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双祥:诊断于脉 济世于心 |
中国网 | 时间: 2012-12-24 | 文章来源: 中国网 |
文 / 闫晓聿 张若初
“患者不开口,诊脉知八九。”天津市蓟县的汪双祥中医,有着多年的中医执业生涯,练就了其诊脉便能概知患者身患何疾、如何治疗的特殊本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对脉诊的运用可谓到了纯熟和出神入化的境界,诊断于点寸之间,探查五脏之运行,将中医之精髓发挥到极致。 汪双祥,几十年如一日的执业生涯,使其在脉诊领域有自己独特的医术和特色。他出生在中医世家,自幼授业于叔叔汪阔亭,14岁开始正式踏入中医行业,17岁拜本地名医刘春元为师,后拜“神针”张大千为师,研习3年,取得《中华针灸进修学院毕业证》,22岁时在石家庄中医学院学习,并取得相关毕业证书。 汪双祥1989年前在河北省玉田县偏瘫针灸医院从事临床诊治工作;1989年秋,回到天津市蓟县穿芳峪卫生院工作;1993年在天津市蓟县官庄卫生院,从事临床诊治工作;1995年在天津市蓟县城关医院开设全科门诊,从事临床诊治工作;1995年5月1日取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资格证书》。2000年到河北省三河市洵阳医院工作;2001年12月25日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执业证书》。 半个世纪的勤奋学习和努力工作,让汪双祥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中医“财富”。继承、创新和弘扬了中医长盛不衰的传统切脉诊病法,以其聪慧的才智和敏锐的洞察力,结合综合清代张石顽的32脉、李濒胡的27脉、陈修圆的28脉,自创出43脉象诊病法,细化了脉象对症的类别,拓展了切脉诊病的覆盖面,为党为人民为国家担负起人民的健康生命、饮食健康。让百姓减少不必要的经济开支,给国家减少负担,为精选有文化有技术有经验的实实在在的有道德的中医培养出一大批中医队伍,传承历史的文化发扬和创新,填补中医界诊脉的空白。机器能查出的病症,通过诊脉可以更加精准的诊断出病症,并查找发病原因,使之能对症下药。不需要病人开口叙述其身体病症,通过诊脉就可获悉病人全身的状况和病人核实后,在病人认可情况下辩证论治。治疗准确无误。避免误吃误治。同时结合《内经》学的望诊、《八十一难经》的闻诊、《医宗金鉴》的问诊,灵活运用辩证论治理论,然后对症下药治病救人。他秉承“名利淡如水,医德重如山”的行医理念,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临床经验颇丰,疗效显著,医德高尚,深受中医界及广大患者的好评,被当地誉为“神医”。 望、闻、问、切合称四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四种方式,最早应源于《难经》第六十一难,切,即摸脉,“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脉诊是高等中医教育中很重要的内容,汪双祥曾用业余时间学习和汲取,比如,会因为某个中医问题而与中医教授进行探讨和请教:脉诊理论认为浮脉走表,就是说摸到浮脉表示病人有外感,比如感冒的病人就会出现浮脉的症状。但是临床中肠梗阻病人、肺梗阻病人、肺不张病人也会出现浮脉,这如何区别呢?也由此他悟出其中中医技术。他还凭借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经验得出:“中医根基深厚,理论体系博大精深,但是对一些细小的问题却缺乏应有的关注。作为中医的传人,为什么不将其进一步发展、深化呢?”他说。从古至今,正是每个时代的大家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发扬,才带来了中医历史弥新生命力。 从医40多年的汪双祥潜心研究、不断探索,特别注重对中医人才的帮、传、带,培养了中医药人才近百人。2007年《中外新闻人物》杂志“五一”特刊名医词典栏目,以《汪双祥祖传中医世家、诊脉针灸名医》为题刊登了他的行医事迹;2008年6月被该杂志社聘为健康栏目主任;主持编写了700余万字的《中医综合必读》一书,详述了药方、针灸,方剂等内容的临床应用,发行20余万册;2010年8月在第五届中医药发展论坛上获得了2010中医特色疗法证书、2010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奖,被聘为中医药发展产学联盟副主席;2010年9月接受三九健康网专题采访;2010年10月15日参加全国名老中医与特效医药工作者健康论坛大会,被聘为特邀嘉宾并荣获当代杰出贡献人才奖。 诸多光环的围绕,并未使汪双祥停下对脉诊研究的脚步。他始终坚持用天津汪氏中医特色诊脉对患者进行诊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精通内、外、妇、儿和针灸各科,对骨科尤为擅长,还对各种风湿、类风湿、肌瘤、红斑狼疮、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的疗法,深受广大治愈患者的好评。 汪双祥常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医大夫,我认为用爱心和技术为病人解除痛苦,就达到了合格医生的标准。”他的脚步坚实而又踏实,他悬壶济世,为民服务,只为将中国传统中医文化传承与弘扬,只为让更多的人过上更加健康幸福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