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克平:拥抱健康 从“心”开始
——心肺复苏技能全民普及从学校实现的奠基人

中国网 | 时间: 2013-02-27  | 文章来源: 中国网

金钱不过是过眼烟云,能以一己之力为人类健康事业作贡献就是一个志者的最大心愿;不为富企者,亦做研发匠。蒋克平本着“救死扶伤,为民服务”的宗旨,放弃成功的企业至富道路,走向研发经济效益未知的急救器械“不归路”。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终将拯救心肺功能的“气动心肺复苏机”“心肺复苏胸外按压指导仪”奉献人类,让拥抱健康,从心开始。

文 / 闫晓聿 何德芳

 

 


心肺是人体心脏泵血及肺部吸入氧气的重要器官,而两者的功能又直接影响全身器官及肌肉的活动乃至生命,所以十分重要。

生命诚可贵。珍惜生命,拥抱健康,已成为人类永恒的话题。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与生活品质却形成了相对反差状态,亚健康的状况十分普遍。据统计,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排名“荣登榜首”。2006年,由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牵头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研究结果提示表明: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的总人数约为54.14 万人,其中90%发生在院外,而我国院外心脏骤停生存率不到1%。

专家说,如能及时有效地对患者抢救,院外心跳骤停的抢救成活率就可上升到30%。另外,医生所言‘抢救生命黄金4分钟’,但由于过去存在的客观原因使现实错过了这段本能救活生命的时机,导至每年有近15万个宝贵生命怨失。”蒋克平说。15余万条能挽救的生命,凸显了院外现场急救的重要性,也是医院内治疗的重要基础。面对这个数字,成功研发了“气动心肺复苏机” 的蒋克平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他已感受到能否实施院外急救甚至决定了一条生命去留的重要性,也就是从那一刻起,他又决心研发便于全民普及心肺复苏技能的“心肺复苏胸外按压指导仪”。

天道酬勤。18年的时间,800多次的试验,1200余万元的资金投入,200余万元的债务欠款,具有国内技朮领先的“YH-2005气动心肺复苏机”和国际首创的“心肺复苏胸外按压指导仪”,就在蒋克平的努力下成功问世,并已获得国家专利项目,发明专利号分别为:200710070783.0和200910205125.7。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成果在实用性、经济性、便携性等方面达到国内和国际领先水平,并建议:加快产业化进程,以创造更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并批准投入市场使用。这一仪器的成功研发,代替了传统艰难的双手按压技术,它以轻便、高效的优势迅速占领市场,填补了我国院外心肺骤停急救领域技术上的空白。江苏环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也成为了国内唯一专业创新研发、生产“心肺复苏急救器械”的公司。

据蒋克平介绍:该“YH-2005气动心肺复苏机”主要用于替代劳累艰难的人工手动心肺复苏,解决了猝死患者在救护车运转途中不能做人工手动心肺复苏按压术的严重局限, 同时,避免了人工心肺复苏按压不到位或者按压过重造成对患者的二次伤害,能使猝死患者复苏生存率大大提高。其“心肺复苏胸外按压指导仪”通过它对培训人按压频率和力度等进行指导,也摆脱了心肺复苏术学习培训就要靠在模拟人上艰难练习的传统,使心肺复苏术便捷地被大众所掌握。

 

 


自YH-2005气动心肺复苏机问世以来,它就迅速地投入到实际应用中,在全国上百家医院中挽救了许多许多生命。而蒋克平携“它”也获得了全国许多大奖项。2007年10月23日,荣获宿迁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年11月25日,荣获中国第四届国际专利与名牌产品博览会金奖;2007年12月20日,被江苏省科技厅评认为“高新技术产品”;2008年11月30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第二届发明家论坛会上被评为“优秀项目”等奖项。

出生在浙江省玉环县的蒋克平,有一个让人难以料想的身世。4岁时的他,其父病故,弟弟送他人领养,姐弟3人仅靠寡母种地维持生活,艰难度日。由于家境贫寒,为了减轻家中的负担,他不得不在初小毕业后就辍学种田糊口。可他的心却并未离开学校,他的求知欲让他在空余时间跑遍乡里能借到书的地方,亦或到外公所在的医院干杂活,因此也接触了部分有关医学著作。

