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防治慢性病 发展特色中医药
|
中国网 | 时间: 2012-08-31 | 文章来源: 中国网 |
文/张若初 李文
他曾是一名工人,因为工作中优秀被厂里的领导提拔成为机械设备整机设计师,并被县主管工业部门的领导推荐到上海学习;他曾经拜访名师,练就了一身的太极拳功夫,也为后来学习中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习中医后,根据他的工作学习的经历,很快的掌握了“中医整体治疗”的理论基础。并将这一理论基础入木三分。二十多年来,他做了不少工作,从简单病种到多种慢性病,再到高难病种。尤其是脊柱产生障碍性疾病所引起的多种慢性病、疑难杂症的患者经他治愈的更是数不胜数。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位需心受教、悬壶济世的医者。他就是我国著名慢性病治疗专家陈洽松。 伴随着工业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经受了严重的冲击,人们生活节奏也跟着越来越快。受环境因素及人们生活压力的影响,各种各样的慢性病侵蚀着我们的健康,并成愈演愈烈的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相关统计表明,慢性病死因占所有因病死亡病例死因超过80%。显然,慢性病已经成为了人类健康的真正的头号杀手。 历经多年的学习研究以及大量的临床实验,陈洽松针对慢性病的治疗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慢性病主要为呼吸道系统、消化系统疾病。多数是脊柱疾病所引起的。如第六、第七颈椎发生障碍性疾病影响胸椎,致心血管产生潜伏性疾病;第四、第五颈椎产生疾病,影响肩周神经;第三颈椎以上产生疾病,会影响眼部与周边的三叉神经以及脑血管等。以上形成心脑血管疾病为标病,本病为颈椎病。本病为点,由于点产生疾病或退行性改变,成线影响心脑血管,线移动成面影响肩周神经,这样点、线、面症状形成。从而成为第一难治病灶区。 腰椎病往往影响脏府、肠道、肝、脾、肾、胃等相关部位。第一、第二腰椎承接十二胸椎以上的胸椎及颈椎,如以上出现病情,第一、第二腰椎的压力自然而然加重,慢性病就会继续发展为深度化、难治化,形成恶性循环病灶区,成为人们常见的病种。如心脏病,冠心病,或重症肌无力等症状。实是气机紊乱,是以上病源连接的焦点,余者是面,颈椎、胸椎、腰椎,点线面形成,成为第二难治病灶区。 第一、二腰椎处在生理上是最佳位置,其疾病症状不易被人们发觉。因为它的纤维环不易受损破坏,所以,它把上面压力直接传到下面腰椎。腰椎以下是肝、脾、肾、胃、肠道功能释放地,是慢性病发生积聚病变的主要区域,成为第三病灶区。 以上三个病灶区同时出现,那就是点(胸椎)连接上(颈椎)、下(腰椎)再向两边延伸成面,形成错综复杂高危慢性病。严重时就会导致脑中风,脑血栓,尿毒症,癌症等高危病种。 改善以上症状,不能单项治疗,应采用多方并行(通过活血、消积祛瘀、通痹、生脉、散结)或遵循中医理论,培土、蓄水,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或四虚(即气、血、肾、脉)、四顺(即柔、顺、护、养)较为合理。这是中医整体构思临床应用的妙法。其中心是生脉、气机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内治肠胃(通经活血、消积祛瘀)、外治皮肉(散结、解表),中通经脉壮筋骨(病毒淡化、追求本源)的整体构思办法。 人是一个有机整体,里面各器官分之不离、离之不分、处处相连、息息相关。治疗多种慢性病时,把问题集中起来进行考虑,然后细致、周密、规范、程序化地定下框架,治疗简单化,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治疗多种慢性病中,西医困难较大。中医却能发挥出整体治疗的优势。传统中医药历经千年的完善,可以预防、改善、治疗各类慢性病及高危难疾病,同时在使用药物上遵循多则舍之、少则补之的原则。为我们现代医疗可以减轻沉重的医疗负担。陈洽松希望,能够发展特色的中医药事业,与所有中医界的仁人志士共同将中医药事业发扬光大,共同谱写医学史上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