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巴音布鲁克景区
一、基本情况
巴音布鲁克景区位于巴西里格村(自治区扶贫开发重点村)地处巴音布鲁克镇以南,距和静县城332公里,距巴音布鲁克镇47公里,位于扎格斯台河畔,海拔2400米,夏季气候宜人,冬季漫长寒冷,年平均气温-4.7℃,无绝对无霜期,年平均降水量216.8~361.8毫米。巴西里格村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的纯牧业村,可利用草场面积57.57万亩,人工种草面积3771亩。随着景区旅游事业的发展,巴音布鲁克已逐步由畜牧产业向旅游服务产业转型。
截至目前,巴西里格村从事宾馆酒店、区间车、牧家乐、马匹租赁、旅游纪念品销售等服务经营项目的从业人员突破2000余人,其中当地牧民占90%。客运、物流、餐饮、住宿、娱乐、特产及商品零售等间接从业人员达到1.6万余人。同时景区用工优先考虑当地牧民和当地应、历届毕业生就业,对牧民开展免费手工艺品技能和创业培训,安排巴西里格村每户1名牧民到演艺公司、旅游公司、游客中心、餐饮酒店、牧家乐、镇区及景区工作。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生态是巴音布鲁克景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富民是发展壮大旅游业的最终落脚点,如何做好景区与牧民共同发展、互利共赢是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随着景区旅游事业的发展壮大,旅游富民惠民已成为实施景区创建工作中的自觉行动,积极推进景区旅游产业结构转型,促进旅游就业。
(一)探索“合作社+贫困户”双赢同富合作模式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合作社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解决富余劳动力210人:其中,60人通过各项业务培训纳入旅游企业(月工资3200元)或牧家乐合作社;80人在本村畜牧专业合作社放牧;50人通过保联及相关部门协商转移到其他企业从事二、三产业或外出务工,提高牧民收入。同时,积极争取2016年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旅游项目发展资金,建立旅游合作社,全面改造41套巴西里格村民俗特色家庭旅馆的上下水、取暖等配套基础设施,并配套建立牧家乐,全部入股旅游合作社,解决10户20人就业。促进景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当地牧民增收良性互动。
(二)保景富民,旅游带动致富。2015年,和静县委、县政府出台《和静县巴音布鲁克镇巴西里格村“保景富民”行动计划》,投入325余万元从就业、培训、教育、医疗、社保、入股分红、畜牧等方面实施强有力帮扶措施。一是从巴音布鲁克景区旅游收入中投入6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贫困牧民的生产生活;二是对2015年巴西里格村民新办牧家乐给予每户1万元补助,鼓励牧民从事二、三产业,增加财产性收入;三是鼓励牧民在景区内开办旅游纪念品商店并给予免房租优惠;四是落实观光农业种植补贴50万元,在巴音布鲁克景区人工饲草料地种植油菜花,一次性给予1000元/亩补贴,同时积极争取上级美丽乡村、阵地建设等项目和资金支持,加快巴西里格村“保景富民”工作步伐。目前103户286名贫困牧民脱贫,人均纯收入增收2000元以上,达到6000元以上;实现所有贫困户有住房;完成职业技术培训富余劳动力160人,完成季节性就业130人,固定就业60人;扶持贫困学生105人。
(三)创新“特色产业”新模式。通过发展特色产业、重视旅游发展,扩宽牧民增收渠道,实现了牧民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壮大。利用和静县脱贫攻坚“十大专项行动”之特色产业发展20万元资金,新建10幢民族特色小木屋,用于提高村旅游经济收入,可带动10户贫困户创业增收;投资30万元在巴音布鲁克镇建立41户组成的牧家乐家庭宾馆;根据牧民的特色需求投资72万元成立天鹅姑娘刺绣合作社;为解决牲畜的饲料问题投资30万元成立饲草料加工合作社,承包给本村牧民一年承包费4万元。
(四)创新旅游投入机制,促使牧民入股增收。促成巴音布鲁克镇巴西里格村汉家乐、牧家乐专业合作社投资天鹅湖景点巴西里格观光车项目,每年可享受项目税后纯利润的40%分红,红利由合作社按规定分配给牧民。2014年兑现协议分红147086.21元,收益率45.17%;2015年兑现协议分红337173.69元,收益率103.5%。2016年兑现协议分红348738.8元,收益率107.1%。经营从事马队、牧家乐等旅游项目,人年均收入增加近5000元。
(五)利用牧民自身资源,促使牧民就地创收。《东归·印象》大型文化与历史实景剧是新疆首部实景演出剧目。和静县积极组织当地农牧民参与剧目拍摄,充当群众演员。经多次沟通协调,当地260名牧民成功入选群众演员,每年人均增收约4000元,开辟了巴音布鲁克景区牧民增收的新途径。
专家评语:探索“合作社+贫困户”双赢同富合作模式取得显著成效;保景富民,通过旅游带动致富;创新“特色产业”新模式,扩宽牧民增收渠道,实现牧民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壮大;创新旅游投入机制,促使牧民入股增收;利用牧民自身资源,促使牧民就地创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