我们现在所了解的发明家蒋克平,其实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成功的企业家。改革开放以后,他相继与人合伙创办过电镀厂、工艺鞋厂、汽车配件厂、管理建筑等。在办汽配厂期间,凭借自己的一股“狠劲儿”和创新精神,他成功掘到了第一桶金。原本在业界可以有更大作为的他,却选择了急流勇退,“不务正业”地踏入救人的医疗器械研发道路上。

“蒋克平时常想起儿时在外公所在医院常看到的:医生在抢救心跳骤停、窒息的猝死患者时那排队轮换胸外按压及汗流浃背的情景,时常听到抢救室中的痛哭声,让他心里感到如刀割一样的疼痛。”回忆往昔,蒋克平心中泛起涟漪,往事历历在目,感受到内心的不安。

为了研制自动心肺复苏机和指导仪,蒋克平可谓“倾家荡产”。他卖掉了3处早年置下的私产,且到目前为止依然欠下200万元的债务。“金钱只不过是过眼烟云,以一己之力为人类救死扶伤才是功德圆满。”每每提到值不值的问题,蒋克平总是语重心长,这样感慨地回答,而平淡却又展现着伟岸。

已过花甲之年的蒋克平,深深了解:要想挽救更多人的生命,“普及公众急救技能”是重中之重的任务。心肺复苏术的普及率已成为国家文明的象征。据统计:在西方发达国家,心肺复苏术的普及远远超过我国普及率。如美国,是总人口的1/3;英国是40%;德国是80%,而我们中国普及率还不到总人口的1%。

任务之繁重,时间之紧迫。尽管蒋克平身负巨债,但他却不忘回馈社会,一股脑又扎进科普公益事业当中。此前他已向全国医院院长会等捐献了100多万元的心肺复苏机。更令人咋舌的是,他认准为了要想心肺复苏技能全民普及,必须要从国家未来主人青少年在学校接受教育时期就开设心肺复苏技能培训教育课,所他决定向政府捐献价值90多万元人民币的心肺复苏胸外按压指导仪1000台作教具,在全国十多所中大院校开课设试点,并以点带面推向全国。

“目前已有多所高校,接受了他赠送的心肺复苏胸外按压指导仪,开展了心肺复苏培训课程”。蒋克平骄傲地说。这表明“心肺复苏胸外按压指导仪”完全是一种创新的心肺复苏术学习教具,进入了学校公共急救技能课。他的口号是: 心肺复苏技能全民普及,从学校一节教育课实现!

 

 


多年辛劳汗水研发的器械能救活无数生命,是值得的,也是伟大的。而这最大的功臣蒋克平,却表现的平静如水。他依然坚守在公益普及的实际行动道路上:2011年10月24日,江苏环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向南京金陵中学捐赠100台“心肺复苏按压指导仪”,“模拟人体心肺复苏”已成为了该校学生的必修课程,这是进行“生命教育”的有效探索。该校校长邹正代表学校接受了蒋克平先生的捐赠并至答谢辞;

2011年11月9日,玉环县城关第一中学校长、老师一致认同发明人的“‘青少年人’是未来的主人的观点”,江苏环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即捐赠90台“心肺复苏按压指导仪”供学校开设“模拟人体心肺复苏课”的技能培训使用。为此学校举行了“心肺复苏课启动暨捐赠仪式”,陈国平校长代表学校接受了蒋克平先生的捐赠并至答谢辞;

2011年11月29日,蒋克平为宿迁青华中学捐赠100台“心肺复苏按压指导仪”,以帮助学校师生的心肺复苏技能培训课程更加快捷高效,房立阳校长代表学校接受了蒋克平先生的捐赠并至答谢辞;

2012年5月9日,设在同济大学校园的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接受了蒋克平捐赠的50台“心肺复苏按压指导仪”并举行了捐赠仪式;2012年5月蒋克平捐赠给上海市嘉定区医疗急救中心20台“心肺复苏按压指导仪”; 2012年12月4日,蒋克平又对同济大学医学院捐赠 “心肺复苏按压指导仪” 20台,在举行仪式的同时还签署了捐赠约定。

