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仲华:上工少涉的“浮针之父” |
中国网 | 时间: 2012-07-12 | 文章来源: 中国网 |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在治病救人这条道路上,他步履坚定、踏实从容,十几年的刻苦专研,使他窥探到了中医世界里的诸多秘密;他博采众长、开拓创新,在吸取古人的医学精华的基础上,发明了浮针疗法,被誉为——“浮针之父”。 ——采访题记 文/黄桐熊 王烜 ——在中国,他有“一针在手,走遍神州”的美誉。手里的针常被称为“神针”。可用来治疗全身多部位的常见病症,由于取效迅速,常快于麻醉,也被称为“口袋里的医院”。 ——在中国,他是当代名医、教授,被誉为“浮针之父”。认为真正高明的医生,是用对人体生理影响最少的治疗方法治愈疾病。 ——他就是当代名医符仲华,南京中医药大学浮针研究所所长,南京军区总医院博士后,南京浮针医学研究所所长,中华浮针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他将现代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的治疗原则:“尽可能利用病人自身治愈力,不要滥用手术、药物等治疗手段,只在十分必要的情况下予以最小程度的干涉。”奉为信念,并浓缩而成四个字:“上工少涉”。 中医之路 盈满人生 符仲华来自江苏农村,当年高考填报志愿,父亲说家里必须有个医生,西医动手术鲜血淋漓,中医搭脉开方干净清爽,于是就懵里懵懂地成为了八十年代的中医大学生。 毕业后,符仲华满怀信心,觉得浑身是本事,去独立诊断治疗,才知道自己脑子中差不多全是“浆糊”。于是准备考研,闭关三个月后终于成功了。90年代初的研究生,国家的补贴基本够用,工作相对好找,不需太着急自己的饭碗,也没有电脑可以上网,因此符仲华得以静下心来,从中医的源头研究起,并学习、研究中国了的传统文化、传统哲学。 研究生毕业后,考虑到军队院校不需要努力创收,而且有很好的图书馆和实验条件,符仲华远离家乡,去南方大都市,穿上绿军装,拿起了教鞭。在军医大学前两年,符仲华依旧沉迷古代文献、传统文化。后来觉得文献研究固然重要,但学术影响不是很大,于是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了临床和教学。因为有了文献研究的基础以及对实验研究的了解,使他对前人的说法、流行的观念,更容易带着疑问去探究。 这时符仲华,逐渐回到了中医药的源头《黄帝内经》研究。《黄帝内径》曾经提到很多治疗疼痛的方法,很多不垂直针刺,不进入深层。但隋唐以后的针灸学著作都偏重理论、轻视临床,描写经络的走向,穴位的功能和位置。《黄帝内经》中看似简单而实际很有效的针刺方法,却被搁置了。而这种重理论、轻实际的文风影响了一千多年,以至于现在中医药院校的本科教材中依旧如此,导致了对经络、穴位、气血、补泻等理论反复灌输,而对临床实际的指导价值不足。 浮针一出 谁与争锋 既然《黄帝内经》中说刺入浅层对疼痛即有良效,那何必拘泥于经络学说呢?而且,中医界有一些浅刺方法已经被证明行之有效。 1996年,符仲华开始试着在一些简单病痛上试验,果然,《黄帝内经》所言不虚。通过反复摸索、反复试验,符仲华不仅仅在病人身上动脑子想办法,也在解剖室的尸体上试验,然后根据临床发明了专用针具——“一次性使用浮针”。 从此,浮针疗法应运而生:使用一次性浮针在病痛周围(距离可远可近,范围大的多痛点的距离远,单痛点小范围距离近)的皮下组织(不深入肌层)进行横向来回牵拉,局部疏松组织的扫散动作。 刚开始,基于传统习惯,符仲华以为浮针疗法仅仅作用浅层,只能治疗轻浅疾病。所以,多用于治疗网球肘、腱鞘炎等四肢软组织疾病。一次偶然机会,让他发现这仅仅是冰山一角,而后不断探索,终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背肌筋膜炎,甚至胃炎、泌尿道结石、盆腔炎等也成为浮针疗法的“拿手好戏”。 该方法看似平常,以治疗疼痛和一些内科杂病,但具有适应症广、疗效快捷确切、操作方便、经济安全、无副作用等优点,对临床各科,特别是疼痛的治疗,有着较为广泛的作用。它既有传统中医安全无副作用的优势,也兼具现代医学疗效快捷、可重复性高等特点。 在军队这个大熔炉里,符仲华发明的“浮针疗法”从发明到发展已经经历了早期的孕育阶段。渐渐地,该疗法产生了一定影响。1999年它被评为全军医学继续教育一类项目,2001年荣获全军医疗成果二等奖,2002年,浮针疗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国家发明专利号:97114318.8)。 