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县——昔日打工仔 今朝林老板

中国网 | 时间: 2010-12-08  | 文章来源: 中国网

“家里分了山、创业路更宽,政府来帮助、致富有靠山,昔日打工仔、今朝林老板。”这是林改后陕西省宁陕县返乡农民工说的最自豪的一句话。

地处南北分水岭交汇处的宁陕县,人口仅7.4万人。森林覆盖率达90.2%,农民人均拥有林地50余万亩,是陕西省重点林业县。自2007年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激活了广大农民爱林兴林的积极性,呈现出“林区稳定、林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喜人景象。

打消顾虑 林改“五要五不要”

林改前,宁陕县长期以木头经济为主,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林农在木头上再无文章可做,纷纷外出打工,打工人数占到全县劳动力的70%左右。农民说:“林是集体的,有钱不敢投,有劲无处使,只能外出打工挣现钱。”

2007年7月,该县作为陕西省试点县开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让广大林农支持林改,该县在林改中坚持实行“五要五不要”工作法(要一举成功,不要返工重来;要群众做主,不要干部说了算;要分类指导,不要搞一刀切;要阳光林改,不要暗箱操作;要及时调处纠纷,不要拖延积累矛盾),通过会议动员、算账对比、典型引导等形式,打消大家“林改可能是瞎折腾、折腾一阵就进行不下去”的顾虑。同时,制定了“三榜公示、一个标准”的硬杠杠,分配地块、方案制定、分配结果实行张榜公示;整个集体林地分配一张图控制、一套表统计、一个标准要求,确保图表册一致,人地证相符。

发展林业产业留住农民的心

然而,在一段时期内,林改留住了农民的身,但由于无产业可发展,很多人又动了外出打工的心。为此,该县在配套改革中,将发展林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措施,组建食用菌、干果、蔬菜、中药材猪苓、林下大鲵养殖等五大产业组,帮助农民面向市场发展林业产业。

通过协调贷款、政策倾斜、领导包挂、干部驻企等措施,培育松下菌业和龙泉大鲵两个龙头企业,不仅解决了几百人的就业问题,还带动了很多“明白人”自主创业。筒车湾镇农民张礼友,林改后对承包的300多亩板栗园进行嫁接改造,利用修剪的枝条发展袋料食用菌3万袋,加上林下养鸡、种植魔芋、栽培猪苓,年收入达到14万元。他感慨地说:“林改不仅留住了我们这些外出务工的人,更稳住了我们的心。现在既有山林作舞台,又有政府作靠山,正好甩开膀子大干一场”。

针对金融危机被迫返乡的5000多名农民工,该县筹资40万元,聘请2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巡回到各乡镇举办免费技能培训班,仅3个月就培训4300多人次。新场乡农民王朝政返乡后,利用学到的养蜂技术,办起了野蜂蜜加工厂,不仅实现了自身致富,还带动了当地100多户农户发展中蜂养殖,去年该乡养蜂由前年的480桶增加到1800桶。

配套改革让沉寂山乡热闹了

为进一步拓展林产业发展的空间,该县先后出台了林业产业发展、林权流转管理、资产评估、抵押贷款、森林火灾保险、资源保护和服务体系建设等配套改革办法,进一步激活了林业经营机制。通过建立县级林权管理服务中心,流转林地7万亩,发放林权抵押贷款470余万元。

在城关镇青龙村,记者看到,村民谷成明通过林权抵押贷款种植的1000多窝中药材猪苓即将进入收获期,仅这一项年纯收入可达2万多元。他告诉记者,在海拔1100米以上且生长于茂密林下的猪苓利尿抗菌药效极佳,被称为“黑金”,市场价格极高。

林改前,人们也在集体林地下种植,但是苦于不是自家林地,担心被别人挖走,猪苓种植量少也不成规模。林改分山后,集体林成了自家林,村民自愿成立了猪苓产业合作社,统一栽培技术、统一科技指导、统一市场服务,猪苓质量、价格显著提高,很多林农在猪苓产业中实现了发家致富的愿望。目前,全县猪苓已发展到80多万窝,1年后投入市场,每窝产值300元,总价值达2.4亿元,每年每人增加收入1300多元。

宁陕县林业局局长张守诚说,通过连续几年的发展,宁陕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2009年跃居全省第一。财政收入也比林改前翻了近一番,先后为所有学校实施了“蛋奶工程”,为全县高中生免除了学杂费,为全县农民上了新型养老保险。随着条件的改善,昔日沉寂的山乡又热闹了起来。(《农民日报》2010年10月25日 黄朝武)



关于中国访谈

  智慧的对话,思想的交锋。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社会名人、国际友人做客中国访谈,解读政策法规,阐释新闻热点,讲述世界风云,倾诉人生故事。秉承权威、人文、开放、深入的原则,为网友展现不同人生的精彩历程。
中国网地址:
中国北京海淀区西三环北路89号中国外文大厦B座
邮编:100089

访谈热线

如果您想做客中国访谈,嘉宾请联系:
电话: 010-88828267 010-88828056
传真: 010-88828105
如果您有意见和建议请联系我们:
E-mail:duomeiti@china.org.cn
网友可进入论坛直接参与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