2012年11月7日,上海松江二中接受了蒋克平捐赠的60台“心肺复苏按压指导仪”,签订了“捐赠约定”并举行了捐赠开课仪式;

2012年11月30日,蒋克平对上海华东师大附二中捐赠了60台“心肺复苏按压指导仪”,当天下午举行了捐赠开课仪式,捐赠方代表郭荣峰主任同学校蒋建国书记签订了“捐赠约定”。

 

 


蒋克平的事迹开始流传于社会,他的感人举动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与赞扬。2012年12月他接受了中国教育电视台点燃希望栏目邀请,参加该台举行的“2012点燃希望公益盛典”。会上,蒋向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捐赠‘心肺复苏按压指导仪’60台,同时承诺,再对北京4所学校各捐赠60台‘心肺复苏按压指导仪’。”会上的蒋克平,语气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赢来了阵阵掌声。

自古以来,心肺复苏胸外按压深度只凭靠经验操作,而蒋克平所研发的“心肺复苏按压指导仪”是对心跳骤停猝死者进行心肺复苏急救胸外按压时现场提供深度技术指导的装置,是进行心肺复苏急救胸外按压技能训练的良好教具,其操作简单、安全,每个参与培训者均可以很快掌握其安全操作和有效抢救病人的技能。

 

 


“心肺复苏培训,就是让每个人都能成为‘医生’,所以,为了提高心肺复苏技能培训的实效,蒋克平与学校沟通签约,将教具轮流发给学生带回家两天,根据教学视频的模拟指导,与家人一起学习和模拟练习,一个学生带动一家人参与技能培训,都会达到更好的普及效果。”蒋克平说。

为了普及心肺复苏急救知识,蒋克平真可谓下了“血本”。他不仅免费赞助指导仪,而且还承诺:如学生用学习到的心肺复苏术对猝死患者施救复苏一例者,奖励奖金千元。“有这些举措并不是显示蒋克平他有多成功,而是因为‘心肺复苏技能全民普及’,光凭他一人之力还远远不够,他只希望中国象发达国家一样,取得政府的支持,尽快立法,消除施救人对猝死患者施救无效会带来生命纠纷的恐惧,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公益事业中来,让更多的人享受生命、健康带来的快乐! 蒋克平语重心长地说。

让更多人享受健康,从心开始;让每个人行动起来,挽救生命、拥有健康;让阳光的沐浴温暖每个人,心的健康。

 

 


【后记】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红十字会训练中心主任辛宝山在全国人代会上曾提出的《建议将“在全国普及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的议案中指出:我国年突发事件平均数高达120万次,造成至少约20万人死亡、170万人(次)伤残。令人痛心的是,相当多的伤亡是因为没得到迅速有效的救治所致。这就意味着事故现场第一发现者是否具有急救能力,对伤者能否有更多的生还机会至关重要。

此可见,这种利国利民、服务大众、起死回生的急救器械,应在各大中小学校、公共场所,甚至交通工具中都应配备。而这样庞大的任务量,紧靠发明者的捐赠,显然是不能满足现状。在此,我们也呼吁相关部门能将急救器材进行推广,正如普及消防器材一样,真正为人民和社会的健康付出努力,作出贡献!

最后,笔者受蒋克平委托告诚大众:在政府未出台救人无罪的法律之前,在无证人的现场,最好不要单独对非亲人猝死进行施救,以免会带来无谓的纠纷!



关于中国访谈

  智慧的对话,思想的交锋。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社会名人、国际友人做客中国访谈,解读政策法规,阐释新闻热点,讲述世界风云,倾诉人生故事。秉承权威、人文、开放、深入的原则,为网友展现不同人生的精彩历程。
中国网地址:
中国北京海淀区西三环北路89号中国外文大厦B座
邮编:100089

访谈热线

如果您想做客中国访谈,嘉宾请联系:
电话: 010-88828267 010-88828056
传真: 010-88828105
如果您有意见和建议请联系我们:
E-mail:duomeiti@china.org.cn
网友可进入论坛直接参与访谈: