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武宁县——绿水青山=金山银山 |
中国网 | 时间: 2010-12-21 | 文章来源: 农民日报 |
农民日报记者 王景山 2007年4月20日,这一天让38万武宁人民永难忘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武宁视察林改,并深入罗坪镇长水村与林农话林改。当听到林改明晰了产权,山分给老百姓,看到林改后的满目青山,总理欣然题下“山水武宁”四个大字。 为目睹林改给武宁带来的巨大变化,记者日前对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武宁进行了采访。 林农更忙了 武宁县“八山一水半分田”,395万亩林地占全县土地面积71%,人均林地10余亩,2/3人口在山区农村,是江西省重点林业县。2004年武宁率先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县共发放林权证13.5万本,分山到户率93.8%,真正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 记者先后走访了甫田乡茶棋村平尧生态农庄、圣林油茶种苗公司、南坪、长水和杨洲乡界牌村花源谷等5个山村。见到的农民都说,林改前,因山地权属不明确,所以心里总是没有底,不舍得投入只想着砍伐。林改后,山林成了农民最大的家产,护山、养山、耕山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现在每天忙得不得闲。 过去大家“有指标争着砍,没有指标偷着砍”,现在是争苗造林、筹钱造林。据长水村党支部书记余锦冰介绍,山地分到户后,仅2005-2008年,全村造林数量就超过了前20年的总和,而砍伐指标却从林改前的每年上千立方下降为现在几百立方。村民孙隆平说,“以前不敢栽,怕栽了不是自己的。”如今,他家新栽毛竹4000多棵、杉木5000多棵。 生态更美了 通过林改,林农管林、护林、造林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他们把“承包山”当成“责任田”来经营,大胆投入,造林面积持续增长。全县森林覆盖率从林改前的64.1%提高到71.2%,空气质量由国家二级提升到国家一级,减少了2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 33岁的徐红达,平尧生态农庄始创者,与父辈家人凭着一双勤劳的手,带领36户村民把三面环水的3000亩荒岛,开垦成拥有50多种果木的花果山。如今,每到周末,如果不是提前预约,想来岛上观光度假的游客还真难以如愿。 林改让武宁的山更绿了、水更清了、生态更美了,长水村农民说:“以前靠卖木材吃饭,现在是靠卖清新空气、优美环境吃饭。” 村民更富了 “屋上盖的是杉树皮,床上垫的是禾秆堆,身上穿的是粗布衣”,这是过去林农生活的真实写照。通过林改,明晰产权、规范流转、让利于民,打破了过去垄断经营模式,林木实现了产销见面,木材效益和林农收入不断增加,山林成了林农的“绿色银行”。 长水村49岁的卢威成在外打工多年,2007年,他和兄弟看到发展山区林业的前景,双双返回家乡上山种树。如今,自家100多亩山地,全部种上了杉树、松树和毛竹,除了毛竹5年必须间伐外,山上的树木能不砍就不砍,树长得越粗越值钱,就等于存在山上的银行。 余锦冰告诉记者,近3年来,全村盖起楼房80多栋,家家有摩托车,小汽车67辆,林改后每年人均增收200元,人均收入达到5500元。 村民张建成有感于林改给山村带来的巨大变化,写了一首表达群众心声的打油诗:“山场定了权,树木定根源;落实新政策,吃了定心丸。书记上山岗,干部日夜忙;林改政策好,群众建新房。” 前景更广了 武宁林改激活了林业要素市场,林地实现了自由流转、自主交易,通过租赁、股份合作等形式,全县共流转森林资源面积30.9万亩、6926宗,交易额突破1亿元,促进了林地向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发展。 林产品深加工不断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应运而生。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新上了一批高档次木竹精深加工企业。武宁人余静赣2007年回乡投资1亿元建起江西艺邦木业有限公司,发挥其技术、市场、资金优势,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加工能力可吸纳武宁周边200公里范围内的木材,成为带动林农致富、促进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龙头加工企业。 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的兴起,为武宁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山林富民、生态兴县”理念已深入人心,展示了“山水武宁”广阔的发展前景。 (《农民日报》2010年11月1日七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