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访谈 > 全国乡村旅游发展典型案例 > 田园观光休闲型
丰富旅游新业态打造乡村旅游新品牌

——天津市蓟州区众耕农庄

发布时间:2019-07-19 14:43    来源:中国网    作者:

 

天津众耕农庄,隶属于众耕文旅公司,选定原戚继光驻军屯粮之地后营寨为基地,占地面积近1000亩。于2010年开始运作和基础建设,2016年10月完成一期工程,2017年5月1日正式对外营业。这里环境清幽、植被茂密、负氧离子浓度极高,是一座得天独厚的天然氧吧。经过充分的酝酿、创意与规划,众耕农庄形成了现在这座独具耕读文化特色的山居农庄、世外桃源。未来5年内,众耕农庄计划至少打造15户各具创意文化特色的民宿,总客房数达150间,各种手造体验坊20间,延伸旅游产品达50种以上。

一、原创设计,打造“渔樵耕读”文化氛围

众耕农庄由一群有情怀的专业设计团队和艺术爱好者原创设计、本色打造,保留和修复了许多传统的乡村文化元素,让中高端人士专享“渔樵耕读”的文化氛围。整个众耕农庄的建筑风格以“亲自然、原生态”为设计理念,结合华北地区传统民居特色,打造以石头、青砖、灰瓦、茅草等为主要建筑元素的创意文化园,以闲、养、耕、读、乐为主要内容,将现代山居民宿、特色餐饮、情怀酒吧、修心茶舍、手工作坊、生态种养以及独具特色的耕读学堂等休闲设施与功能融于一体,兼顾传统国学教育、乡村旅游实训等多项服务内容,逐步发展成为独具蓟州传统工坊与创意文化的耕读农庄,开设了古法烧酒、传统米酒、酿醋、石磨豆腐、麻酱鸡蛋、手工画坊等传统工艺体验项目。2017年5月1日开业至今,深受各界人士的喜爱和好评。



二、产业融合,打造天津蓟州区乡村旅游名牌

众耕农庄由松树沟和云彩沟组成,这里曾经是乱石沟和半荒山,沟内零星的种植一些蓟州山区传统的果木,如:百年酸梨树、柿子树、核桃树、梨子树、山杏树等。但是受到地形、道路、人工等困难因素的影响,这些山沟产生的经济效益很低,丰厚的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2010年起众耕文旅公司团队进入沟内进行基础建设,开垦荒山,修筑道路,将沟内各种果树进行保护性修剪修复,发展方式开始由单一的农业生产方式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通过发展旅游、高端民宿接待、特种鸡观光与养殖及各种乡村DIY体验活动等,充分发挥现状环境和土地资源,实现沟内的果树循环利用。经过众耕文旅公司七年的艰辛建设和当地政府的支持,现在已经将曾经被村民搁置的荒山变成了当地的示范和样板项目,在这里春天可以闻花香,赏山花烂漫(梨花、杏花及各种各样的小野花相映成趣);夏天鸟鸣山涧,这里是万木葱茏的天然氧吧,也是避暑、静心、看山的最好目的地;秋天沟内硕果累累,叶色丰富,山间恣意飞扬着大自然的艺术之魂,凭栏而望还能够欣赏不远处黄崖关长城的巍峨壮阔;冬天沟内松柏苍劲,搭配皑皑白雪是摄影、赏雪的好去处。云雾缭绕中的大山,宁静、和谐,神韵尽收眼底,令人流连忘返。通过沟域旅游经济建设,由原来的自然封闭经济逐步向“高端、高品、高效”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当地农民收入。

在发展中众耕农庄坚持生态优先,发展绿色产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在产业布局上,实行以点成线、以线带面,融合发展;在建设模式上,采取统一规划、政府扶持、社会参与,聚集人气;在内涵开发上,把乡村旅游植入沟域经济发展中;在市场营销上,突出特色,打造天津蓟州区乡村旅游名牌。



三、文旅融合,打造耕读文化新品牌

耕读文化是一种以半耕半读、耕读结合为主要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的文化观念。耕读文化是对“乡土中国”的一种历史追忆,是对农耕时代乡村生活的一种精神向往,是对抱朴守真心灵生活的一种崇尚回归。目前很多孩子特别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缺少耕读文化的体验和感受,众耕农庄通过后营寨基地,建设耕读大学堂、茶室等建筑,营造读书、书法、耕读文化学习和画画、茶艺、乡村DIY、山地果蔬采摘等劳动的体验活动。不仅符合现代人对传统耕读文化生活的向往,也是锻炼孩子的很好方式,能够让孩子更多地融入自然环境,体验传统劳作的辛苦与乐趣,释放身心的自由,陶冶性情、回归自然。

四、借助民俗,打造传统手工集聚地

众耕农庄所在的后营寨以前是戚继光将军屯兵屯粮供给的地方,融入了全国各地军人带来的传统工艺。众耕农庄将后营寨周边很多村庄众多传统手工的民俗文化在这里进行整合,从而扩展到整个蓟州区的传统手工集聚地,形成相关的产业链,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手工文化的同时提升周边百姓的生活质量,丰富旅游的业态,使众耕农庄有了更强的吸引力。手工豆腐、古法烧酒、传统米酒、麻酱鸡蛋、古法做酱、腌菜、风鸡腊肉、木艺、陶艺等各种手工学习和体验项目,深受从幼儿园到大学生再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欢迎。


专家评语:通过原创设计,打造渔樵耕读文化氛围;通过产业融合,发展旅游、高端民宿接待、特种鸡观光与养殖及各种乡村DIY体验活动等,打造天津蓟州区乡村旅游名牌;通过文旅融合,打造耕读文化新品牌;借助民俗,整合周边很多村庄众多传统手工的民俗文化,打造传统手工集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