钟情学术 勇攀高峰 符仲华发明“浮针疗法”后,开始有了一些名气。那时,经常被邀请、外出讲课开会交流,但军队纪律不允许这样自由。同年,符仲华申请离开部队,离开了第一军医大学,离开军队大学相对富足稳定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 回到南京,符仲华感觉自己还需要继续深造。为了改善知识结构,提高科研水平,他决定报考南京大学的博士。要考南京大学的博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于一个跨专业的人更加艰难,而对于当时已经38岁的符仲华来说,更是难乎其难。 那段时间,他把睡眠时间压缩再压缩。夜晚,他把自己锁在房间;白天,把泡在南京大学的图书馆。于是,命运再次垂青于他,终于进入了南京大学的殿堂。符仲华原本以为,既然入学了,毕业就不是难事。哪里知道,艰苦的博士生活才刚刚开始。 南京大学要求,在博士期间必须发表两篇被SCI(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论文。内行人知道,SCI学术期刊是世界上公认的好期刊,几乎所有优秀的论文都是SCI论文。在当时,世界上没有一本直接有关中医的SCI期刊,可见对于中医背景的人来说,发表这样的文章有多难。于是,漫长的阅读文献、预试验、实验、总结、写成英文论文、投稿、回绝、修改再投稿、修改等等这一系列过程开始了。其中的期盼、失望、兴奋外人难以想象。有些人两三年就毕业拿学位,符仲华花了四年时间。 南京大学博士毕业后, 符仲华在南京新街口干起了属于自己的南京浮针医学研究所。当时,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奇怪:“有南京大学博士头衔,到那里不好找工作呢,非要自找苦吃?干个体户!”他回答道:“我需要一块地方实现我的理念,现在的大医院背负着工资奖金的压力,很难不过度检查、过度治疗,不符合我的理念,不适合我发展。如果再入大学工作,没有足够的机会接触病人。” 从门诊开张那天起,到现在已经整整五年。这个门诊,可能是世界上都少有的门诊:只用一种方法治疗,而且是自己发明的方法;不用医保;在繁忙商业网点的十楼;周围全是江苏省最大的医院;没有广告。可就是这样一个门诊,让符仲华在5年期间,挽救了无数本来准备手术的颈肩腰腿疼痛病人——让他们丢掉拐杖,离开轮椅,微笑地面对生活;也治愈了很多内科杂病,让他们从垂头丧气中昂起了高高的头颅。 “如果单纯看病不搞教学不搞研究,思维很容易狭隘,思路很容易迟钝。”符仲华说道。因此,他经常在全国各地开展浮针疗法学习班,传授经验和对医学的独到理解。同时,也抽时间继续研究,努力跟上现代医学的科技步伐。基于自身的研究背景和能力水平,南京军区总医院博士后工作站招新,认为符仲华符合他们的条件,可以参与他们的研究队伍,于是,符仲华成为了一名博士后。
后记: 时光荏苒。从1996年来发明浮针以来,符仲华和他的学生们已经为数以万计的患者消除苦痛,带去福音。如今,浮针疗法在国内外推广发展迅速,其简、廉、广、安、无痛的特点,将成为医院各科科室治疗疼痛的常用方法。 今年6月,南京中医药大学为了弘扬浮针,研究浮针,专门成立浮针研究所,符仲华出长该研究所。这样,产生于高校的浮针疗法,经过临床和社会的检验后,又回到了高校。 刚刚出版的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本科教材《刺法灸法学》中介绍了浮针,今年下半年即将在Elsevier(世界著名的医学出版公司)出版的医学教材:《 Trigger Point Dry Needling – Intramuscular Manual Therapy: An Evidenced and Clinical-Based Approach》(主编:Jan Dommerholt PT, MPS, DPT, César Fernández-de-las-Peñas, PT, DO, PhD),浮针疗法(Fu's Subcutaneous Needling)将作为重要章节,向国外的医学生们、同行们介绍。这样,在国内外的医学教材中,浮针疗法已经占据一席之地。 医者,悬壶济世、救死扶伤也!符仲华教授用自己的一双妙手,把浮针控于指尖,刺破一个个病痛,拯救着一个个灿烂如花的生命。而他的“神针”疗法将让更多患者挺起健康的“脊梁”。 符仲华从祖国医学宝库中吸取灵感,从传统中趟出一条现代医学之路。而随着不断研究和推广,我们深信,浮针一定会为中国人在世界医学的舞台上寻找到华夏的尊严,为医学的发展贡献华夏的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