制”,成立商户自治协会。经过四年多的努力,镇村面貌明显改观,先后获得全国环境整治示范村、湖南省美丽乡镇示范、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湖南省同心美丽乡村等荣誉。
(三)推进农旅融合,塑造产业美。围绕建设农旅一体发展产业链,银田镇先后引进了银田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永红樱花园、宏发农林生态园等农旅融合项目,现已形成4个1000亩以上特色产业园、5个500亩以上中型特色农业园的产业发展格局。永红基地培育观光花卉区2000余亩、采摘体验区500余亩,正在积极发展高效创意农业项目;湖粮稻梦田园建成2000平方米连栋大棚、120亩百花园、300亩立体种养池、35个蔬菜大棚、1.2千米景观游步道,正在建设水稻博览园、百果园、智能温室大棚、农耕文化体验中心。强大而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为乡村旅游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金葵花海”“百合之约”“稻梦田园”等品牌迅速走红,让众多长株潭城市居民纷至沓来。
三、美中铸魂,做好特色文章
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既是机遇,也面临着同质化竞争严重的挑战。银田镇立足韶山精神、韶灌精神等独特人文,大力发展红色教育、基层党建和研学旅行,做好发展乡村旅游的特色文章。
(一)以红色教育充实乡村旅游的底色。红色文化是韶山文化的“根”,银田镇共享韶山大旅游格局的溢出效应,深度挖掘和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有力地补充了韶山核心景区的游客需求,为进一步弘扬红色文化提供了条件。韶山灌渠景区是第十四批国家水利风景区,樟木山风景区树木葱郁、冬暖夏凉,水天银河灌渠讲述着红色水利精神背后的故事,年接待人次达4万余人。银田寺坐落在美丽的韶河旁,是毛泽东与杨开慧早期创办夜校、开展农民思想启蒙运动的革命场所,寺内至今还收藏着很多相关的藏品,引来很多长株潭周边的游客特意前来观赏,获得湘潭在线等主流媒体宣传推广,年接待人次达2万余人。
(二)以研学旅行增添乡村旅游的活力。银田镇顺应市场需求,充分发挥绿色资源优势和红色人文优势,帮助打通村民与市场的桥梁,促成韶山知行研学旅行服务有限公司与银田村达成合作,在该村创办教学培训基地,为乡村旅游增添了活力。一方面吸引了村民返乡就业创业,40多位农民摇身变成“农家乐”老板,接待能力达到每批次800余人。另一方面,让孩子体验农家生活,既可以接触更加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在自然这个大课堂中学习知识,也可以了解到“韶山精神”“韶灌精神”等文化底蕴和深刻内涵,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该基地年接待培训近40批次,接待人数达到3万余人。
(三)以基层党建凝聚乡村旅游的动力。银田镇坚持把加强基层党建作为发展乡村旅游的动力引擎,通过探索“党建+”模式将基层党建工作与美丽乡村建设、文明创建等工作进行有效融合,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好“韶山精神”“韶灌精神”,打造出“银田党建”品牌。韶河灌区陈列馆被评为湘潭市党性教育基地,银田镇银田村被评为湖南省贫困地区党支部培训基地,各地纷纷前来学习支部“五化”建设经验(即支部设置标准化、组织生活正常化、管理服务精准化、工作制度体系化、阵地建设规范化)、“1410”乡村治理经验(即1个党组织、4种会议形式、10项管理制度)等,年接待批次达100余批。经过4年多的努力,银田镇一步一步走过了“无中生有、有中更美、美中铸魂”的艰辛历程,做好了挖掘、塑造、特色三篇文章,全方位、多层次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升级与发展,打造了镇域经济新的增长极,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的落地落实。
专家评语:以红色教育充实乡村旅游的底色,以研学旅行增添乡村旅游的活力,以基层党建凝聚乡村旅游的动力,坚持在基础设施建设、文明城市创建、农旅产业融合等方面下功夫,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红色人文、自然风貌等核心竞争力,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塑造形体美,深化文明创建,塑造管理美,推进农旅融合,塑造产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