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豹:王者归来!
华北豹是豹9个亚种中的一个,仅分布于中国。1862年英国动物学家格雷(John Edward Gray)根据一张跨越重洋来到大英博物馆的豹皮描述并命名了华北豹这一亚种(Panthera pardus japonensis),起初以为来自日本,但经过追溯发现,这张用于定种的豹皮来自一头北京郊区的豹。
华北豹有很强的领地意识,一只雄豹的领地可能覆盖多只雌豹的领地,种群繁衍需要大面积的栖息地,而栖息地的破碎化已成为破坏华北豹种群的重要因素。如何保护华北豹种群,恢复它们的栖息地,人们一直在努力。
豹,自古伴人而居
中国的豹是一种典型的森林型动物,从东北的针阔混交林到云南南部、西藏南部的雨林,甚至青藏高原海拔接近5000米的暗针叶林地带,都有豹的分布。豹的体型小于老虎,是中国第二大猫科动物,其体重约40-80千克,尾长约等于体长,体型显得较为低矮。
豹是全能型猎手,善于爬树。它们的猎物覆盖了体重从0.5-1公斤的野兔到重达数百公斤的马鹿。然而中型有蹄类动物,如狍子、毛冠鹿、赤麂等才是它们的最爱。豹通常采取潜伏接近的方式逼近猎物,然后发动突袭,通过咬住猎物的咽喉使其窒息而杀死对方,最后习惯于将猎物拖进隐蔽的草丛中进食。有时候豹也会采取跟踪追击的方式,来对付一些体型较大的猎物。
豹是领地型物种,每只成年豹都拥有自己的领地范围。对于雌豹而言,领地大小主要取决于猎物的数量以及受干扰的强度,而对雄豹来说,领地的范围还涉及雌豹的数量。通常雄豹的领地范围远大于雌豹,并且一只雄豹的领地可能覆盖多只雌豹的领地。“一山不容二虎”,这句话正是描述了大型猫科动物在领地内的排它性。豹也基本如此,一只豹通常不会允许另一只豹进入其领地,但有亲缘关系的个体除外。但近年来的观察表明,豹的领地存在一定的共用关系。
根据纬度的不同,豹选择繁殖的季节也不同。北方的豹通常选择在春季繁殖,而南方的豹繁殖则不受季节的限制。豹的一胎通常从1只到3只幼豹不等,主要取决于猎物的丰富度。雌豹除了在繁殖期外并不会有固定的巢穴,小豹约1个月大后便可跟随雌豹外出行动,并且学习生存技巧。小豹在1-2岁时开始独立,离开母亲去开辟自己的领地。
豹对栖息地的适应能力很强,即便在森林覆盖度较低的地方,只要拥有足够的猎物,豹依然能生存下来。千百年来,豹实际上一直伴人而居,今天的豹也在尝试逐步适应经过人类改造的自然环境,山上的防火道、公路往往成为豹利用的兽道。近年来,豹不断出现于人类社区附近,野外监测也表明豹会在距离村庄仅数百米的地方活动,并且时有进入村庄捕食家畜的例子。
但栖息地的破碎化依然成为破坏豹种群的重要因素。豹分布密度低的特性决定了一个豹的种群需要大面积干扰度很低的栖息地,而无序开发很容易导致豹的栖息地破碎,豹的个体容易被孤岛化从而失去繁殖的机会,进而导致种群退化。
青藏高原-横断山:豹的集中地
青藏高原尚存在一个生境完好、面积辽阔的豹栖息地。尤其是在从四川西部到青海南部、西藏东北部和云南西北部的区域里,近年来频频记录到豹的分布。过去,大多数人对于青藏高原野生动物的认知,主要局限于藏羚羊、野牦牛、棕熊、狼等高原物种,但实际上该区域保存相对完整的森林为豹提供了良好的栖身场所。
从2015年起,猫盟在四川省林业部门的支持下,开始在甘孜州新龙县一探高原豹之秘境。在连续3 年的调查中,拍摄到大量金钱豹的影像资料。
红外相机拍摄的结果令人非常欣慰,当地豹的分布是连续、稳定的。从当地其他动物的拍摄率来看,水鹿、毛冠鹿、林麝、鬣羚、野猪等有蹄类动物拍摄率很高。这说明豹的猎物非常充足,当地森林生态系统是完整的。
豹出现在高海拔,意味着沿着青藏高原数条大河流域分布的森林可能构建起豹分布的格局。这使得青藏高原南部出现了一个占地面积相当大的潜在豹种群,但其规模很难估算,要搞清楚整个青藏高原的豹种群还需要工程浩大的野外调查。
横断山豹种群过去的分布范围远比现在更大,包括岷山、邛崃山、相岭在内的诸多四川山地过去均有豹的存在。
华北豹的保护地
山西省和顺县及周边地区的华北豹种群能够保存下来并非出于侥幸。山西省保存有大面积的天然林,而当地百姓对待自然有一种原始的尊敬之情,盗猎在这些地方较少发生。这里的“丛林肉”对于村民们而言并非一个多大的诱惑,长期以来,他们更愿意把这些野生动物当作一些习以为常的邻居,虽然这些邻居们总会给他们带来一些麻烦,比如豹会咬死肉牛,野猪和獾子也会破坏庄稼。
2015年以来开始在当地推行民间的生态补偿,主要针对豹子咬死、咬伤牛,补偿的也主要是当地的受损村民。作为生态补偿的回报,我们也发动当地的志愿者和村民共同进行反盗猎巡护。现在华北豹保护面临一个非常好的前景。
与此同时,国内的一些环保基金会也先后加入山西华北豹的保护中来,从最初的嘉道理中国保育、阿拉善SEE 基金会,到今天的桃花源基金会和蚂蚁森林,已经在和顺县合作建立了蚂蚁森林华北豹保护地。
长期的工作基地,涵盖和顺县所有华北豹栖息地的野外监测网,更强大的村民巡护队“老豹子队”,更大范围的生态补偿(涵盖豹与野猪、豹猫),与政府直接交联的反盗猎网络,针对全县乃至全省的公众教育巡讲,替代生计、环境友好的农村新经济模式……这些都是接下来围绕华北豹的保护要在和顺县及周边地区做的事。
华北豹需要面积足够大的栖息地才能生存,而且栖息地要伴有原生性森林和充足的猎物。
即便在繁华拥挤的北京,豹的消失也仅仅是近20 年的事情。而华北豹命名的模式标本就产自北京,北京是华北豹最初的家园。
北京是否会重现华北豹身影
在山西和顺的华北豹保护地,我们摸索出的人与豹和谐相处的方式,将被用于从太行山到燕山的广阔山地森林。带豹回家,让华北豹重新恢复华北山地的栖息地,才是保护这个物种的目标。恢复大型猫科动物在华北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不但意味着华北山地生态系统的重建,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而言,也意味着一个更加美好的生存空间。保护不仅针对森林,更是为了人类明天的福祉。
(猫盟CFCA北京师范大学虎豹研究团队供图)
近年华北豹踪迹频现
2012年11月 华北豹首次“现影”河北小五台山保护区。
2015年1月 宁夏六盘山豹与车相遇并被拍下。此后六盘山地区的红外相机调查也证明,该区域有华北豹种群分布。
2017年5月 山西省确定可识别华北豹个体达80只。
2018年3月 山西省涑水河自然保护区内拍摄到两只华北豹交配的照片。
2019年6月 至少28只,陕西子午岭林区监测到迄今为止最大的华北豹野生种群。
2019年8月 河北承德监测到华北豹身影,为华北豹分布最北点。
来源: 中国绿色时报(2019-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