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武宁:山更绿 水更清 农民更富有 |
中国网 | 时间: 2010-12-21 | 文章来源: 科技日报 |
科技日报记者:胡丽娟 一栋栋漂亮的白色小洋楼,坐落在青山绿水之间,格外醒目,一条条硬化的柏油公路,缠绕其间,在细雨蒙蒙下一眼望去,就像是一幅美丽画卷,这真的是三年前的江西省武宁县长水村吗? 2007年,我们随着国家林业局到长水村采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今年9月28日,有幸再次采访这里,眼前看到的这幅景色,令我惊愕,仅三年多的时间,这里竟然有这么大的变化,带着疑问,走进长水村一探究竟。 山变“活” 人变观念 长水村耕地只有1380亩,山林多达12.4万亩。山还是那座山,但已经变成了一座“活山”,人也是那些人,但不再墨守成规,已经转变观念,变得活跃起来。 “这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带来的效应”。长水村村民卢世炎说,尤其是2007年以后,人的观念变化很大,思维变活跃了,不再像以前那样上山就砍树,而是提高生态保护意识,由原来的“砍”变为现在的“保”。 过去,长水村“有指标争着砍,没有指标偷着砍”,老百姓每年砍伐木材数量1500立方米,现在每年才700立方米,怎么给了指标反而采伐数量减少不砍了呢? 村民告诉我们,分指标让他们采伐都不去,林子是自己的,不管是山上的松木、杉木,还是毛竹,大家都很爱护,保护山上的资源,只要看到山上冒烟,“三防”协会的队员就会骑摩托车在10分钟之内赶到,还争着要苗,抢着栽,有些村民甚至想方设法筹钱买苗造林。 据统计,2005年—2008年,长水村全村造林数量超过了前20年的总和。 “大家都意识到保护好生态环境,山上不仅存的是‘绿色银行’,山下还可以搞生态旅游”,卢世炎说,木材摆在山脚下,坐在家里净收钱。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使山林成了林农的绿色银行”。村民都把山当田耕,果木当菜种,精心呵护,大胆投入,以前木材每立方米的价格为200元左右,毛竹一根5元,现在木材和毛竹的价格每年都在涨,杉木每立方米价格为700多元,松木900多元,有的达到1000元,而毛竹一根卖到12元。山下发展养鸡、猪,种植绿色食品,比如香菇、木耳等,还引进资金,建立红衫木盆景基地。 护山、养山、耕山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随处可见林农忙碌的身影,三组31户人家,共投入40多万,把公路修到山上,既节省了竹木运输费,又起到防火隔离带的作用。 鲜“气”美景 吃致富饭 “长水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变化最大的就是利用好环境引进生态旅游,搞起了农家乐”,卢世炎告诉我们,以前的荒山荒坡,都种植了花草树木,不仅使土地资源不浪费,还能赚取流转土地得到的资金,同时,一些村民被开发公司聘请当管护工,按天计算工资,很是舒服啊。 据统计,从2007年开始,长水村共投入资金600多万元,把毛竹、红豆杉等森林资源改造成优美的生态休闲景点,还硬化了公路。 走进长水村,就像走进了清幽的大自然,用长水人自己的话说,就是“以前靠卖木材吃饭,现在靠卖清新空气、优美环境吃饭”。目前,全村农家乐已发展了近20家,两年来,共接待游客7.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50万元,人均达到480元。 以前一直在外打工、现回家搞起农家乐的红豆农庄卢咸成,家里分有100亩林地也不采伐,只是精心管护,问其还去外面打工吗,他乐呵呵地说,搞农家乐每年收入有30多万元,一家人在一起,还有钱赚,这样很幸福啊。 另外一位非转农的孙权,原是长水村人,想方设法把自己变成城里人后,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压力又大,2006年将户口重迁回长水村,还分到80亩林地,去年还办起农家乐,经济效益还不错,并帮助开发公司搞旅游,每月也有2000多元工资。“现在每天吸的是新鲜空气,吃的是绿色食品,压力不大,心情舒坦”。 2007年,长水村随处可见的零散破旧土房,现已变成排排整齐的漂亮小洋楼。据了解,长水村共建有80家,每年以近30户的速度在增长,原来家家户户都是摩托车,现已改买小轿车,全村约有70辆。2009年,长水村全村年收入达到10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4912元。 如今,林农手中的林地,就像“支票”、“股票”一样,可以自己做主、自由流转、自由交易,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让他们从中得到了实惠,尝到了甜头,不再是守着“金山”过穷日子,而是摘掉“穷帽子”走上“富裕路”。 (《科技日报》2010年10月14日绿色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